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根据地震科学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从1983年开始,国家地震局组织全国地震系统的精锐科技力量编制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图。为总结前阶段编图工作经验和布署下阶段工作,国家地震局在广州国际地震区划学术会议之后于1987年12月12日至16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了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图第二次编图工作会议。会议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葛治洲副司长主持,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图主编高文学同志在会上作了编图工作报  相似文献   

2.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组织了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地震局科学顾问丁国瑜为组长的12位国内外地震地质学专家验收组。他们于1988年8月5—19日行程7000Rm余,对阿尔金断裂带进行野外考察、现场验收。8月20—22日又听取了参加阿尔金断裂带研究课题的5个单位,即新疆地震局和青海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地壳应力研究所和地质  相似文献   

3.
由地震科学基金会主持召开的《我国地磁台站K指数测量方法的研究》课题,于1992年9月15日在江西省九江顺利通过鉴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天津市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  相似文献   

4.
大比例尺活动断层填图工作是我国近两年地震地质研究中的一项主要工作。目的是通过详尽的工作,更深入地研究我国主要活动断裂的几何学、演化历史及形成机制、断裂运动学特征、古地震及大地震重复间隔,为地震预报、工程地震危险性评价及减轻地质灾害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了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加强其组织管理和学术指导,在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的协助下,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福建省地震学会、福建省地震局地震综合队于1989年5月7日至11日在福建厦门联合主持召开了“华南沿海地区活动断层标志研讨会”。学部委员丁国瑜先生、国家地震局活动断层填图工作专家组全体  相似文献   

5.
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和黑龙江省地震办公室主持召开的“全国火山、地震研讨会”于1989年7月19日至22日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举行。会议目的是探讨我国火山地震活动的特征和规律;借鉴国外经验,论证我国火山地震监测研究的方向和科学思路。会议代表来自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情报中心,局属有关研究所和省局(办)以及北京大学,黑龙江省地矿局等单位约50人。局综合计划司,科技监测司,震害防御司,国际合作司等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有十余名代表作了大会发言。与会代表针对黑龙江省地震办公室和五大连池火山地震监测站任锦章等四同志为会议主要议事内容准备的专题报告以及其他代表的大会发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科技监测司蒋克训同志作大会总结。黑龙江省地办(?)振海同志宣读了由刘若新、谢礼立等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联名倡议成立“火山专业委员会”的倡议书,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响应。会议期间还组织考察了曾于公元十八世纪廿年代(清康熙年间)喷发过的老黑山和火烧山。五大连池天然火山博物馆壮丽的火山地貌和典型的熔岩景观,给  相似文献   

6.
由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鲜水河地震带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9月4日至7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国家地震局及直属所、队,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办),有关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160名。四川省科协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7.
1987年6月22—26日,国家地震局在山东蓬莱县召开了重新评定鲁南地震区划工作(简称鲁南项目)三级课题验收会。会前6月16—20日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还组织了9名地震地质专家对1668年郯城一莒县8~(1/2)级地震震中及  相似文献   

8.
1988年新春伊始(1月5日—8日)于乌鲁木齐市召开了“阿尔金活动断裂带”研究课题第三次工作会议。李玉龙、刘光勋、张裕明研究员,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李裕彻、朱世龙,以及地震出版社副编审何寿欢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主要是近几年来一直在野外实地考察阿尔金活动断裂带的甘肃、新疆、青海省(区)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和地质研究所5单位的同志,共27人。新疆地震局局长石鉴邦、党组书记杨振铎等在会前着望了与会代表,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1983年12月10日至16日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和中国地震学会地震专业委员会联合在重庆市召开了全国地震台站观测技术与研究成果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有关61个单位,共89位代表。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司长、中国地震学会秘书长陈鑫连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特别邀请了 ISC 国际组织的中国理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馨菱先生,安徽省地震局副局长陆远忠阿志分别向大会作了关于地震台站发展历史和介绍安徽省地震台站开展课题研究的工作经验的专题报告。会议期间业务牵头  相似文献   

10.
受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委托,广东省地震局于1993年8月30日至9月4日在广东河源召开了和平地电台鉴定验收会。参加会议的有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兰州地震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球物理研究所及天津市地震局等单位组成的鉴定验收组的专家、广东省地震局有关领导、管理人员和课题项目组成员等共30余人。  相似文献   

11.
经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批准,由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吉林省地震局、通化市地震办公室共同举办的全国地下水动态映震机理研讨会,于1992年7月29日至31日在东北边陲集安市云峰发电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名地震监测、分析、预报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介绍了国外地下水动态的研究现状;交流国内在这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今后深  相似文献   

12.
1888年10月9日至13日,国家地震局在银川召开了全国地震活断层填图工作会议,共有29个局、所的有关地震科技工作者89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的朱世龙主持,学部委员丁国瑜等十几位专家到会评审。会议期间邓起东、周瑞琪、刘百篪分别就海原断裂带1:5万活断裂填图,曲江断裂带1:5万地震地质填图和全新世古地震研究方法与标志的研究三项成果作了详细汇报。与会代表和专家对此三项成果进行了重点评审。对辽宁、安徽、福建、四川、甘肃、陕西、江苏七省地震局的活断裂填图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3.
由西藏自治区科委和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共同主持的西藏当雄(8.0级)、墨脱(8.6级)大地震宏观考察工作成果,在李坪教授主持下,经专家审议,于1987年1月17日通过评审验收。评审认为,这项成果“对于认识喜马拉雅弧形构造不同部位发生的大地震的特征,大陆地震发震过程乃至大陆构造动力学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对西藏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地震区划和工程抗震等亦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是一项重大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14.
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八日至十四日在昆明召开了全国地下水动态清理功关交流总结会。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地质研究所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等24个单位的55位代表。在这次会上,对一年多来清理攻关的情况进行了广泛交流。首先,清理攻关组的两位同  相似文献   

15.
1986年9月5日至10日,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主持的全国地震水化基本台网验收现场会议在天津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办)台管部门负责人、地震水化基本台网Ⅰ类台负责人和台网验收领导小组成员以及1986年接受验收的Ⅱ类台代表共70余人。国家地震局原副局长林庭煌、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马宗晋和天津地震局局长尹伯忠、副局长尹集刚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 为了贯彻国家地震局提出的在“七·五”期间要加强地震观测系统现代化建设的精神,首先应加强对地震水化监测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华南六省(区)的地震科研、监测预报、防震减灾工作和配合“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广东、福建、海南、江西、湖南、广西等六省(区)地震局(办)在国家地震局支持和指导下,于1991年9月25—28日在广州联合召开了华南地区地震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华南六省(区)地震局(办)的领导和地震科技人员80余人。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李宣瑚副司长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朱启淦同志到会指导并讲了话。会议由福建省地震局袁定  相似文献   

17.
1987年6月4—8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了全国(1986年度)大震速报质量评比会。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30个地震速报台站的代表,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以及技术管理单位——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代表。对26个地震速报台站的速报质量进行了评比。  相似文献   

18.
受中国天文学会委托,由北京天文台天体测量研究室召集的天文地震工作协调会,于1986年5月13至1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北京天文台台长王绶琯在会上致开幕词,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马宗晋讲了话,全国其它天文台的领导人员到会或寄来书面发言。南京天文仪器厂副厂长胡宁生、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副处长杨懋源也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共有天文、地震、高校、测绘、气象等部门的17个  相似文献   

19.
1987年1月6日至10日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在昆明召开了全国历史地震工作会议,国家地震局系统的28个单位计4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20.
在炉霍7.9级地震发生11周年之际,由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学会、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鲜水河地震带地震学术讨论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国家地震局及所属研究所、队、各省地震局及有关大专院校共50个单位的160名专家、教授和科技工作者。国家地震局、省科协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大多数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