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环形伪影是CT设备中多见的伪影响之一,本文根据SOMATOMPLUSCT上环形伪影的直径,伪影的宽度伪影的位置和伪影出现的时间为依据,并结合PLUS机型DAS系统部分的具体结构,判断故障所发生的部位和原因,并且验证了所作的判断,消除了故障。  相似文献   

2.
CT图象出现的编织状伪影,根据扫描部位变化有时又会呈水波纹状及无规划放射状伪影,这种伪影的产生原因是因机器使用日久,探测器管球和光栏间的位置发生了相对位移,破坏了机器出厂前调整好的线性关系,按程序重新调整后故障伪影全部排除。  相似文献   

3.
CT机在扫描和予后处理过程中,受机器零部件,计算机,患者以及环境等各因素影响,会产生出不同类型的图像伪影。根据图像伪影类型,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原因所在,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图像质量完好。本文以SOMATOM DRH CT机为例,列举了例图像伪影,并对其成因,排除方法,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X-CT金属伪影校正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CT成像系统中,当被检测物体中含有金属等高密度物质时,对投影数据重建后,重建图像中将出现放射状伪影或带状伪影.这些伪影严重影响了图像的质量,给人们的判断带来极大困难.金属伪影的校正已成为CT技术中的研究难点和热点.本文阐述了金属伪影产生的原因,就近些年出现的金属伪影校正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金属伪影校正方法研究的前...  相似文献   

5.
西门子AR系列CT机的环状伪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西门子AR系列CT机的环状伪影的产生原因,除了环境温度湿度变化会引起环状伪影外,如气体探测器(Detector)通道板(Hybrid)以及A/D数据转换板(DAB)等器件的老化和故障是产生环状伪影的主要原因。并且环状伪影的产生还与DAS与球管,准直器(Collimator)之间的相对位置及角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SOMATOM DR3型CT扫描系统在主控计算机为PDP11/44小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是采取以主控计算机为核心进行控制,由于PDP11/44系列小型计算机具有单总线结构,并有较强的中断处理能力,因此在整个系统中它能很好地进行扫描启动、控制、实时数据采集、图象重建和管理、图象存贮和传送等,并完成主操作台与独立诊断台任务的分时处理,若主控计算机发生故障将对整修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SOM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双源CT成像质量和错层伪影出现原因,探讨成像质量不佳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70例临床疑似冠心病人双源CT冠状动脉CTA图像和心电监测资料。比较出现错层伪影和无错层伪影的病人的平均心率、心率波动、心率变异和平均R-R间期的差异。结果:出现错层伪影和无错层伪影病人的平均...  相似文献   

8.
X线CT系统球管发射宽能谱X光子,使得重建图像中出现射束硬化伪影,如杯形和条纹伪影;成像对象体内还可能存在金属植入物,使得重建图像中出现金属伪影。多种图像伪影的同时出现,势必严重退化临床诊断精度,有必要深入研究加以抑制。本文利用数据一致性条件构造目标函数;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和交替迭代优化算法求解最优尺度因子;最终得到可同时校正杯形、条纹和金属伪影的最优骨校正方法。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确能够自适应确定出最优尺度因子,从而同时校正多种图像伪影。   相似文献   

9.
共炮检距二维弹性波地震剖面的偏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共均匀各向同性介质的分界面上入射纵波时,除产生纵波反射P-P波外,还会产生转换横波的反射P-SV波。同样,当入射波为SV横波时,在分界面上会同时产生SV-SV反射波和SV-P反射转换波。对这种二维弹性波地震记录如何进行偏移是探讨的问题。为了能够处理实际地震数据,本文提出在共炮检距剖面上进行二维弹性波记录的偏移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共炮检距二维弹性波地震剖面的偏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的分界面上入射纵波时,除产生纵波反射P-P波外,还会产生转换横波的反射P-SV波。同样,当入射波为SV横波时,在分界面上会同时产生SV-SV反射波和SV-P反射转换波,对这种二维弹性波地震记录如何进行偏移是正在探讨的问题。为了能够处理实际地震数据,本文提出在共炮检距剖面上进行二维弹性波记录的偏移方法。具体做法是,首先用弹性波方程将两分量的地震记录分解为P-P(或SV-SV)波和P-SV(或SV-P)波,然后用我们已导出的适合于处理共炮检距剖面的叠前偏移方法对它们进行处理。用模拟数据进行的试验说明方法正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显微CT的锥束重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显微CT技术一直是Iowa大学CT/显微CT实验室研究的焦点。这篇文章报告了我们在锥束显微CT方面最近取得的一些进展。我们利用Feklkamp类算法了多X光源和检测器偏置条件下的近拟图象重建;解释了Grangeat精确重构框架下的图象伪影。最后重点介绍了最近有关一般分块迭代Landweber格式的收敛性结果;给出了模拟和实验结果,探讨了进—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由于工业CT图像结构复杂,存在各种伪影,并且灰度分布呈现区域性质等特点,难以准确找出分割阈值,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业CT图像的分割算法。首先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和图像处理方法处理了外层伪影,然后利用聚类迭代的方法处理中心空气,得到感兴趣的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能够对具有先验知识的工业断层图像准确地提取感兴趣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表面多次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成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相同的炮记录,多次波偏移能提供比反射波偏移更广的地下照明和更多的地下覆盖但是同时产生很多的串声噪声.相比传统逆时偏移,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反演的反射波成像结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均衡的振幅.我们主要利用最小二乘逆时偏移压制多次波偏移产生的串声噪声.多次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通常需要一定的迭代次数以较好地消除串声噪声.若提前将一阶多次波从所有阶数的多次波中过滤出来,使用相同的迭代次数,一阶多次波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能够得到具有更高信噪比的成像剖面,而且能够提供与多次波最小二乘逆时偏移相似的有效地下结构成像.  相似文献   

14.
根据涡旋诱发重联理论,对通量传输事件(FTEs)磁场分布特性作了计算.结果表明,卫星测到的FTEs的不同磁场分布形态,是取决于通量管的运动方向及卫星穿越通量管的部位.在北半球,当通量管由低纬向高纬(由南向北)直向运动时,不论卫星通过什么部位,绝大多数情况下观测到先正后负的Bx,变化(即正FTE),个别部位观测到先负后正的Bx变化(即反FTE);Bz是单峰分布形式,表现为V型、倒V型或是U型和倒U型.当通量管在x方向有正或负速度分量即斜向运动时,大部分部位测到的Bx呈不规则变化,Bz表现为双极分布.与61个FTEs的观测实例作了对比,理论计算与观测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分析了双程波波动方程偏移成像中广泛存在的三种主要噪声,特别是针对过去研究中没能很好解决的存在于高速盐丘悬垂边界附近的射线状噪声,提出了基于优化成像条件的有效去噪方法。射线状噪声主要来自于震源一侧波场的下行透射波分量和接收阵列一侧波场的上行散射波互相关成像。这一部分能量具有较强的互相关性,但并不携带真实的反射面信息。它广泛存在叠前偏移成像中,与信号在强度上同量级。多数情况下偏移成像中的相关噪声由方向性传播的波场能量产生。利用波场梯度得到的波场传播角度,可以分离出噪声对应的波场能量,并在成像条件中减去。采用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多种噪声,包括直达波噪声、散射波噪声和射线状噪声。该去噪方法不依赖波场外推算子,在需要时可以方便地运用到几乎所有的波动方程偏移中去。并且该去噪方法针对噪声的物理根源,对信号的损害很小。对去噪后的偏移成像结果额外地进行波数域滤波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叠加图像的质量。这一去噪方法在超广角单程波偏移成像中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同时期待其在其他双程波波动方程偏移特别是逆时偏移(RTM)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工业CT进行无损检测时,由于实际X射线源的宽能谱特性,目前现有的大部分重建算法得到的图像含有射束硬化伪影。射束硬化伪影降低了图像的质量,影响了CT图像应用,如CT图像诊断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减少硬化伪影的方法,用大量含有硬化伪影的断层图像作为输入,用相应的在固定能量下重建的不含硬化伪影的图像作为输出来训练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建立含有硬化伪影的断层图像与不含硬化伪影的断层图像之间的映射关系,来抑制硬化伪影。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在降低CT图像硬化伪影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闫伟  牛安福  马秀香  江在森 《地震》2007,27(4):85-90
应用中国地壳观测网络GPS基准站连续观测资料, 研究了昆仑山口西地震前后基线长度及方向的变化特征; 根据昆仑山口西地震破裂方向, 讨论了不同方位基线变化特征的差异性; 从理论上探讨了基线长度与基线方向变化对地震的灵敏性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 ① 当基线方向与地震破裂方向近于一致时, 基线长度的灵敏性要高于基线方向的灵敏性; ② 当基线方向与地震破裂方向近于垂直时, 基线方向的灵敏性要高于基线长度的灵敏性; ③ 当基线方向与地震破裂方向近似于45°时, 基线长度和基线方向对地震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映, 同时在震前有可能出现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The polarization direction or 'sign’ of reflected converted P–S waves depends upon the angle of incidence of the incident P-wave. Sign reversal due to reversal of the angle of incidence is often encountered and is an impediment to P–S wave processing and imaging, because when P–S events or P-S migrated images with mixed signs are stacked,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occurs. We have created and demonstrated a means of correcting for this reversal. To do this, a P-wave angle of incidence is calculated for every point in the image space. This is done by calculating a P–S reflected waveform for every point, by extrapolating the reflected S-wavefield backwards from the receiver line, and then cross-correlating this waveform with the S-wave reflections observed at the receiver line. A multiplier, (sgn α) is assigned to each point in the image space, where α is the angle of incidence of the P-wave. The multiplier was applied to a set of prestack reverse time migration images derived from a cross-borehole physical elastic model data set. The improvement in the stacked image when the sign correction is applied is spectacular. The P-S image quality is comparable to, or better than, stacked migrated P-P images. The method appears to be applicable to all reflection modes and to all recording geometries.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一秋龄性腺成熟中华绒螯蟹(简称河蟹)的外部特征并与一秋龄未成熟及二秋龄成熟河蟹进行比较,同时给出了体重与壳宽的回归方程.保安湖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秋龄雌蟹,体重大于29.8g(壳宽为4.03cm)全部成熟,而体重小于13.1g(壳宽为3.00cm)均不成熟,体重在13、1-29.8g之间,既有成熟又有未成熟.对于一秋龄雄蟹,体重大于26.0g(壳宽3.91cm),全部成熟,而于12.0g壳宽2.66cm)均未成熟,体重在12.0-26.0g之间,既有成熟者又有未成熟个体.对一秋龄成熟河蟹成熟系数逐月变化的观察表明,在翌年3月份达到峰值,雌蟹为12. 32± 1. 75%,雄蟹为 4. 24± 0. 06%;此后,性腺迅速退化,至翌年七月上旬,卵巢退变成细索状结构.己无完整的卵粒.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体模实验,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结合降低金属植入物伪影(MAR)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和材料:利用环氧树脂制成的定量标准体模,在其周围8个标准圆柱形筒内注入不同浓度的碘溶液各20mL,分别模拟金属植入物周围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密度。中间圆筒内注入氯化钠溶液,内置弹簧圈。将标准体模行能谱CT扫描,根据扫描模式不同,分A和B两组,A组采用常规CT扫描模式获得常规混合能量CT图像;B组采用能谱扫描模式,扫描后数据采用能谱分析软件获得3组图像,分别为单纯MAR图像(68keV单能量)、40~140keV单能量图像(MonoE)、MAR+(40~140keV)MonoE图像。四组图像中,弹簧圈周围均可见到条形高密度伪影和低密度伪影,分别测量记录伪影区的CT值和SD值,计算伪影指数、硬化伪影去除率;采用ANOVA检验及配对t检验统计方法对A和B组图像的伪影指数、硬化伪影去除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常规混合能量CT图像比较,对于高密度伪影,MAR、MonoE、MAR+MonoE图像伪影指数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低密度伪影,MAR、MonoE、MAR+MonoE图像伪影指数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R图像高低密度伪影的硬化伪影去除率分别为82%和92%;MonoE和MAR+MonoE图像的高低密度伪影的硬化伪影去除率随着单能量级别的递增,硬化伪影去除率逐级增大,其中MAR+140keV MonoE图像高低密度伪影的硬化伪影去除率最高。结论:能谱CT使用MAR、MonoE和MAR+MonoE重建方法均可不同程度的减少金属植入物伪影。三种方法中使用MAR+MonoE重建方法降低金属伪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