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核酸、蛋白质、糖类是生命系统中的主要大分子物质。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对核酸和蛋白质的研究逐渐深入,对其在决定生命规律方面的作用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相比之下对生物多糖的研究较滞后,尽管糖类的生理意义同样至关重要。在生物体中生物多糖(polysaccharide)多是以糖缀合物(glycoconjugates,即多糖与非糖物质如脂类或蛋白质共价结合而成的糖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如糖蛋白(glycoproteins),糖脂(glycolipids)和蛋白聚糖(proteoglycan,即由蛋白质和糖胺聚糖通过共价键相连的化合物)。许多糖缀合物中由比较少数分子的单糖(2~14个)缩合形成的寡糖(oligosaccharide)部分具有惊人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微不均一性,而使它与许多重要生理过程紧密相关并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目前已知的一些重要功能有:糖蛋白的寡糖组分影响多肽链的正确折叠,防止蛋白水解,提高蛋白的稳定性和溶解性,决定它们在血液中的清除速率,在细胞中作为信息分子调节它们的分泌。糖缀合物中的糖链作为信息分子涉及多细胞生物生命的许多识别过程,如细胞-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细胞的生长分化荷尔蒙-受体和抗原-抗体的相互作用等(Schachter1992;Paulson,1989)。糖缀合物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科学前沿。糖的生物学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糖链结构的阐明对深入理解糖缀合物的功能和结构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甲壳纲动物凝集素的结构特征和分离纯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凝集素(Lectin)是指所有非免疫原的能凝集细胞或沉淀含糖大分子的蛋白质或糖蛋白,一般具有糖结合专一性,能与糖蛋白或糖脂分子中的糖相结合。早在1888年,俄国的Herman发现蓖麻籽的蛋白质提取物能凝集血红细胞,从而开始了凝集素的研究。目前人们分离纯化的凝集素已经超过了1 000  相似文献   

3.
动物受精是指两性配子细胞相结合生成合子的过程,亲代通过受精将遗传物质传给子代,它是衔接亲代与子代的桥梁,保持了物种的延续.精卵识别是受精的起始步骤,是指配子细胞通过各自表面的受精蛋白--糖蛋白类物质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识别并结合,完成受精过程.本文着重介绍目前研究比较清楚的小鼠、猪、海胆和鲍等的精卵识别机制,比较了哺乳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联系和差别,进一步说明不同动物通过各自性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完成精卵识别过程,并由相应糖蛋白的不同组成和结构决定了该识别过程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外源凝集素是非免疫起源的热敏蛋白质或糖蛋白,由于其多价构型及对持定细胞多糖具结合亲和力,它们选择凝集某些细胞(包括脊椎动物血球及一些病原微生物)和沉淀某些复杂碳水化合物;其凝集活动常被单糖所抑制,有的却需某些二糖、三糖或多糖。外源凝集素分离自广泛的低等和较高等的生物。一些地区水产养殖业受挫,因素较多,但对发病机理认识之缺乏和调动养殖对象本身防病积极性之不足,是其重要原因。外源凝集素可在诸如凝集外来细胞,调理作用等的防御活动中扮演识别因子,协助一些生理活性物发挥作用,参与吞噬、胞囊、凝固、止血及创伤修复等作用。在生物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医学和食品科技上有广泛用途。迄今外源凝集素的许多性能并未全清,在自然界中的精细生理作用仍是个谜。本文论述外源凝集素的定义、性能及用途,以提请有关人士重视。  相似文献   

5.
C型凝集素是一类依赖于钙离子的糖识别蛋白超家族,该家族蛋白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系统中的非己识别和对病原微生物的清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以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含单个糖识别域(CRD)的C型凝集素PtCTL-6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研究表明PtCTL-6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一条由信号肽、LDLa和CRD组成的多肽链。该C型凝集素的识别关键基序为DPY/WTD(Asp-Pro-Tyr/Trp-Thr-Asp),未见于前人研究。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结合活性检测结果表明:PtCTL-6重组蛋白(rPtCTL-6)能结合脂多糖(LPS)、肽聚糖(PGN)和β-葡聚糖(β-glucan),并能结合7种微生物,包括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凝菌活性实验证明, PtCTL-6能选择性地凝集真菌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以上结果证实PtCTL-6能作为模式识别受体参与机体对微生物的识别,并且该分子具备较广泛的免疫识别谱。最后,本文初步探索了该分子对"非己"物质的识别机制,发现PtCTL-6通过特异性的结合D-甘露糖和D-岩藻糖对"非己"物质进行识别,是一种具备新型糖结合模式的C型凝集素。  相似文献   

6.
多型异源物质抗性机制(multixenobiotic resistance mechanism,MXR)是在水生生物中广泛存在的1种对外源毒性物质的重要防御机制,其分子基础与哺乳动物细胞系的多药抗性机制非常相似,ABC(ATP 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超家族中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参与并介导了该抗性机制。本文从P糖蛋白活性和组织分布,P糖蛋白的诱导和抑制,P糖蛋白的表达和调控,多型异源物质抗性机制中P糖蛋白的可能作用模式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异源物质存在条件下水生生物多型异源物质抗性机制中P糖蛋白的研究现状。大量研究表明,多型异源物质抗性机制是水生生物体的一个重要细胞防御机制。P糖蛋白作为能量依赖性的外排泵,通过水解ATP或与ATP结合将广谱的异源物质(如毒素、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泵出胞外或促进异源物质在特定的细胞或细胞器内滞留或隔离,从而防止异源物质与细胞内的靶分子结合,降低异源物质对细胞造成的伤害,提高生物体的抗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氨基酸是大多数生物体有机氮和有机碳的主要组分,也是近代沿海海洋沉积物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1]。海洋中生物残骸蛋白质在细胞破裂后,由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和生物细胞残留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部分氨基酸被微生物作为营养物质吸收利用[2],残余蛋白质和氨基酸经过沉降作用进入沉积物,经历生物作用及成岩改造过程,以蛋白质、肽和水解氨基酸等地质聚合物形式存在,大部分与海洋沉积物结合紧密,少数以游离态存在[3]。因此,相对于常量的碳、氮化合物来说氨基酸通常不稳定,是水体颗粒物和沉积物中有机碳、氮循环的主要物质,也是次级生产者的主要营养物质[1]。  相似文献   

8.
酵母海藻糖的代谢与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藻糖(Trehalose)是化学性质稳定的非还原性二糖,由2个吡喃葡萄糖分子通过α-1,1-糖苷键连接而成,海藻糖独特的物理特性使其在细胞中可起到稳定生物大分子的作用,因而在化妆品、医药和食品等工业领域中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在酵母菌中海藻糖可作为储藏碳水化合物和细胞应激反应保护剂。当环境条件变化时细胞内海藻糖含量会发生显著变化,而海藻糖的积累已被证实在不同胁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海藻糖代谢途径仅有几个代谢物组成,却受到复杂的代谢调控机制的控制。此外,海藻糖代谢在酵母菌的糖代谢中还起了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膜囊泡是一类由细菌释放并携带复杂蛋白质、核酸、信号分子等重要信息物质的生物纳米颗粒,参与了水平基因转移、群体感应、生物膜形成等多种生理生化活动.海洋中的细胞膜囊泡可能是除噬菌体和细菌之外的第三大生物实体,其介导的跨越物种的细胞间通讯对海洋生态系统而言有重要意义.然而,我们对膜囊泡在海洋生物圈中具体的生态角色与生物功能所...  相似文献   

10.
海藻凝集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凝集素是一大类能够凝集生物细胞的蛋白或糖蛋白 ,广泛地存在于许多生物体内 ,在生物体的配子识别和生殖细胞融合中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生物凝集素表现为可以凝集人或动物的血细胞、蓝藻细胞、生殖细胞 (配子 )等多种细胞 ,同时某些凝集素具有抗病毒 ,促进淋巴细胞分裂 ,抗血小板凝集[2]和抗菌的作用。植物中较早发现的凝集素是陆生植物凝集素 ,其最早的应用是用来鉴别人的血型。1966年 ,Boyd等人在一些热带海藻中发现了海藻凝集素的存在 ,此后Blun den和Rogers等对英国沿海的海藻检测了提取物的凝集活性 ,发现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