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学品生产种类不断丰富,沿海化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化学品泄漏入海对公共安全、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突出,加强化学品泄漏入海应急辅助决策技术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美国化学品应急响应体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相关应急辅助决策技术体系较为完善。鉴于此,本文概述了CAMEO Chemicals、CAMEO suite风险源数据管理模块和CAFE化学品数据库的指标及其作用,ALOHA模拟和MARPLOT绘图软件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以期为中国化学品泄漏入海应急辅助决策技术体系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危险化学品泄漏入海事故风险不断增大,而国内外在危化品泄漏事故对海洋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尚不完善。本研究针对危化品泄漏入海事故的特点,构建了危化品泄漏事故海洋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及技术路线,参考相关技术规范和文献资料,明确了不同类别海洋环境敏感程度的划分原则,提出了危化品泄漏事故等级和海洋环境质量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针对海洋水质、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物等环境质量要素,探讨了不同评价等级下调查范围、站位和频次等的设定方法。获取各项环境质量指标后,提出了基于有序二元对比定权的综合指数法评价危化品泄漏对海洋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本研究为危化品泄漏事故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海岸带化工园区化学品泄漏的环境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威胁我国海洋生态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海上化学品泄漏的生态环境风险损失进行先期评估,并将价值评估信息纳入到海洋环境管理中,可为海岸带开发以及海岸带管理经济刺激手段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本文选择厦门市海沧化工园区为典型案例区,进行海岸带化工园区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风险生态效应识别与影响预测,评估环境风险的生态损害价值,从而为基于环境风险分析的海洋生态资源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危险化学品吞吐量快速增长,海上化学品突发泄漏事故风险越来越严峻,对海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以发生在福建莆田南日群岛的"达飞巴莱里"触礁事故为例,对应急监测过程、海域污染状况、应急监测的经验与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监测表明,事故造成莆田、福清及平潭部分海域受到溢油及农药莠去津的污染,污染程度从重至轻依次为:南日群岛养殖区、福清养殖区、石城对照点海域、平潭对照点海域。整个应急监测为政府机构处置决策提供了较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应急预案、专业知识及监测思路3个方面,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今后开展海上化学品突发泄漏事故的应急监测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海上危化品泄漏事故频发,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而有关海上危化品漂移扩散数值模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依据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及其泄漏进入海水后的扩散行为的不同,将目前常见的海运危险化学品划分为4大类:海面漂移型、溶解扩散型、悬浮输移型和易挥发型。在此分类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国内外现有的适用于海上危化品漂移扩散的数值模型,对于未来海上危化品泄漏扩散快速预报、精细化预报模型的建立以及危化品泄漏的应急处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海底石油管道溢油的生态风险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油轮事故相比,由海底输油管道泄漏造成的溢油风险并未被人重视。作者通过石油泄漏风险、生态危害、风险防范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海底石油管道溢油的生态风险,以期为海洋石油开采、海底石油管线输运等海洋工程提供环境影响评价参考。在海底石油管道设计、运营等分析基础上,将海底石油管道泄漏风险来源归结为腐蚀、外力损伤、工程质量、海底水文泥沙地形地貌等方面。认为海底输油管道泄漏造成的生态风险包括:海洋生态结构失衡、景观生态价值下降、沿岸人类的健康风险等几方面。并就海底石油管道泄漏的风险提出了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7.
选择厦门市海沧化工园区为典型案例区,以二甲苯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海岸带化工园区化学品泄漏的环境风险与生态效应进行了预测和识别,评估了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水质、生物、潮滩生境4种对象的价值损失.结果表明,泄漏地点、风向、潮时以及泄漏量是影响化学品泄漏环境风险差异的主要因素.当泄漏量较小、泄漏点靠近化工泊位时,E风低潮时对海洋生态影响最大,此时最大生态价值损失约为3994万元;当泄漏量较大、泄漏点位于靠近外海的船舶锚地时,SSW风高潮时对海洋生态影响最大,生态价值损失最大为18732万元.在4种对象中,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和生物损失对价值损害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8.
蒋帅  郭培清 《海洋世界》2009,(10):76-79
国际社会的关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核污染,但是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核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因此,研究活动中应加强一定程度的监测,提供必要的预警,并防止今后发生泄漏事故。  相似文献   

9.
天津港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外贸港口早在公元8世纪,天津就是转运漕粮的重要港口。1860年天津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并逐步发展为近代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天津港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商港。现在天津港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同1万多户外国客商建立了长期的业务往来。天津港是以外贸为主的港口,港口吞吐能力目前为2400万吨,进出口货物中外贸货量占总量的80%,件杂货和集装箱货占  相似文献   

10.
大亚湾石化工业区为广东省政府列为5个重点发展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本研究选取石化区2种具有代表性的危险化学品原油和苯的陆源泄漏入海进行风险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风向与潮流动力条件叠加的最不利状况下,苯泄漏量比原油更大,但48h内扩散范围比原油扩散面积小。主要与泄漏点位置有关,泄漏点处水动力条件较强和油膜经过区潮流东西分流较大是造成原油扩散路径和范围明显增大的原因。危化品油膜扩散至养殖区的最快时间为2小时22分,到达水产资源保护区的中部核心区的最快时间为12h,到达霞涌-稔山旅游休闲娱乐区的最快时间为13h。为降低对大亚湾水产资源的影响损失,相关部门应在2h内进行应急救援,降低生态环境损害。提出以控制陆源污染、降低事故概率、减轻事故后果和对大亚湾敏感目标等的风险防范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溢油事故会对海洋、湿地和河口的生物造成严重危害。为了降低石油泄漏事故的危害,促进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了解油膜的运动路径和扩散范围,结合流、风等信息对油污的漂移进行预测。本文主要工作是利用NOAA的GNOME(General NOAA Operational Modeling Environment)溢油模型,对墨西哥湾"深海地平线"溢油事故在2010年5月8日~11日的溢油情况进行了溢油轨迹的模拟。模拟过程中,采用GOM HYCOM模式计算的流场数据和NECP的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风场数据作为GNOME模型的驱动数据。并将模拟结果与卫星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GNOME模拟的溢油轨迹与卫星应急信息中心网站(Center for Satellite Based Crisis Information)提供的油污覆盖卫星图相符性良好。并研究了流场的不确定性对溢油轨迹模拟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天津地处我国渤海西部,海洋资源丰富,临海优势突出,是天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在环渤海地区的五大海洋资源优势中,天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在我国沿海四大海区中,渤海沿岸港口资源比较丰富,现有港口密度最大。年货物吞吐量占全国港口的1/3,其中天津港口占很大比重,1996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6200万吨,占整个环渤海地区的1/4,除秦皇岛港为能源港之外,天津与大连港并列本  相似文献   

13.
青岛港黄岛油区建成投产后,在扩大石油进出口量的同时,也使事故溢油污染概率增大,对胶州湾海水环境造成了威胁。从已经发生的油污染事件看,溢油多数是由于油船海损,其次是港口机具或储油设备损坏造成的。由于溢油多数是突然发生,在短时间内将大量石油泄漏海中,造成大面积海面或海滩油污染。溢油污染不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而且油污染较长时间内难以清除干净,对海洋生态环境、沿岸旅游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产生恶劣的影响,因此溢油污染危害早已引起青岛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先后开展了油污染监测和预报工作。本文根据胶州湾及邻近海域事故溢油污染预警、预报的需要,给出预报模型和典型天气下黄岛油区溢油行为和污染范围的预测,对有效地预防溢油污染和制定抢救、回收措拖及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海洋污染中,以石油污染最为严重。据资料统计,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约为1000~1500万吨,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石油污染海洋的方式,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包括海上油井管道泄漏,油轮事故、船舶航行排污泄漏,大气降水等。在一般的情况下,由于海洋的自净能力,通过大气散播于大洋中的石油不为人所察觉。但是,那些工业生产中的突发事故,如油气管路泄漏,油轮事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福建宁德三都澳油品泊位码头溢油事故对大黄鱼保护区影响的发生途经、影响过程及影响方式,通过二维“油粒子”海域溢油风险评价模型,预测3#油品泊位码头前沿操作性泄漏和船舶航道泄漏在几种不利环境组合条件下的溢油风险影响行为,分析其溢油事故风险对大黄鱼保护区的影响后果.通过预测分析表明,3#油品泊位码头溢油事故对大黄鱼保护区海洋生态环境将产生极大不利影响,尤其是在大黄鱼保护区内发生溢油事故,将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须对溢油事故采取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处理.  相似文献   

16.
高斌  周良明  苗庆生 《海洋通报》2015,34(5):551-559
运用现场观测的天津港航道处水深、流速以及悬沙浓度资料,采用垂向平均的计算方法,得到天津港航道的悬移质 输沙率,讨论当前条件下天津港航道悬移质输沙的特点,为天津港港区及航道附近水域的泥沙输运及淤积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海洋平台上存在着大量的风险源,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火灾、爆炸事故不仅会破坏海洋平台的结构承载能力,而且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严重的财产损失和恶劣的环境污染.采用海洋平台定量风险分析方法,通过DNV风险评估软件,以事件发生的概率、造成的后果两方面为依据,利用事件树方法对影响海洋平台火灾、爆炸风险的因素(油气泄漏概率、不同泄漏方式和人员位置与风险源距离)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对如何降低风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到5月20日,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探平台爆炸漏油事故刚好满月。事故导致的原油大量泄漏,已造成众多野生生物死亡,并威胁到海岸地区渔民的生计。目前,溢油污染仍未得到全面控制。此次重大  相似文献   

19.
光催化降解分解水中污染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增加了废弃物的排放,大部分废弃物是有机物。有机物的污染问题在一些地方变得十分严重,除草剂和杀虫剂的广泛应用及其残余物的蔓延就是一例。有些工厂还不断向河流排出或泄漏有机物。环保当局固然可以制定更严格的排放标准以限制排放,因而工厂也会被迫对排放严加控制。但许多情况下需要对水再加处理,这些费用最终将转移到消费者头上,人们为干净的环境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因此,如何用更经济的方法达到这个目的而不限制生产是对人类智力的挑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有机物污染是个严重的问题。在美国,一半人是从地下水获得饮用水。目前在美国有数千口井因有害化学品超标而被关闭,在中国这个问题更为严重。在美国从饮用水中检出了700余种有害化学物,在美国和欧洲,水中已普遍受到卤代烃的污染。这种污染部分来自事故,也由于饮用  相似文献   

20.
危险化学品泄漏入海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法律法规建设、应急预案制定和应急管理机制等方面系统梳理我国危险化学品应急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措施,提出组织协调机制有待加强、应急预案体系有待健全和技术支撑稍显不足等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危险化学品泄漏入海的应急管理能力,具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应急管理内容,建立全过程应急管理;统一应急管理机构设置,理顺应急管理工作运行机制;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规范应急预案管理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