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采用大功率激电对贵州赫章联发村地区铅锌矿做地质探讨评价。通过对该地区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的研究。总结出该地区铅锌矿电性突出,具有“低视电阻率,高视极化率”特征。  相似文献   

2.
大坪子铅锌矿位于垭都-蟒洞成矿带上,位于猪拱塘超大型铅锌矿的北西侧,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碳酸盐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是本区成矿类型,矿体受地层、断裂构造和层间破碎带控制明显。为进一步研究勘查区内深部成矿条件,推断有利成矿位置,定位矿体埋藏深度,在研究勘查区铅锌矿与围岩电性条件的基础上,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激电测深综合电法测量。通过已知矿体电法组合异常特征研究认为,该区铅锌矿体一般位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电阻率梯度变化带,激电测深低阻高极化突变位置,总体表现为明显的低阻高极化或中低阻高极化异常特征。通过总结该类型铅锌矿物探异常特征,圈定了勘查区找矿远景区,为下一步寻找硫化铅锌矿提供有利参考,提供一些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3.
安徽铜陵舒家店铜矿的电磁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铜-金-铁-硫成矿带内的一个重要成矿区,成矿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和热液型,成矿作用与岩浆岩活动密切相关,而舒家店斑岩型铜矿是近年来在该地区新发现的矿床类型,矿体主体主要赋存在靠北西接触带的岩体中,铜矿化与舒家店辉石闪长岩密切相关。针对该类型矿床开展的电磁法找矿有效性试验对本地区寻找同类型的矿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该矿区开展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复电阻率两种电磁法野外测量工作,接着对两种试验的数据进行反演,并结合该区地质与钻孔资料对剖面进行了地质解释。CSAMT反演结果基本反映了该矿区的地电结构,电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花岗闪长斑岩、闪长岩、辉石闪长岩、石英闪长斑岩和志留系下统坟头组砂岩及粉砂岩地层。铜矿体位于高阻(闪长岩)和低阻(辉石闪长岩)的过渡带上,处于高阻闪长岩的右侧。虽然CSAMT的结果不能直接反映铜矿体,但可以通过追踪CSAMT各线中高阻体的位置来大致推测矿体的存在位置与走向。复电阻率法获得了零频电阻率,极化率,时间常数和频率相关系数4个反演断面图。在零频电阻率反演断面图中,辉石闪长岩电阻率表现中等,花岗闪长斑岩和闪长岩的电阻率比较高,这与CSAMT反演的结果相同。在矿体处,电阻率表现较小,极化率中等,时间常数和频率相关系数较大。本文最后得出如下结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能够获得深部电阻率结构,对找矿提供间接信息,而复电阻率法通过反演的零频电阻率、极化率、频率相关系数和时间常数可以为斑岩型铜矿提供直接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4.
石卓  张辉  段涛  张鹏 《世界地质》2018,37(2):585-594
将时频电磁法应用于冀中坳陷潜山型油气藏调查中,通过分析潜山油气藏的电磁特性以及岩芯测试结果,总结出潜山带上层油气藏的电磁异常特征为高极化率、低电阻率;潜山内部油气藏的异常特征为高极化率、高电阻率。依据异常参数,在牛驼镇凸起地区划分了2-1,3-1,5-1,5-2和9-1,5个潜山含油气有利区,与现有钻探数据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团结沟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电法勘查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对于隐伏矿体预测及电法勘查评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团结沟金矿的研究认为其成矿地质条件是老基底变质杂岩、斜长花岗斑岩、构造破碎带及裂隙带,其中构造破碎带是最主要成矿地质条件.构造破碎带为该区电法勘查提供前提.地质及电法勘查结果表明:金矿石是本区主要极化体;在团结沟及张才沟地区均获得低阻高极化异常体和高阻高极化异常体(ηs≥4.5%);高阻高极化异常体可能找到含金石英脉,而低阻高极化异常体可能找到含矿破碎带.该区的验证孔中发现了矿体,证明了在团结沟电法找金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卢卯  罗洪远  农观海 《贵州地质》2015,32(4):277-284
在贵州威宁县大菁脚铅锌矿勘查中,通过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圈定了5个强度较小的高极化低阻异常,推断1#、2#和3#为铅锌矿致异常,对2#异常钻探验证认为,因地形高差较大影响激电异常推断的准确性,采用瞬变电磁法进一步确定了异常体的空间位置,在1#高极化率高二次电位低阻复合部位推测见矿,达到了电法组合使用,提高解释推断准确性的效果,值得下一步找矿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但是高寒冻土覆盖层严重制约了传统电法的勘探效果。以青藏高原某铅锌矿为例,开展了高原冻土覆盖区多功能电法找矿技术的应用试验。在研究区开展了大功率TDIP,快速查明了研究区视极化率与视电阻率分布情况。利用RPIP测深测量,确定了极化体的埋深及空间分布形态。利用了CSAMT测深测量,研究了深部地质体的电阻率异常分布。试验结果表面,三种方法异常一致性较好,圈定的异常范围与已知地质、矿产吻合良好。该研究对解决高原冻土覆盖区金属矿探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推进青藏高原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内蒙古某铅锌矿勘查中,采用地质、化探、激电法、EH-4电磁测深等综合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找矿效果。建立了物化探"两高一低二边"(即高极化率、铅锌多金属元素质量分数高,低电阻率积磁场梯级带、视电阻率梯级带)的综合找矿模型,结合地质因素,对在该地区找寻构造破碎蚀变岩型的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体(矿化体),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激发极化法是寻找硫化物金属矿床的一种有效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查中.在内蒙古阿荣旗矿产远景调查中,运用时间域激发极化法,通过激电中梯扫面测量后,绘制视电阻率与视极化率等值线平面图,迅速地圈定激电异常.依据地质与化探调查结果,选择其中3个激电异常区做激电测深.通过对激电测深数据反演,得到极化率与电阻率断面图,确定了潜在矿(化)体的形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大功率(10kw)激电中梯剖面法、激电测深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祁连山区某铜多金属矿区普查找矿中的综合应用。依据矿体(矿化体)较围岩具有高极化率、中、高电阻率的异常电性特征,运用激电中梯扫面圈定出矿体(矿化体)规模,激电测深法查清矿体埋藏深度及产状,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明地质构造。多种参数资料对比分析,综合解释,在地质找矿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功率激电法在河北槽碾沟地区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研究工作区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前提下,采用大功率激发极化中梯剖面和激发极化测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查,发现了低阻高极化异常,推断深部存在矿(化)体。依据物探资料布设了验证钻孔,见到了铀钼共生矿体,证实了推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小型脉状金矿的地质及激发极化异常特征,通过已知脉状金矿体的实例,说明寻找隐伏金矿时,要注意研究低缓的,幅度较小但稳定连续的异常,这些激发极化异常有可能是小型脉状金矿体的反映。由于成矿条件的限制,在金属硫化物含量不同的情况下,矿体可以表现为低阻高极化体,也可能表现为高阻高极化体。电阻率法受地形影响大,不易分辨小型脉状体的异常,可以作为评价和解释的参考信息,而激发极化法受地形影响小,是寻找含硫化物的小型脉状金矿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激发极化法在吉林安图刘生店钼矿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在吉林东部覆盖较厚地区寻找深部隐伏矿体, 在安图刘生店钼矿勘查中利用中间梯度装置激发极化法扫面, 发现了极化率为1.88% ~4.61%、电阻率为300~500Ω ·m的高极化率低阻异常。异常体上对称四极装置激电测深结果表明: 3勘查线极化体顶面埋深20 ~30 m, 底面埋深150~170 m; 11勘查线极化体顶面埋深为25~65 m, 底面埋深> 200 m。经钻探工程验证, 钼矿体的形态、产状、顶、底板的埋深与异常解译成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激电中梯和激电测深在吉林和龙市石马洞钼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吉林东部覆盖较厚地区寻找深部隐伏矿体,在和龙市石马洞钼矿勘查中利用中间梯度装置激发极化法扫面,发现了极化率为2.00%~5.18%、电阻率≤2 000Ω.m的高极化率低阻异常。异常体上对称四极装置激电测深结果表明:11勘查线极化体顶面埋深15~30 m,底面埋深〉500 m;经钻探工程验证,钼矿体的形态、产状、顶...  相似文献   

15.
蓬勃山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北西部,处于北山成矿带东段。石炭系绿条山组与白山组为主要赋矿地层,金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石英脉产出受断裂构造控制。工作组对蓬勃山地区1、2号测区展开激电中梯测量工作,发现数条规模较大的高阻异常带,暗示着其下隐伏石英脉,视电阻率在600~1 200Ω·m为识别隐伏石英脉的物探标志。多数高阻异常带并不具有明显的视极化率异常,因此其异常表现为无矿或弱矿化石英脉,但在1号测区的Ⅰ号高阻带出现较高的视极化率异常,具有高阻高极化异常特征,推测该隐伏石英脉可能含有较多的金属硫化物,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激发极化法对煤层采空区、采空积水区、裂隙富水区等情况的探测,可以取得不同的响应特征,具有良好的区分效果。将该方法的物理-电学特性与土力学理论相结合,从土力学中的"三相"(固体、液体、气体)角度对激发极化法探测煤层采空积水等情况的不同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并进行了"三相"相关参数(饱和度、孔隙率)与激发极化特征(视电阻率、极化率)之间的关系实验。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煤层采空区激发极化特征表现为"高电阻率、低极化率",采空积水区表现为"低电阻率、中-高极化率",裂隙富水区表现为"低电阻率、高极化率";煤层采空积水等不同情况下的激发极化特征与饱和度、孔隙率的变化密切相关。山西晋城某煤矿的工程实例,验证了理论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黔西北某铅锌矿矿区地质构造,以及大功率激电在该地区的应用。通过对构造带的矿(化)体的激电异常特征的分析,认为该矿区低阻高极化的激电异常是一个有效的找矿标志。区内矿(化)体的激电异常较明显,推断此铅锌矿床仍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复杂地形下高密度激电法2.5维有限单元法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量大,计算效率低,对计算机要求较高,2.5维模拟是三维问题的简化,较好地克服了上述问题。在高密度激电法模拟中,模拟的点数一般较大,要求程序计算效率高,因此对高密度激电法2.5维模拟研究是必要的。首先给出了2.5维稳定电流场的边值问题及对应的变分问题;为了能更好模拟复杂地形对极化率异常的影响,采用三角形网格,有利于模拟复杂地形又有利于将其应用于反演计算。推导了基于连续电性介质的2.5维稳定电流场的有限元法,利用等效电阻率法,编制了2.5维高密度激电法有限元模拟程序,计算了水平地形及起伏地形下的极化率异常模型,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分析得出了山谷地形比山脊地形对极化率观测的影响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原地浸出采铀是一种利用砂岩型矿层对水的渗透性,采用注、抽液孔向含矿岩层注入“溶浸液”和抽取“浸出溶液”而获得铀的先进采矿技术。研究井场下方 “浸出液”分布范围,不仅能掌握矿体的被覆盖程度和矿床开采率,且对于地下水体污染监控具有重要意义。对内蒙古二连盆地某铀矿地浸开采试验基地进行电法勘查,以对铀矿地浸开采过程进行监测试验。具体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和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对试验井场进行探测试验。试验区以抽孔为中心布设一个18×18的测网,测网的线距和点距均为10 m。电法探测试验时,对穿过抽、注井的5条纵向和4条横向测线进行了CSAMT观测,并对全区进行中间梯度激发极化测量。经过数据处理和反演得到了中梯装置视极化率平面等值线图及CSAMT二维电阻率模型,并结合研究区域已知资料进行解释,认为电阻率断面上井场区域下方的低阻异常带反映了地浸开采过程“溶浸液”的地下分布状态;视极化率平面等值线图上显示的抽注单元下方的大片低极化率异常,可能是由地下浸出液与岩层组成的离子导电体系“薄膜极化”效应产生的异常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