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层序、旋回及其它术语:海底扇模式适用于储层地质学吗?R.Anderton等海底扇砂岩是北海及世界范围内碳氢化合物的重要储层,石油工业界的储层地质学家常常遇到需要了解这些储集砂体的详细三维特征的问题。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所有可用的基础资料是测井曲线、岩心...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勘察和室内试验分析,了解琼州海峡北海-临高段海缆路由区浅层沉积物分布和物理力学特征.同时,对调查区及其附近地区的地震资料进行分析.将地震作用与路由区海底土的特性结合起来,计算分析了地震作用下路由区3 m以浅海底土液化或滑移的可能性,从而,评价了路由区海底的稳定性.结果发现,在烈度为Ⅶ度的地震作用下,路由区海底稳定性良好;在烈度为Ⅷ度的地震作用下,路由区海底会发生失稳破坏.该结论可以用于指导海缆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8,(9):5-5
8月27日,从远在东太平洋上执行第20航次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传来好消息,科考船于8月23日、24日在东太平洋海隆赤道附近发现两处海底热液活动区,这是我国继2007年在西南印度洋首次发现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之后,第二次自主发现新的海底热液区,也是世界上首次在东太平洋海隆赤道附近发现海底热液活动区。  相似文献   

4.
<正>广西北海,这座位于中国大陆南端的滨海城市为什么反而被称之为"北海"?实际上北海这个名字,从宋代就有了,意思是指在南海的北部之海。这座将南与北的概念,奇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城市,从近代以来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背靠中国大陆、南临北部湾海域,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北海带来了众多自然与人文景观。绵延20多千米的银色沙滩;妙趣横生的海边生活;神奇瑰丽的海底世界,每天都在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此流连忘返。北海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  相似文献   

5.
一、序言 在世界陆架海底,普遍发育有泥炭沉积,如北海的英吉利海峡、波罗的海、墨西哥湾、澳大利亚西部、新几内亚附近、马来西亚的马来卡海峡、日本的内海、美国东北部的大西洋陆架等。在我  相似文献   

6.
廉州湾南部海域泥沙来源及运移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矿物组合、含量变化和特征矿物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是沿海泥沙来源和运移趋势判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廉州湾南部海域海底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分析,发现该区重矿物分布以北海地角为界,其百分含量和特征矿物南北有别,可能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来源区,其中廉州湾北部南流江流域来沙是该区主要物源,运移趋势为自NE向SW;地角西南岸段、岭南侧海岸侵蚀及银滩来沙也为该区提供了部分物源,运移趋势为绕过冠头岭沿海岸向N方向运移,由于缺乏北海陆域陆相地层重矿物含量等相关资料,暂未做物质来源区的具体判断。  相似文献   

7.
简讯     
1994年9月6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的要求,在烟台组织召开了“大连至烟台段光缆路由调查勘测申请审查会”。来自青岛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辽宁省海洋局、济南军区、沈阳军区、北海舰队、交通部大连、烟台港监局、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局以及烟台市邮电、规划、渔业等有关单位专家、负责同  相似文献   

8.
基于World Wind Java三维地理信息平台,集成基础地理信息和海底电缆管道调查、铺设、注册、管理数据,设计并实现北海区海底电缆管道业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系统采用B/S结构,地图与数据页面之间通过JavaScript脚本进行数据交互,形成管理、查询、统计与业务支持为一体的综合地理信息业务支持系统,为海域管理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勘察和室内试验分析结果,了解琼州海峡北海—临高段海缆路由区浅层海底土分布特征和路由区及其附近海区的潮流特征,利用计算的方法分析了10 a和50 a一遇的潮流对海缆路由区冲刷破坏的可能性。结果发现,在琼州海峡海缆路由区海底砂性土平均起动流速(23.2~58.9 cm/s)小于10 a一遇(75.2~93.8 cm/s)和50 a一遇(85.4~113.7 cm/s)的预测流速;海底粘性土的平均起动流速(64.8 cm/s)也小于10 a一遇(76.2 cm/s)和50 a一遇(87.4 cm/s)的预测流速。路由区海底土会因潮流冲刷作用而发生失稳破坏,影响埋设在海底土中海缆的安全。同时,结果还发现潮流对砂性海底土的影响大于对粘性海底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地震作用对琼州海峡海缆路由区海底稳定性影向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琼州海峡的北海—临高段海缆路由为例,利用计算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地震作用下,路由区3m以浅海底土液化或滑移的可能性,评价了路由区海底的稳定性。结果发现,在地震烈度为Ⅶ度的地震作用下,砂性土海底的地震剪应力平均值(0.86kPa,1.72kPa和2.57kPa)小于砂性土的液化剪应力(1.60kPa,3.20kPa和4.81kPa);粘性土海底的地震剪应力平均值(1.25kPa,2.49kPa和3.74kPa)小于粘性土的抗滑剪应力平均值(4.07kPa,4.61kPa和4.49kPa),路由区海底稳定性良好;在地震烈度为Ⅷ度的地震作用下,砂性土海底的地震剪应力平均值(1.73kPa,3.45kPa和5.12kPa)大于砂性土的液化剪应力;粘性土海底的地震剪应力平均值(2.49kPa,4.98kPa和7.47kPa)除表层外,大于粘性土的抗滑剪应力,路由区海底会发生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我国已圆满完成国际海底采矿区的圈定工作,1998年11月2日,承担这一任务的“大洋一”号调查船已顺利返抵青岛港。这次调查历时200天,总航程25092海里。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要求及我国的有关计划,受中国大洋协会委托,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组织实施了这次在太平洋国际海底区域的中国多金属结核资源开辟区的勘探任  相似文献   

12.
海底峡谷广泛发育于全球大陆边缘,在地形上表现为深切于大陆边缘的凹槽,是海陆边界处最为显著的地貌之一。海底峡谷是陆缘碎屑物质由陆至深海运移的重要通道,是研究区域源-汇体系、海平面升降、构造演化的重要场所,也是海底油气资源形成与储集的重要区域,是国内外在海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海底峡谷的成因及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与划分,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海底峡谷研究的关键成果,其次概述了两大世界典型峡谷区南海北部海底峡谷区和蒙特利海底峡谷区的区域构造及成因,最后依据海底峡谷形成演化的主控因素,将其成因分为3种类型:强侵蚀性、河流侵蚀型、构造作用及溯源侵蚀型。通过对峡谷成因演化的研究,有助于为海底峡谷的分类提供新的思路,为海底峡谷区域的资源勘探、古气候与构造演化模式方面提供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3.
估计世界上水合物聚集体中的气体含量大大超过了已知常规气储量体积 ,但是气体水合物在世界能源需求中起什么作用将最终取决于充足气体水合物资源的利用率和开发它们的费用。然而 ,关于世界气体水合物资源仍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和反对意见。气体水合物存在于永冻区和外部大陆边缘海底温压条件下的沉积物矿床中。综合北极区气体水合物研究资料 ,表明永冻区气体水合物可能存在于地下深度约130~2000m范围内。气体水合物在近海大陆边缘的存在主要由异常地震反射即似海底反射层(BSR)来指示 ,BSR在海底深100~1100m处。…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环境署首次发表了针对世界沿海地区海底海草分布的调查报告——全球第一部《世界海草地图集》。该图集显示,过去10年,这种海洋生物系统已减少了15%。  相似文献   

15.
沈婷婷 《海洋世界》2014,(11):20-23
"在深不可测的海底,北海巨妖正在沉睡,它已经沉睡了数个世纪,并将继续安枕在巨大的海虫身上,直到有一天海虫的火焰将海底温暖,人和天使都将目睹它带着怒吼从海底升起,海面上的一切将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16.
挪威水道和斯卡格拉克(Skagerra)是北海最大和最深的现代沉积盆地,大部分沉降物为细粒物质.本文根据5个航次获得的资料,报道了卡特加特北部、斯卡格拉克和挪威水道的现代沉积作用、沉积物与有机碳堆积速率及水柱特征.1.堆积速率和海底侵蚀在斯卡格拉克和挪威水道计算出的堆积速率是Eisma(1990根据进出北海水流中悬浮物富集度、河流输入、大气输入、海岸和海底侵蚀以及初始生产力得出悬浮物质为17×106t/a的4倍.由于没有理由怀疑Eisma关于悬浮沉积物富集度的估算值,则与本文中不同的堆积速率极可能是由不定期(短期)的强烈海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北海海底发现了主要以Lopbeliapertusa为代表的珊瑚礁。2002年10月挪威海洋研究所的QFossa和挪威地质调查局的ThorsnesT借助多道回声仪在挪威海勒斯特获得了世界上最大的喜冷珊瑚礁的详细三维形态。礁分布在4Ma前产生的巨大的水下滑坡上。在珊瑚中记录到海洋桂鱼的大量  相似文献   

18.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21(6):99-99
王飞国家海洋局吴金友国家海洋局于青松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吕彩霞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柯昶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海底管理处李晓明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周庆海国家海洋局科技司李海青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张惠荣中国海监总队蒋兴伟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张利民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毛彬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曲探宙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王志远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马克松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张有份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上海市海洋局李立新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林绍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马德…  相似文献   

19.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22(1):111-111
王飞国家海洋局吴金友国家海洋局于青松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吕彩霞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柯昶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海底管理处李晓明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周庆海国家海洋局科技司李海青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张惠荣中国海监总队蒋兴伟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张利民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毛彬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曲探宙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王志远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马克松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张有份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上海市海洋局李立新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林绍花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马德…  相似文献   

20.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24(4):139-139
(排名不分先后)王飞国家海洋局吴金友国家海洋局于青松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吕彩霞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柯昶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海底管理处王殿昌国家海洋局政策法规与规划司李晓明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周庆海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李海青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孙书贤中国海监总队高振生国家海洋局海域勘界办公室蒋兴伟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张利民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毛彬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曲探宙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王志远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马克松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张有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