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第五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获得者——李文恒《中国煤田地质》编辑部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建设事业和地球科学事业。为了纪念他对地球科学以及我国科学事业以及地质事业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刘嘉麒 《第四纪研究》2007,27(6):910-910
在中国,提起第四纪无不联想到刘东生,刘东生先生的名字与中国第四纪科学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从国家需求、学科方向、知识创新、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诸多方面带领着全国同行,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建立了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3.
沈其韩  王泽九 《地质通报》2007,26(9):1073-1076
程裕淇先生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地质科技管理专家。他是我国现代地质科学的开拓者之一,又是我国变质地质学、早前寒武纪地质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为我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21日是我国冰川冻土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著名冰川学家和地理学家施雅风先生七十岁寿辰。为了研究和学习施雅风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组织管理经验,回顾他为冰川冻土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4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联合举行了施雅风先生治学思想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50多人,大部分是副研以上的高级研究人员。他们通过自己亲身体会和感受,畅谈了施先生的治学思想,主要为:(1)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治学作风。施  相似文献   

5.
发展团队开拓进取 "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科学事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第四纪科学和黄土科学也不例外。1968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刘东生领导的科研团队大部分成员连他一起都被调到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竺可桢是对我国科学发展有重大贡献的卓越的老科学家。今年3月7日是他诞辰九十一周年纪念日,本刊特约施雅风同志撰此文章,籍以寄托我们对这位曾积极倡导和推动过我国冰川冻土科学事业发展的前辈的怀念。  相似文献   

7.
前言     
前言李璞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地质学家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家,为我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李璞教授当即回国,投身祖国的科学事业。他最先组织领导了西藏与祁连山考察,为我国青藏科研基地的建立和西部资源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也是在我国最早系...  相似文献   

8.
《地球学报》2015,36(6):754-754
<正>为继承李四光学术思想,弘扬李四光爱国、求实、创新、奉献的精神,2015年10月25—27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办的李四光学术思想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李四光是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一生执着追求,不懈奋斗,李四光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创立了地质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我国已故著名岩石学家吴利仁教授诞辰七十五周年.他的一生是勤奋学习和努力创造的一生.他从事地质科学研究五十余载,兢兢业业,敢于开拓,用良智和心血为我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创造了光辉业绩;他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受到学生和同事们的爱戴和尊敬.为了缅怀他的光辉业绩和高尚品德,我们编辑出版了这期<纪念我国著名岩石学家吴利仁教授七十五诞辰专辑>.这些论文都是由他的学生和朝夕相处的同事们撰写的,表达了他们对这位前辈科学家的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质大学於崇文教授光荣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金秋送爽,硕果累累,中国地质大学喜报频传。我国著名地球化学於崇崇文教授于1995年10月光荣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本刊特向他表示衷心的祝贺!於崇文教授从教46年来,在我国的地质教育和科学事业上勇于探索,成...  相似文献   

11.
正发展团队开拓进取"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科学事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第四纪科学和黄土科学也不例外。1968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刘东生领导的科研团队大部分成员连他一起都被调到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以后分了一部分人去中科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即后来的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又分了一部分人  相似文献   

12.
李传夔 《第四纪研究》2003,23(4):372-378
每当我们在德日进先生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进行新的工作,或参阅他的著作时我们都会想念和敬佩这位思想超前,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博学多才,做出很多科学发现并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过很大贡献的学者……周明镇,李炎贤1981.9.16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日进百年诞辰纪念会”的讲话德日进学识丰富,又为人温和,诚可师可友杨钟健回忆录.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尹赞勋先生逝世10周年,特作此文缅怀他在地学科学事业上的丰功伟绩。他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科研、教学和科学组织工作。他的研究领域很广,在地质学方面以地层学为主,兼及岩石、构造、矿产、第四纪地质、火山和岩溶等;地理学方面有水文、地貌等;古生物学方面他研究过古无脊椎动物、古脊椎动物、古植物、微体古生物、遗迹化石以及天体古生物等。他在教学工作中,为新中国培养出第一批优秀的地质科研和勘探人才。他在科学组织管理工作中,为地学科研机构的设置、科研基地的合理布局以及科学规划的制定和贯彻实施做出了丰功伟绩。地层古生物学,第四纪火山学  相似文献   

14.
序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2015年3月是殷鸿福院士80周岁华诞,也是殷先生在地球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上不懈追求、勇于创新和成果倍出的第60个春秋.1935年3月15日,殷鸿福出生于浙江舟山定海.1952年,他以高分、第一志愿从上海育才中学考入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北京地质学院.由于其"超俗"的专业选择,1953年他受邀为《中国青年报》撰写了题为"正确选定志愿,使我学习得好"的文章,他写道"我以自己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为祖国服务而感到幸福和自豪".献身地质科学事业是殷鸿福从小就立志追求  相似文献   

15.
我和紫云山同志过去并不认识,我们第一次见面是1972年在贵阳。当时渔阳鼙鼓仍在一阵紧似一阵,谁也摸不清喧嚣吵闹的“文革”将会翻出什么新花样。柴云山同志这个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党委副书记,为了祖国的建设和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就由该所发起,联合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和桂林冶金地质研究所,在贵阳召开了“125”会议(全国稀有元素地质会议)。由此可见,他的胸襟豁达,胆略过人,对党的事业是有远见卓识的。  相似文献   

16.
《地球科学》2015,40(2)
2015年3月是殷鸿福院士80周岁华诞,也是殷先生在地球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上不懈追求、勇于创新和成果倍出的第60个春秋. 1935年3月15日,殷鸿福出生于浙江舟山定海.1952年,他以高分、第一志愿从上海育才中学考入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北京地质学院.由于其“超俗”的专业选择,1953年他受邀为《中国青年报》撰写了题为“正确选定志愿,使我学习得好”的文章,他写道“我以自己终身做一个地质工作者为祖国服务而感到幸福和自豪”.献身地质科学事业是殷鸿福从小就立志追求的梦想,过去60多年里他一直在坚持为年青时的梦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17.
2019年是地质学界一代宗师、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黄汲清先生诞生115周年。为纪念这位对我国地质事业作出了杰出历史性贡献的地学大师,我刊特邀著名地质学史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潘云唐教授撰写此文。黄汲清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地质学大家,他在开创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制图事业、创立中国大地构造理论、提出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生储油理论、勘查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创造了突出业绩。黄汲清先生把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地质和科学事业,他爱国无私的奉献精神、求真创新的科学追求,值得我们永远尊敬、怀念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20 0 0年是陈光远教授诞辰 80周年和逝世 1周年的不平凡的年度。为缅怀陈光远教授为科学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学习他追求真理、甘于奉献的高尚品德 ,弘扬他为科学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 ,2 0 0 0年 1 2月 1 7日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因矿物学找矿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陈光远教授学术思想讨论会”。陈光远教授是国内外著名地质学家和矿物学家 ,是我国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学科的开创者与奠基人。陈教授一生为探索地质科学的奥秘 ,追求地质科学的真理 ,指导地球资源的开…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地质学界一代宗师、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黄汲清先生诞生115周年。为纪念这位对我国地质事业作出了杰出历史性贡献的地学大师,我刊特邀著名地质学史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潘云唐教授撰写此文。黄汲清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地质学大家,他在开创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制图事业、创立中国大地构造理论、提出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生储油理论、勘查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创造了突出业绩。黄汲清先生把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地质和科学事业,他的爱国无私的奉献精神、求真创新的科学追求,值得我们永远尊敬、怀念和学习。限于篇幅,本刊将分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思念裴文中院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裴文中教授是我国地质学界前辈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杰出科学家之一,因发现周口店“北京人”而享誉科学界。他的聪明才智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终于把伟大的科学发现带给了科学界和广大民从。他的业绩和关心贫苦的精神深深影响了他的同合和学生也影响了同时代的中国地质学家。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第四纪地质学家、古脊椎动物学家和史前考古学家逝世20周年,作者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通过日常接触和交往中的一些小故事,介绍了裴文中教授的人格魅力,他留下的这些精神财富无疑是对我们为社会和科学事业做出更多贡献的巨大推动力。在这篇记念短文中,作者希望大家从裴文中教授之所以在其科学生涯中取得成就,和在中国地质学界受敬仰的点点滴滴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