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作为蛇绿岩套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席状岩墙杂岩(Sheeted dyke complex)近来在北祁连山中段肃南县大岔大坂北坡的早中奥陶世蛇绿岩中被发现。这一发现对于祁连山早古生代蛇绿岩来说尚属首次,而且对于研究蛇绿岩的发展演化及探讨奥陶纪时洋底扩张都有重要意义。席状岩墙杂岩由一系列具单向冷凝边的辉绿岩墙组成,以一墙挨一墙的形式产出,岩墙间无任何填充物。席状岩墙杂岩在矿物组合上,常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配分模式,甚至金属硫化物矿化作用方面都有类似之处。这些证据表明席状岩墙杂岩是连通其下岩浆房与其上枕状熔岩的通道。席状岩墙的单向冷凝边为岩浆上升方式和扩张洋脊的存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根据Zr/Y—Zr关系图式,得出该区洋脊的扩张速率大约为2cm/a。  相似文献   

2.
冀东新太古代蛇绿岩套基本特征的初步报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江海  T  KUSKY 《岩石学报》2001,17(3):422-424
在冀东遵化新太古代构造带内首次识别出了东湾子蛇绿岩套残片,它具备严格意义上蛇绿岩套层序,从顶部到底部依次为变形枕状溶岩和变沉积岩,席状岩墙杂岩,斜长花岗岩,辉长岩杂岩,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堆积岩,超镁铁质构造岩。其中,席状岩墙杂岩规律巨大,由密集分布的基性岩墙组成,并显示特征的单向冷凝边,岩浆构造及层序指示该蛇绿岩套向西掀斜,并因构造变形使层序重复,根据已有的2.67-2.79Ga的Sm-Nd全岩等时线年龄,及其被奥长花岗岩体(锆石U-Pd2501+18/-16Ma)侵位,可以认为东湾子蛇绿岩套形成于新太古代。它的发现对于早期板块的构造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蛇绿岩岩石组合及洋脊下岩浆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蛇绿岩的岩石组合从下至上分为4个单元,即:变质橄榄岩单元、深成杂岩单元、席状岩墙群杂岩单元和喷出岩单元。各单元的岩石组合是多种多样的:变质橄榄岩单元主要由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少量纯橄岩及斜长二辉橄榄岩组成;深成杂岩单元单元包括辉长岩-镁铁质堆晶岩和超镁铁质堆晶岩,在深成杂岩和席状岩墙群杂岩单元内在复杂的岩浆侵入事件;喷出岩单元不仅仅由玄武岩组成,还包括安山岩、玻安岩、钠长岩以及乐砾岩、凝灰岩等  相似文献   

4.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系统总结了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的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该蛇绿岩由变质橄榄岩、堆积岩、席状岩墙、枕状玄武岩与块状玄武岩和放射虫硅质岩组成。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蛇绿岩形成于洋脊扩张环境。该蛇绿混杂岩带是义敦碰撞造山带大地构造相中的弧前混杂带相。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天山和北山52个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性质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系统集成研究表明它们可以分为14条蛇绿(混杂)岩带。绝大多数蛇绿岩呈"岩块+基质"的混杂岩型式沿重要断裂带(构造线)线状分布,少数蛇绿岩以构造岩片叠置方式面状产出。混杂岩的基质有蛇纹岩(碳酸盐化蛇纹岩)和糜棱岩化细碎屑岩两类,岩块既有地幔橄榄岩、基性杂岩和基性火山岩等蛇绿岩组分,也有其它非蛇绿岩组分岩石。堆晶岩出露局限,典型席状岩墙群没有发育。这些蛇绿岩可归类为SSZ(Supra-Subduction Zone)和MORB(Mid-Ocean Ridge)两种类型,前者玄武岩具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和高场强元素(HFS)亏损特征,后者不显示该特点;洋岛玄武岩(OIB)既可出现在SSZ型蛇绿混杂岩中,也可为MORB型的组成部分;SSZ型蛇绿混杂岩辉长岩和玄武岩比MORB型具有相对更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但部分形成于弧后(间)盆地的SSZ型蛇绿岩与MORB型一致,具有近亏损地幔的Sr-Nd同位素组成。已确认的最老蛇绿岩为西准噶尔572 Ma玛依勒,次之为北山542~527 Ma月牙山—洗肠井和西准噶尔531 Ma唐巴勒,最年轻蛇绿岩为325 Ma北天山巴音沟和321 Ma北山芨芨台子。根据蛇绿岩证据,结合近年来中亚造山带古地磁、岩浆岩、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和构造地质方面的进展,可以推断埃迪卡拉纪末期—早寒武世,古亚洲洋已达到一定规模宽度,发育洋岛和洋内弧;早古生代时期,多岛洋格局发育至鼎盛期,一系列弧地体分别归属哈萨克斯坦微陆块周缘的科克切塔夫—天山—北山线性弧、成吉思弧、巴尔喀什—西准噶尔弧体系和西伯利亚南部大陆边缘弧体系;晚古生代时期,古亚洲洋于石炭纪末期闭合,增生杂岩和弧地体组成哈萨克斯坦拼贴体系和蒙古拼贴体系两个巨型山弯构造。  相似文献   

6.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作为新特提斯洋闭合和冈底斯弧诞生的板块聚合边界,过去通常以日喀则蛇绿岩带及相伴产出的高压低温变质带(肖序常和高延林,1984)和混杂堆积带(陈国铭等,1984)为典型标志。日喀则蛇绿岩带广布于雅鲁藏布江南岸,组合层序自南而北依次为变质橄榄岩带、镁铁—超镁铁杂岩、席状岩墙—岩床杂岩和基性熔岩(鲍佩声和  相似文献   

7.
阿索蛇绿岩位于尼玛县阿索乡西南,大地构造上归属于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岩带中段。蛇绿岩以岩片形式混杂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复理石中,岩石组合较齐全,由下至上为蛇纹岩、辉石岩、堆晶辉长岩、席状岩墙及火山熔岩,同时存在蛇绿岩上覆沉积岩系。辉长岩获得LA-ICP-MS锆石U-Pb谐和年龄为117.5±0.5Ma,时代为早白垩世。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岩带中的蛇绿岩形成于晚三叠世—早白垩世,主要分布在219~178Ma、165~149Ma和117~114Ma三个年龄段,代表了大洋演化的扩张、俯冲、弧后拉张3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地区镁铁——超镁铁岩的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祁连山地区出露有不同类型的镁铁-超镁铁岩,包括蛇绿岩,阿拉斯加型岩体,橄榄岩-闪长岩型岩体以有产于北祁连西部的一种特殊的镁铁-超镁铁岩组合。不同的镁铁-超镁铁岩形成于一同的构造环境,蛇绿岩代表洋壳的残片,阿拉斯加型岩体产生岛弧或活动陆缘环境,橄榄岩一闪长岩体则是板块碰撞之后形成的,根据蛇绿岩与大致同时代的阿拉斯加型岩体产出的位置,推测在北祁连早古生代时存在向南的消减事件。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藏首次发现席状岩墙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席状岩墙群(Sheeted dikes)是蛇绿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980年6月上旬,在青藏高原国际科学讨论会的野外旅行中,英国地质学家葛斯(I.G.Gass)教授首先于西藏日喀则冲堆村(日喀则东南约19公里)西侧发现席状岩墙群。继之,作者于6—8月的野外工作中发现,在日喀则地区西起萨伽县吉定,东至白朗县罗布江孜,东西延伸约80公里的工作区内,普遍发育有席状岩墙群。这个发现大大完善了对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的认识,对我国的蛇绿岩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云南新平县双沟蛇绿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双沟蛇绿岩由基底岩石、辉长—辉绿岩和玄武岩三部分组成。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双沟斜长二辉橄榄岩中存在地幔交代作用的证据,属于浸染橄榄岩(impregnated peridotite)。蛇绿岩岩石组合中缺少超镁铁质堆晶岩和席状岩墙群,而辉绿岩和玄武岩的化学成分与MORB相拟,表明双沟蛇绿岩的形成机制与大洋中脊环境类似,但岩浆房很小,扩张速度缓慢,推测相当于哀牢山古特提斯小洋盆扩张早期的裂谷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丁青蛇绿岩新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旗 《地质科学》1983,(1):101-102
1982年7—8月间,我们在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地区综合科学考察工作中,对丁青一带的蛇绿岩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了席状岩墙群和一个比较连续的蛇绿岩剖面。 丁青蛇绿岩位于班公湖—东巧—怒江蛇绿岩带的中段。近几年来,不少人对这个带进行了研究。由于构造破坏,蛇绿岩强烈肢解,迄今为止,还未报道过有如丁青那样连续的蛇绿岩剖面。丁青蛇绿岩的新发现,对于青藏高原第二条缝合线内蛇绿岩的性质以及古特提斯海演化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席状岩墙群出露于西藏丁青县沙贡区海拔5120米的日隆山的北坡。岩墙走向NE—NNE,倾角很陡,倾向sE或NW。岩墙宽约4米至20厘米,有的仅数厘米。主要由辉绿岩组成,中粒至细粒,有的为隐晶质的。  相似文献   

12.
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发现岩墙岭蛇绿岩残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缘多龙矿集区是青藏高原新近发现的具有超大型远景的、典型的富金斑岩型铜矿集区,其成岩成矿地质背景是解决班公湖-怒江洋构造演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发现,多龙矿集区南侧出露岩墙岭蛇绿岩残片,应该是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岩墙岭蛇绿岩主要由席状岩墙群、枕状玄武岩和硅质岩组成,整体呈棱形或透镜体状断续分布于侏罗系复理石沉积内,构成典型的网结状构造。糜棱岩普遍发育在岩墙岭蛇绿岩和围岩的接触部位。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初步认为多龙矿集区早白垩世成岩成矿作用应该形成于增生楔之上伸展拉张的构造环境。岩墙岭蛇绿岩的发现和确定进一步约束了多龙矿集区成岩成矿地质背景,同时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延伸及其构造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日喀则蛇绿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旗 《岩石学报》2015,31(1):37-46
日喀则蛇绿岩是中国最著名的蛇绿岩,但是,许多问题存在争论,许多现象没有搞清楚。文中讨论了日喀则蛇绿岩中一些重要的现象以及对目前发现的许多矛盾如何考虑的问题。例如,(1)日喀则蛇绿岩中是否存在席状岩墙群?是否存在席状岩床群?本文认为,席状岩墙群应当是存在的,因为有不对称冷凝边出现。而席状岩床群可能是有问题的,岩床作为侵入体可以出现在许多地方,但是,蛇绿岩中不可能出现席状岩床群,尤其还把它作为蛇绿岩岩石组合的一个单元。笔者认为,所谓的席状岩床群可能是席状岩流群,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是玄武岩单元下部的成员。(2)日喀则蛇绿岩是否统统是蛇绿岩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雅鲁藏布江东西两段出现的岩石组合及其产出背景与日喀则地区的蛇绿岩明显不同,其中有些可能未必是蛇绿岩。(3)自1972年彭罗斯会议以来,蛇绿岩研究发展到现在,可能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文中回顾了蛇绿岩的定义及其构造意义,指出1972年彭罗斯会议关于蛇绿岩的定义仍然是适用的。蛇绿岩可以概括为洋壳+地幔,这个洋壳来自板块扩张脊,是年轻的;这个地幔是大洋岩石圈地幔,也可能保留有古老岩石圈地幔的印记。蛇绿岩产于板块扩张脊,这是蛇绿岩构造含义的唯一解,蛇绿岩不存在多解性。(4)日喀则蛇绿岩的许多基本观点主要是法国学者提出来的,如关于岩床群的见解,慢速扩张的见解等。但是,上述见解是否都是对的是需要思考的。日喀则蛇绿岩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应当很好利用这个条件,努力把我们的研究做好,为全球蛇绿岩研究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4.
宋述光  杨立明 《地球科学》2019,44(12):4167-4172
岛弧的形成和演化对于理解板块构造和大陆生长有重要意义.祁连山-西秦岭一带发育两条不同类型的弧岩浆岩带,其北侧为北祁连增生杂岩带,由蛇绿岩、高压变质岩和大陆型弧岩浆岩带组成,形成时代为520~440 Ma.岩浆岩以中酸性火山岩-侵入岩为主,部分地区发育典型双峰式火山岩.南侧为祁秦增生杂岩带,由寒武纪蛇绿岩(525~490 Ma)和奥陶纪IBM型洋内弧岩浆岩(470~440 Ma)组成,蛇绿岩以拉脊山-永靖洋底高原型蛇绿岩为代表,蛇绿岩的上部熔岩部分由夏威夷型苦橄岩、板内碱性玄武岩和板内拉斑玄武岩组成,为大洋板块内部地幔柱活动产物.洋内弧岩浆岩以高镁玄武岩、玄武安山岩、高铝安山岩、玻安岩为主,局部发育赞岐岩.祁秦增生杂岩带的蛇绿岩和弧火山岩组合很好地说明洋底高原与海沟碰撞和俯冲带阻塞是造成俯冲带起始和新的洋内弧形成和发展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是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产物,代表着新特提斯洋岩石圈的残片。文章对西藏乃东地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蛇绿混杂岩的变质作用及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该带总体呈近东西向延伸,受变地质体主要为晚侏罗—早白垩世泽当蛇绿岩。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岩石成因研究及构造环境判别,认为泽当蛇绿岩由地幔橄榄岩、辉长质杂岩、镁铁质杂岩、海相沉积物及伴生铬铁矿和斜长花岗岩等组成,属低绿片岩相—高绿片岩相区域变质岩。  相似文献   

16.
阿木尼克山北坡蛇绿混杂岩是柴北缘蛇绿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较完整的彭罗斯型蛇绿岩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堆晶超镁铁质杂岩、辉长杂岩、镁铁质席状岩墙杂岩群、喷出岩,深海沉积物有条带状放射虫硅质岩、页岩、结晶灰岩,蛇绿混杂岩带广泛发育英安岩、英安质凝灰岩、流纹岩。侵入岩、火山岩TiO_2含量低,玄武岩富Al_2O_3,LREE和HREE分异明显,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Th富集,高场强元素Ta,Nb亏损,为岛弧玄武岩。斜长花岗岩富碱,相对富Na2O贫K_2O,w(Al_2O_3)含量较低,属于火山弧花岗岩。结合地质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可判定,蛇绿岩类型属火山弧型(VA)。在蛇绿混杂岩的灰岩岩块中采集到了化石扭心珊瑚属(Streptelasma corniculum)、为正形贝(Orthis sp.),在斜长花岗岩中获得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485.6±2.4) Ma,据此可确定阿木尼克山北坡蛇绿混杂岩的活动时代为早—中奥陶世。  相似文献   

17.
甘肃红石山地区蛇绿混杂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红石山蛇绿混杂岩产出于塔里木板块北缘红石山深大断裂带中。其物质组成反映出该杂岩形成于小洋盆环境。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后经历了至少3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的叠加与改造。于二叠纪晚期运移至地表。作者进一步论述了红石山蛇绿岩的组成及变形变质特征,为研究北山北带提供了最新资料。  相似文献   

18.
藏北羌塘中部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是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近期的重要发现。通过对桃形湖蛇绿岩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的研究发现,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各单元出露齐全,由下到上分别为变质橄榄岩、超基性堆晶杂岩、堆晶辉长岩、基性岩墙群和枕状玄武岩,在堆晶岩中有不同规模的斜长花岗岩(层)脉体。桃形湖堆晶辉长岩的时代为中奥陶世,并具有大洋中脊型的地球化学特点。桃形湖早古生代蛇绿岩的发现说明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中存在完整的蛇绿岩组合,同时也是古特提斯洋早期裂解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9.
北祁连中段俯冲—增生杂岩/火山弧的时代探讨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祁连中段俯冲-增生杂岩/火山弧由俯冲-增生杂岩和火山弧两个单元所组成,前者以早奥陶世具洋壳性质的蛇绿岩、蛇绿混杂岩及深海复理石为主体,夹中、晚寒武世大陆裂谷及洋陆过渡环境的火山岩及碎屑岩块。同位素年代学显示俯冲-增生杂岩的深部单元经历了489—440Ma的HP/LT变质作用,而火山弧的形成时代为495—466Ma,它们均形成于O1—O2期间早古生代祁连洋向北俯冲在阿拉善地块之下的俯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甘肃玉门昌马地区蛇绿混杂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昌马地区蛇绿混杂岩位于玉门市昌马乡南锅底坑山一带 ,是北祁连山西段加里东期俯冲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内发育早寒武世裂谷火山—沉积岩系、中寒武世蛇绿岩、蓝片岩等。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蛇绿岩形成于微洋盆环境 ;蓝片岩为微洋盆有限俯冲之产物。蛇绿混杂岩经历了 4次变形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