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和丘陵占全省面积的93%,喀斯特地貌占全省面积的62%,山多、石多、土少,优质耕地更少,耕作层土壤尤为稀缺。按照国家耕地质量15个自然等级标准,贵州省没有1~7等耕地,652万亩8~9等耕地是全省最好的耕地,人均仅0.16亩。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人均0.5亩旱涝保收地的目标,全省还需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398万亩。  相似文献   

2.
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省,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地和丘陵占全省面积的93%,喀斯特地貌占全省面积的62%,山多、石多、土少,优质耕地更少,耕作层土壤尤为稀缺。按照国家耕地质量15个自然等级标准,贵州省没有1?7等耕地,652万亩8?9等耕地是全省最好的耕地,人均仅0.16亩。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人均0.5亩旱涝保收地的目标,全省还需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398万亩。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邓州市积极推进"三项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空心村"整治项目360个,砖瓦窑整治项目104个,工矿废弃地整治项目39个,整治面积4.2万亩,整治后新增耕地3.6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共投资1.39亿元,整治土地23.3万余亩,增加耕地0.766万亩,共增加耕地4.366万亩,为433个项目提供了土地支撑,有力地服务于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大局,实现了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四赢".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17.5万亩,保护率89.1%.2006年,邓州市被确定为全国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之一(河南省6个),连续1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2009年国土资源部耕地占补平衡和国家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检查组对邓州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4.
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面积161.84亩,耕地130.6万亩,人口113万,人均耕地较少,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很快.至2004年末,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475公里.在建的有13个项目,总里程达1611公里;拟建的还有16个项目,总里程达745公里.全部建成,至2010年全省高速公路的总里程达3831公里.发展高速公路对于改善交通条件,解决交通运输瓶颈制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我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67亩,不到全国人均耕地的一半.建设高速公路需征用大量土地.据统计,已建成的1475公里的高速公路,征用土地16.82万亩,其中耕地11.78万亩.约占同期征用土地总面积的10.9%.这还不包括其他等级公路建设所征用的土地.由于大量征地造成大批失地农民需要安置,而且建设高速公路一般征地补偿费偏低,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项城市秣陵镇位于项城市中南部,106国道、大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该镇辖33个行政村,6.8万口人。全镇土地总面积93559.2亩,其中耕地面积69525.3亩,基本农田面积55422亩。该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州名镇"、"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  相似文献   

7.
正焦作市位于豫西北,土地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人,耕地面积289万亩,基本农田面积246万亩;人均耕地0.80亩,接近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警戒线。焦作是一座以煤而兴的城市,有百余年的现代煤炭开采史,200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2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被国土  相似文献   

8.
项城市秣陵镇位于项城市中南部,106国道、大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该镇辖33个行政村,6.8万口人.全镇土地总面积93559.2亩,其中耕地面积69525.3亩,基本农田面积55422亩.该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州名镇"、 "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  相似文献   

9.
近日,四川省政府转发了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和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有关问题的意见》,规定按人均耕地多少确定补偿安置倍数。除国家有明确规定的外,全省所有征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倍数一律按以下标准执行:人均耕地在1亩及1亩以上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不低于征用耕地前3年种植业的平均年产值的10倍;人均耕地每减少0.1亩其两项补偿费倍数相应增加3倍,但两项补偿费倍数之和不超过30倍。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嵊州市根据全省“百万造地保障工程”的统一部署,启动了“万亩土地开发工程”,提出了在5年内垦造耕地2万亩的奋斗目标。到2011年底,全市已完成土地开发项目270个,项目总面积21046亩,新增耕地20480亩。5年目标3年顺利完成。万亩土地开发有效地拓展了用地空间,保证了耕地占补平衡,改善了农业条件,提高了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产提效和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1.
正6月中下旬,河南省政府派出4个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组,对全省18个省辖市、10个省直管县(市)政府2016-2020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期中考核。截至2017年底,全省耕地保有量12168.42万亩,比国家下达目标多133.42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0223.21万亩,超过国家下达目标17.21万亩,初步实现了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先后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省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主要规划目标——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全省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54万公顷(810万亩)和53.60万公顷(804万亩)。规划期内,确保43.4万公顷(651万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到2010  相似文献   

13.
资讯快递B线     
□外埠浙江10年建成1500万亩标准农田日前,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完成全省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工作,入库面积为1500多万亩。这表明,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浙江省已完成1500万亩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建成的标准农田面积占全省基本农田总量的55%、耕地总量的48%。  相似文献   

14.
我省是人口大省,还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全国粮食产量超过3000万吨大关的三个省(区)之一。2003年年末,河南全省总人口9667万人,全年自然增加人口54.3万人,自然增长率5.64‰。全年粮食总产量3569.47万吨,比上年减产15.2%。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编写的《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2003》显示:截至到2003年10月31日,河南省耕地面积119040218.9亩,人均耕地1.24亩。2003年全省减少耕地1533345.1亩,增加耕地399545.9亩。仅2003年一年时间,我省的耕地面积净减少113.37万亩,是我省自1970年以来33年间年度内耕地面积减少最多的一年。 面对人…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为确保产粮工程而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战略以来,建三江垦区实施国家和省重点整理项目12个,建设整理规模达到了29.7万亩,新增耕地3万亩,增加耕地系数达到10%以上,超过了全省耕地平均水平2.5倍。  相似文献   

16.
正青海省土地整治始于2002年,虽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快。2002年至目前,全省已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16个,投资17.27亿元,建设田、水、路、林综合配套的高标准农田规模近100万亩,新增耕地30万亩。在全省的土地整治项目中,以现有耕地和基本农田为重点进行的综合整治约占84%。土地整理后,项目区农田普遍成为田块成方、路渠相连、设施配套、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生产能  相似文献   

17.
李云 《青海国土经略》2009,(5):24-24,25
近年来,青海省始终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两个最严格制度的有机统一。全省自2000年开始,积极落实各地区耕地保有量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至2008年,青海省耕地实际面积820万亩,年内耕地净增加7760亩,实现了耕地总量平衡。2009年初在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中,提出确保耕地总量813万亩,基本农田651万亩,  相似文献   

18.
常德市地处湘西北,土地总面积1.82万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692.7万亩,其中基本农田599.3万亩,境内三分之二以上为洞庭湖淤积平原,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粮食产量居全省首位. 2010年以来,常德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新机制,形成了"442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常德模式,取得明显成效.累计新增耕地7.42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55万亩.  相似文献   

19.
东西南北     
正江苏//新增耕地122万亩"十二五"期间,江苏厅严格落实资源保护责任,完成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全省划定基本农田6440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436.4万亩,整治土地659.9万亩,新增耕地121.9万亩。查处土地违法案件2662件,用地秩序明显好转。全省市场化交易补充耕地指标6.3万亩。此外,治理恢复矿山环境面积3400余万平方米,有力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海南//颁发首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近日,海南省海口市石山镇道育村740户村民领到了《农产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这是海口市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以来,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政府与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各市县政府签订2009~2010年耕地保护责任状,明确全省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至2010年,全省耕地保有面积不少于1084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935万亩。责任状明确要求,严格实行耕地先补后占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