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川东地区飞一段震积岩的发现及识别标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罗冰  谭秀成  刘宏  李凌  邹娟  岑永静  邱文彬 《沉积学报》2009,27(5):1012-1017
川东华蓥山断裂带附近飞仙关组一段发育大量同生变形构造。通过野外剖面和岩心观察分析,认为液化岩脉、重力断层、刺穿层理、肠状构造、火焰构造及卷曲变形构造等同生变形构造为震积成因。震积作用沉积可分为原地震积岩(A)、震积—海啸岩(B)和背景沉积(C)三个单元,其中A单元包括液化碳酸盐岩脉(a)、震褶岩(b)、震裂岩(c),发育a b c(A1)和b c(A2)两种组合。飞一段各震积单元组成A1 B A2 C沉积序列。结合对区域构造背景的分析,认为震积岩的发育与华蓥山断裂带的阶段性活动有关,华蓥山断裂带强烈活动诱发地震是飞一段震积岩形成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刘函  李奋其  周放  李俊  苟正彬  杨洋  王保弟 《地球科学》2018,43(8):2767-2779
拉萨地块晚古生代处于伸展还是挤压背景一直以来存在较大的争议.在拉萨地块西段尼雄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中新发现了震积岩.拉嘎组一段震积岩单元位于含砾细砂岩冰水沉积中,可见震裂岩、震褶岩及塑性角砾岩等典型震积岩岩石类型,另见各种与震积岩相关的构造和沉积标志;拉嘎组二段震积岩单元位于潮坪沉积中,见液化卷曲变形及球-枕构造等;下拉组震积岩单元位于下段灰岩中,可见典型的粉(泥)晶灰岩脉和自碎屑角砾岩.下拉组和拉嘎组二段震积岩与燧石结核灰岩紧密共生,由此推测拉萨地块中部分晚古生代燧石结核灰岩可能与地震作用密切相关.结合区域资料,认为拉萨地块西段晚古生代地震事件与冈瓦纳大陆北缘裂陷盆地的发育有关,并为拉萨地块晚古生代演化新增了古地震活动资料.   相似文献   

3.
刘金华  乔力  吴立峰 《江苏地质》2016,40(2):247-252
通过岩芯观察,码头庄油田阜宁组发育了大量的同生小断层、液化岩脉、泥火山、震动液化扭曲变形、震动液化卷曲变形、自碎角砾岩等震积岩沉积构造,该类沉积构造属于软沉积变形构造,具有典型的震积岩沉积特征。首次在同期震积岩中发现同生微型正/逆断层发育,2种不同类型断层的发现,说明区内震积岩存在不同的应力环境,在滑塌体上部易形成微正断层,在滑塌体下部易形成微逆断层。认为前人对震积岩微同沉积断裂层、微褶皱变形层、碎块层、液化均一层4段分层的完整垂向序列可能过于理论化,并提出水平液化变形段、拉张段、滑脱段、沉积段、水平沉积变形段5段式震积岩立体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浙西寒武系大陈岭组地震事件沉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对浙西寒武系碳酸盐岩做系统调查时发现,在开化裴岭脚产出的大陈岭组碳酸盐岩中含有大量的液化泥晶脉、微同生变形构造、角砾岩及与之伴生的浊积岩等典型的地震-海啸沉积标志。根据震积岩特征及其在剖面上的分布,该地大陈岭期的地震活动可以分为两期:第一期以震积岩(A,液化亮晶脉和泥晶脉)、啸积岩(B,具丘状层理或平行层理的内碎屑白云质灰岩)、震浊积岩(C,具递变层理或鲍马序列且层面上有槽模构造的砾屑白云质灰岩或砂屑白云质灰岩)和背景沉积(D)组成的A-B-C-D沉积序列为特征;第二期为震积岩(A,液化亮晶脉和泥晶脉、震裂岩、震褶岩和内碎屑角砾岩等)和沉积背景(D)组成的A-D沉积序列。而在常山白石和芳村的大陈岭组剖面,上述特征不明显,但局部能看到液化变形构造。往南东至江山的碓边则不见震积岩特征。从震积岩的分布上分析,浙西大陈岭期的地震活动不受控于江绍深断裂,应与开化—淳安大断裂的形成有关,是开化—淳安大断裂形成于早古生代的一个证据。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确凿的后震旦纪的“Molartooth”。  相似文献   

5.
山东安丘古近纪冲积层中的地震记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在山东安丘市沂沭断裂带分布区,发现古近纪朱壁店组冲积相沉积中发育一些震积岩层,它们是一套以振动液化砂岩墙、液化砂岩脉、裂隙充填砂砾岩墙、震塌岩、震成小断裂及塌陷构造等为震积特征的震积岩组合。这些古近纪震积岩表明,沂沭断裂带在新生代早期是一个构造活动强烈、强地震频繁发生的时期。由这些震积岩所记录的地震灾变事件,是该地区继燕山构造旋回结束后进入喜马拉雅构造旋回的响应。安丘古近纪朱壁店组震积岩的发现,为研究沂沭断裂带的活动史及区域地层调研提供了新的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6.
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震积岩的认识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河街组的大量岩心观察和区域沉积-构造演化的分析,认为原地形 成的震积岩普遍发育,以独具特色的软沉积物同生变形构造为主,主要有液化砂岩脉、火焰构造、枕状构造、 球-枕构造、假结核、泄水构造、液化卷曲变形构造、液化水压破裂构造和粒序断层等,并综合出原地形成的 震积岩软沉积物同生变形构造的垂向序列,自下而上依次为液化砂岩脉段、液化角砾岩段、液化卷曲变形段、 震塌岩段以及液化均一层段,而球-枕构造和液化砂岩脉的形成主要与厚层泥岩夹砂岩有关,在震积序列的各 部位均可出现。在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中识别出液化角砾岩、震褶岩、震塌岩 3种类型的震积岩。震积岩 的识别,为长期以来人们对东濮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砂体沉积的 “ 重力流”与 “ 牵引流”以及相应盐岩成因的 “ 深水成盐”与 “ 浅水成盐”的争论,从岩石学特征方面提供了一些肯定或否定的证据,使这些问题逐渐趋于 明朗化。另外,震积岩是潜在的有利储集体,可能为东濮凹陷的勘探开发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白石山中元古代地震遗迹的发现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在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山构造峰林游览路线上,中元古界雾迷山组(距今10~14亿年间)第二段地层下部,发现“震动坍塌巨角砾岩”(震积岩)。“巨角砾岩”受两条同沉积期正断层控制,是由两侧断崖上坍塌的岩块瞬时地在水下形成的。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震积岩(古地震遗迹)。根据震积岩的规模与两条正断层的断陷程度推测,白石山古地震的强度大体相当里氏6级以上,是华北中元古代地震灾变事件濒发期的具体表现。白石山距古太行山深断裂不足10km,白石山震积岩、同沉积期正断层与古太行山断裂带均呈NNE向延伸,推断当时白石山地区处在古太行山断裂带活动的影响范围内。  相似文献   

8.
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纪震积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9,自引:14,他引:35  
袁静 《沉积学报》2004,22(1):41-46
震积岩是具有古地震事件记录的岩层,讨论了在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纪陆源碎屑断陷湖盆砂泥质沉积中发现地震灾变事件的典型变形构造,包括微同沉积断裂和震裂缝、卷曲变形构造、水下岩脉和泄水构造、震积枕状及伴生构造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区古近系碎屑岩震积岩垂向序列 :A段下伏未震层,B段微同沉积断裂层,C段微褶皱变形层,D段枕状构造及伴生构造层,E段液化均一层和F段上覆未震层。层序的完整性取决于剖面位置,地震震级,特别是发生地震处的岩性。根据震积岩的分布规律和沉积特征讨论了其地质意义 :震积岩集中发育在凹陷边界断层和中央断裂带附近,代表凹陷边界断裂和中央断裂强烈活动时期,有助于断陷盆地构造演化的动力学解释;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9.
川西南荥经坳陷开展了多口页岩气调查井及参数井(CYY1,YD1和YD2)的钻探。通过大量岩心观察和沉积构造特征分析,在中下奥陶统识别出大量软沉积变形构造及脆性变形构造,包括重荷模、火焰构造、球—枕构造等负载相关构造,液化砂岩脉、液化泥砾等液化构造,以及布丁构造、卷曲变形、震裂缝、震裂角砾、同沉积断层等,具有典型地震导致的同生及准同生构造变形特征。记录显示至少发生了2次地震事件,并引发海啸以及多次余震。该区震积岩的发现表明早中奥陶世曾发生明显的构造活动,是加里东早期都匀运动一次构造运动幕的响应,这对川中隆起具有重要意义。构造运动导致荥经坳陷周缘断裂活动并引发地震。地震对沉积地层的改造极大地改善了研究区油气储集层条件,更利于油气的运移。  相似文献   

10.
冀中坳陷晋县凹陷古近系震积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县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内典型的新生代小型断陷湖盆,古近系孔一沙四段地层中发育大量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液化砂泥岩脉、泥岩株、泄水通道、重荷模与火焰状构造、球枕构造、振动液化卷曲变形构造、串珠状构造、微同沉积断层、地裂缝等,研究认为具有典型的震积岩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古近系震积岩垂向序列。孔一沙四段地层中发育震积岩、膏岩和凝灰岩等,研究认为深大断裂的活动诱发多期地震,形成各种类型的震积岩,同时深大断裂作为岩浆上涌的通道和沟通深部盐源的通道,为凝灰岩和膏岩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该认识从沉积学的角度证明孔一沙四段地层沉积时期为晋县凹陷构造活动最强烈的时期。通过微裂缝等沟通原有孔隙,震积作用能够明显改善储层渗透性。  相似文献   

11.
徐州大北望寒武系地层中的风暴岩及其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研究了徐州大北望寒武系地层剖面和室内整理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该剖面上风暴岩类型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云南寻甸地区最近八千年气候环境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云南寻甸白石岩仙人洞1号石笋进行高精度TIM S-U系测年和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了寻甸地区中全新世8. 0ka 以来高分辨率古气候演化序列。石笋剖面的碳氧同位素记录揭示,云南寻甸地区自8. 0kaB. P.以来的气候演化可以分为三个气候期: (1) 8000~6000aB. P.为温暖湿润期,夏季风强盛,气温较高,降水丰沛,石笋的氧碳同位素偏负; ( 2) 6000~5200 a B. P.为季风气候衰退期,在这期间气温和降水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气候由温湿变为冷干,石笋氧碳同位素持续偏正; ( 3) 5200~2100aB. P.凉干气候期,这一时期气候基本稳定,东亚季风对气候影响较大,但气温和降水都低于第一个气候稳定期。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中梁山长兴组的腕足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重庆中梁山长兴组中腕足动物的分布规律,建立了下部的Spinomarginifera chengyoayenensis-Qinglongia acutangulum组合和上部的Perigeyerella costellata-Enteletina transversa组合,阐述了各组合的面貌和特征。还对中梁山长兴组腕足动物的时代特征进行了讨论,并与邻区同期的腕足动物群进行了比较。为中梁山、华山各矿井寻找断失翼煤层提供了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土下溶蚀和雨水淋溶作用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石林景观形成的两种主要过程。石林地区雨水、地表水、溶窝水和溶沟水的水化学成分分析表明, 溶沟和溶窝中的土壤、藻类、苔藓和地衣对石灰岩的溶蚀过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碳酸盐岩岩面水作用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类型。以土壤和低等生物为媒介的间接溶蚀强度要大于雨水的直接淋溶作用。不同类型的水岩作用机理的差异和不同的溶蚀强度在石林景观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在溶沟下部采集的水样的电导率、TDS 、HCO-3 和Ca2 ++Mg2 +含量都大于在上部采集的样品,水在沿石壁向下运移的过程中溶蚀作用加强是因为水岩作用时间变长的缘故。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通过青海都兰沙柳河多金属矿床控矿构造的宏、微观特征的研究,确定了矿区不同方向控矿构造的形变历史:近EW向构造至少有3期构造变形,即一期塑性变形和至少两期脆性变形;NW向和NE向构造各具有两期构造变形。本文还探讨了矿区构造演化史和不同方向构造在矿产形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海南蓬莱刚玉巨晶中铌(钽)铁矿包裹体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铌(钽)铁矿是基性岩与超基性岩中极为罕见的矿物,运用电子探针分析了海南蓬莱与碱性玄武岩有密切成生联系的刚玉巨晶中的铌(钽)铁矿包裹体的成分,确定其晶体化学式为(Fe0.726Mn0.168)0.894(Nb1.808Ta0.067Ti0.208)2.083O6。讨论了铌(钽)铁矿的形成与刚玉巨晶的关系,认为刚玉巨晶的形成可能和岩浆混合或上地幔流体交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贵州大厂锑矿有机质与有机成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造军  施继锡 《矿物学报》1997,17(3):310-315
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矿区与右江盆地有机质的分析研究表明,容矿的大厂层有机碳与锑含量相对较高;有机包裹体主要是气态烃包裹体与沥青包裹体,在气态烃包裹体中含0%~30%的液态烃,发暗黄色荧光;有机气相成分中四种烷烃甲烷、乙烷、丙烷、丁烷均有显示;从主成矿期萤石中的沥青及右江盆地再沉积火山碎屑岩中的干酪根的生物标志物测定结果来看,二者在正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烷与甾烷标志物特征上较为接近,表明右江盆地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与锑矿中的有机质有亲缘关系。模拟实验证明原油对锑有较强的萃取迁移能力;而有机质在锑成矿过程中主要起三方面的作用:淋滤、萃取迁移及还原沉淀。  相似文献   

19.
李锦  李耕  郭建军 《陕西地质》2009,27(2):70-74
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铀矿化类型,其矿化层严格受到花岗伟晶岩脉控制,矿化层围岩为片岩、片麻岩和混合岩等。花岗伟晶岩脉由硅质物肢结,坚硬质密,不透水,其测井结果表现为高电阻和高自然伽玛特征。而其围岩片岩、片麻岩和混合岩层理和解理非常发育,并富含层间水,测井结果表现为低自然伽玛、低电阻和低自然电位异常特征。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含矿层与其围岩物性差异较大,利用地球物理测井参数的差异来评价岩矿层和铀成矿规律显然是一种较好的铀矿勘查工作方法。FD--3019伽玛定量测井是铀矿钻探勘查定量解释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测井工作;2007年以前花岗伟晶岩型铀矿钻探勘查没有尝试用电阻率、自然电位等综合测井参数评价预测铀矿化情况,实践结果证明通过综合测井曲线解释能够更准确的预测花岗伟晶岩脉的展布规律,科学划分钻孔地质剖面,为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勘查评价和预测提供可靠依据,并且及时准确的指导野外生产和钻探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新沂市小焦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的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苏小焦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是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发现的品位最富、连续宽度最大的大型矿床,它与超高压变质榴辉岩密切相关。矿体主要赋存在含金红石的块状榴辉岩中,呈似层状、长条状和透镜状产出。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榴辉岩的原岩为来自上地幔或壳幔过渡区的基性至超基性岩。金红石在矿石中主要呈包裹体、粒间充填、蚀变残余、热液充填4种赋存形式,分别代表了4个不同的形成及演化阶段。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期间,富含Na的深部流体对金红石的成矿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该矿床属典型的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在成因上与超高压变质作用有关,类似于挪威的Engebfjellet、俄罗斯的Shubino矿床和意大利的PianPaludo矿床,而不同于中国已知的主要金红石矿床。此外,通过本次研究以及对普查和勘探资料的总结,提出了该类矿床的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