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2015,(11)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5日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双方共同发表了《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这是继2014年11月12日中美发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后,时隔317天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达成的又一项历史性成果。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美两国凝聚最大共识,主动担责,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信号,一扫之前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笼罩的阴霾,照亮了全球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7,(7)
<正>美国自特朗普总统就任以来,推翻多项环境保护政策,延缓了美国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行清洁能源的进程。全球气候治理正面临新的格局,中美两国如何进一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近日,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清华伯克利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研究中心携手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共同举办"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下的中美行动与合作"对话活动,邀请中外专家共同讨论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格局和新趋势、以及中美两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合作进展。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7,(8)
<正>6月29日,由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和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低碳发展论坛暨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低碳发展蓝皮书《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齐晔主持了会议,国家气候变化专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1月25日,在波恩气候变化大会落幕后的第二个周末,中国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碳博会")倒计时150天主题活动——"2017全国低碳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共同回顾中国国际低碳科技博览会组委会在第一阶段的组织成果。来自国务院参事室、中国工程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农业部、中央国家工作委员会宣传部的相关领导、专家、低碳先锋100推选技术企业、金融单位、媒体等200余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6,(1)
正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2日晚间,被称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性一步"的《巴黎协议》(以下简称《协议》)获得通过。为了这一结果,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延长了一天会期。作为全球最大排放国,中国的态度至关重要。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会后表示,《巴黎协定》是一个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传递出了全球将实现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积极信号。专家表示,这既是中国作为联合国气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6,(10)
正在近期落幕的G20峰会上,气候变化成为重点议题。不仅G20历史上首次就气候变化问题专门发表声明,中国还率先批准《巴黎协定》,传递低碳转型信号,为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榜样。城市作为中国实施国家气候和能源战略与政策的重要主体,其低碳可持续发展对中国落实气候承诺、实现长期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月20日,世界资源研究所在北京召开"可持续及宜居城市项目成果发布暨城市低碳转型研讨会",与来自于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非营利组织的  相似文献   

7.
岳尚华 《地球》2014,(4):54-57
3月22日,第四届中国低碳发展论坛暨《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4)》发布会在清华大学召开。原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教授指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日益紧迫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6,(5)
正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等。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形态和发展方向。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低碳经济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新能源将迎来怎样的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5,(8)
<正>我国政府6月30日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阐明了中国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与相应的政策措施。这不仅将积极推动国际气候谈判,促进合理的国际气候制度的建立,也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从国情出发,我国尤其需要低碳发展。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例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数据表明:我国空气的PM2.5构成中,源于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7,(1)
<正>国务院不久前印发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份方案对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有何意义?方案对我国"十三五"时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低碳发展进行了哪些工作部署?与五年前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相比,这份方案中又有哪些亮点?就此,《方案》编制起草组副组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艳兵近日对《方案》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1.
蔚东英 《地球》2010,(1):44-44
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对气候变化问题出台了科学的评估结果.使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有了科学认知,也直接促进了“低碳经济”概念的衍生。醢着对能源的持续需求,低碳经济从理论探讨进八到社会实践。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市场、低碳制度、低碳城市、低碳社会、低碳教育等一系列低碳概念新名词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尚。  相似文献   

12.
王俊锋  高建华 《地球》2010,(6):80-83
11月1日,世界各地150名多商界领袖聚首香港,出席“气候变化商界首脑峰会”,探讨新兴低碳经济发展。一天之前的10月31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南京大学发表演讲,肯定了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挑战共同保护地球所做出的贡献。他指出,他球应对气候变化有赖于中国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13.
王民 《地球》2010,(3):38-39
低碳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国家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重要选择,需要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中纳入低碳教育的内容,重点引导青少年树立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参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活动,养成低碳生活方式,并积极影响周围的人。通过低碳教育,调动社会公众的积极性,使低碳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社会的低碳氛围更加浓厚,最终实现低碳社会的理想。  相似文献   

14.
观点     
《地球》2010,(6):8-8
世行专家:旧发展模式若不改本世纪气温将升5℃ 10月17日在重庆举办的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世界银行高级能源专家王晓东发布了《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城市与气候变化》。《报告》称,全球正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变化现实,各国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通过政策、金融以及减排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6,(1)
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5年12月24日上午举行"巴黎归来谈气变"中外媒体见面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介绍了中国代表团参加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情况,并介绍中国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巴黎协定》:动员全球各方应对气候变化在被问及如何看待《巴黎协定》,以及对今后国际社会之间的合作产生什么积极影响时,解振华说,《巴黎协定》是一个全面、均衡、有效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对各个国家和所有缔约方都提出了一些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全球当前的首要发展目标是低碳经济,日渐稀少的一次能源以及一次能源导致的碳排量让我们的地球逐渐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新型能源与稳定廉价的能源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廉价高效的二次能源也是世界今后的首要发展目标。世界新能源开发利用和减排二氧化碳、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已经与日俱增,刻不容缓。2010年11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制定了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6,(4)
正"国际能源署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碳排放保持基本持平,2015年全球碳排放继续第二年保持基本的持平,在此当中,中国的碳排放增速减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齐晔说。3月17日,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联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以及财经网在清华大学举办了"第五届中国低碳发展论坛暨新书发布会",发布《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5~2016》和尼古拉斯·斯  相似文献   

18.
正"重视环境保护,重视减排治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近日在2013中国工业经济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强调说,如今,"低碳"一词在很多行业都是热门话题。"低碳浪潮"在全球  相似文献   

19.
《地球》2016,(4)
正《中国低碳发展报告》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蓝皮书系列的年度力作。作为中国首部综合性、专业性、原创性的低碳发展研究报告,它既是政府制定气候变化政策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低碳发展状况的窗口。在清华大学近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低碳发展论坛暨新书发布会上,作为主编的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齐晔教授为《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5~2016)》(以下简称《报告》)作了解读。  相似文献   

20.
臧敬 《地球》2012,(4):74-77
2012年3月,总部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在新近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和亚太地区的迁徙》报告中声称,极端的生态灾害今后将更加频繁,易受影响的亚太国家必须立刻行动起来。这份报告将"气候移民"问题再度提上议程,引起了众多媒体的热议。气候移民,顾名思义,就是由于气候变化及气候政策影响导致的人口迁移行为。早在1990年代初,国际社会就注意到移民问题与气候变化、环境退化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