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加深,岩性油气藏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查明油气富集规律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关键。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发育大量岩性油气藏,文章以此为研究目标,着重分析其平面上油气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牛庄洼陷岩性油气藏的分布受控于洼陷内流体性质、断层作用和沉积相展布3种地质因素。它们对洼陷区岩性油气藏富集规律的影响分别在于:洼陷内流体运聚单元控制着油气在平面上的富集区,牛庄洼陷南北两侧汇聚流发育区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而洼陷北部平行流和东西两侧发散流发育区不利于油气成藏;同生断层泵吸作用使得油气在牛庄洼陷平行流和发散流发育区可形成局部汇聚流,从而聚集成藏,断层的侧向遮挡作用则使得牛庄洼陷生成的油气多富集在靠近边界断层的洼陷内侧;物性较好的浊积水道微相最有利于油气的富集,朵叶体和水道间次之,外缘最差。  相似文献   

2.
复杂断块区较其他地区油气勘探开发难度大,尤其在滚动开发阶段,有效评价成藏潜力、筛选下步开发目标是开发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目前,南堡凹陷4-2区处于滚动开发阶段初期,面临储量和产量不足的困境。为了发现油气藏,打开滚动开发局面,以南堡4-2区新近系河流相为例,通过分析油气藏分布特征,深层次剖析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总结了油气成藏模式,明确了有利成藏条件。研究表明:(1)纵向上,油气藏分布层系广、分布零散,横向上,油气藏形状不规则;内部油气层呈"簇状"发育,油气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井间连续性差;(2)工区发育构造、构造-岩性和岩性3类油气藏,油气成藏主要受到断层封闭性和河道边界的控制,油气成藏存在"拦河坝"成藏和"上倾孤立砂体"成藏2种成藏模式;(3)泥岩背景中的薄层砂体集中段、有利断层封闭段、被断层截断河道的高部位是油气成藏的3个有利地质条件。该研究成果为南堡4-2区下步滚动潜力评价提供了理论指导,并对其他同类型复杂断块区的滚动潜力评价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埕南断裂带埕913区块是济坳陷埕南断裂带目前已发现的沙河街组三段砂砾岩体中唯一含油气区块。生、储、盖、圈闭条件的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古隆起构造背景为其提供了油气汇聚指向、相对的浅埋藏所对应的良好储集性能、发育多种圈闭等成藏必要或有利条件,但有别于其他区块的特殊条件是该砂砾岩体之上发育有泥岩盖层或内部发育泥岩隔层。断层面封堵与否是成藏最关键的因素,断层面封堵的基本条件是要求砂砾岩体之上有泥岩盖层或隔层,具泥岩盖层或隔层的砂砾岩体与断鼻、断块圈闭匹配方可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断裂是复杂断块油气藏聚集成藏最主要的控制因素,查明断裂体系发育特征和封闭性的强弱是断块油气藏勘探开发 和有利区带预测的关键。本文在对东营穹窿构造区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的基础上,结合相干体和断裂活动性对断裂体系的时 空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主要断层的封闭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断裂封闭性与油气聚集分布的关系,结果 表明:东营穹窿构造的形成与孔店组、沙四段的盐、膏岩及塑性泥岩层的上拱、北界边界断层的逆牵引和后期的右旋张扭 有关,多期次叠加、多方向伸展、多类型组合的断裂体系将其复杂化;不同构造层、不同部位断层封闭性的存在较大差异, Es3—Es2x 亚段二级断层封闭性较好,三级断裂则较差,Es2s—Ed 段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油气藏的聚集分布与断层封闭性 好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多聚集于封闭性好的断层附近,封闭性差的油源断层很难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5.
新疆焉耆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从焉耆盆地的沉积,构造特征入手,全面阐述了盆地内主要目的层系的生,储,盖,圈等油气形成地质条件,将盆内油气藏划分为7种类型:(1)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2)断鼻油气藏。(3)断块油气藏。(4)地层油气藏。(5)砂岩透镜体油气藏。(6)断层-岩性油气藏。(7)背斜油气藏,提出了油气的富集规律及成藏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6.
桩西地区东营组已发现多个油气藏,东营组本身生油条件较差,油气主要通过断层从更深的沙河街组侧向运移而来。桩南断层、桩古40断层是本区东营组油藏形成的主要油源断层。东营组上段储层发育,要形成油藏侧向封堵条件要求较高。东营组下段泥岩发育,砂岩夹于大段泥岩中,形成油藏条件优于上段。东营组下段有4个砂体,主要含油砂体2个,主要油藏类型为断块构造油藏和岩性构造油藏。  相似文献   

7.
新滩油田是一个在垦东凸起及斜坡带上成藏的复式油气田。该油田四面临洼,油气资源丰富,在前第三系潜山背景上受沉积、构造等因素控制,发育了构造、岩性、岩性-构造等多种油气藏类型。油田以馆上段为主要含油层系,油气以断层、不整合面和砂体为通道,在三大运聚系统下运移聚集,形成了以垦东凸起大型披覆构造为背景、以岩性-构造油气藏为主的各种油气藏类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盆地火山岩特性及其与油气成藏作用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汤艳杰  陈福坤  彭澎 《岩石学报》2010,26(1):185-194
在全面总结火山岩的特性、火山岩油气藏的成藏条件、类型以及成藏控制因素的基础上,详细列举了与火山岩油气藏成藏过程密切相关的火山岩的岩相、岩性、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形成、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火山岩具有良好的储集条件,其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和孔隙等,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主要受岩相、岩性、粒度、构造应力和充填期等因素的制约;丰富的生油层、优越的储集条件、火山岩裂隙主要发育期和油气聚集期相近、良好的盖层以及适当的圈闭条件相匹配,则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火山岩型油气藏的勘探已成为油气储量和产量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以沉积学、油田地质学等为基础,结合钻井、试油及分析化验资料,进行大洼-海外河地区复式油气聚集带的石油地质特征综合评价,指出清水陡坡带发育了断块、断鼻圈闭;中央隆起带南部倾没带分布沙三、沙一段地层超覆圈闭,海外河地区为东营组披覆背斜圈闭,大洼地区为岩性圈闭及砂岩透镜体圈闭。中生界油藏类型为潜山型断块油气藏,沙三段以地层超覆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及断块油气藏为主,沙一段和东营组以构造-岩性油气藏及断  相似文献   

10.
MM油田位于南美洲哥伦比亚境内亚诺斯前陆盆地东部斜坡带,远离西部烃源灶,以微幅度、小规模岩性-构造油藏为主。本文通过研究亚诺斯盆地构造演化史并充分结合研究区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总结出MM油田具有"远源复合输导,断层遮挡式成藏"的油气成藏规律,油气远源输导控制油藏丰度,构造位置控制油气聚集,断层侧向封闭控制油藏分布,圈闭大小及储层物性条件直接影响油藏规模。在研究区,卡沃内拉组C7段储层为油气侧向运移主要载体,断层为油气垂向运移主要通道,断层断距与盖层厚度之间的匹配关系及圈闭条件共同控制MM油田成藏模式,形成了断鼻、岩性-断层及断层-岩性等3种油藏类型。  相似文献   

11.
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各种条件与油气藏的叠合研究证明,鸟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主要有盖源时空匹配关系、储层岩性、断层和圈闭.盖源时空匹配关系控制着油气聚集数量和空间分布;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是油气储集的有利岩性;断裂活动时期与源岩大量排烃期的匹配关系控制着油气聚集数量,较好的断层垂向封闭性有利于油气聚集,断裂活动和封闭控制着不同类型圈闭的形成.反向高断块和断背斜有利于油气运聚成藏.在此基础上得到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有利勘探区主要分布在苏仁诺尔构造带和黄旗庙构造带南部;较有利区主要分布在铜钵庙构造带、乌东斜坡带、乌西断裂带、乌中构造带和巴彦塔拉构造带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辛东地区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规律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辛东地区位于多个构造带的结合部,构造复杂,其中辛镇构造是研究区内的主要构造带。区内断层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生长性和继承性,沙三上段到沙二段(Es3上—Es2)沉积时期和东营组(Ea)沉积时期是断层发育的全盛期。根据4116测线平衡剖面的演化史分析,辛东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沙三段(E%)沉积前的雏形阶段、沙三段-东营组(Es3-Ed)沉积时期的定型阶段和馆陶组-现今(Ng-现今)的衰退阶段三个时期。研究区内的油源主要来自于邻近的民丰洼陷和牛庄洼陷。油气成藏期次基本分为东营期和馆陶末~明化镇期,且以晚期成藏为主。生成的油气首先就近运移,在深部沙四段(Es4)、沙三中下段(Es3中下—Es2)发育的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其次,通过大规模联通的储集体和活动性断层向本区运移,在靠近洼陷的构造翼部和核部的古近系断块区富集起来;此后,由于长期发育的活动性断层的存在,已形成油气藏的平衡条件被改变,部分油气随着活动性断层继续向上运移在浅部新近系中形成次生油气藏。  相似文献   

13.
姚悦  王刚  李乐  刘永河 《地球科学》2017,42(12):2327-2335
渤海湾盆地塘沽地区沙三5亚段发育湖相含油泥质白云岩层系,油藏顶面埋深2 800~3 600 m,属于中深-深层的断块-岩性油藏,储层为致密裂缝白云岩.本文通过岩心观察、实验室分析、压力测试、裂缝分析等手段,重点研究了致密白云岩储层岩石相、储集性、复杂含油性和油藏不均一性特征,分析了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研究表明:储层岩性以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为主,为中-低孔、低渗-特低渗的裂缝-孔隙型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溶孔、裂缝及溶缝;超压与含油性密切相关,超压断块井均中高产、含水率低于20%且呈持续降低趋势,常压断块井均低产、含水率高于55%且稳定-上升趋势;白云岩层系内厚层泥岩为优质烃源岩,提供充足油源;断层封闭性控制油气聚集,进而控制生烃型超压的分布,超压成为油气富集的重要标志;油气充注晚于断块-岩性圈闭形成时间,使油气充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敖古拉-他拉哈断裂带油气藏类型多样,成藏机制复杂,断裂在成藏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敖古拉-他拉哈断裂带的断层进行分期研究,探讨了各期断层对该地区中浅层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认为该地区中浅层的油气成藏过程中有两期断层对油气成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青一段末形成在姚家组末又重新活动的断层,二是明水组沉积末形成的断层。这两期断层在扶余、高台子油层油气成藏过程中,断裂在横向上实现青一段油源岩与储层的侧列配置,为油气的侧向运移创造条件,在有利的断层侧向封堵或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形成上倾方向被断层遮挡的断层油藏、断层-岩性油藏,断层主要是通道和遮挡成藏作用。在黑萨葡油层油气成藏过程中,这两期断层主要发挥油气运输通道作用,遮挡成藏作用较弱,油气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断层油藏较少。  相似文献   

15.
唐庄油田位于济阳坳陷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西端,多年来一直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阵地。由于构造的复杂性和多物源等条件,该区勘探难度逐渐增大。从20世纪60年代的背斜构造油气藏逐渐过渡为断块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从古近系始新统沙河街组三段至新近系中新统馆陶组勘探层位有5个。笔者首先从油气成藏条件入手,分析了该区的油源条件、构造特征,对储集层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对该区的油藏类型和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该区发育背斜油气藏、断块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及地层不整合油气藏等多种油气藏,油藏从沙河街组三段至一段都有分布,且由南向北油气藏的层位依次抬高,全区各层位油气藏叠合连片构成复式油气藏。最后指出下一步勘探的三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根据埕北断坡区三维地震资料,探讨了主要断层的构造特征;依据石油运移地球化学资料和油气分布特征,研究了主要断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气以沿断层垂向运移方式为主,以侧向运移为辅,该区油气藏类型多与断层有关,主要圈闭类型为断块和断鼻型.据此建立了油气沿断裂运移的模式,并预测了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域.认为歧东断层...  相似文献   

17.
张善文  林会喜  沈扬 《地质论评》2013,59(3):489-500
与油气通常近源聚集不同,准噶尔盆地西部车排子凸起新近系为特殊的远源成藏.其成藏的机制是什么?是否具有普遍性?如何进行勘探?本文从其充注特征和输导体系人手,剖析了成藏机制与富集特征,进而系统描述评价了准噶尔盆地宏观输导格架,预测此类油气藏的勘探潜力与有利方向.研究表明,车排子凸起新近系远源成藏是”网毯式”体系高效输导的结果,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运动与”砂-泥二元结构”沉积背景促使普遍发育网毯式输导体系.网毯输导体系控制了准噶尔盆地50%以上数量的油气聚集,网毯式成藏是盆地内一种非常重要的成藏类型.毯-源关系表现为侧向或纵向直接沟通样式、断层沟通或接力样式、断层-中转层接力样式、断层-不整合接力样式等4种样式.分析毯-藏空间关系,存在毯边、毯尖、毯中削截、毯中背斜、毯中坡折、毯中断块、毯上断块、毯上岩性、毯上地层等9种毯砂油气藏与毯上相关油气藏类型.准噶尔盆地网毯式油气藏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应重视并采取以网毯输导体系刻画评价为核心的研究与部署思路,大力推进此种类型油气藏的勘探.  相似文献   

18.
冀中坳陷潜山油气运聚动力学特征及其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冀中坳陷潜山流体压力场、流体化学场及流体运移通道等特征的综合研究,将潜山分为三种运聚动力学类型:不整合连通-开放型潜山(Ⅰ)、断层通道-半开放/半封闭型潜山(Ⅱ型)和封闭型潜山(Ⅲ型)。Ⅰ型潜山与冀中坳陷中部区域性地下水动力系统相连通,油气源充足,可形成大规模的潜山油气藏。Ⅱ型潜山分布于紧邻生烃洼陷的斜坡区,潜山相关断层的地震泵(seismic pumping)通道作用促使油气运移与聚集,成藏条件较好。Ⅲ型潜山位于沉降幅度较大的洼陷区呈“孤立”分布,上覆第三系形成异常高压力带,抑制了潜山相关断层流体通道作用,潜山呈封闭系统,油气运聚条件较差,可能只能形成小型潜山油气藏,勘探风险大。  相似文献   

19.
苏北盆地油气富集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烃源岩及沉积体系的分布、断裂的发育与分布、盖层的发育状况、圈闭形成时期等因素与油气富集特征的分析,认为苏北盆地各凹陷的油气富集程度与其烃源岩的发育程度有关,油气藏的形成及分布与断层密切相关,断层是控制油气成藏与富集的主要因素之一;紧邻生烃中心的长期隆起区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控制油气的聚集成藏;区域盖层阻止油气往上覆层运移,其下伏储集层段为油气富集层段,缺乏统一区域性盖层的层段,局部盖层发育与否直接影响油气富集程度;沉积体系的分布控制油气的分布和富集地区。  相似文献   

20.
大港油田埕北断坡区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埕北断坡区具有优越的成藏地质背景,具有含油目的层多,油气藏类型多样,纵向叠置、平面连片的特点,油气勘探潜力巨大。通过对已发现油气藏的成藏要素剖析,认为充足的油气源、良好储集条件和储盖组合、基岩潜山背景下的断阶构造、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层、晚期成藏等是控制该区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