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解放以後由於國家建設的需要,工程地質及水文地質的勘測工作已迅速地在我國許多大型及中型的河流上层開了。幾年來我們的工作隊已經搜集了大量的宝貴資料。因此,在最近一兩年內,我們才有可能对某些河流開始進行整体的規劃。但是在过去幾年中,由於有關国民經濟部門对於河流綜合開發目標的不明  相似文献   

2.
張爾道 《地质论评》1957,17(4):423-429
1956年暑假,在中國科學院西北分院領導組織的西北科學綜合考察隊中,西北大學地質系部份教師組成一個小隊,沿寶成鐵路由寶鷄到略陽一段,進行了一次踏勘性的地質觀察,看到了一些不同於前人所說的地質現象。這一些新的看法是否正確,有待於今後進一步的仔細觀察研究去加以證明。因此,以下的報導,僅係作者對秦嶺地質一些  相似文献   

3.
長江流域地下資源与水力資源都很丰富,需要开發。長江下游河流流經冲積平原,每遇較大洪水,常泛濫成災,急需進行治理。当此全國工農業大躍進之际,对于長江的开發治理应全面規划,積極進行准备。謹就河流的發育歷史略論長江的治理与三峽水利樞紐坝区工程地質条件的初步比較,提供一些意見。  相似文献   

4.
刘家峽是甘肅省永靖縣境內黄河的一个峡谷,位於蘭州上游一百餘公里。岩岸陡峻,河面狭窄,黄河在此一段曲流如帶,蜿蜒切过由石英岩等堅硬岩石組成的山地而成岩石峽谷,为優良水力開發地點。黄河綜合利用規劃选定刘家峽与三門峽同为第一期水利樞紐。刘家峽水利樞紐竣工後,可得水头一百零七公尺,水電站装机容量为一  相似文献   

5.
李维显  杨敏之 《地质科学》1960,3(4):193-198
前言近代工业所急需的各种分散元素矿产資源,大部分都賦存于鉛鋅矿床內。因此如何在勘探、开采、选矿、冶炼鉛鋅矿石的同时加强对其內伴生有益組分的綜合利用是当前我国发展尖端技术、尖端科学最有現实意义的工作之一。 鉛鋅矿床內有益伴生元素的綜合利用早已引起了各部門的注意。各地貭勘探队曾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各种类型鉛鋅矿床內有益伴生組分的查定、化驗、綜合研究、評价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資料和实际經驗,为了更有效地加快和提高該項工作,必須加强总結和交流經驗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水文》1956,(1)
一、原有各类测站布設的情况: 本省河流有海河流域(包括漳衛南运、子牙、大清、永定、北运五水系)、潮白薊运流域、灤河流域,另有沿海單独入海河流及內陸河流。总流域面積269.000平方公里,其中80%在我省境內,只海河流域上游一部分及灤河流域上游一小部分在省境外;全省面積为219,80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为120,000平方公里,占55%。  相似文献   

7.
本文写作的意图是想通过华南地区暴流地形发育的例子来说明流水地面发育的规律是由于片蚀散流地区、暴流溝蚀地区和河流作用地区綜合組成。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在有支流的河段,研究支流来水对干流水位的影响,或者是支流水庫修建后,降低干流水位的效果問題,在目前規划中小河流的流域規划时所进行的水文計算中,是会常常遇到的,下面介紹兩个粗略的方法,供讀者参考,并希望指教。長江中游某段,有小支流来汇(如图1)。干流有上下兩站,支流有最下游控制站,他們都有水位流  相似文献   

9.
海南島西部地層因受長期侵蝕,花崗岩岩盤已大部分出露,而殘余的沉積岩,大多变質,因而化石罕見,对于地層的时代問題,过去就无法鑑定。中南地質局401隊地質工作同志經兩年來的搜索,已在石碌区附近鸡心河下游的灰岩及矽質頁岩中發現長身貝、苦蘚虫、海百合莖与羊齒类等动植物化石,經田奇(王隽)局長初步鑑定,此等化石应屬石炭二叠紀。后該隊又在北一矿体的908孔灰岩岩心內亦  相似文献   

10.
在較大的河流上,大水年份在落水阶段亦需作預报。退水过程的流量預报一般是应用經驗退水公式 Q=Q_oe~(-Kt) (1)式中:Q=各时段末之流量,Q_o=开始退水时之流量(最好用退水曲綫轉折点之流量),t=由开始退水起向后累計时段数,K=常数,但K值在整个退水过程中是变化的,它是一个綜合系数,反映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河槽水与地下水在退水过程中的組成情况,需由实測的資料来推求,在变化不大的流域上,可采  相似文献   

11.
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在十二年內使我國科学达到世界先進水平,因此我們建議各野外隊、普查隊广泛成立科学研究小組,結合本礦区矿床地質構造特征和个人学習規划,訂立研究規划,進行科学研究。这样做有如下好处: 1.培养职工研究科学的兴趣; 2.提高职工理論和技術水平,而且收效很大;  相似文献   

12.
東北某鉛鋅礦床經過多年來的勘探,證明礦床的形成與構造斷裂有着密切的关係。這種關系是經過大量的輕型山地工作及重型山地工作得到證實的。也就是說礦體的形成以及礦體的形狀、規模,主要受構造斷裂的控制。因此我隊在最近兩年來就以構造斷裂作為主要找礦標誌之一,利用鑽探發現了許多有工業意義的盲礦體,使過去認為没有希望了的礦山變成了有希望的礦山,增加了生產礦山的保有礦量,延長了礦山的壽命。目前各兄弟勘探隊正在突出的加强綜合研究工作,我建議在綜合研究工作中應加强對各該礦區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材料來自二處,一係1950年东北太子河隊王鈺、盧衍豪楊敬之、穆恩之、盛金章、唐紹武、姜春潮、周長齡諸氏分別在遼東省太子河流域之烟台、本溪、小市、田師付等地所採得;一係大同隊李星學、楊志甲二氐於同年在察哈爾懷仁縣吳家窰所採得,時代均係中石炭紀本溪系。作者對王盧、楊、穆諸先生在野外及室內多方鼓勵,李、楊二先生惠贈研究標本,並承陳旭教授多予指導,一併致謝於此。太子河(竹蜓)體小作菱角狀,中部隆起,兩端伸出,又似一四邊微向內凹曲之菱形,一般長為1.41公厘至2.38公厘,寬為0.82公厘至1.31公厘,長寬之比為1.41:1至2:1。成虫之最大者具八旋圈,長2.38公厘,寬1.31公厘,最內二旋圈之旋轉軸舆外圈之旋轉軸斜交而不在一直線上,各旋壁間之距離由內而外,逐漸增大,颇為規則。胎房甚小,普通均為0.03公厘左右,口環顯著,口腔成凹形,口道規則的排成一直線。軸向填充甚微或近乎無。隔板多而平直。旋壁甚薄,最厚者亦不過0.027公厘,由隔膜及透光膜二層組成,是為此(竹蜓)之最大特徵。太子河(竹蜓)別於Boultonia Lee,為外形作菱狀,體大,隔板平直,旋圈多。別於Fusiella Lee et Chen,為旋壁僅由隔膜及透光膜二層組成,體大,胎房甚小,無軸向填充。别於Waeringella Thompson,為旋壁僅由隔膜及透光膜二層組成,體積較小,長寬之比較大,隔板平直,無軸向填充,口道成一直線,胎房甚小,外形作菱角状。  相似文献   

14.
(一) 地層名詞的兩個組成部分一般說來,一個地層名詞含有兩個組成部分,即專有名詞部分和單位名詞部分。通常都是專有名詞在前,單位名詞在後。例如「鳳山統」是一個地層名詞,是由專有名詞「鳳山」和單位名詞「統」兩部分所組成。有時在單位名詞與專有名詞之間加  相似文献   

15.
長江是世界上第四大河流,流域面积广大,达180万平方公里,共大支流如汉江、岷江、嘉陵江等流域面积也在15万平方公里左右,流域內洪水主要为暴雨所形成,因之在大流域上的降雨预报徑流方法,是我们研究的主要課題,茲以嘉陵江(北碚以上)为例,介紹这种方法研究的初步成果如后:  相似文献   

16.
盛金章 《地质学报》1951,(Z1):79-84,116
本文研究材料來自二處,一係1950年东北太子河隊王鈺、盧衍豪楊敬之、穆恩之、盛金章、唐紹武、姜春潮、周長齡諸氏分別在遼東省太子河流域之烟台、本溪、小市、田師付等地所採得;一係大同隊李星學、楊志甲二氐於同年在察哈爾懷仁縣吳家窰所採得,時代均係中石炭紀本溪系。作者對王盧、楊、穆諸先生在野外及室內多方鼓勵,李、楊二先生惠贈研究標本,並承陳旭教授多予指導,一併致謝於此。太子河(竹蜓)體小作菱角狀,中部隆起,兩端伸出,又似一四邊微向內凹曲之菱形,一般長為1.41公厘至2.38公厘,寬為0.82公厘至1.31公厘,長寬之比為1.41:1至2:1。成虫之最大者具八旋圈,長2.38公厘,寬1.31公厘,最內二旋圈之旋轉軸舆外圈之旋轉軸斜交而不在一直線上,各旋壁間之距離由內而外,逐漸增大,颇為規則。胎房甚小,普通均為0.03公厘左右,口環顯著,口腔成凹形,口道規則的排成一直線。軸向填充甚微或近乎無。隔板多而平直。旋壁甚薄,最厚者亦不過0.027公厘,由隔膜及透光膜二層組成,是為此(竹蜓)之最大特徵。太子河(竹蜓)別於Boultonia Lee,為外形作菱狀,體大,隔板平直,旋圈多。別於Fusiella Lee et Chen,為旋壁僅由隔膜及透光膜二層組成,體大,胎房甚小,無軸向填充。别於Waeringella Thompson,為旋壁僅由隔膜及透光膜二層組成,體積較小,長寬之比較大,隔板平直,無軸向填充,口道成一直線,胎房甚小,外形作菱角状。  相似文献   

17.
1955年5月,前西南地質局所派屬的511普查隊(現四川省地質局華彈隊)开始由四川雷波沿金沙江一帶溯上,直入凉山境界的地質空白区內进行普查找礦工作。經过全队地質普查人員努力工作的結果,到1955年底,先后在凉山区內的金陽、布拖和宁南一带发現了沉積鲕狀赤铁矿矿床,并于其中尋獲Cheirusus sp.化石,經鑑定証实其时代为中奧陶纪。該礦层的时代层位乃与前郭文魁先生在云南鲁甸、巧家一带所發现的铁質頁岩相当。  相似文献   

18.
王梃梅 《地质科学》1960,3(1):24-24
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队和地貭研究所合編的黄河中游第四紀地质調查报告一书即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一調查报告对交流第四紀地貭調查和編制第四紀地貭图的經驗方面将会有很大的作用。本报告是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考察队工作的一部分,此书內共汇集了6篇第四紀地貭报告,它們是:1.晉西第四紀地貭調查报告;2.甘肃中部第四紀地貭調查报告;3.陝北无定河流域第四紀地貭調查报告;4.陕北隴东第四紀地貭調查报告;5.山西汾河流域第四紀地貭調查报告;6.鄂尔多斯第四紀地貭。  相似文献   

19.
1956年,我們参加了中國科学院柴达木綜合研究隊構造組工作,得到了有关盆地西部第三紀地質構造的一些粗淺看法。我們希望这些初步意見能够对盆地今后工作有些帮助,并能得到專家和同志們的指教。工作范圍在柴达木盆地的西部,包括东經91°—94°,北緯37°—39°間。按1955年分区有:冷湖—鄂博樑区、大風山区、茫崖区及甘森区。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西北部的震旦紀沉積,一向認为比较簡單,但經过几年來工作的結果,这一帶的震旦系远非大家所想像的那样单纯。茲就筆者所知,并綜合華北地質局某勘探隊集体工作的成果,簡單介紹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河北省西北部震旦系的一般特征这里所指的河北省西北部,包括东起密云縣,西至怀安縣的区域。在已往的旧资料里,关于这一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