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何顶荣 《贵州气象》1997,21(1):19-20
通过1996年5~7月几次暴雨过程分析,得出造成我县5~7月暴雨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暴雨天气的前期水汽条件,湿有效位能及本站要素反映等,以期对5~7月暴雨预报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
冯新  施望芝 《湖北气象》2005,24(3):21-24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及T213数值预报产品,对2005年4月30至5月1日发生在湖北省内的一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揭示了发生暴雨天气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以及产生暴雨天气的水汽条件、热力条件和动力条件,并对产生暴雨的一些物理量及结构的特征值进行了剖析,加深了对此次暴雨发生机制的认识,同时对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做出初步的分析,为今后做精细化预报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县是个山区,地处沂山北麓,成灾暴雨经常发生,年暴雨次数三次左右。七月份是我县暴雨的集中月份,占全年暴雨的一半,成灾暴雨占70%。因而,做好七月份大—暴雨预报,是做好汛期服务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贵州秋季一次大范围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天气学方法及物理量参数,对2000年9月25日贵州一次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秋季暴雨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及恰当配置的影响系统;还探讨了水汽条件、不稳定能量条件及动力条件等因子在暴雨产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对此次暴雨过程预报失误作各部分分析总结,以期对暴雨预报质量的提高得出一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产生暴雨的大气热力条件和暴雨与特定低空急流的关系。发现某些物理量在暴雨开始前18—30小时有突变现象。这种现象在其它的段不明显。把上述物理量组合成暴雨落区预报指数。在确定有暴雨产生的情况下,该指数参考低空急流的特定位置,能预报未来24小时前后暴雨产生的范围,7年来预报准确率在80%以上。这个方法对大雨落区预报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日本雨量预报图,是数值预报产品。结合影响我县的主要天气系统和本站的资料作暴雨预报,通过对1988年共7场暴雨以上的降水预报检验,效果很好。现介绍于下:一、确定本站可能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及所在区间。根据以往经验,使我站次日可能产生暴雨以上降水的天气系统及所在区间为:500hpa槽线在30°N至23°N、100°E至110°E之间;850hpa切变线在金佛山至桂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于暴雨的分析认为中尺度系统是造成暴雨的直接系统,但中分析在日常业务预报中难于实现。因此,深入分析发生暴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了解暴雨过程的若干天气学条件,提供预报线索,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文从天气动力学角度分析了一九八○年汛期第一场暴雨,以求进一步认识汛期第一场暴雨发生的大尺度环流演变特点,影响系统,以及产生这场暴雨所具备的天气学条件。  相似文献   

8.
一、思路暴雨是各种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充足的水汽供应、位势不稳定和上升运动是产生暴雨的三个必要条件,暴雨的预报力法必然要直接或间接地与天气系统和这三个必要的物理条件相联系。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是中小尺度的,但许多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是在一些有利的天气尺度背景场下产生的。这就为日常暴雨预报提供了一条有根据的预报思路:即可以跳过对中小尺度系统的分析和预报,直接根据天气尺度有利的背景条件来制作暴雨预报。因此,我们把大尺度环流形势特征作为汛期暴雨的首要过滤条件。  相似文献   

9.
凤翔县8月份大~暴雨预报方法罗斌义(凤翔县气象局凤翔·721400)1暴雨天气分析1959~1994年凤翔共出现暴雨27次,主要出现在5~9月份,其中8月份12次,占总次数的44%。从小天气图分析,我县8月份大~暴雨基本上产生在西风槽东移与副热带高压...  相似文献   

10.
陈甘全 《气象》1979,5(8):29-30
我站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境内高山、丘陵、平坝、河谷皆有。具有暴雨多、强度大,夜雷雨多、雨量集中的气候特点。据1959—1977年资料统计:平均每年有6.1个暴雨日。暴雨最早始于5月上旬,最晚终于10月下旬,主要集中在7—8月,占暴雨总数的83%。夜间产生暴雨占88%,对流云暴雨占94%。 暴雨是我县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了提高暴雨预报能力,1978年我们以初现直展云为暴雨预报的中期信息,以总温度(T_t)为短期指示因子,以高空、地  相似文献   

11.
章名立  李维亮 《大气科学》1977,1(2):105-113
本文分析了1972年梅雨期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21日的两次暴雨活动过程,得出暴雨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受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所支配。中间尺度(切变线、低涡)和低空西南急流等系统对暴雨的产生提供了背景条件。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预报梅雨期暴雨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2.
驻马店夏季短时暴雨预报业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驻马店市1985~2001年6~8月高空、地面、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资料,分析了短时暴雨的气候特征,确定了产生短时暴雨的天气形势及消空指标,并通过温度平流、湿度条件、稳定度、动力条件的诊断,挑选出对短时暴雨反映敏感的气象要素作为预报因子,最后通过逻辑判定,由微机自动输出预报结论.通过2002年的业务应用,该系统预报成功率为85.7%.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今年初夏几次大--暴雨过程分析,得出了造成我县初夏大--暴雨的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大--暴雨天气的前期水汽条件,湿有效位能及本站要素的反映等,以期对初夏大--暴雨预报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眉山市近年来出现的低温条件下,区域暴雨天气过程中大气环流以及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初步分析,得出眉山低温条件下产生区域暴雨天气形势特征,总结出眉山市区域性低温暴雨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5.
本站要素演变与天气形势相结合,是作好县站预报的重要环节。我们在寻找5月份大——暴雨预报方法和指标时,注意到这两方面的结合。具体作法是,先从分析大——暴雨的前期天气形势入手,5月份影响我县下大——暴雨的地面天气形势,一般是由高压控制转为受入海高压后部的低槽、低涡、锋面、切变影响,产生大——暴雨天气。高空也由西北气流转为西南气流控制,处于槽前不稳定区内。 明确了本地转为入海高压后  相似文献   

16.
徐洪刚 《四川气象》2003,23(1):30-31
通过对眉山市近年来出现的低温条件下,区域暴雨天气过程中大气环流以及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初步分析,得出眉山低温条件下产生区域暴雨天气形势特征,总结出眉山市区域性低温暴雨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7.
一次隆冬大到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暴雨前期的环流形势特征以及物理量场分布的诊断分析,揭示了2006年1月18~19日长江下游一带的冬季暴雨过程是以大尺度西风环流形势的调整为背景,低层切变辐合强烈,急流强劲。虽然在物理量场分布上与汛期暴雨有一定的差别,但有利的水汽条件、能量条件和动力条件仍保证了这次冬季暴雨的发生和维持。多家数值预报产品对暴雨的产生均有较好的反映,可以为暴雨的预报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用常规资料从天气图分析、水汽条件、空急流和层结稳定度对2011年5月2~3日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并利用溃变理论的V-3θ图分析方法对这次暴雨进行预报分析。经分析说明此次暴雨过程主要是冷空气南下推动华南静止锋过境福建并在充足水汽条件的配合下产生的;使用溃变理论中通过分析V-3θ图的预报方法能较好地对此次强降水天气做出预报。  相似文献   

19.
驻马店夏季短时暴雨预报业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驻马店市1985~2001年6~8月高空、地面、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资料,分析了短时暴雨的气候特征,确定了产生短时暴雨的天气形势及消空指标,并通过温度平流、湿度条件、稳定度、动力条件的诊断,挑选出对短时暴雨反映敏感的气象要素作为预报因子,最后通过逻辑判定,由微机自动输出预报结论。通过2002年的业务应用,该系统预报成功率为85.7%。  相似文献   

20.
为了将WRF集合预报更好地应用于济南大城市精细化预报,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利用2013—2014年汛期济南龟山观测站和市区及历城区36个区域自动观测站的降水资料,检验WRF集合预报24h确定性降水量对暴雨的TS评分、空报率、漏报率以及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并且检验24h暴雨概率的可信度。2013年和2014年的空报率和漏报率均较高,2013年暴雨预报TS评分明显好于2014年。确定性预报24h降水量达到30mm以上,且天气形势和各物理量满足产生暴雨的条件时,可考虑预报暴雨;低层湿度大时确定性降水最易出现暴雨空报;24h暴雨概率预报对济南局地性较强的暴雨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