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湖南明月峰铀矿深源性及控矿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明月峰地区铀成矿条件综合分析,认为该区铀矿成矿热液具深源性,而非岩浆期后热液,也非花岗岩蚀变浸出;总结出该区铀成矿控矿因素,即铀成矿的构造环境、岩石蚀变组合及元素群体组合。  相似文献   

2.
围岩与热液所发生的的置换作用称为交代作用,顾名思义碱交代作用就是钾、钠碱金属性化学物质参与交代作用。碱金属(钾、钠)带进热液蚀变岩称为碱交代岩。所以碱交代作用主要是以热液作用为主体,对金属元素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成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诠释了热液作用是成矿物质富集的驱动力。碱交代岩是竹山下铀矿床主要的蚀变类型之一。通过对竹山下碱交代型铀矿床的钻孔20-1碱交代岩进行野外踏勘采集样品、室内岩相学分析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研究,确定了竹山下地区碱交代作用对铀矿床的实质为钾交代作用,碱交代作用使得富铀岩石中的惰性铀成为活性铀,从而被活化迁移,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3.
铀矿床围岩蚀变是成矿热液和岩石液-固相间的化学反应产物,是成矿热液作用历史的记录。因此,矿床蚀变地球化学研究在矿床成因理论上和找矿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讨论铀矿床近矿蚀变之前,首先必须指出:第一,从大量铀矿床的已有资料得出,含铀热液几乎并不直接与未蚀变原岩发生反应,而成矿蚀变是建筑在成矿前蚀变自然底场(自  相似文献   

4.
陈亨亮 《福建地质》2008,27(2):137-141
蚀变围岩是在热液作用影响下,使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岩石。这种蚀变常见于热液矿床的周围,因此,研究蚀变围岩对于热液矿床成因、成矿过程元素迁移和富集规律、指导找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桃山矿田铀矿化围岩蚀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桃山铀矿田为我国著名的花岗岩型铀矿田,通过对桃山矿田不同类型铀矿化的围岩蚀变在不同地段和不同标高进行系统采集岩矿样品,磨制薄片、光片,进行认真观察、研究,并结合宏观地质观察和研究,旨在查明桃山矿田与铀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类型、范围、组合、期次、发育程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桃山矿田围岩蚀变与铀矿化的关系,树立找大矿、找富矿观念,挖掘与铀成矿有关的围岩蚀变找矿信息,进而为进一步找出铀矿富集规律、缩小普查勘探的范围、提高找矿效率提供依据。通过研究,对岩石围岩蚀变以及近矿围岩蚀变水平分带、垂直分带性等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该矿田铀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类型、范围、组合、发育程度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最后阐述了围岩蚀变与铀矿化的关系,并认为红化(赤铁矿化)应早于铀成矿期,为铀成矿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富矿主要与萤石化、硫化物化、硅化、绿泥石化、水云母化、碳酸盐化等密切相关,且近矿围岩蚀变种类越多、强度越强,则铀矿化越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狮子龙地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放射性物理场等成矿条件分析,认为该区铀矿受区域构造控制,次级北东向构造为容矿导矿构造,更次级的裂隙和节理对铀矿起到了富集作用;石英正长岩提供了铀源,花岗斑岩脉为主要的含铀体;围岩蚀变为铀的富集条件,特别是"红化"为铀的活化转移提供有利物化条件。放射性异常场等特征是好的找矿标志。指出该区具有较好的热液型铀矿找矿前景,提出元四村马山和双岭一带为今后铀矿重点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7.
王正其  李子颖 《矿物学报》2011,(Z1):301-302
通常观点认为,火山岩型铀矿为低温热液、浅成再造成因,成矿作用主要与壳内热液作用相关;铀源主要来自"蚀变围岩中的活化铀"。上述观点难以解释以下地质事实:火山岩型铀矿与赋矿围岩之间存在较大矿岩时差,成矿时代接近或滞后于火山构造单元内的基性脉岩年龄;蚀变场较正常未蚀变岩石通常具有更高的铀含量;铀矿  相似文献   

8.
561铀矿床花岗岩特征和铀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景福  刘埃平 《矿床地质》1993,12(3):253-264
本文在研究361铀矿床碱质交代、蚀变花岗岩特征的基础上,阐明了本区花岗岩的后期多次改造,并指出了各碱质交代、蚀变在铀成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所造成的岩石分带性。同时,也计算了各铀源体的浸出率,指出铀主要来自赋矿围岩——γ_5~(1-1)和δγ_5~(1-2)花岗岩。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污牙钨矿区矿石、蚀变围岩、地层围岩及花岗岩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污牙钨矿床大多数矿石和蚀变围岩样品的Hf/Sm与Th/La值小于1,少部分蚀变围岩的Hf/Sm与Th/La值大于1,表明成矿流体以富Cl热液体系为主,部分显示富F特征,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云英岩化围岩及矿石与地层围岩样品的微量元素特征相似,主要显示变质成因;其它类型矿石及蚀变围岩样品微量元素特征与地层围岩样品差别较大,可能非单一变质热液作用的产物。类矽卡岩矿石中典型接触交代矿物符山石的大量存在,暗示岩浆热液参与成矿。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蚀变围岩和电云英岩型矿石样品皆不显示Zr-Hf亏损,少数样品Ta-Nb也无异常,特征与地层围岩不同,与花岗岩样品相似,支持了岩浆热液作用的存在,污牙钨矿床很可能为变质热液与岩浆热液复合叠加成因。污牙矿区花岗岩和赋矿围岩,W元素均显示富集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王江波 《地质与勘探》2015,51(1):98-107
北秦岭东段宽坪岩体受南北两侧区域性大断裂控制,呈狭窄带状展布,岩石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具I型花岗岩的特征。铀矿化产于宽坪岩体与丹凤岩群内外接触带及内部构造角砾岩带内,具有强烈的热液蚀变。铀成矿年龄集中在140~90 Ma,铀矿化产出部位距K-E盆地不到10 km,岩体内部发育大量晚期煌斑岩脉,显示铀矿化与区域拉张事件密切相关。铀矿化从弱到强,HREE逐渐增高,显示HREE与铀的迁移具有同步性。岩(矿)石微量元素蛛网图基本一致,富集Rb、Th、U、La、Ce、Nd,亏损Ba、Sr、P、Ti等,与华南产铀花岗岩特征类似。Y/Ho变化范围狭窄(26.50~31.86),暗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宽坪岩体本身。岩石类型(I型或S型)及岩体铀含量的高低不是铀成矿能力的决定因素,强烈的构造改造和热液蚀变作用,叠加富CO2流体的搬运作用使岩石中的铀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1.
白银郝泉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光宁 《甘肃地质》1999,(Z1):73-77
郝泉沟金矿床矿体主要产于酸性侵入岩——二云斜长花岗岩体内,部分矿体延伸到岩体的围岩中。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成岩与成矿具有一定的时差。近矿围岩具有明显的热液蚀变作用和蚀变分带。矿石类型为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在矿床中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嵌布在金属硫化物晶界间或矿物的裂隙中,分布极不均匀,常在断裂交汇处富集。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属大气水范围,矿床成因为大气水热液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郝泉沟金矿床矿体主要产于酸性侵入岩——二云斜长花岗岩体内,部分矿体延伸到岩体的围岩中。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成岩与成矿具有一定的时差。近矿围岩具有明显的热液蚀变作用和蚀变分带。矿石类型为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在矿床中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嵌布在金属硫化物晶界间或矿物的裂隙中,分布极不均匀,常在断裂交汇处富集。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属大气水范围,矿床成因为大气水热液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前河金矿属构造蚀变岩型.容矿岩石为正长斑岩,矿体大小不等,控矿破碎带内的岩石曾经受到早期塑性变形和晚期脆性变形两个阶段.容矿岩石及矿体围岩曾受多次热液蚀变作用,可分为三个成矿期:岩浆热液期、表生期和沉积期.岩浆热液期为最主要的成矿期,由四个矿化阶段组成.一种富铁黄铜矿在金矿石中广泛存在,可作为金矿石的指示矿物.  相似文献   

14.
曾庆海 《矿产与地质》2012,26(5):408-413,435
刘山岩铜锌矿成矿受矿源层和构造制约,矿化具显著的热液特征;矿体的形成严格依附于构造条件;含矿层受热液作用影响产生不同蚀变,因而,围岩蚀变与矿化的关系较密切。在对矿带内地层、岩石、构造、围岩蚀变等成矿控制因素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成矿模式,并提出了找矿标志,对扩大矿区外围及深部找矿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金家铀矿床产于连山关岩体南部与辽河群地层的接触带附近.针对该矿床富矿体的围岩蚀变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岩石矿物学研究,围岩蚀变对铀成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铀的活化和为铀沉淀提供良好空间.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大茶园铀矿床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浙江大洲地区的铀成矿机理,并对区内的"攻深找盲"和找矿远景进行了评价预测。研究发现,大洲地区铀矿床的定位明显受地层、构造、热液蚀变等要素联合控制。赋存于九里坪组的铀矿体多呈层状产出,而产在其下伏地层中的矿体则为脉状产出;断裂构造网络体系控制了铀的富集过程和矿体的产出部位;热液蚀变类型多样,远矿围岩蚀变以水云母化为主,赋矿岩石蚀变为赤铁矿化(贫矿石)和萤石化(富矿石)。依据控矿要素分析,区内深部找矿的重点应为九里坪组第4、5层流纹岩控制的层状矿体。基于MRAS软件平台,预测了研究区的铀成矿潜力,初步圈定找矿远景区15片(I类区7片,II类区5片,III类区3片)。  相似文献   

17.
河南前河金矿岩石矿物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前河金矿属构造蚀变岩型。容矿岩石为正长斑岩,矿体大小不等,控矿破碎带内的岩石曾经受到早期塑性变形和晚期脆性变形两个阶段。容矿岩石及矿体围岩曾受多次热液蚀变作用,可分为三个成矿期:岩浆热液期、表生期和沉积期。岩浆热液期为最主要的成矿期,由四个矿化阶段组成。一种富铁黄铜矿在金矿石中广泛存在,可作为金矿石的指示矿物。  相似文献   

18.
红石泉矿床是甘肃省龙首山地区重要的铀矿床,但以往的研究对红石泉地区热液蚀变研究往往局限于定性分析,为了定量确定其对铀成矿作用的影响,本次研究首次引入质量平衡算法,通过对红石泉地区新鲜伟晶状花岗岩与蚀变伟晶状花岗岩的对比分析,在本地区热液蚀变对铀矿床的形成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红石泉矿床铀成矿经历了至少二次成矿作用,其中部分矿段热液蚀变迁入的U元素达到原生的36倍以上,说明热液蚀变对铀成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从机理上阐述了热液蚀变产生的赤铁矿化等蚀变可以作为找矿指示标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相山矿田火山岩型、诸广地区花岗岩型热液铀矿成矿特征、成矿流体成分、成矿条件、成矿时代、铀矿成因、控矿因素等综合对比研究,总结了华南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成矿的异同,认为火山岩型与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具有相似的成矿特征、相似的成矿流体成分、相似的成矿条件、相近的成矿时代、相同的成因、相似的控矿因素等共性特征,热液型铀矿成矿具有深源性,深源成矿流体为还原性成矿流体;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差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围岩成分的不同,蚀变元素组合和成矿元素组合的差异性;火山岩型、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同属于华南中-新生代岩浆作用、构造活动、热液铀成矿系统,铀成矿作用形成于华南中-新生代统一的深部地球动力学大地构造背景,具有统一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桐柏围山城成矿带金银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山城成矿带金银矿床的特点,揭示出成矿受特定地层制约,矿化具显著的热液特征;矿体的形成严格依附于构造条件;含矿层受热液作用影响产生不同蚀变,因而,围岩蚀变与矿化的关系也甚为密切.①在对矿带内地层、岩石、构造、围岩蚀变等成矿控制因素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6条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