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长安  张玉芬 《地质学报》2021,95(3):940-946
武汉俗称"江城",又称"百湖之市","大江大湖大武汉"是武汉城市的真实写照。通过对武汉市的近代地质环境演化过程和武汉市城市发展阶段的综合分析,根据武汉市不同发展阶段的地质环境背景以及人类发展对地质环境的适应与改造,认为武汉城市发展阶段与地质环境的对应关系可概括为:岗地发展阶段—史前城时期;岗地前缘发展阶段—古代城时期;平原发展阶段—近代城以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地质环境工作者的关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摸清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是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2009年度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动态监测报表"的统计分析,阐述了福建省矿山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现状特征,总结了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措施与成效,对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本文并不认同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思维定势,认为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但将在福建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长期存在,局部矿区地质环境问题仍将呈增长趋势。为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整治提供了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时期,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如何适应新环境、新变化,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在近期召开的2021年工程勘察设计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管理体系认证交流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代表对此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本期,本刊特别策划了"高质量发展在路上"专题报道,邀请部分与会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版审核专家、升级版质量管理体系单位代表撰文,就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4.
正行业总体发展展望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所处宏观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之变局,市场环境、发展逻辑以及资源能力需求都在发生巨变。与此同时,产业生态也在加速蝶变,分化重组的步伐不断加快,设计企业为抢占先机纷纷加快确立独特性优势,行业发展迈入到一个全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表述,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样面临着如何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问题。而勘察设计企业作为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四五"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下,如何正确理解"高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显得尤为关键。勘察设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行业发展倒逼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地质环境从生态地质学和环境地质学发展而来,由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与环境类承载力结合形成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表征环境能够承受的人类活动阈限。国内的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分为2000年以前的准备阶段、2000-2010年探索前进阶段、2011年至今的稳定发展阶段,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实施和重大生态地质环境事件影响了承载力的研究方向。生态地质环境子系统和系统的承载力发展程度存在差异,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较多、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次之、社会经济环境承载力研究相对较少,系统承载力研究处于不断整合之中。已有研究在学科交叉融合、耦合机制、模拟预测模型集成和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响应等方面存在不足。未来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应坚持系统观,统合子系统和系统两个尺度,从拓展学科纵深关联、深化多维耦合机制、发展集成模拟预测模型、面向国家与社会需求等方面将研究推向新高度。  相似文献   

7.
<正>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由于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以及国内市场不断向外资开放、建筑业改革步伐加快等原因,勘察设计行业  相似文献   

8.
杨璟 《地下水》2018,(6):159-161
环境要保护,地勘经济要发展,国家需要的矿产资源要探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使环境保护与地勘经济协同发展是我们考虑的首要问题。从地勘队伍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几个阶段和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显现出过去粗放式的开发方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认真分析在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下,地勘单位如何转型升级,如何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寻求机遇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工程开挖引起的黄土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受地形限制的影响,很多工程建设无法避开已有的黄土滑坡,使得在边坡开挖过程中产生各种变形破坏迹象,危害十分严重。笔者以富县洛阳乡某挖方边坡为例。根据其地质环境、滑坡概况以及人类活动等情况,利用工程地质分析法定性阐述了在边坡开挖过程中的破坏机理,并将整个变形破坏过程分为3个阶段:坡脚卸载差异变形阶段、压致拉裂面贯通阶段、"V"型裂缝稳定阶段;其次,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量化描述了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最后,基于边坡应力分布情况,推算出蠕滑段发育的最大深度距剪出口约93m,同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0.
胶东半岛的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半岛地处东北亚,是带动山东半岛乃至全省经济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的"龙头"区域。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在地质环境脆弱地区诱发的地质灾害逐渐加剧。本文分析了胶东半岛地质环境条件及其与地质灾害的相关性,对胶东半岛地震灾害、地面变形灾害、斜坡环境变异灾害、流体灾害等地质灾害的特征、成因、危害及其防治对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六年多来,相关国家从参与的意愿到实际的协同行动,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在"一带一路"从"大写意"向"工笔画"阶段发展的新环境下,中国工程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应做好充分准备并采取有效行动。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地面沉降防治历史的调查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面沉降逐渐发展成为天津市最为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在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正确领导下,先后于1986~1997年及2003年以来的两个时间阶段内实施了地面沉降防治计划.防治手段主要是在技术上对沉降区实施水源转换、减采地下水,以及保证技术手段能够顺利实施的管理和经济调控.第一阶段沉降防治效果明显.中心市区和塘沽城区地面沉降速率控制在10~15mm/a;第二阶段天津市大部分区域沉降趋势得到缓和.论文调查、总结了各阶段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经验及其对未来控沉工作的启示.并结合天津市预定2010年南水北调工程通水这一水源转换历史契机,提出了对"引江通水"后天津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产业在经济建设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的信息化程度差距明显,加入WTO后,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管理的需要,<建设事业信息化"十五"计划>中已明确将建设事业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作为重点任务来抓.因此,利用信息手段,进行勘察设计行业管理,创新行业管理机制,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万国江 《第四纪研究》2007,27(6):915-918
1972年刘东生先生发表了"环境地质学的出现".刘东生院士的环境地质观聚焦于:环境地质学发展的动力源于社会需要、地球环境系统的整体性及其与人类关系的相互依存性.35年来,地质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以区域环境质量和全球环境变化两大科学问题作为基本目标,经历了调查评价-区域综合-界面机理的3个发展阶段,在典型区域环境演化及环境-生态效应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环境地质学以"地质学与人类"为宗旨,将在21世纪为人类谋求更多的福祉.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举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国勘察设计行业质量提升经验交流会有着特别的意义,虽然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但从现在开始,质量将会是中国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话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出了"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的要求和"科技强国、质量强国"等发展战略。这既符合客观规律,也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经  相似文献   

16.
承载力概念的演变及西北水资源承载力的应用框架   总被引:61,自引:6,他引:61  
程国栋 《冰川冻土》2002,24(4):361-367
研究了承载力概念的历史, 特征和缺陷及其应用背景和条件,对承载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 将承载力概念的变化划分为3阶段: 1)萌芽阶段,环境容纳能力概念的提出; 2)发展阶段,容纳能力概念中强调资源和环境与种群增长之间的状态均衡; 3)完善阶段,承载力的概念强调人文价值选择,追求的目标,强调生态和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对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发展的一种支持能力,承载力的估计变为一种范围估计. 承载力概念应用在与人文活动及人文目标等有关的领域的时候,是一个复杂的规范概念,受生态系统的动态演替规律,人类价值取向,目标体制背景及管理措施等的影响. 最后,在分析总结我国已有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生态经济系统的背景下,提出了新的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特征和研究方法,并提出了西北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7.
1973年涂光炽先生预言:"七十年代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将异军突起"、"环境科学与地球化学的相互渗透,产生了新的边缘分支学科——环境地球化学"。近40年来,环境质量的地球化学研究经历了调查评价—区域综合—界面机理三个发展阶段,在典型区域环境演化及环境—生态效应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将在21世纪为人类谋求更多的福利。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在新时代下,如何适应"质量第一"的新要求,在革新质量管理理念、创新质量提升手段方面实现新作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成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期,本刊特别策划了"聚焦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坚持以质量第一为价值导向、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将质量强国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相似文献   

20.
正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持续存在的主题,以综合的方法解决城市问题,对既有环境实现有效再开发利用~([1]-[2])。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工业化时代,旨在公共卫生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美化,其后经历了物质环境的更新、公众参与治理等阶段。近年来,城市更新的内涵从单一的物质环境更新发展到对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目标的综合更新~([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