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通过上市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对于行业未来发展格局的影响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天强管理顾问曾为多家设计机构提供上市过程中的深度咨询服务,共同见证了他们开启多元化发展之路的实践探索。为了帮助行业企业更好地了解资本市场,借鉴先行者的成功经验,《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与天强管理顾问联合策划了"上市:机遇or挑战"专题,并  相似文献   

2.
<正>设计行业竞争逐渐升级,除了传统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以外,资本的力量越来越受到业内企业的关注。工程建设与设计企业谋求上市、吸引战略投资已不再是行业内鲜有的行为。"新三板"为行业内数量众多的民营设计咨询企业打开了一扇通往资本市场的便捷通道。一直以来,设计咨询企业上市似乎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而青岛中景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山东省勘察设计行业首家获准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对其他徘徊在资本市场之外的同类型、同规模民  相似文献   

3.
"勘察设计行业重组整合、跨界经营不可避免"、"资本运作的时代已经来临"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当资本在企业发展中所创造的惊人力量和跨越式变化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时,上市、融资、并购等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聚焦的关键词。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觉醒与行动——聚焦勘察设计行业资本运作"专题报道,邀请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从上市的思考、扩张兼并后的整合、融资的创新以及企业实际操作和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也已迈入新阶段。和资本市场对接、谋求公司上市成为很多勘察设计企业在探索转型升级路径时的一个选项。设计院为什么要上市设计院之所以上市,原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PPP模式和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勘察设计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引领下,相当多的企业已开展了上市的运作或上市的准备。在中小板、创业板、主板市场已经有10余家以设计咨询业务为主的勘察设计企业挂牌,由此可见,设计企业上市呈现出较高的诉求,在标杆上市企业引领与企业自身需求双重推动下,勘察设计企业上市已经跃跃欲试,有些已经在上市路上。下面我们就勘察设计企业上市环境、上市目的、上市障碍及应对策略进行逐一分析,以便有效引导勘察设计企业上市。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也迈入新阶段。和资本市场对接、谋求公司上市成为一部分设计企业在探索转型升级路径时的一个选项。继苏交科、中设集团为代表的改制科研设计类企业正式投身资本市场的洪流后,华建集团为国有建筑设计企业通过资本实现转型升级带来了真正的参考样本,还有以中衡设计、启迪设计为代表的改制建筑设计企业,以山鼎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勘察设计企业将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要赢得胜利,需要战略联盟、资源的整合,强强联合,做强做大。资本运营在联合小起到了纽带作用。目前勘察设计企业领导入开始关注、研究、运用“资本运营”。那么资本运营在现代企业中究竟给企业带来什么变化呢?笔者试谈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国有勘察设计企业发展现状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较好,大多数大型国有勘察设计企业的勘察设计业务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而且受制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其劳动用工与做大勘察设计业务规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且已经成为束缚企业做大的瓶颈。与此同时,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投资模式的调整,特别是EPC、PPP等模式的兴起,提供涵盖勘察设计、施工、设备提供、运营维护等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一揽子"服务受到市场热捧,勘察设计企业若只承接仅占工程建设极小份额的勘  相似文献   

9.
<正>勘察设计企业的转型升级,伴随着一系列的创新,但所有的创新都离不开人。业务模式创新需要人才结构的改变,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需要人的观念、行为的改变,体制创新更要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勘察设计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其重要性对勘察设计企业而言不言而喻。然而,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挑战一:市场环境形势变化无常,人力资源队伍建设难度加大最近,笔者走访了一批建筑设计企业,大家的共同感受是意想不到的忙。建筑设计市场环境和现在的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勘察设计》2012,(9):24-29
对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而言,需要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来考虑上市的问题。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作为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企业,推动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资本而非财务资本,本身并没有迫切的上市融资需求。而对于已经转型为工程公司,需要融资发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的企业,以及转型为科技产业集团,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行业竞争逐渐升级,除传统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外,资本的力量越来越受到业内企业的关注。工程建设与设计企业谋求上市、吸引战略投资已不再是行业内鲜有的行为,资本使得行业过去平衡发展的局面被打破。"新三板"为行业内数量众多的民营设计咨询企业打开了一扇通往资本市场的便捷通道。JWDA上海骏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JWDA骏地设计")正在加快探索资本市场新路径的步伐,近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勘察设计行业高速增长时代的终结,新常态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开始更加积极地探索借助资本力量推动发展,挂牌时间短、成本低的"新三板"成为广大中小企业涉足资本市场的捷径,如何用好这个资本杠杆日益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本期我刊专门策划了"登陆新三板,与时代共舞"专题报道,刊登法律、金融、工程咨询等领域专业人士的分析性文章,相关政策汇编、图文分析,以及成功登陆"新三板"的业内企业领导的访谈,以期为工程勘察设计企业选择发展路径、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提供参考及借鉴。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业为主、两端延伸、适度多元、区域扩张",是勘察设计企业谋划发展战略的常见思路。在勘察设计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历程中,全国化布局是必经之路。全国化布局的必要性从市场获取角度而言,全国化布局和区域深耕在未来更加重要。"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动力,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成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翘盼已久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面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勘察设计企业该如何应对?当前,中国勘察设计企业与其他工程企业一样,在逐步确立自身全球地位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发展平台期的更大约束。进一步认识"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和丰富内涵,深刻理解"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一带一路"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入WTO后与国际市场融入度的不断加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日益呈现出市场一体化、需求多元化、竞争激烈化的特征,为了拓展企业的业务范围、扩大企业规模以及提高市场的竞争实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勘察设计企业面对严峻的市场和竞争环境,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环境和并购目的选择合适的并购模式,通过借助并购等资本运营手段,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其综合实力,有效参与全球竞争。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总体趋缓,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行业高速增长的黄金10年已经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追求"质优价廉"的新常态化的市场,只有提供更好的产品质量、服务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这也让勘察设计企业的领导们对未来发展心生忧虑。或许这和任正非十几年前写下《华为的冬天》时的心境颇为契合。而任正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一个加速变革的时代资本飓风"野蛮"闯入,打破行业边界;"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化等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重构行业生态;海内外市场环境风云诡谲,时刻挑战企业抗风险能力;国家政策频出,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产生深刻影响……这些"变革"如迅雷贯耳、秋风扫叶,颠覆着固有秋序,传统行业顿感寒意彻骨。在此背景下,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发展?答案是"创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功跨入国际资本市场。而在今年4月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以1.47亿澳元(约94亿人民币)全资收购了国际知名建筑设计企业新加坡CPG集团的全部股权,成为中国勘察设计行业海外收购的第一案例、据了解,目前,行业内诸多知名企业也都在积极筹划上市。  相似文献   

19.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建筑行业的大发展,特别是一些高端工程项目对工程设计服务、技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勘察设计企业走向"一业为主、两头延伸、横向拓展"的发展道路。为此,我们通过体制创新充分整合利用院内外优势资源,使企业具备了全方位、一体化的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一些勘察设计单位改企转制,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很大挑战。由于勘察设计单位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在管理体制上—直沿袭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职工对企业的依存度较高。面对企业转型、政策调整、市场变化和体靠4改革的压力,职工队伍中势必会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如何创新管理机制,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是转型期的勘察设计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