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确定地下管线深度的方法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清 《矿产与地质》2001,15(Z1):596-602
从理论上阐述了利用倾斜磁场最大值点、利用垂直磁场分量峰值点和利用水平磁场分量半极值点确定地下管线深度的原理方法,指出了利用倾斜磁场最大值点确定管线深度时在原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实用性,同时从原理上和实用中筛选出了最佳的定深方法-水平磁场分量三角法.  相似文献   

2.
傅平 《物探与化探》1991,15(6):439-447
本文给出了在斜坡地形条件下地下管线电流异常磁场的表达式,计算出了在地下管线上方各磁场分量的理论剖面曲线,阐明了各磁场分量的分布规律及其异常特征,提出了利用H_z剖面曲线的哑点及峰点位置对地下管线进行水平定位和确定深度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3.
付文杰 《铀矿地质》2001,17(2):112-114,124
本文阐述了利用水平磁场分量确定地下管线深度的原理方法以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平顶山矿工路路面改造工程中,使用GX-2型及RD-4000型地下管线探测仪探测地下管网布设情况。根据地下管线种类、管线布设方位、埋置深度、探测难度大小进行了多次试验,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电磁探测技术与方法:利用直连法提高被测管线中的交变电流,压制邻近平行管线和地下介质中的异常反映;在多管并存、且间距较小的情况下,应选择“梯度法”对磁场水平分量垂直梯度ΔHx进行观测,以得到最大清晰异常;另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诸如压制旁侧管线法、选择发射法、偏移感应法、动源发射法等发射方式,保证目标管线中有较强异常呈现。在管线密集区,应尽可能地降低工作频率,以减小旁侧管线中产生的二次电流及二次磁场;为防止信噪比下降,可适当减小收发距,以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探测管线的倾斜压线法和垂直压线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发射线圈与管线间耦合(感应激发方向)的几个特点,提出管线探测的倾压线法和垂直压线法。通过实例说明,倾斜压线法适用于近间距的并行管线,但近于上下并行的不适用;垂直压线法适用于上下并行的管线。当两线间距较小时,用垂直压线法无效,而用倾斜压线法就可探测到明显的目标管导演。在实践中,两种方法灵活运用,即可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长距离深埋管线的探测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汉春  黄昀鹏 《物探与化探》2006,30(4):366-369,373
介绍了水平定向钻在地下管线施工方面的应用状况;分析了不同埋深直线电流一次电磁场Hx、Hz的归一化异常的分布特征,以及确定地下金属管线的理论依据;提出了对深埋>3m的地下管线探测时应采用的频率、电流、远端接地等提高信噪比的技术对策,及利用水平磁场分量70%法确定管线深度的适用条件;列举了3个长距离、深度>10m过江深埋管线的探测实例,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变频测深法磁场分量的接收,多年来使用大面积空心线框,其缺点是(1)频率特性差,灵敏度两万米·匝的线框,最高工作频率约一千周(见图5);(2)无法垂直地面放置接收水平磁场分量;(3)地形倾斜引起的测量误差很大(见表1)。为了解决以上三个问题,我们研制了坡莫合金磁芯线圈磁场探头。   相似文献   

8.
平行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行管线是地下管线探测工作经常遇到的管网结构,由于其间距小于2倍埋深,存在电磁场的相互感应和叠加,使探测工作难度加大.在电磁法探测应用中,可分别观测磁场的水平分量(Hχ)、垂直分量(Hz),根据其分量曲线特征判断地下管线的数量、位置及走向,进而确定其埋设深度.实践证明,为减小旁侧影响,避免其它电磁信号干挠,合理选择激发方式、激发位置对探测效果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地下管线探测对于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多排热力管道因其走向一致,间距较小,用电磁法探测时地表的电磁场类似面电流磁场分布,容易造成位置和埋深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本文以实际工作为例,提出两种解决方法,经实际检验这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可准确、高效地确定多排热力管道的位置和埋深。  相似文献   

10.
刘艳丽 《城市地质》2011,6(2):39-41
本文结合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现状,研究了目前城市地下管线数据更新维护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城市地下管线空间数据更新原则,必要条件和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军  陈泽元  杨川 《地球科学》2015,40(12):2110-2118
目前, 井中磁梯度方法是深埋金属管线常用的探测方法之一, 但是存在理论不够完善及缺乏定量分析方法等问题.研究内容包括3个方面: (1)从无限长水平圆柱体的磁场强度入手, 通过坐标系的转换, 推导出地面探测和井中探测的磁场水平分量、垂直分量的关系, 进一步推导出管线的井中磁梯度公式; (2)根据磁梯度公式模拟出梯度值随有效磁化倾角及孔位的变化情况; (3)通过对模型正演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了3种关系式: 极值比与有效磁化倾角之间的关系式、管线的水平位置和磁梯度极值间的孔深距离与有效磁化倾角的关系式、磁梯度极值的绝对值较大者和管线埋深之间的距离与极值距间的比值和有效磁化倾角的关系式.这3种关系式组成了管线埋深及水平位置的估算公式.最后, 通过实例来估算了管线的埋深和平面位置, 根据估算结果进行的正演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F—K偏移技术在地质雷达资料处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F—K偏移技术用来处理地质雷达资料是可行的,特别是用来处理诸如洞穴、管线、倾斜界面等地质体形成的异常,其效果更好,处理结果更接近上述地质体的地下真实空间展布情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探测地下管线的基本方法、地下管线探测仪的选择及地球物理探测方法的选择,介绍了在非开挖工地调查探测地下管线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狄方贤 《城市地质》2008,3(1):37-40
本文阐述了地下管线探测对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目前管线探测现状和方法;讨论了今后管线探测的新技术应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地下管线的数据采集和建库是实现地下管线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本文提出了针对目前非开挖敷管数据三维数据采集和整理结合CAD进行三维成像的思路,与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实现地下管线的系统高效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地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城市地下管线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简述了运用计算机技术和G IS技术科学管理地下管线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以某矿区地下管线数据为例详细介绍了通过对ArcG I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来实现对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地下管线动态更新存在的问题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实现地下管线动态更新的五个必要条件,并从基础、核心、重点、保障和环境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建立地下管线动态更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地下管线探测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地下管线普查数据录入后,为保证数据准确性,需要对管线的交叉、管径异常等问题进行质量检查。基于此,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utoCAD.net技术的三维地下管线建模和碰撞检测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管线数据对地下管线普查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并对三维模型进行碰撞检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国内地下管线施工中,新型非开挖管线施工技术综合运用在为解决实际施工难题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非开挖创新技术对旧管线修复起到积极和推动作用。本文从工程实际出发,试论非开挖技术和工法,特点对解破施工难题,采用的对策以供管线施工同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芮瑞  杨繁  刘鹏 《岩土力学》2014,35(1):273-278
城市内新建工程周边环境复杂,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在设计之初就需要考虑施工以及工程营运对其安全的影响,但目前缺乏统一的影响评价标准,须按照管线功能以及所属部门的相关规程作为其评价依据。该项目的管线为下穿围堰的2条直径为1.2 m、壁厚为12 mm的排污管,采用FLAC3D建立了围堰工程对大直径有压焊接薄壁排污管道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分4种不同施工工况进行了管道变形和应力计算。依据相关规范的要求,从管道本身的安全性和正常使用要求出发,并采用第4强度理论计算了相当应力,最大值为136.61 MPa,出现在最后抽水工况下管1的外侧。最大沉降量39.3 mm对应的管体倾斜量为0.275%。将其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理论计算得到的相当应力最大值为188.18 MPa,高于数值计算结果,其原因为理论方法将各影响效应分别计算并进行简单相加。结果表明,拟建围堰工程对该管线的影响可控,数值方法较规范方法计算结果更为合理,为类似工程对管线影响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