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型数据信息处理中心需配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系统供电,但这样的系统设计中UPS在输入端产生的谐波电流可能会影响配电系统的其他设备。以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供电系统为实例,分析了在应急备用电源供电情况下,当卫星接收天线跟踪卫星时,天线的驱动电机出现明显的抖动现象系UPS工作时产生的谐波电流所致,阐述了UPS电源产生的谐波电流产生的原理以及对配电系统电能质量的影响,给出采用设计有源滤波器消除电力谐波影响以解决天线驱动电机抖动问题的实践方法,总结新技术整流电源产生谐波的扩展趋势,并建议重视大型数据中心配电系统在新形势下电能质量及电磁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盛兴国 《气象》1979,5(11):23-25
我国生产的118型传真收片机与专用的收讯机、天线配套,组成接收气象卫星的APT云图接收设备。美国1978年以第三代气象卫星泰罗斯—N(TIROS-N)系列取代1970年起使用的第二代气象卫星艾托斯(ITOS)系列,而我国现在广泛使用的APT设备都是适应第二代气象卫星的。根据挖潜、革新、改造的方针,为了做到旧物新用,避免增加新的投资和设  相似文献   

3.
对于极轨气象卫星接收系统,由于气象卫星距地面一般为800—1000km,地面设备接收到的信号很弱。低噪声放大器作为极轨气象卫星接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其增益高、噪声系数低。  相似文献   

4.
<正>1概述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数据接收系统天线分系统是我国FY-3气象卫星数据接收系统(DAS)的重要组成部分,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采用此分系统进行数据接收,其主要任务是自动跟踪FY-3卫星和同期的国外同类卫星,并接收卫星下传的X频段信号和L  相似文献   

5.
张青山  宋庆春 《气象》1983,9(9):33-34
为了更好地接收和处理气象卫星资料,最近,我国从美国引进了卫星资料接收和处理设备,并加上部分国产设备,组成了静止气象卫星GMS和极轨卫星TIROS-N高分辨图像发送(HRPT)的地面接收处理系统。整个系统安装调试后,经过数月运行,证明功能较好。预计该系统投入业务后,将为预报部门提供重要的卫星气象资料。为使广大读者了解该系统的特点和主要功能,本文作一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风云气象卫星完成了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性的不断转型,因此对于卫星信号接收天线的可靠性和指向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用于接收风云系列极轨气象卫星下行信号的天线主要有12m和4.2m天线,其具有动态特性高、波束宽度窄等特点,因此需要在天线安装和运行期间对天线的轴系误差进行精确的标定和校准。本文在传统标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太阳进行的误差标校技术,进一步降低了标校环节的复杂程度,提高了标校精度。  相似文献   

7.
正2007年成立的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是地处我国最东北端的气象卫星地面站,与已建成的北京、广州、乌鲁木齐等气象卫星地面站一起构成了我国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网。佳木斯站目前主要承担我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在轨测试、极轨气象卫星数据接收和传输、静止气象卫星测距、空间天气环境监测及遥感数据应用等任务。自2008年5月成功接收到FY-3A星发射后首轨资料以来,佳木斯站业务发展迅速,由单一接收业务拓展到多系统并行业务。2010年11月完成FY-3B星7个探测  相似文献   

8.
目前极轨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尚无防雷规范,笔者根据防雷理论并参考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设计规范等结合极轨气象卫星天线塔楼所处的空旷地理环境及同类型天线塔楼的防雷设计措采取直击雷防护和雷电感应防护系统相互独立的设计方法,设计出适合极轨气象卫星天线塔楼的综合防雷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拥有风云3号气象卫星接收系统,可利用该系统实现接收NPP卫星的HDR数据。以广州站为例,具体地解析NPP的HDR的接收方法: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接收系统中的天线子系统、变频解调子系统、网络存储子系统、站管理子系统,并新建进机分包子系统,从而构成NPP数据接收系统;分别从获取NPP卫星的HDR信号频谱、测试取得解调模式参数、开发数据采集软件、建立存储与分发网络、系统自动化接收处理、制定数据接口协议等方面进行叙述。按照该方法,可推广至各卫星地面站,以构建全国的NPP的HDR数据接收网络。  相似文献   

10.
集成运行控制系统(Integrated Operation and Control System,IOCS)是极轨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的重要系统之一,其主要作用之一是规划多卫星地面站接收任务,确保全球资料的完整获取。当卫星地面站某个天线出现异常或不可用时,若仍按原有的任务规划进行数据接收,将直接造成全球资料的不完整,因此需要研究卫星地面站天线状态的预测和相应的任务再规划技术,从而及时发现和处理卫星地面站的天线异常、降低连续多轨数据接收失败风险,最终达到提高极轨气象卫星数据接收成功率的目的。文章设计了基于统计分析的卫星地面站天线状态预测方法,并研究了对后续系统运行改变最小、易实现和结果可复核的任务再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各气象局使用的静止气象卫星S-VISSR/HRIT数据单收站系统,由天线、高频分机、接收机、数据摄入器(PCI进机卡)、计算机(前、后端)、接收及应用产品处理软件系统组成。雷电过电压容易对这些设备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精密元器件造成损坏。因此对这些设备防雷设施的把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静止气象卫星S-VISSR/HRIT数据单收站系统的防雷设施做深入探讨,将雷电对设备的影响减到最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极轨FY-1星地面接收系统设备与FY-3星的地面接收天线相互兼容,解决了以往用FY-1星地面接收设备使用C机天线接收NOAA16云图质量差等问题使该设备能够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静止气象卫星中规模利用站处理系统,是由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制的。该系统硬件由天线及馈源、本振及高放、一体化接收板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终端等四个部分组成。系统硬件连接较方便;软件操作界面友好,方便灵活,自动化程度高,并支持网络。现就系统安装调试和业务运行中曾出现过一些现象及处理步骤介绍如下:现象一:到收图时间,系统不能自动启动接收处理批作业,而手工启动正常。处理:系统自动启动接收处理批作业,是通过在“管理”菜单中“自动批作业选择”项中激活“接收处理批作业”一项而实现的。其要求“S-VISSR接…  相似文献   

14.
气象卫星是众多遥感卫星中的一种,其实际应用范围远远不仅在气象方面。特别是我国的“风云一号”和美国TIROS—N/NOAA系列等极轨气象卫星,因其覆盖周期短,星上传感器可以接收多波段(如表1)图像,还设有TOVS垂直探测器,成为目前适合动态和实时监测的主要遥感卫星。1991年初,我所自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引进一套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处理系统,可以接收、处理FY—1和NOAA卫星资料。该系统包括资料入口、预处理、资料处理、产品输出、存档、系统管理等一系列完整的功能。特别是丰富的定量处理结合真彩色图像处理,在地表特征的判识和监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极轨气象卫星覆盖频次高,扫描范围广(横向扫描范围约为2800km,地面站  相似文献   

15.
极轨气象卫星也叫太阳同步气象卫星 ,其运行轨道面切过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如何保证地面系统对卫星的正常跟踪和资料接收处理 ,选好地面站站址是一个综合的问题。地面系统涉及的技术问题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电磁环境与物理遮挡问题 ,如何把好这两个技术问题 ,也就成为选址的关键 ,是决定日后系统正常运行的最主要因素。1 极轨气象卫星地面站的技术要求  物理遮挡。极轨气象卫星地面系统的技术要求 ,要从其轨道特点考虑。由于轨道的上升或下降都在地球的南边或北边 ,因此 ,要求地面站的南北方向在理想的情况下完全没有遮挡。理论上按照天线…  相似文献   

16.
伺服系统主要负责接收雷达终端发送操作指令,经过处理后产生驱动信号去控制天线作扫描运动,同时还要接收天线旋转变压器送来的角度信息,经过量化后送信号处理系统.如果伺服系统不能接收终端发送来的天线作扫描运动的指令,或者不能产生正确的驱动信号,都将造成雷达天线停止扫描.如果雷达天线扫描可以进行,但天线转动的方位俯仰角度数据不能正确地送到信号处理系统,最终造成终端扫描图出现条状或环形状,或者存储过程中缺少某一扫描层.利用伺服系统信号流程及结构原理和关键点波形及参数,结合两个故障案例,对伺服系统故障的成因进行分析,给出伺服系统故障诊断和排障方法,并结合历次伺服系统出现的故障,对伺服系统故障进行了归类,旨在积累经验达到快速排除伺服系统故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我中心原用的极轨气象卫星接收和处理(HRPT)系统是国家卫星气象中心80年代末的产品,其硬件部分采用的是A_E装架形式、线极化馈源和比较庞大沉重的天线系统,现已不能适应当前城市微波干扰日趋严重和中心各项遥感监测业务的需要。原系统软件是基于DOS环境设计的,由于受到当时计算机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其运算速度和遥感图像处理等方面也不能适应现在业务服务和科研开发的需要。经省计委1997年立项批准的Windows_95极轨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已于1998年2月完成了系统的安装调试,经过一年多的业务试运行…  相似文献   

18.
孙松青  吴志根 《气象》1989,15(1):17-21
GMS展宽云图实时接收和图象处理系统由卫星信号接收设备、实时高速数据接口,图象处理三部分组成。系统的主要工作原理:天线接收的卫星信号,通过接收机,解调器和同步器,将GMS展宽数据流送到高速接口板;经数据缓冲后,计算机一边将展宽数据存入硬磁盘,一边对所选的1024×1024 ×8bit窗口中的图象实时地在高分辨屏幕上进行伪彩色显示。  相似文献   

19.
郑新江 《气象》1983,9(8):31-34
我国引进的TIROS-N气象卫星地面站接收处理系统(简称MSGS)的第一期设备已经安装完毕,现已向中央气象台提供处理后的卫星云图,供天气预报使用。这套系统可以接收、处理美国TIROS-N极轨卫星和  相似文献   

20.
71型卫星云图接收设备分室外室内两部分。室外部分包括螺旋形接收天线和前置放大器。室内部分包括天线控制器、超高频接收机和118传真收片机。 对于71型卫星云图接收设备的检修,应根据整套设备的设置,单机的结构特点,电路原理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