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气候变暖对陕西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陕西42 a(1960—2002)气候资料,分析评价气候变暖对积温、无霜期等热量资源的影响,用T uyn thw h ite M em ora l理论模式计算了气候变暖对陕西省农业气候生产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气候变暖使陕西农业生产的热量资源增加,但降水量减少,气候生产力降低。同时讨论了气候变暖后陕西农业生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大兴安岭东南部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大兴安岭东南部1971~2005年气温资料与玉米、大豆、小麦和马铃薯产量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4种作物气候产量与各个气温因子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值.由此可见气候变暖有利于该区各种作物产量的提高.气候变暖可使作物生长期延长8~15天,因此可以引种生长期为120~130天的高产品种,增加中、晚熟品种.气候变暖扩大了作物种植区域,作物的种植北界北推,范围扩大至49°45′N 以南的地区,上界升高至海拔400 m.但是气候变暖也增大了干旱发生的机率,加重了干旱的程度,增加了农作物害虫对农田的危害.气候变暖使异常天气事件增加,对农业产生一些不可逆的影响,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加剧.  相似文献   

3.
广东地区的气候变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根据广东省86个站1961~2000年气温资料、广州市1908~2002年气温资料以及1958~2001年南海海平面资料,论证了广东省气候变暖的明显趋势;从热量资源、作物和品种布局、作物产量、病虫草害、农业气象灾害等方面论述了气候变暖对广东农业的可能影响,并提出了防范和适应气候变暖的农业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在空间上,变暖的区域以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较为明显。在时间上,以冬季变暖最为突出。据有关资料分析:自1986年以来,我国已连续17a冬季偏暖。2001年冬(2001年11月至2002年2月)是全国近40年的第二位暖冬,是黑龙江省近70年首位暖冬。五常市2001年冬季平均气温为-9.8℃,相当于吉林省四平一带的常年气温。在空间分布上温度带北移300~400km。暖冬对人类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面是暖冬对五常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供参考。1暖冬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在农业生产上暖冬…  相似文献   

5.
杜海香  孙彦坤 《黑龙江气象》2010,27(1):30-31,33
本文根据气候变暖的气象现象,结合有关研究,提出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依据黑龙江省主要气候特征和主要作物的生长习性,提出了黑龙江省作物区域布局和农作物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从而为黑龙江省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问题提供了依据,以便于更好的使气象服务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暖对临沂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对临沂 1961-2006 年的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深入的研究了气候变暖对临沂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临沂市年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冬春季气温在波动中上升明显,夏季几乎无变化,临沂气温升高主要是最低气温升高所致,自 1990s 以来,暖冬现象十分严重;≥O℃的积温经历下降再上升的过程,近 16 a 来上升最明显;霜冻终日提前、初日推后,无霜冻期天数增多;临沂的春播期提前,秋播期推迟.农业气象灾害加剧.气候变暖对冬小麦生产利大于弊,对水稻、玉米生产不利.喜温作物面积扩大,复种指数提高,种植制度变为一年两熟制.气候变暖对临沂农业影响是利弊并存.  相似文献   

7.
我国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我国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研究的进展王馥棠(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引言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是当前特别引人关注,且意义深远的一个新兴科研领域。因为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引起明显的气候变暖,进而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  相似文献   

8.
对本世纪40a铁岭市各季节气候分析,得出铁岭市气候变暖特点:春、秋、冬季增暖明显,夏季增暖缓慢。增暖使农业气候环境发生变化,并对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对铁岭市农业生产有利。  相似文献   

9.
近40年铁岭气候变暖的主要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本世纪40a铁岭市各季节气候分析,得出铁岭市气候变暖特点:春、秋、冬季增暖明显。夏季增暖缓慢。增暖使农业气候环境发生变化,并对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对铁岭市农业生产有利。  相似文献   

10.
自50年代以来,营口市气候呈明显变暖趋势。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气候变暖趋势加快。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尤其对作物生长季(3~10月)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1980-2008年黑龙江省气候变暖及其对大豆种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黑龙江省10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0-2008年地面观测田平行观测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M-K检测和统计回归等方法,分析研究区表征气候变暖的主要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暖对大豆的影响。结果表明:1980-2008年,研究区气候出现明显变暖趋势,年平均气温升高,热量增加,无霜期延长,且区域间存在差异,南部地区热量资源增加显著。大豆百粒重随9月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却随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下降,表明秋季增温对大豆产量有正效应,而年平均气温的升高对大豆产量存在负作用。气候变暖对大豆生产的影响是利弊兼存,在调整种植布局时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2.
浅析五大连池市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五大连池市的农业气候特点、气候变暖情况、气候变暖对种植业的影响及种植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对策,对农业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种灾害性天气频发,并引发多种衍生、次生灾害,而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因此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无法弥补的心理创伤。利用东胜国家基准气候站(现已更名为东胜国家基本气象站)及7个旗区1957—2015年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历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分析鄂尔多斯地区局地气候变暖的现状,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力求经过分析所得的结论能为农业生产顺应气候变化提供有力的依据,并在今后的天气预报制作、防灾减灾、预警发布等多方面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暖对河西走廊中部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市6县(区)1961~2006年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年降水资料。计算历年各地气温、积温、无霜冻期和农业气候生产力,分析河西走廊中部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河西走廊中部气温呈持续升高趋势,1987~2006年的平均气温明显增高,且冬季升温幅度最为显著,秋季次之,春、夏季升温幅度较小;≥0℃和≥10℃积温增多,无霜冻期延长,气候生产力增加。80年代后期气候明显变暖,喜温作物面积扩大,复种指数提高,有利于冬季大棚蔬菜等设施农业的生产;干旱发生频率加大,病虫越冬存活率上升,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暖对河西走廊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甘肃省敦煌农业气象观测站1983-2002年的棉花生物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就气候变暖对西北干旱区棉花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气候变暖使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绿洲作物棉花的生长季提前,生长期延长,有利于提高棉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应用鞍山1951~1999年的气温、降水、日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归纳出鞍山近 50a气候呈逐渐变暖的趋势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为明显 ,而降水则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田阳气温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农业生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田阳县1960—2009年气温的统计,引用气候倾向率、气候趋势系数作分析。结果表明,田阳50a来年平均气温有明显变暖趋势,其增温变暖趋势值持平于全区、略低于全国的平均值。为了应对气候变暖提出了相应的农业生产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台州的气候资料分析,年平均气温没有明显变暖迹象,但是自1987年以来,暖冬现象却十分明显。这一现象对于台州的农业生产利弊兼而有之。特别是暖冬导致病虫害频发、高发,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 自50年代以来,营口市气候呈明显变暖趋势。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气候变暖趋势加快。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尤其对作物生长季(3~10月)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本文以3~5月作为春季、6~8月作为夏季、9~10月作为秋季,以1951~1980年30年各气候要素的平均值作为气候值,对营口市  相似文献   

20.
鞍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鞍山1951~1999年的气温、降水、日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鞍山近50a气候呈逐渐变暖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为明显,而降水则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