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   总被引:72,自引:6,他引:72  
现代地理学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其发展趋势是:相邻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加强地理学内部的综合研究,地理过程的微观研究进一步深化,结合实践拓宽应用研究领域,实验与研究手段的现代化,理论思维模式的转变。地理学应在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自然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与调控、地理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战略等前沿领域开拓创新,为促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陆地系统科学:地理学的升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概括对当前学术界关于“地球系统科学”与“陆地系统科学”的理解,提出了“陆地系统科学是地理学的升华”的观点,认为陆地系统科学将是中国21世纪地理学再发展的“框架舞台”,并从多角度对其研究目标、重大科学问题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志门评述。作者认为,要发展中国的地理学,必须利用“陆地系统科学”这一框架舞台。但就目前的进展看,“陆地系统科学”这一框架舞台只是一个个雏形,还需要一些具体的研究计划,特别是与区域发  相似文献   

3.
方修琦 《古地理学报》2007,9(6):669-674
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学开创了时间维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其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古地理学向环境演变研究拓展的过程。以现代自然环境的历史建构为主体的古地理学,以时间坐标系下自然地理过程研究为主的环境演变研究,以从时间的维度探索人地关系为主的人地系统演变研究,分别体现了地理学的区域研究传统、地球科学传统和人地关系传统,构成了自然地理学时间维研究的3个基本方面。广义地理解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学、环境演变以及人地系统演变,它们可以看作是相通的,人地系统演变可以理解为包括了人类作为驱动力和承受者的环境演变,用人地关系来定义自然学地理方向的古地理学,则可以将其定义为关于人地(人类-环境)系统历史演变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地理学学科15年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过去的 15年中 ,把握科学目标与国家目标双重定位的前提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学学科不断拓展和深化研究领域 ,取得了一批瞩目的研究成果 ,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稳定了研究队伍 ,形成了学科发展特色。1 地理学学科发展状况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管理的角度地理学学科 (包括土壤学和遥感 )分为以下 5个方向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土壤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及环境地理。地理学目前主要发展趋势是研究陆地表层各界面间的物理、化学、生物及人文过程 ,探讨多种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 ,探求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间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5.
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面对当前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科学问题,地理学家根据学科特点和领域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目前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系统各界面间的物理、化学、生物及人文过程,探讨多种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探求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间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地理学以“格局—结构—过程—机理”的研究思路贯穿始终。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以及观测资料的不断积累,实验测试数据质量的提高和数据量的增加,当今地理学的研究在空间尺度上同时向微观、宏观两个方向扩展,模型研究不断科学化,已具备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总体上,表现为部门地理研究深化,区域综合研究加强。长期以来,中国地理学在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地表自然过程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以及面向社会现实的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对象,阐述了地理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介绍了现代地理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与特点,分析了中国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特点、问题与差距,并对其今后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领域、具体措施等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汇合,是一门独立科学,有特定的功能和演变规律。地理学的基本规律包括有地域分异规律、地域综合规律和地域发展规律等。研究地理学的基本规律有助于认识许多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社会活动,对构建社会建设的总体思想和区域发展战略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郑本兴 《冰川冻土》2012,34(3):748-754
正缅怀恩师任美锷先生1*任师地理学泰斗,学识渊博冠神州;精通经济、自然地理学,通晓地貌、古地理领域;提出"准热带"科学概念,首著"中国自然地理纲要";指导三角洲、海涂利用,引导海洋学研究;运用"沉积圈闭"理论,论述陆相盆地储油.教学科研很严谨,贡献颇多人称颂;培养数代地理学院士,桃李满园遍五洲.而今仙逝精神在,激励后生永探索.  相似文献   

9.
浅谈固体地球科学与地球系统科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球科学在20世纪的诸多进展中,对后来科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基本认识之一是地球演化的行为具有整体性,其不同的圈层确实通过多种途径相互作用,且人类活动已成为地球演化的重要营力之一。这些认识导致地球系统科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使不同圈层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成为21世纪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地球系统科学强调地球不同圈层、不同单元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因而科学研究必须从"整体地球系统"的视野出发,但研究过程又必须从关键区域入手。我国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未来研究应立足地域优势和特色,攻克全球性重大科学问题,解决社会对地球科学的知识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地理计算——数量地理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方法论的变革是推动地理科学发展的动力。90年代以来,作为地理科学方法论之一的数量地理学迅速向全新的地理计算学发展。凭借高性能计算软、硬件设备的支撑,一些以“整体性”、“大容量”资料所表征的地理学时、空演变问题的模拟、预测,逐渐得以实现。以国内外文献资料为基础,追溯了国外地理计算学的发展,讨论了地理计算的内涵和构成,分析了作为地理计算基础的高性能计算的基本特征,介绍了在几个地理学固有命题(空间互作用、人口、城市演变动力学)研究中凭借高性能计算所进行的成功探索,旨在为启动我国的地理计算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泥盆纪珊瑚的生物地理区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卫华 《地层学杂志》1993,17(4):277-280
<正> 古生物地理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化石的地理分布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古生物地理区系是判断古板块位置、重建古地理最有力的证据,因此它与古地磁学和古气候学是构成现代古地理学的三大支柱。  相似文献   

12.
深海化能合成生态系统(ChEss)是当前最大的国际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计划--国际海洋生物普查计划的现场研究项目之一.深海化能合成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热液、冷泉、鲸骨生态系统以及由其他高度还原型生境形成的生态系统.确定上述系统动物区系间的进化和生态学关系,对于了解全球尺度上化能合成生态系统物种分布的形成过程至关重要.重点介绍深海化能合成生态系统科学计划发起的背景、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区域、研究技术与方法以及当前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展望,综合国际上在深海化能合成生态系统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最新进展,了解其中的驱动过程,以期为我国在深海化能合成生态系统、极端环境下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自1901年张相文编纂我国近代最早的地理教科书——《初等地理教科书》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出版以来,我国近、现代地理学已走过了百年岁月。以《地理学报》为研究对象,对其自创刊以来所有载文进行检索和分类统计。从中发现,中国地理学近百年来在曲折中前进,日益走向繁荣;领域构成从单调到丰富,专业体系日趋完善,地理学的人文化、技术化趋势非常明显;从引进、学习到与世界同步,中国地理学正在完成质的飞跃。地理工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地理学的高度责任感和中国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地理学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4.
现代港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港口地理研究的时代背景变迁,分析了现代港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与研究内容,重点从港口地理的基本研究范畴、港口理论、港口体系、枢纽港、港口与腹地关系、航运网络、航运企业和码头企业等角度深入解析其重点历程与主要论点,对中国港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和国际学者的相关论点进行了阐述,然后从研究内容、研究范式、研究重点和研究地区等角度,总结和评价现代港口地理学的研究特征,梳理其发展规律与研究轨迹。同时基于以上研究,从研究范式、研究重点、研究单位等角度,对港口地理学的未来研究趋向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该研究,系统总结了港口地理学的研究进展,有助于该学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地学信息图谱方法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学信息图谱是地理学发展的新契机。地学信息图谱研究不仅局限于表现,更是一种分析方法。地学信息图谱是图形、方法和认知三者的综合与统一。从地理学自身、GIS技术和"数字地球"战略三方面分析了地学信息图谱发展的背景。通过古代阴阳理论、物理学、生物学以及传统地图学,阐述了信息分析中的图谱方法。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阐述了地学信息图谱方法的切入点。根据地理学发展的现状,提出地学信息图谱研究的起步工作主要有三方面:区域地理单元及其等级体系;地理单元的遥感影像特征分析;地学信息的表达方法。着重讨论了地学信息图谱研究关键要解决的三方面的地理学问题:地理对象的概括、地理学基本问题的分类、地理信息及其表达。  相似文献   

16.
地理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学科地位及重要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分析了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特点,指出地理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地理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应着重开展研究的4个方面的重点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莫宣学 《地学前缘》2021,28(6):344-345
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观点来看,资源环境间题是地球内部层圈与外部圈层相互作用的产物.虽然资源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地球的浅表层,然而其推动力却来源于地球深部.地球深部过程、深部与浅部圈层的相互作用控制了地球浅部运动与变化.只有阐明了地球深部过程,即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性质、运动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才能抓住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弹性性质和波速是矿物重要物理性质. 实验测量的弹性性质和波速与地震学观测结果的对比,是确定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形成机制和揭示地球内部物质分布不均一性最为直接和重要的手段. 在过去20年,伴随大腔体压机、金刚石压砧、同步辐射X光、激光加热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地球内部相应温度和压力下测量主要构成矿物的弹性性质和波速取得了巨大进展. 综述了矿物物理在地球内部矿物弹性性质和波速实验测量的发展历史、近20年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并展望了该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关键科学问题与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第150期(1996年12月)、第151期(1997年3月)出了两期地理学专辑,专辑反映了地理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对地理学的各主要分支学科的特点、现状和研究热点进行了评述。全球环境变化、环境灾害、社会—自然相互作用,社会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城市化和跨国公司等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和新的区位选择过程、地理信息技术,这些都是目前地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而且地理学的各个分支之间和地理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综合趋势正日益加强。  相似文献   

20.
乡村地理学     
乡村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新兴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乡村地域综合体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乡村是指城市以外并与之相对应的地域,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阶段性空间关系。 乡村地理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主要局限于研究乡村聚落和农业,重点放在研究乡村聚落的起源、成长和发展,与城市地理和人口地理关系十分密切。当时的代表人物有法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