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延长组长8 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的主力油层之一,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为典型的 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以次生溶蚀粒间孔为主,喉道以缩颈型、片状和弯片状为主,孔喉结构发育3 种类型,以II 型为主。长8 砂岩储层特征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裂缝发育程度和油气充注4 个因素控制。最有利于储层发育的沉积 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且中砂岩的储集物性好于细砂岩,富含石英、长石和变质岩岩屑的砂岩的储集物性好于火成岩岩屑、 沉积岩岩屑和云母含量高的砂岩。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建设性成岩作用包括溶解和孔隙衬里绿泥石胶 结作用2 种,两者均很发育的层段是油气储集的最有利地带;破坏性成岩作用主要包括机械压实作用和晚期亮晶方解石胶 结作用。裂缝以白垩纪末- 古近纪的构造裂缝为主,其使长8 储层渗透率急剧增大,储层非均值性增强。油气充注对储集 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进溶解作用的发生以及次生孔隙的形成和保存。  相似文献   

2.
石坚  杨欢 《地下水》2013,(3):212-214
合水地区长4+5是一套在内陆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上发育的重要油气储集层,对储层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长4+5储层物源主要来自西南部,沉积相主要以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岩石类型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少量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孔喉组合类型为中-细孔-细喉型;孔渗特征受沉积相控制较明显,其高值区基本沿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方向展布。影响油气聚集程度的主控因素依次为沉积相、砂体分布、储层特征及构造。  相似文献   

3.
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川口油田小李渠区长6砂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具有典型的低成分成熟度、高结构成熟度特征。孔隙类型多样,主要为粒间孔、长石溶孔和浊沸石溶孔。储层物性较差,受沉积相带和成岩作用的双重影响,其中分流河道微相最有利于储层发育;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孔喉缩小,而成岩早期的绿泥石有利于原生粒间孔的保存,溶蚀作用产生了一定的的长石和浊沸石溶蚀孔隙,是主要的增孔因素。  相似文献   

4.
张霞  林春明  陈召佑  周健  潘峰  俞昊 《地质科学》2011,46(2):530-548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区块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1储层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到好的特点,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长81砂岩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以次生溶蚀粒间孔为主要储集空间.目前储层正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主要发育压实、胶结、溶解和交代4种成岩作用类型.机械压实作用是造成长81储层埋深小于2000 m砂岩...  相似文献   

5.
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9油层组的储层地质特征,通过钻井取心、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及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长9油层组的沉积、储层和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储集物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长9油层组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滨浅湖和半深湖—深湖沉积,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整体具有成分成熟度低而结构成熟度较高的特点,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和溶蚀孔隙为主,储层物性差,为超低孔低渗的致密砂岩储层。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9储层地质特征复杂,储集物性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共同控制,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为主要储集体,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明显变差,而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起主要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为低孔低渗储层。通过对铸体薄片、砂岩物性及扫描电镜等资料的研究,分析了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的特点及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姬塬油田长6油层组主要是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通过对长6油层组各个小段的物性统计分析发现,长621油层亚段的储集物性最好,显示出强的非均质性,主要的孔隙类型为残余原生粒间孔和溶蚀粒间孔。沉积作用中的沉积相分布是控制储层物性的基础,好储层一般分布在主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中,长6油层组既经受了建设性成岩作用的改造(绿泥石薄膜的形成、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等),也经历了破坏性成岩作用的改造(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在了解研究区各个时期成岩作用改造程度的基础上确定了姬塬油田有利储层的分布,优选出7个Ⅰ类和7个Ⅱ类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7.
张金亮  司学强  梁杰  林辉 《沉积学报》2004,22(2):225-233
庆阳地区长8油层为湖泊三角洲前缘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组成的指状砂坝控制了水下三角洲沉积格局。砂岩主要由细砂和少量中砂组成,砂岩类型主要为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主要成岩矿物为绿泥石环边、方解石胶结物、石英和长石加大生长、伊利石、伊-蒙混层、钠长石和高岭石等。绿泥石环边的发育对原生粒间孔的保存起到有利的作用,对石英和长石加大起到抑制作用。烃类注入时储层埋深已较大,不利于孔隙保存。储层发育粒间孔隙、粒内溶孔、铸模孔隙、特大孔隙、裂缝孔隙和微孔隙等多种孔隙类型,其中以粒间孔隙最为发育。局部发育的特大孔隙和伸长状孔隙表明该区发生了一定规模的次生溶蚀作用。长8油层主要受埋藏作用的影响,成岩演化处于晚成岩A期。主要成岩相类型为绿泥石环边胶结成岩相、压实充填成岩相、压实压溶成岩相和碳酸盐胶结成岩相,不同成岩相类型决定了油气储层性质不同,绿泥石环边胶结成岩相构成了本区最好的储层类型。  相似文献   

8.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是四川盆地南部主要的勘探层位之一。对川南须二段储集砂岩进行的铸体薄片观察、物性资料研究表明,须二段储集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先后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破裂作用和交代作用等成岩作用。在计算区内须二段储集岩石压实系数、胶结系数和溶蚀系数等成岩系数的基础上,结合Q型聚类分析方法对储集岩石的各成岩系数进行了变量因子的归类,划分出强压实强胶结相、强压实中胶结相、强压实弱胶结相、中压实弱胶结相及弱压实弱胶结相。成岩相的分布明显受到沉积相展布的影响,储层质量较好的成岩相主要发育于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等高能环境中,同时成岩相的分布还受到填隙物、塑性岩屑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实验等测试分析资料,对直罗油田延长组长8油层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喉结构及孔喉类型等进行深入研究,试图探明该储层储集性能,为该区的勘探工作打好基础。结果表明,以水下分支河道沉积为主体的长8油层组储集砂体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储集空间为粒间孔、粒内溶孔和晶间孔;储层物性较差,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物源方向、沉积相的展布控制了储层平面上的物性;垂向上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起破坏作用,溶蚀作用则对储层物性的改善有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究W地区长8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区内下一步勘探开发实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岩心、测井、铸体薄片以及压汞等相关资料分析,展开鄂尔多斯盆地w地区长8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W地区长8储集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低;储层孔隙类型多样,以长石溶孔、粒间孔为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物性特征为典型的特低孔超低渗储层;储层性质明显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储集物性明显优于其它微相;成岩作用对储集物性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使储集原生孔隙减少、渗透率降低,是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是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改善了目的层段砂岩的储层物性.  相似文献   

11.
李圣  王国芝  李娜  刘定坤 《世界地质》2018,37(3):873-881
通过岩芯观察、测井和录井资料、铸体薄片观察,研究准中1区三工河组二段储层特征及致密化因素。研究表明,储层砂体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和远沙坝;储集岩以长石岩屑砂岩、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为主,含少量原生孔隙,为孔缝型储层。储层受原生沉积相和后生成岩作用改造的双重控制。强烈的压实作用、钙质胶结是导致储层致密的主要因素,后期深埋溶蚀则是储层得以改造的关键控制因素。优质储层主要发育于水下分流河道,表现为粗粒、弱压实、弱钙质胶结、强溶蚀微观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宜川-旬邑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与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川-旬邑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局部发育湖底滑塌扇体.岩心观察、薄片分析、扫描电镜及压汞测试表明,长8油层组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为主,次为长石溶孔,多为片状喉道和弯片状喉道,孔隙结构以小孔隙-微喉-细喉型与细孔隙-微喉-细喉型为主,储层非均质性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储层物性最好,分支水道最差,绿泥石环边胶结成岩相及石英次生加大胶结成岩相为有利成岩相,压实和胶结作用分别损失的孔隙度为25.65%和3.31%,溶蚀作用整体新增0.83%孔隙度,形成长8油层组目前低孔-超低孔致密砂岩储层.  相似文献   

13.
肖晓光  李群 《中国地质》2014,41(1):187-196
本文应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实验等测试分析资料,对直罗油田延长组长8 油层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喉结构及孔喉类型等进行深入研究,试图探明该储层储集性能,为该区的勘探工作打好基础?结果表明,以水下分支河道沉积为主体的长8 油层组储集砂体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储集空间为粒间孔?粒内溶孔和晶间孔;储层物性较差,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物源方向?沉积相的展布控制了储层平面上的物性;垂向上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起破坏作用,溶蚀作用则对储层物性的改善有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许星  李智超 《地下水》2013,(1):134-137
探究南梁西区长8储层的特征及主控因素,为区内石油勘探及开发提供参考。通过对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样压汞等测试结果以及区内测井、录井、试油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分析,展开对鄂尔多斯盆地南梁西区长8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区长8储层主要含有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其次为溶孔及微孔。储层类型为中排驱压力-中喉型,从孔渗特征判断为低孔低渗,呈现强非均质性。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是形成储层的主要相带,储层特征受控于沉积成岩作用。研究区强烈的压实压溶作用及胶结作用是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低的主要原因;早成岩期A阶段形成的绿泥石膜对储层孔隙发育有利;研究区长8经历的两期溶蚀,是改善储层的重要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岩石和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元素分析、压汞等分析测试手段,特针对N12和N22碎屑岩储层特征、成岩作用以及影响因素,对30余口井的样品和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南油田N12和N22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粘土膜(粘土环边)的形成、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是次生孔隙和原生粒间孔隙,其中次生粒间溶孔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基质内微孔隙和裂缝孔隙。孔隙度多为8%~18%,渗透率多为0.5×10-3~10×10-3 μm2,属中低孔低渗储层。影响研究区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有沉积相带、成岩作用和孔隙结构,其中最有利的储集砂体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细砂岩和粉砂岩相),其次为远砂坝粉砂岩相,间湾薄层砂岩储集性能差。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是影响乌南油田N12和N22储层的最主要的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川中合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川地区须家河组二段显示出较好的含油气性,通过对该地区岩心及铸体薄片观察分析,对该区须家河组二段的沉积相、岩石学特征、孔喉结构、成岩作用、物性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认识到合川地区须二段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是主要储集砂体,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和粒内溶孔,并搞清了合川地区须二段储层的成岩作用、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对加快合川地区须二段的勘探开发步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华庆地区长6段岩心铸体薄片及物性资料分析,研究了其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孔渗特征及成岩作用。认为研究区长6储层发育三角洲前缘及深水浊积扇沉积,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上扇主沟道是储层分布的主要相带,主要发育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及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粒间孔及长石溶孔是主要储集空间。孔喉分布表现为小孔微细喉,非均质性强;孔隙度平均为9.5%,渗透率平均为0.38×10-3μm2,为一套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研究区砂岩埋藏后经历的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蚀作用。强烈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使孔隙大量消失、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而溶蚀作用,特别是长石、岩屑及浊沸石溶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地区长8段沉积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铸体薄片、常规薄片、核磁共振、X-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旬邑地区长8段沉积及储层特征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层长8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发育3支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岩性以灰绿色、灰白色细、粉-细为主的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孔,残余粒间孔次之;孔隙类型多为组合,以发育粒间孔—微孔为主,发育Ⅱ类、Ⅲ类孔隙结构,孔隙度平均为8.04%,渗透率0.42×10-3μm2属于特低孔、超低渗油藏。长8储层I/S比为15%~20%,处于晚成岩A期;压实—压溶作用使得原始孔隙度减少52.3%,而胶结作用孔隙损失36%,建设性溶蚀作用增加面孔率1.67%。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岩石薄片、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压汞曲线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什社地区延长组长3_1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分析认为:什社地区长31储层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属于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后期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储集性能也有一定的改造。综合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将研究区储层分为3类,什社地区长3_1油层组以Ⅰ类、Ⅱ类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20.
根据钻井、测井与分析测试等资料,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天山南缘区块北带苏维依组的沉积相带和储层特征。苏维依组分为下部底砂岩段和上部的膏泥岩段,在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本区储层多为粉砂岩、细砂岩、中砂岩和含砾砂岩,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石英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主要是原生粒间孔、溶蚀孔,还有裂缝和微孔隙等。底砂岩段储层物性较好,总体属于中孔-中、低渗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其中以三角洲前缘的分流河道和席状砂微相砂体物性最好。影响研究区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有沉积相带、成岩作用等,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对储层物性影响最大的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