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重要任务,在于正确地反映地表的外部特征,即正确地表达各类地貌的形状、大小、高度、斜坡的坡度和方向、地面被切割的深度和密度等。为此,除了合理选取等高距,正确描绘基本等高线外,对某些类型的地貌来讲,尚需运用补充等高线。由于补充等高线的等高距小于基本等高线的等高距,所以它能表示出基本等高线所不能表示的重要碎部,并为进一步强调某些地貌类型的特征提供了可能性。实践证明,在地形图上合理运用补充等高线,将会完善地貌的特征,丰富地貌的内容,提高地图的质量,增强地图的使用价值。因此,在使用基本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同时,必须根据不同地貌类型合理地运用补充等高线。本文拟将运用的原则和方法作一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等高线拓扑关系定量表达对空间认知、地形特征挖掘、地图综合等至关重要。然而,已有研究多针对等高线树的生成及综合算法,缺乏等高线拓扑关系及其与尺度变化关系的定量表达,不同地貌类型其变化规律是否一致仍未知。为此,通过分带与投影转换、非闭合等高线拓扑检查与闭合及有向等高线树的构建等,发展了一种等高线拓扑关系定量表达方法。采用高山、中山、平原地貌60组多尺度等高线数据集,探究不同地貌类型的多尺度等高线拓扑指标及其随尺度变化规律的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相邻尺度等高线拓扑指标变化规律符合空间认知与推理,不同地貌类型多尺度等高线拓扑指标与尺度变化间关系可用同一个幂函数定量表达,该结论为基于多尺度空间相似关系等高线全自动综合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地形图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地形图是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基础资料。本文阐述了地形图上等高线、线性要素、面积要素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即除非比例尺为1∶1,否则等高线并不真正具有“等高线上点的高度相等”的意义,这一不确定性特征,这种不确定性随着比例尺、地貌类型等的变化而变化。线性要素、面积要素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问题与之类似。  相似文献   

4.
等高线树的自动建立及其应用毋河海(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等高线是表示地貌形态的重要手段,具有严密、精确、可量测和易转换等特点。但它也具有竖向不连续的缺点,特别是当等高距较大,或地形比较和缓而使等高线比较稀疏时,地貌形态的不连续性就突出了。在计算机地图制图...  相似文献   

5.
地形图综合中地貌综合是一大难题,只是以单根等高线的综合来实现地貌综合是不行的。为了等高线综合的方便,必须对等高线进行结构化处理,本文探讨了等高线的树结构建立。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制图和GIS的迅速发展,对于有着广泛应用的地貌形态特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以科学、系统、深入定量研究的迫切要求,以便获得更科学、合理的应用.作为一个系列研究的开始,首先要解决用2维空间的等高线表示3维空间地貌形态的科学性这一问题.为此,文中引入了地貌截影及截地貌的概念,通过地貌分解定理与表现定理的证明,以及等高线、地貌截影和截地貌三者之间的等价关系的论述,最终从数学上解决了上述基本问题,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地貌及等高线表示的分解定理与表现定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制图和GIS的迅速发展,对于有着广泛应用的地貌形态特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以科学、系统、深入定量研究的迫切要求,以便获得更科学、合理的应用。作为一个系列研究的开始,首先要解决用2维空间的等高线表示3维空问地貌形态的科学性这一问题。为此,文中引入了地貌截影及截地貌的概念,通过地貌分解定理与表现定理的证明,以及等高线、地貌截影和截地貌三者之间的等价关系的论述,最终从数学上解决了上述基本问题,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地貌结构线矩阵数据处理法,并由此来达到地貌等高线自动综合的目的。包括地貌结构线的数字化方法,地貌结构线的数学模型,原始数据整理,地貌沟谷自动综合,等高线自动选取和自动连结同一等高线点并输出等过程。最后用抛物线光滑法输出滑光的等高线图。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市缙云山DEM为数据源,首先利用ArcGIS的Model Builder生成明暗等高线模型,然后导入重庆市缙云山DEM数据得到明暗等高线,最后根据明暗等高线属性字段设置受光面和背光面等高线颜色得到具有三维立体效果的明暗等高线地图。实验结果表明,根据DEM绘制得到的明暗等高线与缙云山实际地貌形态较符合,能真实反映缙云山的三维地貌形态,弥补了传统等高线表示地形立体感不强的缺点,同时空间建模也大大提高了等高线绘制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技术问答     
问:在行政区划图上,如何表示概略的地形与反映本区森林的特点?(吉林 华盛葵)答:在行政区划图上如何显示地貌和是否表示地貌,应从需要和可能出发,结合本辖区的特点和本身的技术条件来考虑。通常,有技术条件的,采用银灰色“晕渲”或棕黄色“透视写景”法表示地貌的立体感效果还是很好的。如果不用上述方法表示地貌,而在图框内邻区空白处插附较小比例尺的本区分层设色“地势图”,亦可反映本区概略地貌。这样,主图以政区设色和社会经济要素的表示,则更为突出和清晰易读,效果较好。关于采用“分色等高线”按平原区用0.1毫米粗的绿色等高线,丘陵区用0.2毫米粗的土黄色等高线,山区用0.3—0.5毫米粗的棕色等高线(越高越粗)表示地貌的方法,我们认为在以政区设色的行政区划图中,这还是一种新的表示方法,其效果如何,可以通过试编样图,并征求有关用图单位的意见来作出结论。不过要注意,分色等高线地貌必须按照地理图的性质作较大的概括,并作为第二层面反映在政区图上。  相似文献   

11.
地图上等高线信息度量的层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敏  樊子德  邓敏  徐震 《测绘学报》2012,41(5):777-783
地图信息定量度量是地图学研究一个基础问题,亦是评价地图设计、地图综合、制图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以等高线地图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认知的等高线信息的层次度量方法。首先,分析了现有基于Shannon 信息论的地图信息度量方法。然后解析了地图等高线信息的产生原理,并将等高线信息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单条等高线信息度量层次(即元素层次)、基本地貌单元邻接等高线信息度量层次(即邻域层次)、全局地图等高线信息度量层次(即整体层次)。在此基础上,依据空间信息多样性和差异性特征,分别建立了各层次信息定量度量方法。最后,通过实验初步验证了本文所提的等高线信息定量度量方法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地形图等高线成组综合的试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讨论制图自动综合一般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两种等高线自动综合的技术路线存在的优缺点。笔者提出,采用模拟人类专家智能的方法,从二维的等高线输入数据出发,提取地貌结构信息,从而对等高线进行成组的综合,直接形成经综合的二维等高线输出数据,有可能获得较为简捷,效果良好的综合结果。在对这条技术路线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工智能问题,主要包括:对无序数字化等高线数据的整理、等高线上重要特征点的识别、正负向地貌特征的确定、谷地点的选出、谷底线的自动跟踪、谷地重要性的计算、谷间距的自动量算、对称谷地的寻找、综合后图形的生成等。  相似文献   

13.
利用VRML技术从数字等高线生成三维地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明  冒爱明 《江苏测绘》2001,24(3):13-14,20
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VRML技术从数字等高线生成三维地貌的一种格网方法。这种方法从数字等高线中按格网提取高程点信息,并使用VRML的ElevationGrid节点生成三维地貌。实验中按照这种方法编写了从MIF/MID文件格式的数字等高线生成三维地貌的程序。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字环境下进行等高线综合是制图综合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将3维Douglas-Peucker算法应用于等高线综合,是从真3维的角度提取等高线上的特征点.首先根据等高线上高程点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采用空间线规则排序方法组织空间点;引入了全局孤独指数解决综合过程中等高线之间的空间跳跃问题;然后通过空间内插引绘综合后DEM的等高线,从而实现等高线的自动综合.初步实验表明,采用3维Douglas-Peucker算法的等高线综合,从全局上保持了主要地貌形态并抑制了破碎的微地貌特征,具有良好的综合质量和制图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B样条小波的等高线数据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样条小波的变换特征,本文研究了地貌形态的自动综合过程中等高线的数据简化问题,提出了基于B样条小波的等高线的数据简化方法,并进行了实验。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所述方法对等高线进行数据简化,方法简捷,精确度高,而且能够保留原等高线的形状结构特征。因此,基于B样条小波的数据简化对地貌形态自动综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正> 研究地形显示法的任务是探索利用平面图形产生直观、立体的视觉效应,从而使读图时获得有关地貌形态及其相互位置联系的地表特征和切割程度的直观概念。因此,地图上除了表示地形的可量测性外,还要求建立图形的直观立体感。地表形态的高程是连续变化的,因而等高线法作为一种难以取代的显示法而被广泛应用。但由于等高线法不能直接提供直观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1:600万中国分层设色晕渲图的试验总结,并探讨了小比例尺地势图上地貌特征的晕渲表示法和色彩整饰。本文选取了各类样图,就明了用不同晕渲技法,刻划不同的地貌形态、区域地貌特征和反映平原的微起伏。在整饰设计过程中,主要试验了地势图用晕渲法为主,分层设色法为衬托的地貌表示法。通过以上试验,主要收获是:1.地貌形态的晕渲表示法是研究晕渲法的主要课题之一。应该充分掌握和运用晕渲绘制法的艺术特点,正确而完美地反映地貌特征,包括各种山区地貌、特殊地貌、平原微起伏、海岸形态等。同时,力求表示在形态上有反映的地貌成因类型。2.通过1:600万晕渲图的试验,我们认为,如晕渲能提高和改进对地貌形态和区域地貌的表达力;在内容上和效果上如能使等高线和晕渲法相互协调、相互衬托地表示地貌。那末,地势图用晕渲法为主,以等高线、分层设色法为衬托的方法来表示地貌是可行的,并能进一步改善对于地势起伏和地貌形态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8.
地貌是用等高线、陡坎及一些特定符号来表示的,等高线并不像地物轮廓线那样是可以看得见的东西,因此按测定地物轮廓线特征点的方法测定等高线是较困难的。用什么方法来测定等高线,这是需要探讨的问题。不论地貌怎样复杂,总可以把地表面看成是由许多不同的面组成的。相邻面的交线构成了地貌的骨架线,测量上叫做地形线。这里主要介绍地形较复杂的丘陵地、山地的施测与勾绘。  相似文献   

19.
复杂等高线自动综合是计算机辅助制图领域中一项重要且难度较大的任务。本文根据分形理论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化等高线形状结构特征的复杂等高线自动综合的新方法。研究和实验表明,该方法充分顾及了地貌形态特征,能够对等高线图形进行客观、有效地概括。  相似文献   

20.
高山地区地貌具有多样性,制约着等高线成果的质量。本文介绍了高山地区的等高线采集特点,并结合工作实践,分析等高线采集的常见问题,总结了提升高山地区等高线质量的方法和经验,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