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GIS进行矿产资源评价现状及技术方法研究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肖志坚 《新疆地质》2000,18(2):181-187
GIS作为一种有效的矿产资源评价预测方法,在国外已被广泛应用,在对国内外应用GIS进行矿产资源评价的现状、技术方法进行探讨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新疆GIS的发展现状,并就新疆进行GIS矿产资源评价的技术方法、技术思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油气藏系统(OGRIS),并探索采用OGRIS技术进行油气藏成藏条件时空配置的综合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风化壳型气藏为例,介绍了基于GIS的油气藏信息系统的建立方法,通过OGRIS的多源信息复合分析与空间分析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气藏形成条件的时空配置及其对油气富集控制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主成藏期气藏生储盖组合与构造沉  相似文献   

3.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快,并且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地质研究中。本文主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功能和类型以及GIS在地质研究中的某些应用,包括(1)利用GIS进行区域地质填图;(2)利用水文地质图;(3)利用GIS定量模拟矿床;(1)利用GIS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5)利用GIS处理海洋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4.
绘制水系网及汇水盆地的计算机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流向最陡方向的基本原理编制了计算水系网及汇水盆地的程序,实际计算了某地区的水系网及汇水盆地网,计算结果可方便地进入GIS。  相似文献   

5.
GIS技术在区域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分析国内外GIS技术在矿产资源预测及评价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进展基础上。提出了GIS技术应用中应解决的几个关键总理2,地基于GIS的矿产资源评价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6.
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矿产资源评价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GIS(地理信息系统)为矿产资源的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作者认为借助于GIS所提供的空间分析功能,利用现有的资料,推演地质模型,从而达到矿产资源评价的目的,可为地质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地理信息系统在金属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综合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新技术系统。利用GIS可以对金属矿区现有大量的地学数据资料进行二次开发,进而成矿预测。本文利用GIS(MapVGIS)分析鄂东南地区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维GIS图形的盆地综合测井专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三维GIS空间数据模型出发,介绍了基于三维GIS图形的砂岩盆地综合测井专家系统软件的研究内容,包括地下矿体的三点面体抽象结构模型,测井数据库结构和内容以及采用Mapbasic和SQL的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质环境评价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因此,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测尤为重要。回顾国内外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测中的研究现状,讨论GIS在地质环境领域应用中的可行性及技术路线。试图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结合地质环境评价模型,探索出一条地质环境评价GIS系统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辽河盆地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辽河盆地位于辽宁省南部,渤海湾盆地东北角,是继中生代发育起来的第三纪断陷盆地。分东部凹陷,西部凹陷和大民屯凹陷等二级构造单元(图1)。  相似文献   

11.
多因素套合分析法是一种简便、快捷、有效的基于GIS的成矿预测方法.辽宁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应用该方法在辽西杨家杖子多金属矿田外围进行成矿预测,在一个靶区内找到2个矿床.本文介绍了应用该方法在辽宁东部辽河群地层区进行铅锌矿成矿预测的工作过程和取得的成果.通过本次研究,作者认为辽河群地层区在铅锌矿找矿方面仍有较大的潜力,推测在5个找矿靶区中有可能找到多处小到中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2.
辽河外围陆家堡坳陷生油岩有机质丰度及类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辽河外围盆地大多属晚中生代早期发育的裂谷断陷型盆地。总体上,这些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受以裂陷作用为主导的构造运动所控制,主要经历了裂谷发育和坳陷发育两个阶段的沉积作用,后者仅局限于开鲁盆地。  相似文献   

13.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of evaluating natural resources of petroliferous basins is to determine the organic matter abundance of source rocks in the basin.The usual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source rocks is based on laboratory analyses.There is a deviation in calculating organic carbon content due to the heter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d the artificial factors when sampling.According to the continuous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logging,the conventional logging curves(mainly acoustics and resistivity,etc.) were calibrated with the organic carbon experimental data of cores,cuttings or sidewall cores.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source rocks of the 4 th(Es 4) and 3 rd(Es 3) members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in western sag in the Liaohe depression was estimated directly by a great amount of continuous data including resistivity and acoustic logging,etc.Comparison between the results from computer processing and lab analysis of logging data shows that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derived from the computer processing of logging data have the same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as the lab analysis results.The present data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suitable to evaluate the source rocks of western sag in the Liaohe depression and has great potential in evaluating natural resources of sedimentary basins in the future.On the basis of logging data of source rocks,experimental data and existing geochemical analyses of the Liaohe Oilfield,the corresponding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isograms of source rocks were plotted.The source rocks of Es 4 and Es 3 of the Shahejie Formation are thought to be beneficial to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due to the high TOC.  相似文献   

14.
罗园井田水文地质特征及矿井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园井田地处淮南煤田中段南缘,阜风逆冲推覆构造部位,井田内含水层(组)由新生界松散砂层孔隙水、二叠系砂岩裂隙水、石炭系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水、奥陶系岩溶裂隙水和寒武系岩溶裂隙水五个含水岩组组成,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中等。在分析井田充水因素的基础上,指出灰岩与煤岩层对口部位是突水发生的主要地段。采用生产矿井比拟法,预算开采4-1~13-1煤层时,正常涌水量为316m^3/h,最大涌水量755m^3/h;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法预算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28m^3/h,太原组岩溶水突水量为798m^3/h。根据本井田煤层陡倾斜及含水层间强水力联系的特点,说明矿井防治水工作难度较大,在今后的矿井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水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南部发育了一系列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含煤盆地,呈规律性展布。以辽河断裂为界,可分为东西两个不同的沉积区:东部以河流相沉积为主,以铁法、宝力盆地为代表;西部以湖泊相沉积为主,以协尔苏、长城窝棚盆地为代表。通过对已知盆地构造、沉积环境、聚煤特征分析,提出今后找煤工作方向:在辽河断裂以东优先考虑铁法矿区东北部、亮中、觜鹭树盆地;以西应优先考虑与兰傲、钱家店两盆地。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辽河油田地区地下水开采引起的降落漏斗形成及扩展、咸水入侵与水质污染等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研究。提出利用VB编程软件、MO组件在ArcView GIS和Access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集数据库管理、水质评价、水位和水量预测、空间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开发思路。该系统将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有效融合,在运用GIS功能的同时,嵌入专业模型,实现人机交互、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7.
论“定凹探边”与“定凹探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油层、储油层和盖油层的存在、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以及它们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时间上的变化,对于油气藏的形成有决定性的作用。其中,生油层是主要的。生油层形成的条件为:第一,要有大的水体,即,有大型盆地或大型凹陷区;第二,这个水体需要在一定时期封闭,处于还原环境,以使大量生油母质得以保存并进行厌氧细菌的发酵及化学作用;第三,生油盆地应具有持续的大幅度的沉降及快速堆积。从我国一些生油盆地的生油层位来看,其堆积速度都是相当大的(表1)。大幅度的沉降和快速堆积,不仅提供了巨大的生油岩体积,而且使有机质在上覆沉积岩的厚度及荷重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具有足够的温度(主要条件)和压力,导致了生油母质的热裂化反应而得烃类。本文第一作者早已指出,深的内陆凹陷、海陆交替相的泻湖盆地以及滨海古河口三角洲是生物大量繁殖并成为油源的地区;而沉积环境的快速和突然变化以及适当的地温梯度和压力是生物大量死亡和快速埋藏并向油气转化的主要条件。所以,我们勘探油气藏必须首先确定生油凹陷,恢复原生古盆地面貌。“定凹”就是这样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下游中生代岩浆活动与中新生代盆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念发  王武元 《江苏地质》1996,20(3):150-155
中生代期间,强烈的构造和岩浆活动改变了长江下游地区古生代以来的台地沉积体制和区域构造格局的发展。在大量岩浆侵入和喷出之后,产生了一系列岩浆期后的陆相盆地,这些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是岩浆斯后地壳均衡补偿作用的结果,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历史与岩浆活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The Deccan Volcanic Province (DVP) of India, as a whole, faces a severe shortage of water despite receiving a high annual rainfall, this is primarily due to excess runoff and lack of water conservation practices. In this study, an attempt is made to identify zones favour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adaptation of site-specific artificial-recharge techniques for augmentation of groundwater through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based hydrogeomorphic approach in the Bhatsa and Kalu river basins of Thane district, in western DVP. The criteria adopted for the GIS analysis were based on the hydroge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basins extracted from the IRS-1C LISS-III data supported by information on drainage pattern, DEM derived slope, lineament density, drainage density, and groundwater condition. The integrated study helps design a suitable groundwater management plan for a basaltic terrain.  相似文献   

20.
辽河断陷以碳酸盐岩和砂页岩为主的古潜山地层一直全部划归中、新元古界。由于在该套地层的部分岩石薄片中发现交代残余的动物化石碎片,因此提出辽河断陷有古生界存在的新观点。通过牙形石、微古植物、动物化石和岩性组合的研究,对这套地层进行了重新厘定,建立了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层序。研究成果表明,辽河断陷存在古生界储层,古生代潜山并非单斜.而是由被断裂改造的褶皱组成的断块。这一成果为重新认识潜山的内幕构造特征和油气储层分布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