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第二次国际煤炭勘探会议于1973年10月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召开,会上报告的论文主要反映了第一次国际煤炭勘探会议(1976年在伦敦召开)以后所出现的煤炭勘探方法、技术、装备等方面新的进展。这次会议收入论文集的论文总共25篇。  相似文献   

2.
高分辨率地震技术的研究在国外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开始应用于油气、煤田、铀矿勘探和工程地质。然而,国内尚处于开始探索的阶段。近年来,随着煤炭事业的发展和现代机械化、自动化采煤技术对于新区煤田地质构造详细程度的要求,促使应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来解决下列几个问题:①煤层的连续性和追索煤层间断原因;②判定小幅度构造及小断层,③解决煤系地层的物性以及其间薄层或夹层情况等。另外,对于期望把地震勘探技术应用于其它复杂固体矿产探测方面研究来说,亦迫切需要提高其分辨率。因此,我们首先在类似埋藏深度浅、构造比较复杂、而沉积又比较有规律的煤田上开展方法技术试验研究,以便在基础理论及方法技术上取得一定进展,然后过渡到更加复杂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地震勘探技术以其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在煤田勘探中被广泛的应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德日存呼都格矿区采用地震勘探技术,在解释煤层、构造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给煤矿的开采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为煤炭勘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煤田地质与勘探》创刊已经20年了。20年来,它向读者介绍了大量的学术论文、科学试验和技术革新成果以及科技信息,反映了煤田地质科学和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目前,它在煤田地质界拥有一大批读者,并在地质界有一定的影响,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1992年获得了优秀煤炭科技期刊二等奖。 20年中,《煤田地质与勘探》刊出了2 000多篇文稿,其中包括21项讲座和24篇国外相关科技情况的介绍,促进了我国煤田地质科学和勘探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这些发展和进步可归纳为如下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1月25日,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三届二次会议暨中国煤炭学会七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会上,中国煤炭学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煤炭行业科技期刊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第一届全国煤炭优秀科技期刊"评选工作。《煤田地质与勘探》杂志在评比中  相似文献   

6.
华北型煤田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水文地球化学勘探是解决煤田开采过程中一系列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概化华北型煤田典型水文地质结构的基础上,分析采动影响下典型水文地质问题,揭示了华北型煤田地下水多场耦合关系与水文地球化学勘探作用机制及其测试分析处理技术;通过回顾水文地球化学理论发展历史,明确华北型煤田水文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可靠性;汇总地下水常用的水文地球化学组分及其测试仪器,并从图解法、数理统计法、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方面阐述水文地球化学勘探的技术手段;在此基础上,从地下水资源评价、突水水源动态识别、水文地球化学时空演化、地下水动力异常反演、地质结构异常反演、地下水混合模式构建及水热资源勘察等角度综述了多场耦合下华北型煤田水文地球化学勘探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明确了水文地球化学勘探的优越性与可操作性。结合华北型煤田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华北型煤田水文地球化学勘探典型技术核心及其存在的问题,指明了水文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研究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王松杰  曾爱平 《山东地质》2012,(8):48-50,54
地震勘探以其高精度、低成本、高效率在煤田勘探中已广泛应用,梁宝寺煤田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解释构造、煤层、岩浆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煤炭勘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山东煤炭科技》1983年创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山东省煤炭工业局主管,山东煤炭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性煤炭科技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37-1236/TD,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2801。主要刊登:煤矿开采、矿井建设、煤田地质与勘探、矿山测量、煤矿安全、煤矿机械与电气工程、煤炭加工利用、煤矿环境保护、煤炭经济研究、现代化管理新技术、新工艺、新经验、新动向,传播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等方面的论文:是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信息传播的桥梁与纽带,宣传科研成果、获取新信息资源和展示科技人员才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三十多年煤田普查勘探及矿井设计开发的实践,为了提高煤田勘探的地质经济效果,在煤田勘探技术方法方面,除了需要研究煤田的勘探阶段、综合手段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今年1月29日和30日两天,科学技术委员会地质矿产组在地质部地质科学院召开了一次普查勘探方法研究工作经验座谈会.会上交流了一年来在综合地质普查勘探方法、矿区开采地质资料与地质勘探资料的对比验证、数理统计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应用等方面的许多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通过这次会议,大家强调了普查勘探方法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并明确了几个问题:肯定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湖南省煤炭生产建设,向各级领导机关和生产、建设、设计、地质、科研教学等部门系统地提供全省资源勘探、生产建设等基本情况,湖南省煤炭局组织了全省煤田勘探、设计部门和各地区煤炭局,矿务局及重点煤矿(部门地县煤矿),对建国二十五年来所提交的不同程度的地质报告、生产开发及历史统计资料等三大部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搜集、整理,对煤田的分布与类型、成煤古地理、控煤构造条件及煤质特征等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与探讨,汇集成《湖南煤炭资料汇编》。《汇编》全部编纂完毕并出版,目前已分送有关单位。  相似文献   

12.
日前,由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完成的《煤田综合勘探技术及陕北榆神矿区详查与勘探》近日正式通过了包括3位院士在内的11位专家的评审。近年来,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完成了对该矿区的详查与勘探工作,从而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该项目提出的以地震、钻探为主的综合勘探技术,不但适合陕北煤田地质的特点和规律,而且推动了陕北煤炭资源的勘探进程,加快了勘探步伐,保证了能源化工基地的立项,促进了陕北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目前以榆神矿区为主的陕北煤炭基地已经被国家列为13个大型煤炭工业基地之一。据有关统计资料,本次勘探万t…  相似文献   

13.
正《煤田地质与勘探》于1973年创刊,双月刊,是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煤炭地质,矿井地质,煤系气,煤伴生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煤田物探,矿井物探,钻掘工程等方面,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与方法、先进经验等科研或工程实践成果。本刊发表的文章在国内外具有较广泛的影响,欢迎煤炭地质及相关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教师、学生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煤炭地震勘探技术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我国煤炭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有着近50年的历史。从无到有,从使用光点仪、模拟仪、数字仪到无线遥测仪;从折射到反射,从单次覆盖到多次覆盖;从二维到三维;从单波到多波。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煤炭地震勘探技术体系,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煤炭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成立5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煤炭地震勘探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煤炭地质勘探的作用和贡献,提出当前地震勘探面临的新课题,展望前景,为我国煤炭能源生产提供地质保障,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煤田地质与勘探》于1973年创刊,月刊(2022年1月起变更),是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煤炭地质,矿井地质,煤系气,煤伴生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煤田物探,矿井物探,钻掘工程等方面,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与方法、先进经验等科研或工程实践成果。本刊发表的文章在国内外具有较广泛的影响,欢迎煤炭地质及相关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教师、学生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6.
《煤田地质与勘探》2021,49(1):F0003-F0003
《煤田地质与勘探》于1973年创刊,双月刊,是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煤田地质,矿井地质,煤层气,页岩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煤田物探,探矿工程等方面,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与方法、先进经验等科研或工程实践成果。本刊发表的文章在国内外具有较广泛的影响,欢迎煤炭地质及相关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教师、学生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7.
我国煤炭绿色智能开采亟待解决透明地质条件精细构建问题,包括煤岩层构造、含水体、采空区与地应力等地质因素,该类隐蔽致灾体易诱发采空区突水或瓦斯突出等事故,是制约煤矿智能化开采与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三维地震勘探是目前探测断层和陷落柱等地质体的主要技术,但该技术基于反射理论框架,在小落差断层与小尺度陷落柱探测上仍存在挑战,发展针对隐蔽致灾体的煤田精细勘探理论与方法是安全与智能开采的基础问题。基于绕射的地震勘探框架在理论上能够突破传统地震勘探分辨率瓶颈,该前沿技术已在勘探行业权威期刊不断报道,国内外工业界和科研院校也投入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尚未形成方法体系与工业化软件。围绕煤田灾害源防治与智能开采关键地质问题,阐述了一套基于绕射理论框架的地震勘探系统,通过不同类型绕射波传播规律研究了弱信号捕获模式,利用反射波与绕射波多域差异特征提取了携带高分辨率响应的绕射波信息,基于散射点模型提出绕射波精细速度建模方法,在多学科交叉基础上发展了绕射波多属性融合解释与阻抗反演技术,进而形成一套适用于我国未来透明矿山绿色开采的基础学科与前沿技术。  相似文献   

18.
高精度煤炭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煤炭地震勘探技术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分析了煤炭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今后应努力研究和须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如频率的问题,小面元高密度采集问题,加强叠前研究工作问题,及单点地震技术应用问题,从而实现高精度勘探的目的,满足煤矿生产、建设、安全等日益增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传统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对复杂构造、下组煤层和灰岩探测的精度不高,很难满足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对地质条件透明化、精准化探测的需求,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运而生。中国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分为3个阶段:2005—2007年,探索与试验阶段;2008年—2014年:试验与示范阶段;2015年至今,推广与应用阶段。经过近20年的发展,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显著提高了复杂地质构造的探测精度,在解决特殊地质问题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结合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相关研究成果与勘探实例,对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等环节技术的现状进行了综述。面向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对小、微构造解译和岩性精准识别的迫切需求,提出地震观测系统的优化技术、连片处理技术、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OVT域的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深度域地震资料解释技术、人工智能处理解释技术等,将是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重点和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20.
华北平原自1956年以来进行了大量煤田的普查勘探工作,业已发现的掩盖式煤田有如兖州、淮北、丰沛、滕县、肥城、邢台、永城、三河、玉田等.这些煤田已部分地投入开采,对发展我国沿海工业、支援南方缺煤省区和煤炭出口起了很大作用.今后仍应在本区大力部署找煤工作,但找煤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