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郝莹报道近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一届一次会长扩大会议在古城西安召开。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名誉会长、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建西北院")总建筑师张锦秋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分别由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会长马炳坚、中建西北院副院长王军主持。  相似文献   

2.
正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翠坤,联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带来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低碳发展的提案》。"目前,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量每年约20亿吨,占到全国总碳排放量的约20%。如考虑相关建材生产、运输等,将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近40%"。王翠坤说,伴随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对我国兑现"2060碳中和"目标构成巨大挑战。建筑领域的减碳已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对全方位迈向低碳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院",英文标识CADG)隶属于大型骨干科技型中央企业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中央直属设计公司,后经原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原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合并组建成为一家国有大型建筑设计企业中国院现有职工1900余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  相似文献   

4.
近日,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天津建院”)60周年华诞庆典在天津举行。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为该院题词,天津市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黄兴国致信祝贺。天津市副市长熊建平、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王素卿、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主任窦华港、协会建筑设计分会会长张桦、天津建院院长刘军等致辞。  相似文献   

5.
<正>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湖南院")成立于1952年7月,是全国建筑业技术创新先进企业、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还是获得商务部第一批授予对外经营权、湖南省海外领事保护重点服务单位。现为含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标准院")创建于1956年,前身为原建设部直属事业单位——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于2000年转制为中央科技型企业,现隶属于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经过60余年的发展,中国标准院已发展成为中国城乡建设领域业务广泛、实力较强的综合型科研、设计与技术服务企业之一。中国标准院集建筑标准与标准设计、城乡规划、建筑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技术咨询和产品制造安装等多元业务于一体,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建筑行业乃至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7.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简称"标准院"),隶属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创建于1956年,原为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直属的科研事业单位,2000年转制为中央科技型企业。标准院是目前国内唯一集标准规范、标准设计、工程设计、地下人防、产品认证、软件研发等于一体的综合型科研、设计与技术服务企业,在建筑行业享有较高声誉,在全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热烈祝贺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胜利召开!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的时候,宁夏建筑设计院经上级批准正式组建。当时由兄弟省市设计单位抽调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走到一起,开始了建设西北、报效祖国的战斗历程。 宁夏建筑设计院的四十年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满怀远大理想的一代中青年工程技术人员饱受极左泛滥和十年浩劫的磨难,直到党的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9.
正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研科技")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成了中国建研院建筑结构研究所、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工程抗震研究所、建筑材料研究所优势资源的高新技术企业。建研科技以建筑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应用为主业,涵盖工程软件、咨询设计、特色施工、建筑产品四大业务板块,并提供包括建筑改造及城市更新全过程解决方案、软件及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智慧  相似文献   

10.
<正>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西北院有限公司")创建于1964年,发端于国家"三五"计划建设时期的原国家机械工业部第十一设计研究院,承担设计了全国80%以上的行业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现隶属于世界500强特大型央企之一——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以"民用建筑设计为核心、工业与环境工程设计为特色、工程总承包为主业"的国家大型全案式工程建设集成专家。公司具有40项各类资质,包含建筑(全行业)、机械(全行业)、电子广电通信(全  相似文献   

11.
正赵元超,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西北院)总建筑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内地与香港互认建筑师,APEC中国建筑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第一届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当代百名建筑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智慧"成为热门词汇,从智慧城市到智慧建筑、智慧施工,都日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智慧建筑应该是什么样的建筑?我们认为,智慧的建筑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建筑。智慧建筑"以人为本"建筑是能耗和碳排放的大户。根据《"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在全社会的能耗和碳排放中,建筑业占比超过40%,远超工业的28%和交通运输的32%。目前,中国建筑95%以上是高能耗建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广东院")成立于1958年,公司资产总额61.7亿元,是具有国家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国际工程公司。拥有咨询规划、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投资运营四大核心业务板块,致力于在电力、核工业、建筑、网络通信、市政交通、水利、环保、海洋等21个行业,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截至2017年,中国能建广东院已连续14年入选ENR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连续3年上榜中国承包商80强,荣获第十四届全国质量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国庆60周年全国工程  相似文献   

14.
热烈祝贺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胜利召开!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CSWADI)创建于1950年5月,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大型综合性设计院之一,具有国家建筑工程设计及咨询甲级资质、市政热力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市政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乙级资质及邮电专用通讯网工程设计乙级资质,还具有建筑装饰设计、智能建筑设计、建筑工程总承包、工程建设监理、房地产开发等资质,1993年进入全国勘察设计单位综合实力百强之列。近年来在全国主要建筑设计院综合评比中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正式出版。至此,该套丛书的31个卷次已经推出了19卷,标志着《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调查研究工作已结出硕果,为传承发展传统建筑文化奏响了新时代的强音。"改变今天建筑缺失传统文化的局面,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把握其精髓和发展脉络,挖掘和丰富其完整价值,探索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理念和方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赵晖在《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丛书的总序中这样写道。为此,2012年住建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记者郝莹孙晓璐报道6月1日,受住房城乡建设部委托,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标准院")主办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国家建筑标准设计首次宣贯培训会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巡视员尚春明、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总裁黄宏祥等出席,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标准院院长孙英主持会议。近年来,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领导和推动下,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鼓励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政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结构首席专家王翠坤,联名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提交了《关于加强建筑外围护结构安全风险防控及治理的提案》.  相似文献   

18.
正山西省简称"晋",别称"山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文物遗存众多,居全国之首。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表明,山西省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计有古建筑28027处,占全国的52%;据最新统计数据,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有452处在山西省,其中古建筑368处,占山西省国保单位总数的81%;在现有的30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建筑122处,占省保单位总数的39.5%。山西传统建筑具有时代早、分布广、类型全、数量多、价值高等特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密集召开及《关于推进建@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我国建筑业迎来实现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机遇。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聚焦建筑产业现代化"专题,刊登了有关领导、领军企业高管及行业专家关于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思考,探讨了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的方向、路径,分享实践经验,以期为行业、企业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浪潮中快速适应、准确决策、稳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科研综合楼项目是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天津院")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持运营的建筑一体化项目,建筑设计要求精细、工期紧张、建设项目总成本要求精细化控制。天津院创新性地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开创的一体化应用模式赢得了业界普遍认可,荣获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BIM大奖。项目通过规范构建BIM模型,将各阶段项目信息汇总到BIM模型中,并有效利用模型数据,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设计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