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许传新 《世界地质》2016,35(3):887-893
当使用传统的观测模式观测GPS控制点较难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时,可以利用参考站高精度的坐标作为静态GPS网的起算点进行控制网布设。以山东省临沂市D、E级GPS控制网建立工程为例,介绍了使用基于SDCORS点观测模式布设GPS平面控制网的方法,并对控制网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得出基于SDCORS的点观测模式在D、E级GPS控制网的布设中应用是完全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林双霞 《福建地质》2013,(4):315-319
为满足泉州市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通过精密GPS C级水平控制网的实践,对其精度及误差进行分析,认为对精密GPS水平控制网质量控制主要是起算数据、控制网的设计、定位测量及数据处理.依据工程项目,提出减少或消除其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GPS拟合高程与水准高程、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数据比较,在山区控制测量时,GPS拟合高程不能达到和其平面精度等级相匹配的成果要求。在只有国家基本点做起算数据时,为了保证GPS拟合高程达到一般矿区四等的要求,必须配合国家基本控制点,按一定网型预先设置高程点,或作为起算数据,或作为质量检查点,设置点的数量根据搜集资料情况而定,一般设置2-4个点即可。  相似文献   

4.
鸳鸯湖矿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宁东煤田,该次GPS作业利用3个三等三角点作为起算数据,2个四等三角点作为检核数据,进行网平差及高程拟合。外业数据质量检验结果表明其重复基线及同、异步环闭合差均小于限差,符合规范要求。内业数据处理采用广播星历网基线处理,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基线分量改正绝对值均小于限差值。6个水准点的网平差高程拟合结果证实GPS高程精度优于三角高程。测量成果经宁夏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站检查,成果精度达到《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的有关精度要求。说明鸳鸯湖矿区清水营井田GPS控制网的成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是库区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GPS监测作为高新技术在地质灾害专业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三峡库区三级GPS监测网的构建,为全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了统一的坐标基准,为库区GPS基准网提供了准确的起算数据,为分析各滑坡体基准点的位移变形和稳定性提供了参考。实践表明,GPS监测技术能较好地满足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要求,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地质灾害体的地表变形情况及特征,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白浩铁路一期工程线路自桑锡线的白音库伦车站引出,直至门迪诺尔,全线长约52.253km。根据野外施工条件采用GPS定位技术进行E级网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采用几何水准方法,在施测时加测一个临时点以增加图形强度。测量施工采用4台S82-2008双频GPS接收机按静态观测方法进行同步观测,观测时间控制在45min~60min。根据GPS网平差后坐标和点位精度分析,该项勘测工程控制网设计与施工措施合理,测量结果满足规范所规定的各项限差要求。白浩铁路一期工程GPS施测控制网的布设方法为GPS在沙漠地区特殊条件下的应用提供了一成功例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已有成果资料的分析利用和合理选用起算数据,按照技术要求,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四等水准测量方式布设控制网和RTK动态测量技术、全站仪进行地形和管线测量,以及内外业一体化成图方式进行方案设计,并对作业中的技术指标及注意事项作了阐述,从而有效指导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快了作业进度,提高了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8.
控制网起始数据点稳定性的检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所介绍的控制网起始数据点稳定性的检验方法,类似于变形观测,只起算点是否可靠进行检验,只需平差一次即可对每一个起算点进行稳定鉴别。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已有成果资料的分析利用和合理选用起算数据,按照技术要求,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四等水准测量方式布设控制网和RTK动态测量技术、全站仪进行地形和管线测量,以及内外业一体化成图方式进行方案设计,并对作业中的技术指标及注意事项作了阐述,从而有效指导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快了作业进度,提高了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10.
林斌  邱荣乐  张国喜 《福建地质》2001,20(3):149-152
在工程GPS控制网测量中,所应用的两种随机软件与PowerADJ3.0软件作了比较,及在基线向量解算,构网评差及高程拟合作出简要论述,并提出在工程GPS控制网测量中几点值得考虑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兴国 《福建地质》2002,21(2):119-121
采用基准和基准转换模型的不同会导致GPS观测边长与坐标计算边长不一致。因此由GPS测量的WGS-84坐标系向我国的北京54坐标系转换计算时,应尽可能选择参考点作对比分析。若满足精度要求,可采用全国精密参数作转换计算,若不能满足精度要求或达不到实测点的定位精度,可先将边长作高程异常改正,再对起算点作方位改正。  相似文献   

12.
史文治 《甘肃地质》2008,17(1):85-87
RTK测量有着实时、快捷、全天候等优点,在测量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RTK技术在煤田地震勘探方面的实践运用,对其作业方法、作业组织及成果精度作了初步研究。RTK测量的实质是将WGS84坐标系上的高精度三维成果以一定的转换参数,通过实时数据链进行计算转换,最终得到国家或工程独立坐标系的成果,本文亦对其转换参数的求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结合GPS控制网和三等精密水准网的对比试验,构建了GPS测高技术中高程拟合模型,据此对锦赤铁路三标段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实例中选取多项式曲面拟合方法,进行高程内插计算,并将拟合结果与水准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PS高程拟合的内、外符合精度完全满足铁路工程精度要求,精度可达到2~3cm。  相似文献   

14.
手持GPS坐标系转换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导航型手持GPS目前在中小比例地质调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坐标系之间存在差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将手持机的WGS84坐标系转换为我国应用的BJ54或西安80坐标系。坐标转换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测量定位的精度,传统的坐标转换计算所需要的起算资料不易收集,计算过程过于繁琐,非专业人员难以掌握。本文根据收集的三角点BJ54坐标(或西安80坐标),和现场测定的过渡坐标,求出各参数在本工作地区的变化率,建立参数方程,反向求出适合于当地的各项改正参数,方法简便易行,为手持GPS定位的坐标转换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角峪铁矿普查项目采用现代大地测量的方法,利用已知的3个D级GPS点,以E级GPS控制网作为测区首级控制网,选用6个E级点构成骨架网,按照 GPS 网的效率、可靠性、精度,进行优化设计。在四等水准点的基础上,高程测量采用GPS拟合高程的方法。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法构造的 E 级控制网,精度完全符合矿区普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孙永福  刘红军  薛新华 《岩土力学》2006,27(Z1):686-690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复杂且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由于神经网络方法不仅能考虑定量因素,而且能考虑定性因素的影响,因而神经网络适用于解决非确定性的边坡稳定性评价问题。结合遗传算法的并行搜索结构和模拟退火的概率突跳特性,提出了一种用于BP网络权值学习的GASA混合策略,并综合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各方面因素,建立了基于GASA混合策略的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大量工程资料对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郭鑫  赵际新 《吉林地质》2013,(4):164-166
主要介绍了技术及其快速静态定位、准动态定位和动态定位三种定位模式。重点对GPS RTK技术在地质找矿、工程测量中的勘探网及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图根控制点加密、勘探工程放样、地质特征点采集、物化探测网和勘探线剖面测量等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