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侯德封 《地质科学》1959,2(3):68-71
为什么提出这个問題 地层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生物演化和生物羣发展阶段来划分地层的先后順序;第二,利用岩系建造和岩石物理性質說明地层形成特征在大地構造发展条件下的规律;第三,利用元素的活动与集結說明地层的自然条件和历史發展。由以上这三个方面,即从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岩石和岩系的物理性質特征)和地球化学地层学。  相似文献   

2.
金相录 《地质科学》1960,3(2):105-105
此书是1957年12月20-24日苏联科学院В.И.維尔鈉茨基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学院举办的与岩石成因有关的稀有元素的地球化学的学术报告专輯。在十几編报告中,根据岩石与矿物中稀有元素分布的地球化学資料,探討了岩石的成因問題,因此对解决岩石成因问题及稀有元素分布規律方面均具有实际意义。其主要的內容包括: 1.与火成岩及矿物中稀有元素Sc、V、Zr、Hf、Nb、Ta、Be、以及碱土金属K、Rb、Pb、Zn、Mo等元素分布規律有关的資料。 2.以晶体化学及类貭同象的观点來闡明稀有元素在火成岩中的存在状态。 3.用与岩石成因有关的稀有元素含量比的特征来探討岩石的成因問題。 4.岩浆結晶作用与分异作用对稀有元素分布的影响問題。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有关重矿物的某些富集分散規律。重矿物的研究,在研究砂矿床的成矿規律时,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对沒有基岩出露的地区,可以追索沉积物的蝕源区,从而恢复沉积物形成的条件及自然地理环境;在沉积岩中对于哑地层的对比,更具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4.
物探和化探是地質勘探的新技术,在找矿勘探过程中正确的运用这些方法,就会大大提高地質工作的效果、加快找矿勘探的速度。这一点,已在近几年的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充分証明。物探、化探和地質工作相結合就可以更多快好省地获得矿产資源,这並不是偶然的,这是正确运用客观規律的必然結果。矿产的生存和存在有三方面的規律:一是构造、岩石、矿物、矿床等地質方面的規律,遵循这些規律去探寻矿产早已为地質工作者所掌握;这些规律中还有一个共通的性質,即它們的物理性質和此而形成的地球物理規律,这方面的规律也被人們用来找寻矿产並逐步形成了物探的科学;此外,还有其化学性質和此而形成的地球化学规律,人們应用这方面的規律去找矿就逐步形成了化探的科学理論。地質矿产都有这三方面的规律,它們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时代的古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气候学是研究各地质时代地表气候条件的科学。由于气候的控制能对地表物质的活动方式和范围起一定的影响,因此,各种地表物质(包括生物)必然会反映不同的气候条件,例如在某一地质时代的地层中如发现有原生白云岩、石膏、钾監、岩监聚积,就可确定当时的气候是干燥的;如有煤、铁、铝土矿和锰矿,高嶺土質粘土的堆积,就說明当时气候是湿潤的(溫和的和湿暖的)。  相似文献   

6.
叶连俊 《地质科学》1960,3(6):286-300
一、引論沉积相和沉积建造都是沉积岩层或沉积矿层形成条件的綜合物质反映,它們在空間上和时間上的組合关系代表着地壳发展的过程、規律和历史。它們是研究沉积矿床学、地史学、大地构造学不可缺少的根本手段,因而对于相和建造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地貭学家的重視。特别是最近20-30年来,在苏联地貭学家们的努力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最近关于沉积相及沉积建造的研究已渐渐形成为地貭学中的两个专门分科。 1.沉积相和沉积建造的概念沉积相和沉积建造都是沉积分异的形成物。但沉积相主要是沉积作用室间分异的結果,是横的概念。一定地貭历史阶段的沉积相的自然組合描繪着古地理景观。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原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化学地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論首先談談本文的目的及研究对象的地貭特点。几年来的实际工作使我們体会到:要深刻地从本貭上认識各族类沉积岩和沉积矿床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它們生成发展的規律和条件,就必須首先从两方面来下功夫、找途径:其一是从空間联系上来认識它們,其二是从时間革替上来认識它們。  相似文献   

8.
<正> 地层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元素组成在地层中元素富存形式及其演化,即地层中物质元素组成的时空规律(侯德封,1959)。元素在地层中的分布和演变反映了自然条件和沉积环境的变化历史,元素的共生组合揭示岩石的成因和形成条件,所以地层地球化学是地层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地层地球化学研究对于进一步揭示生物群兴衰、演替绝灭的历史,及其与环境介质变化之间的关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皖南赣北地区早、中奥陶世宁国组和胡乐组含笔石黑色岩系发育较好,地层出露完整,笔石化石丰富,笔石带序列齐全,生物地层研究较为详细(许杰,1934;陈旭等,1964;钱  相似文献   

9.
沉積鑛床的生成和分佈往往受古地理和大地構造因素的控制,一般皆有規律可循。就中國來說,成鑛規律在有些礦床如鐵、錳、鋁、磷等尤為明显。研究鑛床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发现規律,再根據這些規律去找新的鑛床。近兩三年來地質工作者在這一方面寫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孙樞  陈其英 《地质科学》1964,5(2):103-124
1962年8月,作者等开始研究龙門山抝陷泥盆紀沉积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問題,其目的在于探討生物和有机貭对沉积岩地球化学过程的作用。本文根据工作第一阶段的部分結果,初步討論有机碳、氮和磷等生物元素分布的岩相地球化学規律及有关的成因問題。工作中承叶連俊教授热心指导和鼓励并审閱文稿,乐森璕教授和张守信同志代为鉴定化石,叶继蓀、潘均、王文琳、裴洁等同志分析样品,史书麟同志給以帮助,四川省地貭局地貭队热心协助,在此謹向他們表示感謝。  相似文献   

11.
沙庆安  丁啓秀 《地质科学》1960,3(5):256-259
1957年笔者整理华北(包括河北、山西、山东及河南、江苏、安徽的北部)煤系地层資料(各煤田普查和勘探报告及钻孔柱状图約一百篇)时,曾注意到本区石炭紀煤系地层中石灰岩和煤的沉积变化,并且对它們进行了初步綜合分析,得出了某些規律。这些規律对认識华北石炭紀沉积的发育情况、大地构造、古地理概况以及煤田預測等将有所帮助。这篇文章是根据当时的总結,略加刪修之后写成的。本文将按中及晚石炭世分别敘述。  相似文献   

12.
正地层是一部记录地球和生物形成演化的百科书,地层学是地球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从1669年丹麦解剖学家和地质学家尼古拉斯·斯坦诺(Nicolas Steno)提出地层学著名定律地层叠覆律算起,已有近350年的研究历史。300余年来,地层学的理论不断发展创新,内涵也不断积累扩充,形成了以地层叠覆律、化石层序律、岩相对比律(瓦尔特相率)、地质体切割律为核心的基础理论和以岩石地层学、生物地层学、年代地层学为主的包含化学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旋回地层学、定量地层学、同位素测年学、事件地层学等在内的庞大分支学科。在地层划分对比的  相似文献   

13.
1958年,在吉林省西部发現一个矽嘎岩型白鎢矿矿床。这一类型矿床在东北还是首次发现,因此对研究該区成矿規律和指导今后普查找矿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与国內同类型矿床比較起来,这一矿床也有一些独特之处。因此我們准备在这篇文章里对这一矿床的矿区地貭和矿床情况做一简要介紹,并对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一、矿区地貭 (1)地层矿区地层有上古生代图們层变貭岩系和第三紀玄武岩。  相似文献   

14.
彭琪瑞 《地质科学》1960,3(6):273-281
地貭科学研究在近十年来正經历一次重大的、革命性的发展,其特点是許多国家以相当强大的力量試图用实驗方法来探討和闡明复杂的地貭現象。实驗結果,迫使地貭科学中許多理論和观念必須重新估价,同时又发现和提出許多新的問題和理論。由于强調实驗工作,使地貭科学和其他理論和技术科学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不仅在地貭科学中产生一些新的研究生长点和边緣学科,加强了它的准确和定量程度,并且对于其他理論、基础和技术学科的发展也超了促进和启发作用。如果說“杂交学科”是現代科学的特征,那么,現阶段的地貭科学发展是最好的說明。地貭科学属于自然历史科学的范畴,地貭科学两百多年的发展也主要以野外考察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西藏埃永错东地区区调成果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在西藏埃永错东地区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通过对岩石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层序地层和事件地层等多重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重新厘定了古生代、中生代地层形成的时代和地层序列,并将特殊岩性层以非正式填图单位进行了表达; 系统查明了区域地层、岩石、构造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 首次在晚三叠世日干配错群中新识别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雪山组; 建立了测区二叠系多重地层划分方案; 重新厘定了日干配错群基本层序和物质组成,将日干配错群进一步划分为2个组; 新解体出31个侵入体、8个潜火山岩地质体和多条中酸性脉体; 查明了区内断裂、褶皱等构造性质、时代、序次及空间配置关系,建立了测区构造格架和构造样式; 新发现金属矿(化)点18处,找矿靶区2处。  相似文献   

16.
矿床成因学--是地貭学的年青分支之一,它是矿床学的一个方面,专门研究矿化分布規律和控制这种分布的地貭因素。成矿研究主要涉及的問題是矿化作用在地壳某一个地段内的空间分布和以地貭条件为轉移的矿化作用在地壳的发展史中的发生时間。当然这就涉及到矿床的成因問题,即矿床生成的原因和形成的过程。但是对于这些問題也是从矿化分布的观点来研究的。从以上的論述可以知道,矿床成因研究在提高找矿效率上该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潤民 《地质科学》1959,2(9):270-274
引言河北省北部地区,在震旦系上部雾迷山白云岩与燕山期花崗閃长岩接触处,普遍发生有接触变貭現象--矽嘎岩化;伴随这种变貭作用,常常有接触交代矿床产生,如寿王坆銅矿床就是一例,从岩石的角度来說,这种接触变貭作用可使我們看出一定类型的岩石的物貭組分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其所产生的特有矿物相;从矿产方面来說,这种变貭作用常常形成有工业价值的矿床。因此,笔者根据自己在此区工作中收集的资料来討論一下該区白云岩的接触变貭作用,文中不妥之处尚希讀者們予以指正。  相似文献   

18.
李锡林 《地质科学》1960,3(1):14-13
矿床的氧化带对闡明成矿規律和找矿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們在調查西北多金属矿床的同吋,曾对氧化带的形成和物貭成分进行了一些研究,特别是对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矿床(A、B、C、D、E)的氧化带进行了比較詳細的工作。文內主要叙述这五个矿床的氧化带。本文资料来源根据叶韵琴、賀灌之、任英忱、李錫林的研究报告。初稿写成后經涂光熾先生詳細审閱和修改,文中有关化学分析和光譜分析由本所中心室完成,脫水分析由李夷等同志完成;部分X-光分析由任培祐、郑耀宗等同志完成,謹向他們致謝。  相似文献   

19.
一般岩石學的研究是以地殼或岩石圈中自然產出的岩石為對象的。它的目的是要揭發自然界岩石生成之謎,並結合着探討和各種岩石相伴而生的有用礦物的產出規律,進一步來解决一些找矿,採礦和其他有關地質工程方面的問題。經過了長時期對自然岩石的研究,岩石學家們熟悉了岩石的物理性、化學性和它内部的矿物組成,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1∶50000遵义市、遵义县两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等资料,对该区地层岩石及其风化土壤中环境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各时代地层岩石及其风化土壤环境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异常作了分析总结.进而作出了该区岩石及土壤的环境微量元素质量评述.重点认为,微量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分区与成土母岩地层的平面分布关系十分密切,地层及岩性因素是土壤中元素分布的主导因素,从而形成了自然的土壤地球化学分区;区内存在三类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一是由某些地层岩石风化而成(主要类型),二是由地质构造及热液蚀变导致(次要类型), 三是由矿产开发等人类活动造成(应高度关注的类型);应当辩证看待微量必需元素的高背景地层及地球化学异常层,通过合理利用它们来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