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环境蠕变对农业病虫草鼠害的潜在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赵鸿  孙国武 《干旱气象》2004,22(1):69-73
重点讨论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农业病虫草鼠害加重和新的病虫草鼠出现也作为一种蠕变现象正在遭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冲击。其主要表现在农业有害生物(病、虫、草、鼠)地理分布范围扩大、越冬界限北移、农田害虫害鼠发育时间缩短、繁殖代数增加、种群增长率加快、发生提早、危害加重、病毒病增加、新病虫草鼠出现等等。  相似文献   

2.
地球大气中CO_2浓度的增加已引起了人们对CO_2对植物的影响,尤其是对世界粮食供应的未来展望的兴趣。水稻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人们对CO_2浓度在水稻生理生长期和整个生育期方面的影响了解相对较少,而这是一个水稻品种对一特定地区环境适应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一个当代改良水稻品种(Oryza sativa,品种 IR-30)在两个对照的光周期下对不同CO_2浓度的响应。在整个生育期中,水稻植株生长在置于室外、采用自然光照并由计算机控制环境条件的人工气候室中。室内的CO_2浓度分别为160、250(低于环境浓度)、330(环境浓度)、500、660和900(高于环境浓度)μmol CO_2/mol 空气。在1987年,整个试验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即早稻试验在营养生长阶段内延长了光周期,而第二次即晚稻(LPR)试验只利用自然出现的光周期。在两个试验中,营养生长期的主茎叶片发育速率均比生殖生长期的主茎叶片发育速率快,同时在营养生长阶段,出叶速度随CO_2处理而加快。在晚稻试验中,与等于环境CO_2浓度和低于环境CO_2浓度的处理相比,高于环境CO_2浓度处理下的水稻幼穗分化和孕穗期出现较早,且整个生育期缩短。这种随CO_2浓度上升而产生的植物发育加速现象与CO_2引起的营养生长阶段内主茎叶片的减少有关。相对于晚稻试验,在早稻试验中水稻植株发育对CO_2的响应的减弱是由人为延长光周期迫使生殖生长发育阶段推迟引起的,在高于环境浓度处理中更是如此。鉴于全球大气中CO_2浓度的持续增大,CO_2导致的发育加速和全生育期缩短可能会成为一个参与挑选水稻品种和安排特定地区农事活动的水稻学家和育种学家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杭州市1961~1986年早稻的光能利用率,并进一步分析和讨论了光能利用率与早稻生育期中不同时段的直射散射比(S/D)的关系。一、早稻的光能利用率及其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4.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全球变暖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制定区域适应性的减排措施,有赖于对不同环境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空间差异性的进一步研究。广东是我国主要的双季稻种植区,其气候条件及稻田耕作方式都有别于我国其他稻区的。为估算广东省区域稻甲烷(CH_4)排放情况,利用IPCC2006清单指南中的稻田甲烷模型——CH_4MOD,模拟计算了2010年广东省21个地市双季早(晚)稻CH_4排放量及其排放因子。结果显示:1) 2010年稻田CH_4排放量为60. 74万t,其中双季晚稻CH_4排放量35. 01万t,双季早稻CH_4排放量25. 73万t。2)稻田CH_4排放量空间分布不均,区域稻田甲烷排放量为粤西的粤北的珠江三角洲的粤东的,排放量分别为21. 22万t、17. 02万t、15. 14万t、7. 36万t。3)双季早稻CH_4排放因子明显小于晚稻的,双季早稻CH_4排放因子为261. 18 kg CH_4/hm~2,双季晚稻为358. 53 kg CH_4/hm~2。4)空间上,粤西地区稻田CH_4排放因子水平较高,粤北、粤东的处于中等水平,珠江三角洲稻田CH_4排放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5.
培育壮秧,需要综合的技术措施,但从最近几年育秧的情况看,以气象的角度来说,应着重注意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 一、适时播种 最佳的早稻播种期,不仅要考虑避免烂秧和培育壮秧,而且要使早稻全生育期处于良好的气候条件下而有利于增产。早稻适宜播种期一般应具体考虑如下几方面:(1)播种期间天气适宜;(2)移栽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3)分蘖期温度在18℃以上,幼穗分化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1℃以上,能避过“五月寒”;(4)不影响晚稻季节。  相似文献   

6.
夏收、夏种(以下简称“双夏”)季节天气的好坏,对于早稻是否丰产影响极大。浙北地区从七月二十日开始收割早稻,特别是七月二十五日以后,早稻进入旺收,到立秋前,晚稻插种完毕。现以七月二十一日到八月十日作为“双夏”季节并以杭州和嘉兴为代表分析浙北地区的“双夏”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前期500毫巴环流特征,以供“双夏”季节的气象预报与服务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们玉林地区,是以双季稻为主的农业区,全地区650多万人口,450多万亩稻田,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早稻播种育秧期间,常常遇上低温阴雨天气,造成烂种烂秧,是长期以来的老大难问题。 早稻烂秧,一损失了种子,二贻误了季节,影响晚稻产量。据统计,1970—1979年10年中,全地区因烂秧,损失种子一亿一千七百多斤,其中1974年就烂掉两千四百多万斤,1976年烂两千一百多万斤。 十年前,区党委就把早稻烂秧,列为全区水稻生产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即早稻烂秧、病虫害、晚稻寒露风)。号召有关单位想方设法解决好水稻过“三关”的问题。根  相似文献   

8.
研制了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瑞萨系列单片机实验系统.系统采用集成度高的温度传感器,运用模块化设计完成了基于16位单片机(M3062LFGPGP)的数字式温度计设计,同时在处理温度数据时运用一种新算法,温度精度通过主控模块软件和温度硬件校正处理得到提高.根据传统设计原理,结合瑞萨单片机M3062LFGPGP特点,系统将A/D转换模块和万年历模块集中于主控模块,实现了用软件编程替代A/D模块、万年历硬件模块的新型设计.设计需要模块仅为主控模块、温度模块和显示模块,能够显示当前环境温度以及年、月、日、星期、时、分、秒.此设计可以大大降低系统功耗,减少硬件设计错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计时准确,显示清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气象》1977,3(3):8-8
我队果园是著名莱阳梨的集中产区之一。全大队520亩老梨园,多年来遭受“两虫一病”的危害(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和梨黑星病)。群众说:“莱阳梨,十梨九砂(梨小食心虫危害的虫眼),一梨不砂大黑疤(梨黑星病)。”为了防治严重危害莱阳梨产量、质量的“两虫一病”,每年要喷药十多次,化农药费18000多元,而且由于掌握不住病虫发生发展的规律,喷药时间不合适,仍还没治住“两虫一病”,好果率一直停留在60%左右。1973年我们建立了果园专业气象哨,对“两虫一病”作了试验、观察和调查,初步了解了病虫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运用气象指导防病治虫,收到了良好效果,好果率提高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对我国南方双季稻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WOFOST作物模式,结合气候模式输出的气候情景资料,模拟研究了未来100a(2001-2100年)气候变化对我国南方双季稻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来气候情景下,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双季稻(早稻、晚稻)的生长期会有所缩短;产量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是很大,其中早稻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vigor, virulence, and agricultural impact of weeds, insects, and plant pathogens will be affected by climatic changes accompanying the global "greenhouse effect." Weed/crop competitive interactions, particularly among species differing in photosynthetic pathway (C3 v C4), may be altered, with the C3 species favored by increasing CO2.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nges induced in host crop plants by rising CO2 may affect feeding patterns of pest insects. Compilation of climatic thresholds for phe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pest insects reveals the potential for shifts in pest behavior induced by global warming and other climatic change. Generation times may be reduced, enabling more rapid population increases to occur. Poleward migration may be accelerated during the crop season. The epidemiology of plant diseases also will be altered. Prediction of disease outbreaks will be more difficult in periods of rapidly changing climate and unstable weather. Environmental instability and increased incidence of extreme weather may reduce the effectiveness of pesticides on targeted pests or result in more injury to non-target organisms. Biological control may be affected either negatively or positively. Overall, the challenge to agriculture from pests probably will increase.  相似文献   

12.
Climate changes in Guangdong are studied based on temperature data of 86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1961 – 2000, temperature data in Guangzhou during 1908 – 2002, and sea level data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1958 – 2001.…  相似文献   

13.
江苏旱涝灾害对农作物经济损失评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干莲君  项瑛等 《气象科学》2001,21(1):122-126
江苏旱涝灾害常给农作物经济带来很大损失,本文从旱涝年灾情资料找出各级灾害强度及相应的灾情指标值,根据赂级灾害相应指标值和有关经济指标,建立灾害影响农作物经济的评估模型,应用评估模型进行各级灾害农作物经济损失的评估,通过统计和实际对照,证实评估模型的客观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紫外线辐射增加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试验中观测到经过量紫外线(UV)辐射处理过的棉花,其株形、生理活动及产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UV辐射强度的强弱而异。本文通过对棉花受不同程度UV辐射处理的研究,得出其在各项指标上的受影响程度,结果对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对江苏省小麦生产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综合分析,得到CO2倍增时江苏省温度、降水的变化值,初步确定了CO2倍增时江苏省小麦生长季内的可能气候情景。分析未来CO2倍增时对小麦作物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及紫外辐射影响。具体估算了温度升高、降水增加、CO2浓度上升、紫外辐射增强后江苏省小麦生育期不变和生育期缩短两种情景下的气候生产潜力,并由此分析了气候变暖对江苏省不同地区的利弊影响。结果表明:江北大部分地区小麦产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6.
作物不同生长时段对水分胁迫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聪  张旭晖 《气象科学》1999,19(2):136-141
本文根据我省1982-1995年的土壤水分实测资料、主要农作物的产量资料及作物生长物候资料,计算得到我省主要旱作物各生长时段作物对水分胁迫的产量响应敏感系数,反映出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段作物对水分胁迫的敏感度不同,作物干旱程序不能仅凭降水距平确定,需考虑作物对水分胁迫敏感性来修正干旱指标,才能有效对作物干旱实施监测,从而为人工增雨作业时间安排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主要生长参数自动观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生长参数是描述作物生长和评价环境条件(包括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生长影响的重要数据,也是预测产量、指导农田管理的重要依据。介绍作物覆盖度、发育期、株高等主要生长参数国内外自动观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探讨相关技术的原理、方法、可行性及局限性。分析表明:利用CCD图像传感器实时获取作物图像,采用计算机视觉及图像处理技术能更精准、快速、直观、动态获得作物覆盖度、发育期、形态、叶面颜色等实况特征,还可作为卫星遥感大面积作物长势地面验证及更进一步开展作物病虫害、作物营养供给情况自动监测的基础,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利用遥感信息研究区域冬小麦气孔导度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气孔导度是影响作物蒸散和作物的光合速率进而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子。文中通过利用NOAA-AVHRR数据首次对华北平原典型区冬小麦气孔导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华北平原典型区冬小麦不同生长季节的气孔导度空间分布状况,为进一步研究田间水分和作物蒸散对产量影响以及建立遥感作物水分胁迫生物量模型和监测不同生育期的农田缺水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作物(小麦)活动面温度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青藏高原20年小麦活动面温度与气温的差值同平原地区小麦活动面温度与气温差值的比较,阐述了高原积温与平原地区积温等值不等效的特征,分析了高原作物种植高度大大超过东部地区的原因,并对增加高原作物产量的途径提出了一些具体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