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于2007年和2014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测量了南沙红树林湿地公园一期、二期及其附近河涌8个采样点的水体温度、pH、DO、COD、BOD5、TP和TN等物化指标。通过对比监测结果和倍斜率聚类评价结果发现:研究区水质总体上处于-Ⅲ级或-Ⅳ级的“尚清洁”状态;红树林湿地公园一期2008年对外开放后至2014年,水环境指标中pH变化范围不大,DO、COD含量有所下降,BOD5、TP和TN含量均呈增加趋势;2007年南沙红树林湿地公园一期采样点W1、W2、W3水质优于河涌采样点W7和W8,河涌采样点W7和W8水质优于红树林湿地公园二期采样点W4、W5、W6;2014年南沙红树林湿地公园二期采样点W4、W5、W6水质优于红树林湿地公园一期采样点W1、W2、W3和河涌采样点W7、W8;8个采样点中水质改善最明显的是二期采样点W6,水质下降最明显的是一期采样点W3;丰水期河涌水质2014年较2007年有所好转,但红树林湿地公园水质无论枯水期亦或丰水期,多数情况下优于河涌水质;研究区域水环境质量的时空差异总规律为2007~2014年南沙红树林湿地公园二期水质好转,一期水质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
闽东南沿海老红砂沉积地层与形成时代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结合TL、ESR和14C等测年,对广泛分布于闽东南沿海的老红砂沉积地层及其形成时代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该区老红砂沉积地层可综合划分为5个地层段,其中老红砂层可分出3个地层段,分属60~40 ka B.P.、30~25 ka B.P.和20~10 ka B.P.所形成;两个古土层,反映大约在40~30 ka B.P.和25~20 ka B.P.老红砂的发育有过两次较长时间的沉积间断或减弱。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层时序与属性语义的相邻钻孔地层连接与推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相邻钻孔之间地层连接关系的判断与推理是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学建模的关键。相邻钻孔之间地层的连接关系可分为基于年代地层单位的时序地层关系和基于地层属性的岩性地层关系两种;地层属性及其语义关系是岩性地层关系判断和细节地层连接的基础。相邻钻孔之间细节地层的岩性连接有对应、包含和尖灭3种,基于地层属性及其语义关系的地层连接关系推理有6种基本模式,设计了相应的地层连接推理算法。以徐州地区两个邻近地质区域的寒武纪钻孔数据为例,在GeoMo3D平台上进行了地层连接与推理实验,验证了基于细节地层属性的语义关系进行连接推理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陕西北部榆林第四纪地层剖面的粒度分析与讨论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文根据榆林剖面及其粒度分析结果,讨论了剖面中地层的沉积相、古气候和环境演化.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位于苏北盆地中部的兴化XH-1孔350.08 m连续岩芯的古地磁测年,确定了年代地层序列.在此基础上,对钻孔沉积物进行了以粒度特征为重点,包括矿物组成、结构、沉积构造和沉积组合在内的综合岩相古地理分析,划分出8个沉积相和19个沉积亚相.并根据沉积相的组合特征,将苏北盆地3.20Ma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划分为沉降盆地...  相似文献   

6.
楚科奇海和白令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 1 999年 7月至 8月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雪龙”号考察船在楚科奇海 ( 66°0 .3′N75°1 8.6′N ,1 5 3°36.5′W 1 74°5 9.5′W )和白令海 ( 5 5°5 9.8′N66°0 .3′N ,1 73°2 1 .1′E1 75°5 3.9′W)采集的 5 1份网采样品和 2 4份水采样品 ,鉴定浮游植物 3个门类 38属 1 2 1种 (含变种和变型 ) ,都是真核藻类。其中楚科奇海有 33属 1 0 3种 ,白令海有 2 5属 71种 ,两海区共有种 49种。这些种类可分为 4个生态类群 :( 1 )北极类群 ;( 2 )北极、亚北极北方类群 ;( 3)北方温带类群 ;( 4 )世界性广温类群等。主要优势种有楚科奇海的格鲁菱形藻 (Nitzschiagrunowii)、诺登海链藻(Thalassiosiranordenskioldi)和聚生角毛藻 (Chaetocerossocialis)等和白令海的西氏细齿状藻(Denticulaseminae)、柔弱菱形藻 (Nitzschiadilicatissima)、成列菱形藻 (N .seriata)和长海毛藻(Thalassiothrixlongissima)等。楚克奇海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 ( 8.32× 1 0 7个 /m3)远高于白令海( 1 .5 8× 1 0 6个 /m3)。文中还讨论了调查区浮游植物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对杰得帕星隆起进行实测地质剖面和路线地质调查,确定杰得帕星隆起所出露的地层;运用RS和GIS技术对杰得帕星隆起的形态进行DEM分析.根据杰得帕星隆起的地质年代、DEM形态分析及所出露的地层,对杰得帕星隆起前后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发现杰得帕星隆起主要是白垩世的造山运动及其后期运动和发生在早更新世末的西域运动造成的,这两次构造运动对杰得帕星隆起后的沉积环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文田 《山地学报》2008,26(1):97-102
河南省区域地质构造位置横跨我国南北两大板块,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河南省丰富的地质遗迹旅游资源.依据<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与指南>,河南省地质遗迹可分为7个主类,22个亚类.就主类而言,最重要的是地质地貌景观和典型地质剖面,分别占全省地质遗迹数量的35.7%和24.3%;就亚类而言,最重要的是构造地貌、花岗岩地貌、地层剖面、温泉景观及典型矿床.依据区域构造位置与地貌类型单元,可以将河南省地质遗迹划为5个分区,不同的分区在地质遗迹资源种类、数量、级别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根据野外调查资料,研究了茂汶-汶川段岷江两岸滑坡的发育及分布规律,重点突出了控制滑坡发育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貌三大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详实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陕西榆林地区古风成沙地层中化学元素的含量变化和地层岩性特征.讨论了该区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规律,初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第四纪以来,榆林地区的气候明显较东南部地区干冷。2.该区第四纪以来.气候经历了16个湿热——干冷变化周期.中更新世以来的14个变化周期与陕西洛川剖面所代表的气候变化周期几乎完全一致.3.该区气候发展变化的总趋势似乎是愈来愈干冷.  相似文献   

11.
中国堵江滑坡发育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已经发现和识别出160余个堵江滑坡,根据这些实际资料,绘制了我国滑坡堵江事件分布图,研究表明,堵江滑坡的发育与我国的降雨分区、地形地貌、断裂分布、地震活动和地层岩性的分布密切相关,从而堵江滑坡灾害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发育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Mean net annual balance and the related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have been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well-dated artificial layers in shallow ice cores (Chernobyl, 1986, and atmospheric thermonuclear tests, mainly in 1961-62 in Novaya Zemlya). Seventy ice cores from 13 Svalbard glaciers have been analysed. On each glacier, in its accumulation area and at the highest elevation, one ice core was recovered down to about 40 m and sampled for radioactivity measurements to determine the 1986 and 1962-63 layer (1954 was the initial date of the nuclear tests). For each glacier, at least five complementary ice cores from the accumulation area were analysed to determine the Chernobyl reference layer. Six ice cores exhibit both the Chernobyl and nuclear tests layers and are of special interest in this study.
This work provides new data on the deposition rates of natural and artificial radioisotopes. Using ice cores samples from the Arctic glaciers, even with superimposed ice accumulation, it is possi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Chernobyl and the nuclear tests fallouts. This work also shows that the mean annual net balance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for at least five ice core locations in the Svalbard glaciers for the two periods extending from 1963 to 1986 to the recent date of drilling.  相似文献   

13.
高善明 《地理研究》1985,4(1):54-62
本文根据河谷阶地对比,沉积相特征,孢粉组合,石英砂表面微结构组合和14C、古地磁年龄数据,探讨滦河(东部)冲积扇的形成时代、沉积环境和沉积速率,为研究唐山山前平原地下水储存条件提供一些论据。  相似文献   

14.
位于北京西南57km的牛口峪水库建于奥陶系喀斯特化石灰岩之上。沿着区域性断层强烈的喀斯特作用使得水库发生严重渗漏,并污染了地下水体。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对水库渗漏的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1.牛口峪水库地区石灰岩含水体的特征主要受到牛口峪坡立谷演化过程的控制。地表下5—10m是喀斯特强烈发育带,但是充填在喀斯特裂隙中的红粘土降低了石灰岩含水体的导水性和储水能力。深于地表以下10m处,主要为裂隙含水体。石灰岩中的溶蚀裂隙和小管道沿着F_2断层发育。2.石灰岩含水体中存在着受库水影响较大的浅循环潜水流和深循环裂隙扩散流。3.牛14孔和牛11孔分属于两个水文地质单元,库水向牛11孔方向渗漏的可能性很小。4.库水主要通过表层灰岩体结构遭受破坏的石灰岩裂隙进行渗漏。最主要的渗漏带是牛14孔—牛10孔—马刨泉带,其次是水库—牛7孔—马刨泉带和四副坝坝基渗漏。主坝坝基深层石灰岩体中的渗漏是存在的,但不严重。  相似文献   

15.
华南末次冰期盛期最低海面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镇国  徐起浩 《地理学报》1995,50(5):385-393
本文从陆架残留砂、水下海滩岩、陆架残留地貌、海底岩芯、珊瑚礁沉积间断、陆域侵蚀沉积反映等方面,综合考虑海面下降、陆架均衡沉降、构造活动、海流潮流波浪的再造作用等多种因素,认为华南末次冰期盛期的最低海南可能是-80m左右。  相似文献   

16.
休宁白垩系红层盆地的沉积特征和地貌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宁白垩系红层盆地是晚侏罗纪初,早白垩纪末形成的断陷盆地。盆地形成以后接受白垩纪的红色沉积物,沉积总厚度为2350—3929m。在喜马拉雅运动中盆地抬升,在构造、沉积和外力作用下,形成了典型的红层地貌。  相似文献   

17.
红层高悬台地"顶平、身陡、谷深",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水富集规律。依据以抗旱打井取得的数据、资料并结合前人已有成果,探讨红层高悬台地在不同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条件下的地下水赋存特点,显示地貌形态与地质构造协调控水。台地中部尤其是沉积盆地边缘,是抗旱找水打井的有利地段。台地边缘地下水可采资源和储存量较少,但在局部地貌汇水有利部位和构造发育地段,可形成局部富水块段,因而应按"贫区中找富块,贫块中找富点"的思路,寻找微型、小型储水构造,找准补给、径流、排汇和含、隔水层关系,准确定位、打井找水。受地形地貌条件所限,红层高悬台地尤其是边缘地带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宜尽量打深井揭至侵蚀基准面以下,才更有可能多出水。  相似文献   

18.
广东碳酸盐溶洞发育的控制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碳酸盐溶洞主要分布在粤北的韶关、清远两市。基岩岩性、地貌位置、水文条件、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是该地区溶洞发育的主要控制因子。广泛分布于华南岩溶山区、多级台地、山间盆地的晚古生代厚层碳酸盐岩是溶洞发育的物质基础 ;充沛的降水和活动频繁的地下水是溶洞发育的动力因子 ;褶皱核部、近翼部以及深大断裂的两侧是溶洞发育的有利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19.
老挝龙湖矿区ZK309孔泥岩层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挝龙湖钾盐矿区是呵叻高原钾盐矿在老挝境内最主要的钾盐矿区之一,ZK309钻孔是龙湖矿区打穿最好、取样最完整和最典型的钻孔之一,通过对该钻孔盐岩上覆碎屑层的地层、矿物、元素的分析,得出泥岩层作为成盐沉积旋回中的一部分,其矿物元素变化和与其接触的下伏盐层的类型、特征等密切相关。同一旋回中自下而上泥岩颜色由青灰色变为红色,明显表现出沉积环境由还原性转变为氧化性。盐类矿物在垂向上表现出自下而上的淡化序列。矿物和元素在103~107 m处的突变显示盐岩沉积后期曾明显有水流体的淋滤作用,通过微量元素含量等的分析,该水流体表现为偏向淡水的淡水、海水混合水。碳酸盐矿物组合及含量显示当时可能有高Mg流体的活动。将粘土矿物组合与中国其它海相和陆相盆地粘土矿物组合相比较,得出粘土矿物组合与海相更相似,加上绿泥石含量较高,初步推测粘土矿物可能来源于海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20.
雷州半岛火山岩的水文地质特征与富水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中恒 《热带地理》2004,24(2):136-139
根据雷州半岛火山岩的地质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叙述了该地区火山岩地下水含水层特征以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根据不同含水层的岩性、泉水出露和钻孔出水量,分析了该区火山岩的富水性及富水规律,为城镇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供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