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南岳衡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与旅游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岳衡山是中国南方唯一的一座五岳名山,也是中国历史上南方最大的文化、宗教活动中心,索享“五岳独秀”、“中华寿岳”、“宗教圣地”、“抗战名山”等盛名,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然而,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给南岳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既带来了机遇又造成了压力。因此必须处理好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强调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全方位的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规划,合理布局,控制容量,重视生态道德教育,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南岳衡山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莉 《热带地理》2002,22(3):241-244
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经数千年人类历史文明洗礼,已积淀了深厚而独特的书院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寿文化、抗战文化、名茶文化等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在绿色消费、生态旅游盛行的当代,应充分利用南岳衡山这一特有优势,大力发展名山生态文化旅游,进一步优化其自然生态环境,瞄准旅游目标市场,推出系列特色生态文化旅游精品,加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岳衡山自然景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南岳衡山是中国南方唯一的一座五岳名山,也是中国历史上南方最大的文化、宗教活动中心,素享“五岳独秀”、“文明奥区”、“宗教圣地”、“抗战名山”等盛名,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独特的景观美学价值、丰富的科学艺术内容、多彩的景观景目。经数千年人类文明洗礼,又使其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衡山的景观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规划,合理布局,进一步优化自然生态环境,推出南岳特色生态旅游精品系列,以满足当代旅游者回归自然、绿色消费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4.
论南岳衡山旅游商品的深度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彭蝶飞 《热带地理》2002,22(4):355-358
南岳衡山不仅是南方重要的旅游商品批发中心,而且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副主席据南岳衡山旅游商品开发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应以佛教文化、寿文化为主题形成龙头旅游商品,以提升品牌形象和整体形象,通过面向市场,依托衡山,整合资源,突出特色,严格管理,加强促销等策略进行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5.
丁媛 《热带地理》2007,27(2):170-174
在对南岳衡山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南岳衡山进行旅游产品深层次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有针对性地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节庆旅游、体验旅游4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南岳衡山旅游产品深层次开发的有效途径,并就南岳衡山旅游产品深层次开发应采取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千百年前,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这表明,黄山它集名山奇景之大成。可能人们有这样的疑问:五岳命名已越两千年,何以当时未把黄山包括在内?五岳无疑应是古人最为推崇的名山,早在秦汉前的史籍中便屡有记载。据查,在西汉宣帝时,曾专门颁布诏书,命名五岳。只是当时命名的南岳是安徽潜山县的天柱山。随着物换星移,隋朝以来,南岳称号归于湖南省的衡山。翻开  相似文献   

7.
彭蝶飞 《热带地理》2008,28(3):277-282
剖析南岳衡山寿文化内涵,针对其"五岳独秀"、"宗教圣地"及佛、道、儒3教共存共生的显著特点,根据现阶段寿文化开发现状,从"明确定位品牌主题,突出品牌形象设计"、"深掘品牌内涵,融合佛道寿文化"、"增强寿岳吸引物,丰富品牌附加值"、"选准目标市场,加大促销力度"和"完善品牌体系,注重品牌质量"等方面入手构建其"寿岳"品牌.  相似文献   

8.
南岳衡山素以云海、林海、花海而称胜。在国民生活方式和行为意识由"小康型"向"生态型"升华,并以竹文化生态旅游为时尚的当今世界,南岳衡山对游客的吸引力日渐凸显。因其具有毛竹生产的适宜生态环境、竹文化旅游开发的交通区位优势,同时具有竹林面积大而分布相对集中、竹品开发历史悠久而用途广泛、竹文化工艺品位高且知名度大等资源特色,预示着其竹文化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但必须保证重点、择优开发、规划先行、科学兴竹,且宜于主打"中华寿岳"竹文化品牌,重点发展竹文化长寿养生休闲度假旅游,优先开发后山竹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9.
名山分类是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理论之一.按成因、属性和功能等不同标准,将中国名山分成地质、气候、历史、文化、政治、军事、揽胜、探险、科考、健身等17个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10.
山地是宝贵的旅游资源。近三十年来,国际旅游事业发展迅猛,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山地的旅游开发。瑞士积极利用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并开展游览、登山、疗养、滑雪等活动。一些传统名山(如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日本的富士山、苏联的高加索山等)均被开辟为旅游胜地。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有许多名扬中外的山地,如五岳、黄山、庐山、峨眉山等,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攀登或宗教朝圣之场所。历史  相似文献   

11.
程绍文  李艳  张晓梅  李照红 《地理科学》2017,37(10):1569-1576
以武当山为研究案例地,通过游客问卷与访谈调查,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定量分析武当山旅游体验对游客认知、思想、行为意愿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 武当山游客的旅游动机有宗教朝圣、文化体验、娱乐放松及感情交流4类;② 宗教文化旅游影响游客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及对道教文化的认知、态度及践行意愿;宗教文化旅游对游客的影响强弱因动机而不同,自强至弱依次为宗教朝圣、文化体验、感情交流及娱乐放松。  相似文献   

12.
孙艺惠  陈田  张萌 《地理科学》2009,29(6):840-845
近年来,伴随旅游市场生态、文化诉求的日益增强,世界范围内乡村景观遗产旅游备受青睐。中国广袤的地理环境空间中拥有丰富多彩的乡村景观遗产资源,正在成为推动现阶段特色化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也引发了遗产地过度商业化、超负荷接待等问题,威胁到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浙江龙门古镇为例,在借鉴传统开发模式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保护性旅游开发模式,以实现保护前提下乡村景观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3.
广州近,现代史迹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文君 《热带地理》1996,16(2):183-190
近、现代史迹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组成部分降主要标志,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利用价值。本文阐明了近、现代史迹旅游资源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突出地位,提出高起点,系列化重点开发干史迹专题景区,构建广州“近,现代史迹旅游中心”,把广州旅游业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将广州建成“亚太地区国际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4.
全球眼界下妈祖文化旅游发展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金波 《热带地理》2007,27(2):175-179
中国大陆妈祖文化的热涨是传统妈祖文化复兴与现代旅游发展结合的产物。源于中国的妈祖文化历经宋代的闽粤海洋女神崇拜,元明时期成为多元复合海神,自清以来走向全球,越来越具有全球化意义,传达出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精神价值、包容大方的为人之道以及善良平和的处世哲学,这使妈祖文化旅游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中国妈祖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旅游产品开发严重的低质和异化现象、旅游活动单调和参与性差、旅游商品少、缺乏系统专项规划等问题,亟需以全球视野、整合提升文化品味进行新一轮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新疆喀什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构思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对喀什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要突出以维吾尔族、塔吉克族民俗风情为主基调,以丝路文物古迹和帕米尔高原自然风光、平原沙漠为辅的旅游主题,重点开发历史文化名城-喀什市中心旅游区、喀什民俗大观园景区、塔什库尔干石头城景区、慕士塔格冰川公园景区、莎车景区、卡尔苏沙漠景区、唐王城景区,西克尔-青石峡景区、喀什噶里-四十眼泉景区等。以喀什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和喀什民俗大观园主题公园、慕士塔格冰川公园开发为先导,重点规划设计、重点投资建设、形成以喀什为中心,塔什库尔干县城,莎车县城和巴楚城为外围支撑,以314国道为主线,315国道和215省道为干线的旅游线路,构成连接全地区主要规划景区的旅游网络。  相似文献   

16.
名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思考——以梅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万源  李海山  刘远清 《热带地理》2006,26(1):66-69,80
文化旅游是名城旅游开发的核心,名城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文化环境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梅州市为例探讨名城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文化环境与文化生态.文化环境问题是客家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客都"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环境感应下的客家文化生态特性的分析,提出名城文化生态的旅游开发理念:尊重名城文化生态要求,保护好名城文化生态,以文化生态的旅游开发方式科学展示名城文化.  相似文献   

17.
刘益 《热带地理》1996,16(3):276-282
本文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分析了广东省文化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并对岭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