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栉江珧受精过程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阴干、温差刺激诱导栉江珧亲贝排放和解剖亲贝获取精卵,授精后,通过连续取样直接镜检和卡诺液固定、Giemsa染色后观察,以研究栉江珧受精过程的细胞及染色体变化。结果表明,栉江珧成熟或接近成熟的卵,大多停留在第一次成熟分裂的前中期,接触海水后,进一步发育至中期。通常在26℃的海水中,授精后20min和35min,分别排出第一和第二极体。大约在授精后45min,雌雄原核融合,受精卵开始第一次卵裂。研究还表明,氨海水具有十分明显刺激卵内物质运动和促进卵细胞成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引进印度尼西亚大珠母贝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雷州半岛海域水温24.0~30.0℃、盐度30.8~32.5、pH8.0~8.3条件下,以牟氏角毛藻,亚心形扁藻,牟氏角毛藻、亚心形扁藻和小球藻,天然混合藻等4种饵料,进行印度尼西亚产大珠母贝亲贝促熟培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饵料组合在亲贝促熟百分率、排精产卵率和受精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阴干温差流水刺激可以有效诱导亲贝排精产卵,优选幼虫和投放合适的采苗器可以提高幼虫的变态率。  相似文献   

3.
对企鹅珍珠贝稚贝、中贝和成贝在降低盐度的海水中存活状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在水温20~23℃,以不同盐度梯度(8、12、16、20、242、8、30和33)的海水暂养稚贝并定时检查,在广东的四个海区,对盐度变化时中贝及成贝的养殖成活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盐度低于16的3个组,稚贝在60h内全部死亡,盐度20~24海水中,稚贝虽只有部分死亡,但活力较差;稚贝在14的海水中4h后转入正常海水,可全部存活,而超过8h后再移入正常海水的稚贝会陆续死亡;在盐度18海水中,稚贝一直未分泌足丝附着,而移入正常海水,6h就有小苗附着;大万山岛附近海域在雨季盐度可降至20以下,6~9月不适合养殖,而其它实验点可以通过深吊避免海水盐度变化造成企鹅珍珠贝死亡。  相似文献   

4.
栉江Yao受精过程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阴干,温差刺激诱导栉江Yao亲贝排放和解剖亲贝获取精卵,授精后,通过连续取样直接镜检和卡诺液固定,Giemsa染色后观察,以研究栉江Yoa受精过程的细胞及染色体变化。结果表明,栉江Yao成熟或接近成熟的卵,大多停留在第一次成熟分裂的前中期,接触海水后,进一步发育至中期。通常在26℃的海水中,授精后20min和35min,分别排出第一和第二极体。  相似文献   

5.
对企鹅珍珠贝稚贝、中贝和成贝在降低盐度的海水中存活状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在水温20~23℃,以不同盐度梯度(8、12、16、20、24、28、30和33)的海水暂养稚贝并定时检查,在广东的四个海区,对盐度变化时中贝及成贝的养殖成活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盐度低于16的3个组,稚贝在60h内全部死亡,盐度20~24海水中,稚贝虽只有部分死亡,但活力较差;稚贝在14的海水中4h后转入正常海水,可全部存活,而超过8h后再移入正常海水的稚贝会陆续死亡;在盐度18海水中,稚贝一直未分泌足丝附着,而移入正常海水,6h就有小苗附着;大万山岛附近海域在雨季盐度可降至20以下,6~9月不适合养殖,而其它实验点可以通过深吊避免海水盐度变化造成企鹅珍珠贝死亡。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发育阶段的企鹅珍珠贝[Ptedapenguin(Rding)]的性腺结构、生殖细胞结构与分布进行组织学观察,描述精/卵子发生过程中各级精/卵细胞的特征。结果表明:根据雌性生殖细胞形态和卵黄的变化特点,卵子发生经历卵原细胞、无卵黄初级卵母细胞、卵黄形成期卵母细胞及成熟卵子阶段;依据雄性生殖细胞大小和细胞核形态变化,精子发生经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阶段,其中精原细胞存在形态上有差异的A型和B型两种类型。此外还观察到企鹅珍珠贝的性别转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马氏珠母贝Pintadamartensi(Dunker)是生产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其人工养殖主要靠人工育苗提供种苗,而种苗的生产经常出现产量不高,甚至中途失败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水质不良。为了改善育苗期间的水质条件,我们对马氏珠母贝的常规育苗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改进工作介绍如下。互材料互.且亲贝采自海南省陵水县黎安港。贝龄约3a,壳高6.8~7.5cm。雌雄贝比例为8:1,即按8雌1雄进行选贝。1.2饵料绿色巴夫藻Pavlovaviridis,湛江等鞭藻Isochgsiszhan;iangensi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活性…  相似文献   

8.
大珠母贝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珠母贝人工强化促熟、人工授精、幼虫对不同饵料的消化能力、新型采苗器的采苗以及标粗效果等实验,研究大珠母贝人工繁殖中的有关技术问题。结果表明:使用以骨条藻和天然硅藻做饵料促熟的大珠母贝亲贝进行人工授精可以获得质量较高受精率(达98%);用于亲贝人工授精的氨水溶液最佳浓度为体积分数10×10-6~30×10-6(氨水原液质量分数为25%~28%);D形幼虫对饵料的消化能力较差,宜投喂金藻和面包酵母,壳顶幼虫的消化能力强,宜增加扁藻混合投喂;在附着变态期采用新型的聚氯乙烯绳采苗器可以取得较传统附着板更好的采苗及标粗效果,单个采苗器可采壳长2 mm贝苗3.65万只,标粗40 d后贝苗平均成活率可达66.2%,壳长平均生长率可达295μm/d。  相似文献   

9.
3种珍珠贝精子发生及其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合浦珠母贝(Pinctadafucata)、大珠母贝(Pinctadamaxima)和企鹅珍珠贝(Pteriapenguin)的精子发生及精子形态.结果表明.大珠母贝从精原细胞到精子,核内都有数量不等的板层小体(nuclearlamellarbody);企鹦珍珠贝从精原细胞的晚期直到精子细胞早期,大多数细胞出现核内包含体(nuclearinclusion);而合浦珠母贝的生精细胞核无特殊结构.合浦珠母贝在初级精母细胞时由高尔基体分泌形成前顶体粒;企鹅珍珠贝的前顶体粒主要在次级精母细胞和早期精子细胞阶段形成。虽然大珠母贝的各级生精细胞中都没有出现典型的高尔基体,但前顶体粒仍在精母细胞时期形成。三种贝的精子结构均为典型的原生型,由头部、中段和尾部构成.合浦珠母贝精子的顶体最长,中段的线粒体数有变异;大珠母贝的精子核最高,其中含有板层小体;而企鹅珍珠贝精子中段的体积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0.
以天然捕获的多鳞鱚作为亲鱼进行人工繁殖。结果表明:在水温27.5~31.5℃、盐度18~31、pH 8.0~8.5的条件下,经促熟培育自然产卵,10批次共获得受精卵67×104粒,孵出仔鱼42.6×104尾,受精率37.2%~89.3%,孵化率24.8%~97.6%;在水温29~30℃、盐度28、pH 8.4的海水中多鳞鱚胚胎历时14 h 40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孵化出膜,经35 d培育出平均全长35 mm的幼鱼约2.8×104尾,育苗成活率达24.6%。  相似文献   

11.
生理上达到成熟的卵子,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功能,在精子或相当于精子作用的激动下,都可导致卵子的个体发育。应用理化因素的适度刺激来代替精子的作用,使成熟卵子达到发育,打开雌核发育的大门,是遗传学上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育种工作中培育纯系的快速途径,在生产中具有一定意义。本究研通过氯化钠、氯化钾盐溶液对草鱼成熟卵子的处理,利用其渗透压及化学性的刺激,使草鱼卵营雌核发育。显然,在各种浓度的盐溶液刺激下,草鱼卵子都能进行发育,但由于没有受精作用,在发育过程中没有精子的遗传物质参与,染色体组为单倍体,生理上的单倍体存在着很多缺陷,为了克服这些缺陷,使用纺缍体抑制剂——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导  相似文献   

12.
以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和近江牡蛎(oyster)的内脏团为原料提取、纯化多糖,与甘油、聚乙二醇400(PEG-400)、丙二醇和1,3-丁二醇四种常规保湿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为44%时,前12h 吸湿率顺序为:马氏珠母贝<近江牡蛎<企鹅珍珠贝<翡翠贻贝< PEG-400<1,3-丁二醇<甘油<丙二醇;在相对湿度为80%时,前12 h 吸湿率顺序为:近江牡蛎<马氏珠母贝<企鹅珍珠贝<1,3-丁二醇<翡翠贻贝< PEG-400<甘油<丙二醇.前12 h 的保湿率顺序为:近江牡蛎>翡翠贻贝>马氏珠母贝>企鹅珍珠贝>甘油>1,3-丁二醇>丙二醇> PEG-400.翡翠贻贝吸湿性多糖优于其他贝类多糖,稍低于常规保湿剂.在相对湿度为80%时,前12 h 翡翠贻贝多糖的吸湿率大于常规保湿剂1,3-丁二醇,翡翠贻贝多糖保湿性稍弱于近江牡蛎,但强于其他贝类多糖和常规保湿剂要强一些  相似文献   

13.
生理上达到成熟的卵子,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功能,在精子或相当于精子作用的激动下,都可导致卵子的个体发育。应用理化因素的适度刺激来代替精子的作用,使成熟卵子达到发育,打开雌核发育的大门,是遗传学上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育种工作中培育纯系的快速途径,在生产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是我国南方养殖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主要的海水育珠的主要贝类,用马氏珠母贝育珠是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我国海水珍珠的质量出现明显滑坡,严重地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提高海水珍珠质量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内科技工作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括对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性状的改良、育珠技术的优化和海水珍珠形成机理的研究[1-5]。  相似文献   

15.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是我国南方养殖的一种重要经济贝类,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主要的海水育珠的主要贝类,用马氏珠母贝育珠是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我国海水珍珠的质量出现明显滑坡,严重地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提高海水珍珠质量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内科技工作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括对马氏珠母贝养殖群体性状的改良、育珠技术的优化和海水珍珠形成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施氏獭蛤天然种苗匮乏和人工育苗技术尚不成熟的问题,促进其产业发展,于2013年开展了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 Reeve)室内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研究。采用池底铺沙,饵料以单胞藻为主,并辅以鸡蛋黄和淀粉,施氏獭蛤亲贝存活率89.7%,雄贝和雌贝性腺成熟率分别为89.1%和78.7%,亲贝产卵量126万粒/个,受精率达到93.4%。在水温25.5~26.5℃,盐度27.3~28.5条件下,施氏獭蛤受精后15 min和25 min分别释放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受精后35 min达到2细胞期,约4 h 40 min形成原肠胚期,6 h 25 min形成担轮幼虫,受精后14 h进入面盘幼虫期。投喂不同的开口饵料,施氏獭蛤面盘幼虫生长速率不同。单独投喂湛江等边金藻、湛江等边金藻+小球藻和单独投喂小球藻,5日龄幼虫壳长分别为130、118和105μm,说明单独投喂湛江等边金藻培育效果最好。湛江等鞭金藻+小球藻、小球藻+牟氏角毛藻、牟氏角毛藻+湛江等鞭金藻、湛江等鞭金藻+亚心形扁藻等不同饵料组合对施氏獭蛤幼虫和稚贝生长影响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小球藻+牟氏角毛藻组合培育幼虫效果最佳,而湛江等鞭金藻+亚心形扁藻培育稚贝效果最好。不同附着基对施氏獭蛤幼虫的生长和存活产生显著影响(P0.05)。采用遮光网、聚乙烯网片、细砂、河口沉积泥和附着板5种附着基,考察幼虫生长和存活两个指标,结果表明,附着板效果最好。通过两批生产性育苗,亲贝的催产率达到90%,浮游幼虫平均存活率为84.3%,培育出壳长为2.5~3.0 mm的稚贝3 180万粒,平均稚贝育成率达到33.1%。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海水比重的变化对凡纳对虾亲虾人工繁殖活动的影响及换水对亲虾交配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剪眼柄、强化培育、控光、换水等技术措施 ,将凡纳对虾培育成熟并使之自然交配产卵 ,孵化出无节幼体 ;亲虾的平均产卵量可达 1 6万粒左右 ,卵的受精孵化率可达 80 %以上。结果表明 :适时换水可将亲虾的交配率从 4 6 %提高到 79% ;凡纳对虾人工繁殖的适宜海水相对密度为 1 0 1 6以上。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对马氏珠母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13~33℃范围内,马氏珠母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与体重呈负相关,可用Y=aW表示;在13~28℃温度范围内,马氏珠母贝-b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8℃时,耗氧率达最大值,温度升高至33℃时,耗氧率反而下降,而排氨率在此温度范围内则呈持续升高趋势;在13~28℃温度范围内,马氏珠母贝呼吸和排泄Q10值分别为1.51~2.71和1.03~2.73,且在该温度范围内,马氏珠母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比值范围为7.29~13.14。方差分析表明,体重、温度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马氏珠母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马氏珠母贝的日常代谢高于标准代谢,耗氧率和排氨率平均值分别提高40.8%和59.1%。  相似文献   

19.
企鹅珍珠贝附壳珍珠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7种聚乙烯塑料核型为珠核,正常壳形与二壳隆起的畸形企鹅珍珠贝为手术贝,培育附壳珍珠。养殖6个月,结果表明:壳形正常的育珠贝成活率为73.3%~93.8%,成珠率55.0%~82.0%;畸形贝成活率为60%,成珠率53.3%。统计分析表明:珠核高度是影响育珠贝成活率和成珠率的主要因素,珠核越高,育珠贝成活率和成珠率越低。畸形贝与正常壳形贝成活率和成珠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畸形贝不宜用作手术贝。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招远苏家庄子超基性岩岩相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判别,提出了胶北地体中的苏家庄子超基性岩是太古宙不成熟陆壳在拉张环境下侵位的幔源岩浆产物,其原岩为橄榄辉石岩或辉橄岩,后期经强烈热液交代或蚀变形成蛇纹岩,矿物成分以蛇纹石为主,具有典型的蛇纹网脉状结构的交代蚀变型岩石。微量元素显示亲石元素Ba,Sr,V偏高,Cr,Zr偏低,亲铜元素Cu,Pb,Zn,As明显偏高,Ag,Au,W偏低,亲铁元素Co,Ni偏高,Mo偏低,以富亲石元素和亲硫元素为特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配分模式属LREE富集右倾型,稀土总量∑REE低于通常的洋脊玄武岩,类似岛弧玄武岩的配分模式,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均较低,记录了流体的次生交代在蛇纹石化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的氧化作用。胶北地体中超基性岩参与构建了太古宙时期由不成熟陆壳向成熟陆壳演化的进程,它与太古宙基底岩系一起构成花岗-绿岩地体中胶东金矿的初始矿源层,参与了胶东金矿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