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研究利用水文水力学模型和GIS结合的多情景模拟方法进行洪涝灾害风险评估,该文以台州市路桥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选取路桥区典型雨量站长序列降雨资料,采用年最大值法取样,根据暴雨强度频率适线效果确定耿贝尔型分布曲线为其理论频率曲线,采用高斯-牛顿法推求暴雨强度总公式;然后基于GIS生成路桥区的真实地表格栅,进行两类汇水区的划分;最后概化排水管网系统,基于GIS并结合SWMM模拟出不同暴雨重现期的城市内涝结果;将其与调查后的路桥区历史涝情对比可知,计算模型和参数选取较准确,在城市暴雨内涝情景模拟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鲁凤  刘杰  蔡斌斌 《北京测绘》2021,35(8):1044-1049
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基于20个气象站点1970—2013年月降水量和日降水量数据,运用线性回归、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近44年来山东省暴雨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山东省近44年来暴雨量和暴雨日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山东省暴雨量、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都受纬度、海陆和地形因素影响,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分布规律,并且在泰山地区形成暴雨发生的高频地带;(3)山东省暴雨量、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的空间变化趋势各有不同,暴雨量与暴雨强度变化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暴雨是城市灾害中最常见的一种,具有降水时间短、强度大的特点,很难做到精确预报。以时空信息为基础框架,建立了暴雨精细化工程综合时空数据库,研发了暴雨精细化工程基础数据平台,提供了暴雨专题数据可视化展示、暴雨灾害预测分析、灾害模拟、撤离避灾路线制定等功能。通过对暴雨的时空分布进行实时展示,可获得基于监测数据的较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结合城市暴雨内涝分析教学内容,设计了基于GIS结合SWMM暴雨管理模型仿真模拟城市暴雨溢流的实验项目,建立了试验示例。试验项目形象直观地模拟暴雨排水管网溢流各个过程,真实精确地反映了城市暴雨溢流过程,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分析处理数据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的城市内涝灾害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气象、水文、水利等专业知识,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结合城市地理数据库和数学计算模型及城市暴雨强度经验公式,建立城市内涝灾害分析模型。该模型是城市内涝积水计算和模拟的基础,能够根据城市降雨分布情况,模拟和预测城市的内涝灾害有关特征数据,如内涝积水的空间分布、深度分布、淹没面积和淹没时间等,模拟结果可为防灾减灾部门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给定淹没水量条件下基于流域排水区间分布的城市暴雨积水过程计算模型。该模型针对城市暴雨积水过程的形成机理和特点提出了两个基本假设,以各积水淹没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规律为依据将城市流域划分为若干个排水区间,并将排水区间作为积水淹没计算的基本单元。为了保证计算的效率,根据流域地形起伏分布状况,该模型将各个排水区间内的空间区域范围简化为一个规则几何体,并结合体积法和多种漫流计算思想模拟暴雨积水在各排水区间内部和淹没源点之间的漫延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高效、可行,对流域资料要求较低,在信息不完备条件下的城市暴雨积水模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三维GIS的城市暴雨积涝灾害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基于二维GIS进行城市暴雨积涝模拟分析不能立体地展现积涝灾害动态演进过程、地物受灾情况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三维GIS进行城市暴雨积涝灾害模拟分析。该方法综合应用精细化建模与地物拉伸建模技术,通过区域DEM构建、地表路面建模、建筑物建模、地形匹配构建研究区三维模型;以改进的D8算法进行汇水区划分,应用径流系数法进行汇水区产流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三维场景中暴雨积涝积水深度、积水范围计算以及积水深度、受灾房屋、受灾道路可视化表达,为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针对强降雨引起的城市积涝以及相应次生灾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GIS技术以及DEM数据、排水管网数据、降雨数据等数据的建立南京市暴雨积涝模型的方法,并利用该模型模拟了径流及淹没效果。结果显示:该模型是利用经验值率定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率定结果较为符合实际情况,因此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南京市的降雨积涝情况。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降雨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径流量的大小与降雨量强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以上。径流的产生量还与降雨历时和平均降雨强度等其他因素有关。虽然南京主要降雨为峰值小、平均强度低的小雨,但是当降雨量超过设计排涝能力时,在地势低洼的地区容易出现积涝。  相似文献   

9.
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暴雨内涝问题,如能提前发布内涝预警,可防患于未然。基于水力学的精细化洪涝模型可对城区暴雨、洪水在河道、地表、管网的流动过程进行全程模拟,获得地表内涝积水过程、范围、水深等信息,为实现内涝识别和预警提供数据支撑。在利用精细化洪涝模型构建暴雨-内涝情景库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情景匹配模式针对预报降雨发布城市内涝预警的方法。城市地表复杂,排水设施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采用多模式概化方法尽可能详细地刻画决定内涝模拟效果的局部微地形,地表模型与管网模型采用多种耦合方式,实现了城区内涝的精细化模拟,能够进行内涝风险的精准化快速识别。以中国北京市城区为例,通过城区精细化洪涝模型对多种降雨条件下的暴雨情景进行模拟与分析,构建了北京城区的暴雨-内涝情景库。以道路和桥区为重点关注对象,在暴雨预报之际,结合暴雨与情景库特征参数快速识别有内涝风险的道路、桥区及其他区域并依此进行内涝风险预警,可指导相关部门合理安排交通管制、有效部署排涝力量。  相似文献   

10.
城市暴雨积水模拟方法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目前常用城市暴雨积水模拟方法的基础上,从水体由高到低的运动机理着手,将基于数字地形分析技术的路径算法引入城市暴雨积水模拟,并考虑到管网汇流及城市地形因素,给出数据修正与算法改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各地,淡水湖在市中心而且面积达5.6平方公里的,除了杭州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城市,杭州西湖,堪称中国城市风景游览湖泊之最。为了进一步改善西湖水质,使“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湖越发动人。杭州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强降雨引起的城市内涝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江苏省城水文特征与城暴雨积涝致灾机理与致灾过程,构建GIS技术结合城雨洪模型(swmm)的城暴雨积涝模拟分析模型;基于暴雨积涝模拟分析模型实现气象观测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河网水位监测数据、城排水管网数据的耦合分析计算,设计了江苏城市内涝预警系统,实现江苏省城暴雨积涝的积水风险空间分布的实时动态监测预警与预测预报。该系统内涝预报精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是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又是我国重点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各地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城市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大量的国内外人士来我省,特别是杭州地区观光旅游,投资开发,给杭州的交通运输造成空前的压力,原来杭州笕桥机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化进程中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应用GIS平台可以有效地分析及显示城市内涝灾害分布.以武汉市豹澥社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洪灾形成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标模型.基于GIS结合SWMM模拟出的不同暴雨重现期的城市内涝结果,进行内涝灾害风险区划分析,绘制出不同暴雨重现期的内涝风险分布图.  相似文献   

15.
根据暴雨降水天气引起的灾害信息特征,利用基于卫星遥感观测的植被指数NDVI时序数据变化检测方法,在空间和时间上提取了暴雨灾害受灾动态信息。不同于常规的仅提取受灾空间信息的方法,该方法还能提取灾害开始和灾害影响过程中的时间信息。以2016年7月发生暴雨灾害的安徽省巢湖地区为实验区,利用NDVI时序数据进行了应用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有效提取常规受淹、受灾强度的空间信息;结合对应年降水的时间变化特征发现,该方法提取的受灾开始时间数据揭示了持续强降水导致的土壤水分饱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能为国家灾害救助和灾后耕地恢复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在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街道铁佛寺社区,住着一位84岁的老测绘人郑继英,他是浙江省第二测绘院的退休高工,这位老人痴情光影之间,杭州秀美山水经他日雕月琢得以完美再现,他对杭州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更是情有独钟,常常身挎相机徜徉在杭州角角落落,大街小巷。他连续40年用镜头记录着杭州的历史变迁,杭州日报以《航空摄影师郑继英北纬30°东经120°上的记录者》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  相似文献   

17.
洪钧  刘杭  任鲸 《地图》2005,(3):18-21
2003年和2004年,杭州萧山区连续两年荣获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的“极力推荐台商前往投资的最佳城市”称号:2004年,《福布斯》中文版针对适合民营资本投资的城市推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杭州名列榜首;同年杭州还获得了“2004 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称号。“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今天又有了新的含义,杭州正以新的活力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  相似文献   

18.
利用GIS与空间统计聚类分析方法,结合全国地级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统计数据,分析其在空间分布上的聚类地理特点。研究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在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共同影响下,呈现显著的空间聚集模式。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中的龙头城市为经济增长强力引擎,联动圈中城市群发展,沈阳、杭州、武汉等省会城市为中心,惠及周边中小城市经济产业,共享服务资源。  相似文献   

19.
1概述 杭州地处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沿海经济发展区。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但杭州市区面积仅683km^2(扩展后),仍属全国最小省会城市之一。然而,杭州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市区同步,钱塘江、富春江两岸的杭州、萧山、余杭、富阳等市已迅速形成一个整体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通讯》2005,(5):70-73
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市)13个城市的地价水平总体上呈平稳增长趋势,平均地价水平为每平方米1450元,比2003年每平方米增加了94元,平均地价增长率为6.90%,与2003年相比减少了1.15个百分点,地价增长幅度趋缓.其中,居住地价增长最快,工业地价保持稳定,商业地价增长幅度居中,商业、居住、工业平均地价水平值之比为1:0.67:0.17.各城市之间比较,上海、杭州、南京三大中心城市的地价变化平稳,其他重点城市的地价增长幅度较大,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