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利用旋转盘装置结合离子选择电极研究了LiCl、NaCl、KCl在20℃~35℃水中溶解动力学,得到了溶解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
利用旋转盘装置结合离子选择电极研究了LiCl、NaCl、KCl在20℃~35℃水中溶解动力学,得到了溶解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浓度MgCl2(1.998、3.867、5.735%)溶液,在不同温度(25、55℃)下,对软钾镁矾在K+,Mg2+/SO_4 ̄2-,Cl-H2O四元体系中溶解转化过程的影响,采用龙格-库塔微分数值法拟合其溶解过程和结晶过程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MgCl2溶液中软钾镁矾是不相称溶解,K2SO4先于MgSO4溶解进入溶液中,MgCl2溶液浓度越大,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越快,K2SO4结晶速度也越快.溶解受扩散和表面反应控制,K2SO4结晶受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4.
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Li+,K+,Mg(2+)/Cl-,—H2O五元交互体系25℃的溶解度。该体系相图由十五个盐或复盐的结晶区构成,饱和溶液的某些物化性质的测定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吻合,用现代电解质溶液理论—Pitzer模型预测了该体系的溶解度,实验测定值与理论预测结果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5.
孙柏  李冰 《盐湖研究》1995,3(4):50-56
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L^+,K^+,Mg^2+/Cl^-,SO^2-4-H2O五元交互体系℃的溶解度。该体系相图由十五个盐或复盐的结晶区 构成,饱和溶液的某些物化性质的测定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吻合,实验测定值与理论预测结果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6.
盐湖卤水的蒸发结晶过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文从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上,总结了三十多年我国数十个盐湖等温蒸发和天然蒸发研究结果和研究经验,概括了三种类型盐湖卤水蒸发结晶的规律性,推荐了卤水蒸发结晶的相化学基础数据.对氯化物型卤水,由于介稳程度小,可采用Zdanovskii推荐的四元体系Na+、K+、Mg(2+)∥Cl-—H2O平衡相图进行太阳池工艺计算;对于硫酸盐型卤水,宜用金作美五元体系Na+、K+、Mg(2+)∥Cl-、SO,-H2O介稳相图,而不是Van’tHoff平衡相图;对于后期,锂盐高度浓缩,宜用我们的四元体系Li+、Mg(2+)∥Cl-、SO-H2O介稳相因;对于碳酸盐型盐湖卤水,可用我们的五元体系Na+、K+∥Cl-、CO、SO-H2O介稳相图作为相化学基础,而不是Teeple平衡相图.从相平衡热力学角度上,实现了对卤水蒸发结晶过程的理论描述、计算和预测.其中对一里坪、达布逊、东台吉乃尔、西台吉乃尔等盐湖卤水的研究结果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东台吉乃尔盐湖卤水蒸发时的相化学,确定钾盐、镁盐和锂盐的结晶路线和结晶特性,在实验室内对卤水进行了25℃等温蒸发结晶过程的研究.实验结果与Na+、K+、Mg(2+)//Cl-、SO—H2O五元水盐体系介稳相图进行了比较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温度、盐效应、晶体用量和搅拌速度对氯柱硼镁石在水中溶解过程及相转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复盐属不同步溶解,先溶脱MgCl·6H_2O,生成中间产物MgO·B_2O_3·4H_2O,随后发生相转化和结晶过程。最终产物在10—50℃时是多水硼镁石,在60℃时是柱硼镁石。提出了相转化机理,计算了溶解度、溶解热等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温度、盐效应、晶体用量和搅拌速度对氯柱硼镁石在水中溶解过程及相转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复盐属不同步溶解,先溶脱MgCl·6H_2O,生成中间产物MgO·B_2O_3·4H_2O,随后发生相转化和结晶过程。最终产物在10—50℃时是多水硼镁石,在60℃时是柱硼镁石。提出了相转化机理,计算了溶解度、溶解热等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东台吉乃尔盐湖卤水蒸发时的相化学,确定钾、镁和锂盐的结晶特性,在实验室内25℃等温蒸发实验基础上和自然条件下进行了冬夏季日晒蒸发试验.东台吉乃尔盐湖卤水是由氯化钠饱和的多组分复杂体系构成的.卤水中存在的离子是Na+、K+、Mg2+、Li+、Ca2+、B3+、SO42-和Cl-.试验数据与Na+、K+、Mg2+Cl-、SO42-KH2O五元体系介稳平衡数据进行了讨论和比较.Autenrieth相图被用来表示各数据间的关系和证明冬夏季蒸发时结晶行为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单阶跃电流法测得了Li_xNiO(0相似文献   

12.
在干旱区,雨滴在云下降落易受到二次蒸发的影响,明确降水从云层底部降落到地面过程中稳定氢氧同位素的变化在同位素水文学研究中很有必要。基于新疆地面气象站逐小时的观测资料,采用改进后的Stewart模型,研究了新疆雨滴云下蒸发剩余比(从云下到近地面雨滴蒸发后剩余体积占原体积的百分率f)、雨滴中δD变化量(△δD)和过量氘变化量(△d)的时空特征,并分析了△d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新疆降水中△d和蒸发剩余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2)当在气温低、相对湿度大、降水强度大、雨滴直径大的情况下,蒸发剩余比较大,△d接近于0,蒸发剩余比与△d间的线性关系明显,斜率较低。不同气象条件下,蒸发剩余比与△d的关系并不固定,利用这一线性关系反推蒸发剩余比应慎重。(3)敏感性分析可以得出,如果各气象站的气温升高2℃,△d降幅为0.26%~3.10%;如果相对湿度升高5%,△d升幅为1.23%~8.34%;如果雨强增大10%,△d升幅为0.06%~0.89%;如果雨滴直径增加0.2 mm,△d升幅为0.98%~8.16%,但雨滴直径增加量大于1.2 mm时,△d变化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肖举  袁菲  李珑  郭亚飞  王士强  邓天龙 《盐湖研究》2022,30(1):1-6, 100
不同形态硼酸盐焓、熵、吉布斯自由能等热力学参数极为缺乏,其准确测定对丰富和发展盐湖硼酸盐化学理论至关重要。采用微量热计测定了五水合五硼酸钠(NaB5O8·5H2O)溶解热。根据设计的热化学循环和热力学基本公式,获得了NaB5O8·5H2O在298.15 K下标准生成焓(△Hθf,NaB5O8·5H2O,-5189.4820kJ·ml-1)、标准生成熵(△Sθf,NaB5O8·5H2O,701.2728J·mol-1·K-1)、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Gθf,NaB5O8·5H2O,-5398.566.kJ·mol-1)等等热力学参数。这些基础热力学参数的获得对丰富无机盐热力学数据和促进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谢贤宁  周园 《盐湖研究》1998,6(4):20-27
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下的高温熔融反应及氮淬冷技术,制备了xLI2S·(1—X)B2O23玻璃。利用DSC量热法研究了玻璃的非等温晶化动力学,计算得到晶化活化能E,Avrami指数n及晶化热—△H等动力学参数。实验发现,xLi2S·(1—X)B2O3硫氧化物能在X≤0.45的区域形成玻璃,x=0.25玻璃组份具有最强的抗晶化能力,而x=0.45玻璃组份最易晶化。玻璃的晶化为一热激活过程,且主要由表面成核机理控制。玻璃晶化活化能在180—100μm颗粒范围有最大值,晶化热—△H与峰值温度Tp满足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水氯镁石脱水反应的热力学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氯镁石脱水制备无水氯化镁是一个多反应的复杂过程,文中对水氯镁石脱水制备无水氯化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各函数进行了计算,对脱水反应机理进行探讨,并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降雨入渗补给量在平原地区约占地下水总补给量的50~80%。本文采用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的方法,从分析降雨入渗水分运动特点着手,寻求在不同的土壤和地下水埋深的条件下,入渗总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以及土壤前期含水量等要素的关系,并根据蓄满入渗补给的原理,计算入渗总量中补给地下水的部分,同时,又将上述方法得出的结果与其它方法计算的结果及地下水动态资料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7.
袁国波 《干旱区地理》2017,40(3):549-554
根据21 世纪15 a 来出现在内蒙古的沙尘暴个例,归纳形成沙尘暴的高空环流背景和地面天气系统,提炼预报指标。结果显示:沙尘暴是强冷空气爆发南下的过程,具有冷空气强、锋区强、高空急流强的特征;造成内蒙古沙尘暴的高空环流背景可分为高脊移动型、冷槽下滑型、横槽型和低涡旋转型等四个类型;强烈发展的蒙古气旋和冷锋是造成沙尘暴的主要地面天气系统。沙尘暴预报应主要着眼于高空急流轴的位置、乌拉尔山高压脊、高空锋区、蒙古气旋及冷锋、地面变压中心、高空正涡度平流中心与地面气旋相叠置的区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测定农田蒸发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贤群 《地理研究》1990,9(4):94-103
本文阐述了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1986—1988年测定农田蒸发的联合观测试验概况,比较和评述所用的微气象学方法、水量平衡法、遥感技术和以Lysimeter为主的器测法等测试结果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并给出了几种主要作物田的蒸发耗水量。  相似文献   

19.
绿洲荒漠交界处波文比能量平衡法适用性的气候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黄妙芬 《干旱区地理》2001,24(3):259-264
对广泛使用的计算蒸散和显热通量的气候学方法-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在绿洲荒漠交界处的适用性从气候学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波文化-能量平衡法在干旱区绿洲的平衡层内是适用的,在平衡层外及荒漠上空却失效。因而,应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估算绿洲上的蒸发与显热时,测点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李刚  高世扬 《盐湖研究》1994,2(2):49-56
通过对盐湖湖区土壤调查,在对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在大柴旦地区建造日晒池,利用太阳能进行日晒卤水,分离一般盐类是经济可行的.制取高含硼和锂盐的氯化镁饱和卤水,供盐酸酸化分离硼酸,最后提取锂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