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口抽样调查是通过人口样本估算区域人口总体的一种手段。由于人口分布通常具有空间差异性,传统的抽样调查理论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空间抽样需求,合理高效的人口空间抽样调查方法对于人口统计、研究人类活动、解决城市问题等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与深度学习特征提取的人口空间抽样方法。在不透水面信息的辅助下,利用四叉树分割进行分层抽样,初步选择出可能存在人口分布的调查样本,并通过深度学习的常用模型——卷积神经网络估算样本建筑物密度,以辅助最终调查样本的选择与调查方案的制定。研究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筛选与人口分布密切相关的抽样区域,排除大量的无用样本,提高了人口调查的效率,节约了大量调查成本。  相似文献   

2.
招远市农村经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统计分析的核心是识别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间的空间关联或空间自相关,通过空间位置建立数据间的统计关系.将空间统计与GIS结合,以人均纯收入为指标把农村经济的分布划分为四个等级,并初步探讨了村域经济空间分布模式.研究表明,招远市农村经济的空间分布呈现"南-北"模式,存在6个热点和4个冷点,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通过空间统计分析和GIS的结合,能够更深入的探索、分析农村社会经济的空阎模式和空间关联,为进一步研究社会经济空间统计的尺度问题、基于空间统计的抽样和深入理解空间统计分析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统计遥感业务是国家统计局基于统计业务对空间信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将GIS、Rs和GPS空间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统计数据的获取、管理与分析中,从而提高统计效率和统计科技含量,构建新型国家统计业务体系。统计遥感业务数据具有多源、海量的特点,实现统计遥感数据的集成与管理是新型统计遥感业务成功运转的基础。针对统计遥感业务及数据应用需求,通过对各类空间数据集成与管理技术进行研究,提出在建立统计遥感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将影像以县级为单位进行拼接、然后压缩存储到统计遥感空间数据库,同时结合影像编目技术实现海量遥感影像的管理;提出将元数据管理和数据转换、数据直接访问以及数据互操作方式,实现多源统计遥感数据的集成与管理。通过多种方式,从应用层面较好地解决了海量、多源统计遥感数据的集成与管理,提升了统计遥感数据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统计遥感空间基础框架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通过建立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种类的空间基础框架数据库体系,根据地理空间位置实现统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针对统计遥感业务对空间基础框架的需求,提出了统计遥感空间基础框架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研究了框架建设中框架构成,数据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和组织运行体系等关键技术,并展示了统计遥感空间基础框架在国家统计遥感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5.
针对省级农业农村厅专题数据较多且无统一规范、分布广泛、信息孤岛化、数据更新手段落后、跨部门共享困难等问题,在收集、整合、分析宏观分布的业务信息和应用需求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分布式多源信息集成、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与分析等技术,开展农业农村地理信息共享服务模式研究,设计并实现了省级农业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包括门户、一张图综合分析、数据管理、服务管理、自助制图等子系统.实现了农业农村信息资源与测绘地理信息资源跨部门的整合、应用与共享,借助于国家、省级基础测绘和"天地图·陕西"成果,保证了农业农村地理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鲜活性.通过示范应用的引领作用,推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信息化,满足厅机关及直属单位、社会公众、其他部门的应用需求,提高农业农村数据的共享能力,为农业决策提供了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方法,在农业农村部门日常监管和应急决策中发挥了辅助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微观尺度,利用循环迭代拟合方法模型对统计人口和人口样本进行拟合和扩散;利用遥感监测和实地调查等方法提取了建筑物信息,并获取相关属性资料。对模拟人口数据和空间化的城市建筑进行拟合,借助ArcGIS平台,利用Python语言实现了城市微观人口的空间分配。  相似文献   

7.
面对自然资源遥感监测体系建设和省级基础测绘重点要素年度更新需求,本文以地理国情地表覆盖为主要参考数据,提出了省域遥感解译样本库的建设方法。首先制定了适用于深度学习的甘肃省自然资源遥感解译样本分类体系和顾及地学知识的样本选取标准,据此构建了囊括不同尺度单元的全要素、单要素和变化检测3类样本数据集;然后基于自主研建的甘肃省遥感解译样本库平台,构建了从样本采集、模型训练、智能解译到质量评估的全链路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面向不同尺度区域,地物提取准确率达90%,变化检测准确率达74%,实现了地表要素从粗粒度到细粒度的自适应解译。研究成果在甘肃省省级基础测绘更新、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及非农化监测等领域进行了业务化应用,提高了自然资源管理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物联网正在快速发展,而地理信息系统能够为联网的物体提供空间位置与状态可视化、时空关系管理与时空过程分析的技术支撑,已在物联网业务中大量使用。本文在分析物联网的需求和GIS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物联网应用GIS较为分散、开发难度大的现状,提出基于GIS的物联网中间件架构,并基于该架构实现了交通状况示范应用系统,有利于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统一服务、即时处理、实时预警和数据分析,降低了系统建设的成本和周期,提高了业务运维的效益,有利于促进物联网应用向空间化、可视化、协同化、普适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赵荣  董春 《测绘科学》2007,32(4):69-70,59
统计信息是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信息资源,涵盖了人口、农业、工业、经济等各类数据。采用GIS技术,有效地实现统计信息与空间信息的集成管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分析了GIS中常用的集成方法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统计信息的“空间化”实现两者集成的方法,并以人口为例,详细论述了通过“空间化”实现人口数据与空间数据的集成过程。通过这种集成,可以高效地利用GIS的分析功能实现统计信息的管理、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10.
3S技术在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空间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主要依据,监测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重要手段。3S技术为评价指标空间化表达提供了精确的定位、定量、叠加分析、统计分析的参数和方法,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度。介绍了利用3S技术对统计指标和地理空间指标空间化的过程和方法;论述了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空间化存在的问题,对河北坝上地区2008年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结果进行了空间化。空间化结果在空间上连续分布,基本符合当地的土地资源利用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1.
刘殿锋  刘耀林  赵翔 《测绘学报》2013,42(5):722-728
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微观邻域粒子群的土壤空间优化抽样方法。方法面向土壤空间调查的多目标特征,构建了基于最小克里金方差(MKV)和极大熵准则(ME)的粒子群多目标适应度函数,设计了最小样本量限制、样点可达性、采样成本限制和最小空间关联性四类粒子微观邻域操作策略,能高效协调土壤空间抽样精度、代表性、成本、样本量与样点布局等多目标冲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单目标粒子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该方法的目标冲突协同能力强、收敛效率高,所设计抽样方案最优,为土壤质量精确调查与高效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景观破碎度在冬小麦面积抽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破碎度指标引入到遥感抽样调查中,重点探讨了面积规模指标与破碎度指标在分层抽样中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种植结构破碎区域,面积规模指标与破碎度指标的相关系数均在0.7以上,可以作为分层标志,随着抽样格网不断增加,面积规模指标的相关系数不断增大,而破碎度指标的相关系数则不断减小。当格网小于100m×100m时,破碎度指标作为分层标志效果要优于面积规模指标;在种植结构规整区域,面积规模指标要始终优于破碎度指标,破碎度指标更适合于种植结构破碎、抽样单元较小的遥感抽样调查方案中作为分层标志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全国各地陆续开展的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工作,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在已经实际开展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实施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形成了一套开展该项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即利用已有的宅基地调查资料结合外业勘丈,套合影像进行实地核实或重新施测的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旭 《东北测绘》2012,(1):186-190
农村宅基地调查是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相对于城镇地籍调查,农村宅基地调查具有分布范围广、地域分散、适用农村宅基地确权政策的特点,探索适合农村宅基地调查的技术和方法是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就控制测量、权属调查和信息管理方面论述了农村宅基地调查中的关键技术,为更好地开展农村宅基地调查工作和增强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the disaggregation of consumers is crucial in understanding the fragmented markets that are dominant in many developed countries, it is not always straightforward to carry out such disaggregation within conventional retail modelling frameworks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data. In particular, consumer grouping based on sampled data is not assured to link with the other statistics that are vital in estimating sampling biases and missing variables in the sampling survey. To overcome this difficulty, we propose a useful combination of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ling and microsimulation approaches for the reliable estimation of retail interactions based on a sample survey of consumer behaviour being linked with other areal statistics. We demonstrate this approach by building an operational retail interaction model to estimate expenditure flows from households to retail stores in a local city in Japan, Kusatsu City.   相似文献   

16.
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的快速更新是困扰测绘生产单位的难题,通过试验利用同期完成的大比例尺农村地籍调查成果具有现势性强、精度高的优势,找准该数据用于DLG更新的切入点,对农村地籍要素进行分类与提取,基于自动综合更新技术模式,完成同期城乡数据的衔接及整合,实现行政区划单元范围1∶10 000DLG居民地要素快速更新,为以后省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的快速更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夏广岭  王美英 《北京测绘》2007,(2):57-58,56
为了减小目前常用坐标放样方法中手工输入全站仪数据对作业精度和速度的影响,利用CASS、SV300等数字测图软件相应功能提取各设计点的坐标值,把这些设计数据与控制点数据合并成一个数据文件后,将此数据文件通过数据线传输到全站仪内存文件中,现场利用全站仪自带的坐标放样软件,快速准确地进行放样,从而实现了坐标放样的内外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福建省开展农村地籍调查与不动产登记的需求,使用优于0.2 m分辨率航空影像,探讨航测技术应用于农村地籍调查中的适宜性与可靠性。通过选取4个具有代表我省地形地貌特点的区域,分别采用航测法与图解法对农村地籍要素进行量测,统计分析量测的界址点所能达到的数学精度,阐述航测技术中精度控制的关键技术。通过实验研究,最后对我省开展农村地籍调查合理的施测方案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农村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亮 《北京测绘》2014,(4):96-98
介绍了低空无人机航测系统和农村地籍调查内容和目的,提出了利用无人机航测在农村地籍调查中应用路线,分析了农村地籍调查中工作中航测法应用的优点,实践证明运用无人驾驶飞机航拍影像照片开展地形图的测绘技术在乡村地籍调查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调查的数据准确性,改进了传统技术的流程,有效地降低了调查的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