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信息系统对地级用户资料处理的研究蒋丽娟,缪贵平,向继涛(四川省气象局通信台邮码610072)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特别是去年底成都区域气象中心的成立,整个西南区域气象业务体制已逐渐由通信方式向网络方式过渡,用户由原来的...  相似文献   

2.
气象信息业务监控系统的资料组织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广州区域气象信息中心是华南地区气象信息集散中心与广东省气象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心 ,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北京、南宁、海口、香港、澳门以及省内各市气象台和电信部门。在信息化的今天 ,每天进出广州区域气象信息中心的气象资料都是以海量级计算的。为了能及时、准确监视进出主干网的气象信息情况 ,掌握气象业务信息的传输时效、通信质量、提高值班的监控能力和通信管理能力 ,尽早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提高信息资料的时效 ,满足气象业务预报、服务的需求 ,广东省气象局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决定研制一个本区域中心的气象信息业务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3.
成都区域气象中心即将挂牌成立成都区域气象中心在中国气象局的直接领导和统一规划下,经过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五省、区、市气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现已建成投入运行。1994年11月22~28日,中国气象局验收小组在成都、乐山测试检查,正式通过验收,并...  相似文献   

4.
西安──兰州全话路综合气象信息传输系统吕东峰(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西安——兰州区域中心全话路数据通信开通后,极大地改善了西安至兰州的气象通信条件,增强了共享区域中心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传输内容,改进了传输方式,充分发挥了通信传输...  相似文献   

5.
第一部分1991~1993年气象工作回顾1、气象现代化建设立了一个新台阶1·1区域中心计算机网络进一步完善。广州区域气象中心已与国家气象中心、上海和武汉等区域气象中心连成国家级气象专用计算机网络,具备迂回路由功能。区域中心内各省区之间,已通过专线话路实现联网,同时还开通了广州一香港、广州一澳门的9600bPS速率的气象专线活路,网内能直接进行图像、图形、文件和数据的传输。省内广域计算机网络进展加快。除潮州和揭阳两个新市台需采用新办法外,省一市气象局(台)计算机联网已全部实现,其中通过专线联网的市局(台)有12个。…  相似文献   

6.
发展省地数据通信发挥气象中心效益贾茂生,邵志忠(省气象局通信台兰州730020)兰州区域气象中心信息网络系统的建成,标志着我省气象通信现代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已由过去的人工操作、微机转报等落后方式,发展到用计算机自动处理和交换信息。现在西北各省台...  相似文献   

7.
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目前在全国正处于安装、调试的关键阶段,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已安装验收完毕,并投入试运行。9210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国家级(NICC)、区域级(RICC)、省级(PRCC)、市/地级(CIMs)计算机局域网(LAN)和以甚小口径(天线)地球站(VSAT)卫星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卫星数据网结合而成,通过卫星数据网构成一个覆盖全国的星形拓扑结构的计算机广域网(WAN)。国家信息控制中心(NICC)是9210工程的核心,它担负整个广域网…  相似文献   

8.
1前言DECNET是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当今世界几个重要的网络系统之一,在我省气象部门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1994年,省气象局决定首先在汕头筹建气象分中心,根据汕头气象分中心业务建设设计要求,引进了VAX3100/30小型计算机,并把DECNET作为首选计算机网络系统,建成了计算机局域网和广域网,通过租用专用线路与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的VAX6220机和AXP机联网;同时分中心属下的各市气象局也通过长途线路与汕头气象分中心联网,这样实现了区域中心——分中心——地市气象局的多级远程计算机联网。2DECN…  相似文献   

9.
兰红平  毛夏 《广东气象》1996,(4):21-23,31
自从微波专线开通之后.我台和广州区域中心电信台之间的通信状况有很大的改善。通信质量和通信内容都有了显著提高。我台从广州拷贝到的气象资料成倍地增多,预报员可以掌握的气象资料更多了。但是随着我台业务的发展和城市气象服务对气象时效的要求,原先利用手动从广州中心拷贝气象资料的方式已不合适。为此我们用C语言开发了一个全自动的资料获取系统(以下简称资料获取系统)。本系统在1995年5月投入业务运行。1.资料获取系统的设计思路资料获取系统能够全自动从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电信台拷贝气象资料到我台的NOVELL网。该系统是在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成都区域气象中心高性能计算资源管理技术手段落后和区域中心内其他地区高性能计算资源不足的问题,将国家气象网络计算资源管理和共享方案成功应用到成都分节点SGI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上,该文详细阐述了该方案的技术实现过程和典型应用实例.该方案的引入和技术实现,大大提高了成都区域气象中心高性能计算资源的使用率,对于区域内资源共享效益和气象数值预报分辨率、计算速度及时效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WIS-WMO未来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 《气象软科学》2007,(4):143-150
WIS(WMO In formation System,WMO信息系统)是WMO的下一代信息系统,是WMO建立的一个通用、综合的、高效的信息服务平台,用于支撑WMO各项计划及其相关中心、国际组织和计划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而WMO传统的气象水文资料通信系统一GTS(Global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全球电信系统)通过点对点链路和多点链路将各国气象电信中心互连起来构成一个集成通信网络,它作为实时和关键业务资料和产品分发和交换的核心通信网络,并作为WIS的基本通信网络,将继续发展和改进,对WIS的实施做出有力贡献。在GTS的支撑之下,未来WIS提供的服务内容更多,服务手段和方式更丰富。  相似文献   

12.
国家气象局关于《七五期间区域气象中心建设方案》指出: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天气气候条件差异甚大。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不同地区的天气系统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天气预报,逐步适应经济协作区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按《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规划,在沈阳、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和兰州等地建立区域气象中心,担负区域内的天气预报指导,组成区域通信枢纽,并开展具有特色的天气气候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报讯 2月22日晨,从省气象通信台计算机房里传来消息,沈阳区域气象中心至国家气象中心的中速线路正式开通.这是继武汉、广州、上海气象中心之后国家气象中心至区域气象中心的第4条中速线路,标志  相似文献   

14.
《辽宁气象》1996,(4):3-4
8月5日,闻世震省长在吕炳华副秘书长陪同下视察,沈阳区域气象中心。闻省长深入到省气象台、省气象通信台、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慰问紧张工作在第一线的科技人员,观看现代化气象业务系统的运行演示和高新技术开展成果,解下一阶段天气发展趋势及分析预报意见,并听取了全省气象工作情况汇报。现发表闻省长在沈阳区域气象中心视察时的谈话要点,供全省气象部门各项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学习。  相似文献   

15.
气象传真微机自动发片系统是成都区域气象中心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集气象传真图形生成、发送和管理于一体,自动定时向云、贵、川等西南各省、地、县气台站送气象图形产品及数值预测等资料。  相似文献   

16.
《贵州气象》2006,30(5):F0003-F0003
2006年9月29日,中国气象局成都区域中心区域气象局长联席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由区域中心主任、四川省气象局局长赵广忠主持,贵州省气象局局长罗宁致欢迎辞。会议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精神,各省(区、市)气象局在会上达成共识,今后继续加强合作,形成区域竞争力,进一步把区域中心工作做好。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区域业务技术发展与改革总体规划、区域共性问题的研究型业务项目建议书、《区域重大项目管理办法》、《区域气象科学技术委员会章程》、区域共性项目指南等。会议还表决通过了成都区域中心第一届区域气象科学技…  相似文献   

17.
周家德 《四川气象》1995,15(2):61-61
远程微机终端的一种快速联网方法简介周家德(泸州市气象局邮编:646000)目前,我省正在普及地区级远程微机工作站,而大多数微机工作站都是采用长途电话拨号方式与成都区域中心微机联网,尔后调用所需气象信息。无疑,联网时间越长,所需长话费用越多。如何才能省...  相似文献   

18.
本项工作主要针对不同的数值预报模式(以下简称模式)输出的不同的数值预报产品(以下简称产品)对暴雨预报性能的评估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由于模式的不断更新,所以研究重点是建立客观、定量的评估技术方法,而不是对模式本身进行评估.为此我们对模式给出的降水产品以及包含多种物理量场的其它产品,采用了统计学、天气学和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比较客观和定量的并能够表征模式产品对暴雨预报能力的信息评分,TS评分等评估方法。通过1995年成都区域气象中心,湖南省气象台对欧洲中心模式ECMWF、国家气象中心的T63以及成都区域气象中心η等模式的试用检验,结果表明研究给出的评估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客观、定量的说明不同模式产品对本地区暴雨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张青 《辽宁气象》1997,(3):32-33
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目前在全国正处于安装、调试的关键阶段,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已安装验收完毕,并投入试运行。  相似文献   

20.
刘莉 《辽宁气象》2004,(3):42-42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负责辽宁40多个县站和部分市台气象资料的上传任务,要求上行气象资料经本地化处理后。通过卫星网发送至北京主站。目前,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已开通了至北京和覆盖全省的卫星信道、X.25分组交换网。此外还设有部分DDN专线、模拟专线和拨号线路等多种通信方式。因此,我们在原有通信软件的基础上,利用综合信息网络系统。根据网络工作环境、业务流程和业务特点,研制开发了通信业务处理应用软件。其中上行资料处理软件包括3个功能模块:接收处理、链路检测和上行资料发送模块。沈阳区域上行气象资料处理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