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对比观测实验,对水汞观测中出现的大幅度高值异常变化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汞标准源长时间置于观测室,造成室内汞污染;捕汞管、取样瓶、还原器等长时间不清洗受到污染等是造成水汞高值的主要原因。对观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利于提高水汞观测质量及在地震分析预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4井因受井区地热开发的影响,于2008年12月断流停测。2010年对原观测井口装置进行改造,开始进行抽水观测水汞试验研究。在新的观测方式下,为确保观测数据稳定、可靠,本文从抽水观测的观测条件方面,对不同取样位置和抽水时间对水汞测值的影响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抽水时间和不同取样位置抽水观测对水汞测值影响不大,这一结论与水汞本身的化学特性相一致。认为在没有自流井的地区,只要选择灵敏的观测点使用抽水方式采样,固定观测条件,依然可以进行水汞监测。  相似文献   

3.
采用流动采样、定点观测分析方法,对滇西北地区部分典型活动断裂带上天然出露的温泉,进行水汞背景值(本底值)调查和观测研究,得出各点位温泉中水汞的正常变化范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活动构造的关系,用于滇西北地区地震短临跟踪加密观测,以及强震现场周围的前兆异常监视工作。  相似文献   

4.
云南洱源地震台水汞于1990年1月1日正式观测.我们在地震台从事水汞观测多年,应用洱源水汞资料异常,较好预报了2003年7月21日云南大姚62级地震,2004申报得到中国地震局“三结合”课题资助,系统研究了洱源水汞自1990年观测以来15年的观测资料,分析总结了洱源水汞异常特征与中强地震的关系,洱源水汞在地震前有以下短临异常特征: 洱源水汞短临异常形态有单点突跳和多点突跳两种类型,以多点突跳为主,异常持续时间数十天.  相似文献   

5.
龚永俭  陈嵩  程立康  李越  马丽丽 《地震研究》2012,(3):406-409,442
对观测室环境和观测时间改变对水汞观测数据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分析,详细介绍了一次水汞测值异常的核实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观测环境及观测时间的改变不会对水汞观测结果产生明显影响;(2)由于观测室内会残存汞蒸汽,应将观测室随时保持通风状态以降低观测室残存汞蒸气对水汞测值的影响;(3)要加强对试剂、观测室空气中汞含量的监测,避免外界条件变化对水汞观测结果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下关温泉水样汞含量异常进行调查、核实与判定,探讨异常核实、判定方法及步骤,分析引起地下水汞含量异常变化的干扰因素,对水汞观测和汞含量异常应用于地震预测研究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2018年12月姑咱海子泉气汞和气氡出现准同步突升异常变化,通过对气汞和气氡仪器观测系统、脱气装置系统、观测环境影响因素等的调查,观测室环境汞污染检查,龙头沟与二道桥CO2和水质加密观测以及四川地区其它同类台站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初步认为该变化是由于观测水源被污染,污染的水源又致仪器脱气装置系统出现故障或气路不畅,此次异常变化是一次典型的干扰案例,并不是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西忻州奇村水化站水汞观测水样与空白样测值曲线所含信息的研究,论述了两者产生同步现象的原因及其动态特征,进而提出排除水汞干扰、识别水汞异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唐采  王永安  付虹 《地震研究》2004,27(Z1):18-22
用斜率k和相关系数r值提取川滇地区水氡和水汞的单项短期异常,用群体非均匀度计算方法对选取的多点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提取综合指标.结果表明M≥6级地震前水氡、水汞的群体异常较为显著,水汞对M≥5.5级地震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而水氡的群体异常的预测能力对M≥6.0级地震才能通过检验,水汞异常的灵敏度比水氡高.  相似文献   

10.
马村站自512井水汞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4日河北省文安县发生了ML5.5级地震,震前震中西南200km的石家庄马村站自512井水汞3月15日~5月15日出现了短期高值异常,6月3日出现了高值突跳异常。本文分析研究了文安地震前水汞的异常变化,以及1999年水汞观测以来的异常变化特征。分析认为,震前小马村水汞的异常变化幅度较大,异常特征明显,前兆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利用RG-BS型智能数字测汞仪,与XG-5Z型塞曼测汞仪对下关温泉水汞含量进行为期1年的同步观测实验,从仪器的整体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参数以及同步观测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认为两台仪器一致性比较好,能够正确反映地下水中汞含量的真实变化。该结果可供地下流体学科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热水井数字化气汞观测影响因素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是地下流体预报地震的灵敏组分之一,高温承压自流井、温泉区自流井的水汞更是携带大量的地下信息,特别是水汞异常在地震之前的表现有目共睹。2001年首都圈范围内的一些水汞观测实现了数字自动记录。由于汞本身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观测仪器的使用条件所限,经过近3年的观测发现,对于热水井的气汞数字化自动记录,捕汞管、供电系统、脱气装置、气路的冷却与除湿是保证气汞测项连续稳定,提高记录地下信息灵敏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氢气是反映地壳应力应变灵敏的气体地球化学组分,逸出气痕量氢是一项新型的气体地球化学观测手段,在我国很多省份进行了试观测。本项目实现逸出氢在高温自流井和土壤中的连续、并行观测,重点对痕量氢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其差异性,并讨论温泉地热井逸出氢高值突跳异常的成因。经频谱分析发现地热温泉井中的逸出氢与土壤中逸出氢都存在日变,前者的浓度与井水位、水温有关,与地表环境因素无关,而后者主要受地表环境因素影响。庐江地震台地热温泉井逸出氢浓度的高值突跳来源于深部水体上涌过程中的气泡携带,为非震兆异常。  相似文献   

14.
兰州地电台地电阻率逐时值日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兰州地电台1996 ~1998 年的地电阻率逐时值进行了计算处理,分析了地电阻率逐时值正常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兰州台地电阻率逐时值月平均日变化与年平均日变化存在较稳定的背景值.这一背景值可以作为判定地电阻率日变化短临异常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recent decades are leading us to consider their combined and potentially extreme consequences, particularly regarding hydrological processes, which can be modeled using a 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 (GEV) distribution. Most of the GEV models were based on a stationary assumption for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contrast to the nonstationary reality due to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nonstationary 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 (NSGEV) distribution and use it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of Niangziguan Springs discharge decreasing to zero. Rather than assuming the location, scale, and shape parameters to be constant as one might do for a stationary GEV distribution analysis, the NSGEV approach can reflect the dynamic processes by defining the GEV parameters as functions of time. Because most of the GEV model is designed to evaluate maxima (e.g. flooding, represented by positive numbers), and spring discharge cessation is a ?minima’, we deduced an NSGEV model for minima by applying opposite numbers, i.e. negative instead of positive numbers.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application to Niangziguan Springs showed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zero discharge at Niangziguan Springs will be 1/80 in 2025, and 1/10 in 2030. After 2025, the rate of decrease in spring discharge will accelerate, and the probability that Niangziguan Springs will cease flowing will dramatically increase. The NSGEV model is a robust method for analysing karst spring discharge.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康定温泉逸出气短期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定温泉逸出气气体百分含量的观测始于1986年,期间先后经历了多次甘孜州及邻区5.0级以上地震。地震前康定温泉逸出气观测资料均有不同程度的短临异常。本文在系统整理和深入剖析两泉点自有观测以来的在甘孜州及邻区发生的5.0级以上地震震例资料的基础上,借助多次“攻关”成果,排除观测资料的各种干扰因素及仪器标定变更情况,总结各观测资料短临异常特征、中短期异常特征及中短期异常特征随时间变化规律,提出康定温泉逸出气短临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甘肃大地电场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省平凉、松山、古丰、山丹、高台、嘉峪关、瓜州7个台站的地电场分钟值、小时值的日变特征进行了对比,对2012年3月地电场小时值进行了频谱分析,同时结合地磁场H分量、分量应变(固体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地电场静日的日变化都很明显,呈明显"双峰"和"单谷"形态,并且NS向与EW向变化形态基本相同;各台站同测向及相互之间的自相关系数基本在0.85;不同台站之间同测向的相关系数多数在0.75以上;这是地磁场H分量与固体潮共同影响的结果。2通过频谱分析各台站的优势周期主要以12h和8h为主,但存在差异性,谱值最大相差20倍。3各台站的日变幅也不尽相同,其中,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与地磁场和固体潮影响量的差异性,并与台站的位置、地质构造、电性结构、浅层电阻率等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晏锐  官致君  刘耀炜 《地震学报》2015,37(2):347-356
在2013年芦山MS7.0地震震中附近流体观测点进行现场考察的基础上, 本文选择川西地区观测环境较好、 干扰较少的温泉水温观测资料进行回溯性分析. 结果表明, 康定龙头沟和二道桥温泉、 道孚龙普沟温泉、 理塘毛垭温泉、 泸定共和温泉水温在芦山地震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 其主要表现为, 距离震中较远的理塘毛垭温泉和道孚龙普沟温泉水温在震前2年左右出现中期尺度异常, 距离震中较近的康定龙头沟和二道桥温泉水温在震前3个月内出现短期异常. 通过温泉水化学及δD-δ18O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认为这些温泉水具有深循环特征, 能灵敏地反映地壳深部地热及构造变化信息, 是芦山地震前观测到异常的可能原因. 加强对这些温泉点的观测, 对区域地震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处理、分析榆树地震台自建台以来2 604天的地电场分钟值数据,结果表明;①该台地电场正常的日变化曲线形态呈现典型的"双峰单谷"变化;②地电场分钟值曲线峰谷极值时间与本地日出和日落时间吻合;③地电场观测记录的短周期信号(小于1 h)受观测环境的影响较小;④在中强地震前,能够捕捉到明显的异常信息,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