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历程,为我国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六十年之际,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与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主持编辑出版了《地质实验工作60周年文集》。该文集由吴淑琪、周金生、罗代洪主编,2013年11月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五十周年时,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与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于2003年主持编辑  相似文献   

2.
随着隧道施工对于不良地质识别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融合多源信息的不良地质智能化识别已成为发展趋势。本文首先阐述了常见的6种隧道不良地质类型及其地质成因, 回顾分析了隧道主要的不良地质识别方法及现状, 详细介绍了笔者在不良地质智能化识别方面的探索性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对隧道围岩岩性与裂隙特征进行智能识别; 融合图像和光谱特征进行不良地质识别; 将地化分析融入到传统的超前钻探中, 融合随钻参数和地化信息进行不良地质随钻识别, 既可以发挥超前钻探在感知岩体质量和地层信息变化方面的优势, 又可以发挥地化分析在岩性和不良地质异常识别方面的优势; 基于地质与物探联合反演进行不良地质识别, 旨在实现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形”(位置、形态、规模)和“性”(性质和类型)的精确识别。最后, 对隧道不良地质智能化识别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东方明 《辽宁地质》2010,(10):38-38
2010年10月16至18日,由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全国地质资料馆组织的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测试暨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研讨会在沈阳宾馆召开。来自辽宁、吉林、江苏、山东、浙江等12个省级地质资料馆,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西安、南京、沈阳4个地调中心等单位的6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岩矿测试》2012,(3):377-382,573
《岩矿测试》第七届编辑委员会的72位编委,均具有高级职称,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局属单位、省局地质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部门,涉及地质、核工业、有色、冶金、石油、建材等行业,专业覆盖面广,学术权威性高。他们在本刊审稿质量、学术把关、稿源保证等方面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续今年第2期印刷版,本期介绍22位编委(按照姓氏笔画排序,见本期封三)。  相似文献   

5.
地质实验测试科技八五进展及九五发展计划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金生 《岩矿测试》1996,15(1):42-52,57
从岩矿测试、岩石矿物学研究、选冶技术、非金属矿开发利用、标准物质与标准方法、分析仪器的研制与技术改造等专业例举了代表性成果,对八五期间地质实验测试领域技术主要进展作了回顾;并依据地质矿业生产与发展的客观实陆,提出了九五期间地质实验测试技术发展计划设想,其重点是加强基础研究,发展高新技术、增强经济效益,促进地质科学研究和地质的矿取得重大突破以及地矿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岩矿测试》积极反映实验测试技术在解决关键矿产、能源资源、健康地质、环境地质、农业地质、水文地质、海洋地质、岩溶地质、城市地质等重点领域关键问题的新进展新发现、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地质实验测试过程中的有效信息和异常信息及异常信息提取的相关问题,阐述了地质实验测试异常信息的集成应用在地质科学研究、地质勘查和地质实验测试中的意外作用。意在强调地质实验测试技术人员应充分重视异常信息的发现、提取和集成,加强学科间的交叉与合作,推动地质实验测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岩矿测试》2012,(1):112
2011年11月30日,在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岩矿测试》第二期作者培训班在广西南宁举办。《岩矿测试》主编罗立强研究员、东华理工大学陈教授、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孙青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所黄宇营研究员受邀讲课,《岩矿测试》副主编、编委,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天津、武汉、成都、西安、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全国相关地质实验室、高等院校等70余名代表和日本京都大学Jun Kawai教授参加了本期培训。  相似文献   

9.
杨莉  袁万明  王珂 《地球科学》2018,43(6):1887-1902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是一门传统的定年学科,广泛应用于地质各个领域研究中.随着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理论创新与技术进步,现在逐步发展成为地质热年代学,即将地质年代数据赋予相应封闭温度属性,使之不仅揭示地质事件年龄,而且反映该事件发生的温度条件.不同定年方法以及测试样品的不同,其对应的封闭温度不同,从而可以揭示地质体在更大温度或年龄范围的形成演化过程,定量研究矿区或矿体的隆升与剥露,评价矿床形成后的保存与变化状况,提高找矿预测效果.主要总结和论述诸如40Ar-39Ar、裂变径迹和(U-Th)/He等中-低温热年代学技术方法及其在矿床地质中的应用研究状况,分析热年代学技术与应用发展趋势,以期为成矿作用研究提供新的应用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岩矿测试》2021,(1):I0006-I0006
《岩矿测试》办刊宗旨:以地球系统科学发展需求为导向,贯彻执行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紧密结合自然资源管理和地质调查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聚焦地学前沿和交叉学科,围绕地质与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等重点领域,积极反映实验测试技术在全面解决关键矿产、能源资源、环境地质、农业地质、水文地质、海洋地质、岩溶地质、城市地质等重点方向、难点问题、热点事件的新进展新发现、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地质科技创新事业和分析测试技术的进步提供支撑,为地学类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与繁荣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地质科技情报》2008,27(2):F0003-F0003
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成立于1957年,是我国一所集地质、选冶、分析测试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院所。拥有遥感地质勘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选冶加工试验等3个甲级资质,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两个乙级资质。在岗人员217名,科技人员占70%,  相似文献   

12.
《中国岩溶》2014,(4):514-514
一、刊登内容 《中国岩溶》创刊于1982年,是我国目前为止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2015年起变更为双月刊。主要刊登岩溶地质基础理论、岩溶地貌与洞穴、岩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溶环境地质、岩溶生态地质、岩溶矿产地质、岩溶旅游地质、岩溶勘探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国内外典型岩溶景观介绍、岩溶学术动态报道、新书评介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岩溶》2015,(1):95-95
一、刊登内容 《中国岩溶》创刊于1982年,是我国目前为止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2015年起变更为双月刊。主要刊登岩溶地质基础理论、岩溶地貌与洞穴、岩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溶环境地质、岩溶生态地质、岩溶矿产地质、岩溶旅游地质、岩溶勘探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国内外典型岩溶景观介绍、岩溶学术动态报道、新书评介等。  相似文献   

14.
四川西冶地质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成都市郫县现代工业港北区,由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〇六大队、四川地创光电有限公司等三家单位共同出资组建,整合了原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西南冶金地质测试中心和六〇六大队西南冶金地质测试所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力量,于2012年3月正式注册成立,具有国家级计量认证资质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实验测试甲级资质。  相似文献   

15.
缪元圣 《江苏地质》1998,22(3):147-149
数十年来,物性测试工作紧紧围绕为地质找矿和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中心,在地质勘查、重点工程建设、工程勘测、非金属矿物性测试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物性测试工作的健康发展主要归结于:善于抓住机遇;发扬勤奋作风;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坚持按劳分配;优质服务创好声誉。  相似文献   

16.
徐洛  金敏  赵丽丽 《安徽地质》2016,26(3):163-164
地质实验测试提供的数据和结果是提供准确勘查成果的科学依据,在省财政出资的地质勘查项目中,承担实验测试工作单位只有通过计量认证、取得地质勘查的实验测试资质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具有计量认证能力范围内的实验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17.
程寿森 《江苏地质》1998,22(3):152-157
非金属矿产是江苏的优势矿产。20年来,在全省先后发现了20多个矿种、100多处矿产地,同时展开的非金属矿测试、分析和开发利用的研究,在测试技术、物化性能、物质组成、地质评价方法、选矿加工和工业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保证了江苏非金属矿的地质勘查效果,填补了一些空白,为促进非金属矿的开发利用作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地质找矿工作的某些新动向与岩矿测试的新贡献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登红  屈文俊 《岩矿测试》2013,32(4):532-537
近年来地质找矿取得了一系列的新进展,也出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趋势,现代的矿产地质工作面临着不分地区、不分矿种、不分专业的新动向,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的新格局,要求地质找矿工作与岩矿测试工作密切结合.地质人员要充分了解现代测试技术的特点,充分发挥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作用;实验室也需要主动为地质找矿工作提供支撑,针对“现、散、快、廉、难、全”的新特点研发相应的分析测试技术与设备,而不是被动地“来样品、出数据”;主管部门也需要在制定政策、规划立项时就安排好地质与测试工作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四川地质学报》2011,(1):F0002-F0002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成都地质调查所(以下简称成调所),始建于1958年。经过50多年的艰苦奋斗,成调所已成为集矿产地质勘查、开发;地质咨询服务;测试分析;钻探施工;测绘工程;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评估、勘查、设计、施工;地基处理及道桥等基础工程施工于一体的综  相似文献   

20.
张宝发 《吉林地质》2013,(4):134-136
为了了解隧道工程地质概况,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及浅层折射法,进行了标准贯入、动力触探试验、声波测试、工程地质钻探、室内试验和工程测量等手段。根据隧道工程地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法,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