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們五月份在粤北找到一个中型以上的鉄矿,全部是黄鉄矿氧化的铁帽,有千余公尺长,平均数百公尺寬,十多公尺厚,按褐铁矿要求,一般为富矿,矿体位于两层砂岩中的頁岩灰岩夹层中,頂板砂岩已剝蝕,所以褐鉄矿呈原生和坡积状态露出地表;这一发現,不仅使我們获得一定的鉄矿儲量,而且对寻找原生黄鉄矿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球生物学方法与海相优质烃源岩形成过程的正演和评价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烃源岩存在生烃和排烃过程, 高-过成熟区还叠加了烃源岩有机质的强烈改造和破坏, 从海相地层残余有机质出发评价烃源岩的反演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探索生命系统与地球系统相互作用为主题的地球生物学为正演烃源岩形成的动力学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分子地球生物学、地球微生物学、地球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地球生物学的各分支学科(要素) 为恢复烃源岩形成时的生产力及其组成、沉积有机质的量和类型、有机埋藏量及其过程和类型等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 分别论述了如何利用地球生物学的技术方法来定量计算原始生产力、沉积有机质和埋藏有机质.表征地球生物学过程的地球生物相则综合和集成了烃源岩生物相、有机相和沉积相的相关信息, 包含了生境型(群落型)、生产力和有机埋藏等定量化指标, 它为建立优质烃源岩的地球生物学评价体系服务.通过烃源岩实验模拟得出的有机质恢复系数对残余有机碳进行恢复, 并与地球生物学得出的埋藏有机质进行量的对比, 由此实现地球生物学方法与传统反演方法的接口和校正.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在烃源岩抽提筘检测到种类丰富的生物标志物,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这一工作不仅为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丰富了碳酸盐夺有机地球理论  相似文献   

4.
云南保山盆地生物气生成模拟实验及生物气资源预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根据有机地球化学、微生物学实验方法,对云南保山盆地生物气源岩进行了研究。鉴定了主要气夺中产甲烷细菌等厌氧微生物分布,求取了不同温度下生化甲烷产率,揭示了盆地生物气生成特征,从而建立了盆地生物气生成模式和评价依据,结合盆地地质背景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盆地生物气生成量预测,指出了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5.
应用Rock-eval、饱和烃气相色谱、色谱-质谱、有机显微组分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鸡西盆地鱼亮子沟城子河组海相泥岩进行了有机地球化学分析。从有机碳含量、热解参数、可溶有机质含量、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并探讨了有机质的沉积环境和生源特征。结果表明:鸡西盆地鱼亮子沟海相泥岩有机碳含量高,属于中等—好的生油岩范畴;有机质类型为ⅡA型,处于成熟阶段;沉积环境为含盐度较高、咸化的开阔水体环境;有机质生源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也有部分陆生生源。  相似文献   

6.
梁书艺 《矿物岩石》1997,17(1):90-95
作者在桂东北发现由生物-热卤水作用形成的新类型铅锌矿床,本文提供了生物成因的硫、碳同位素证据并着重讨论矿床的生物成因。矿床产于寒武-奥陶系与下泥盆统间不整合面之下的构造角砾破碎带,有机碳含量高的地段对矿化有利。生物组构和生物踪迹在金属硫化物和蚀变岩中普遍可见  相似文献   

7.
在开孔鑽进时,粗径鑽具要随着孔深不断的增加,直到孔深超过10公尺以上,但其长度必须保持在8~10公尺之间方可。在鑽进中,如果鑽孔弯曲度稍超过设计要求,但不太严重时(如1百公尺弯曲5°),可加长  相似文献   

8.
矿床讲座     
第十二講 外生礦床(五) 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的一般特性石油是可燃有机礦物之一,但它和其他可燃有机矿物(煤和油頁岩)又是有着区别的,煤和油頁岩是固体的,而石油是粘稠的油狀物質。石油的顏色是多种多样的,从白色,淺黄色,綠褐色,褐色至黑色的都有,我國老君庙油田所產的石油就是黑色的。  相似文献   

9.
地史上由生物死亡后变成的各种有机物质会遭到各种地质作用的改造,尤其是热液活动、岩浆侵入、放射性元素蜕变以及构造变动等地质因素所引起的热能,会使矿床中(主岩中)的有机物出现成熟异常现象。通过对某些层控矿床中有机物质的研究,可以解释成矿物质的来源、沉淀富集机理、含矿热液运移路线和主岩的沉积环境,并且可以指示矿体的大致分布范围,指导找矿勘探。  相似文献   

10.
刘志坚 《地质论评》1959,19(5):209-211
在地表出露的岩石一般可以根据成因而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及变质岩等三大岩类,这些岩石都已经有深入的研究和详尽的阐述;但另一类由可燃性有机岩自燃发火后在火区生成的烧变岩类,则论述甚少。就烧变岩的岩性看,它具有火成岩、沉积岩及变质岩的部分特征;就成因看,它同某些火成岩和变质岩有一定相似的成岩过程,因之烧变岩可以考虑作为三大岩类间的一  相似文献   

11.
响洪甸坝址位于安徽金寨縣境內,設計坝高为80多公尺,坝長为300余公尺之單拱重力坝。坝址之基礎岩層为白堊紀火山岩系,岩性复雜,主要分布有凝灰斑岩或凝灰岩,粗面斑岩,凝灰角礫岩,火山角礫等四种岩層。各岩層接触良好(混熔接触),岩性坚硬,力学强度甚高。一般抗压强度都在1000公斤/平方公分以上。本岩層因受南北向压应力作用之故,除產生东西向大型断裂外尚有小型之剪切破碎帶存在。本坝址河床破碎帶之特性也屬于后者。据勘探証实,河床破碎  相似文献   

12.
滇西北兰坪金顶铅锌矿床有机物质地球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永宝  薛春纪  曾荣 《地球化学》2008,37(3):223-232
兰坪盆地以及金顶铅锌矿床存在大量不同形式、成熟度的有机物质.从兰坪盆地到金顶矿区,岩石、矿石中有机物质含量增加明显,金顶矿区矿石及其围岩中有机物质热成熟显著.金顶矿区有机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有机物质烃源母质主要为菌藻类,属I型有机质,烃源母质经历了强还原的高盐度环境;有机物质的铅同位素表明矿区的沥青主要来源于盆地的有机物质,是其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化演变而来的;碳同位素以生物有机成因碳为主,说明有机物质与金属成矿具有密切的联系.盆地演化尤其是在金顶局部穹隆化过程中可能聚集起来的油气藏是金属大规模快速沉淀的重要还原剂.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北方震旦紀地層中,有幾处發現產狀相似的錳礦。該种礦床,產於震旦紀的海退層序中,在某地所見岩層層序自下而上为:(1)震旦紀矽質隧石石灰岩,厚1000多公尺;(2)震旦纪黑色紙状頁岩,厚70公尺,(3)震旦紀矽質石灰岩,厚30公尺;(4)含錳岩系,厚0—40公尺;(5)寒武纪底礫岩和  相似文献   

14.
砂矿浅井的特点是:涌水大、流沙多、地层复杂、地质资料不了解,无论井的深浅、水的大小、岩层复土情况都无法事先知道,井的深浅自3—4公尺直到30公尺不等,水的大小自小于1吨/小时以下直至大于50吨/小时以上不等,砂砾层有的达20多公尺厚,  相似文献   

15.
滇中砂岩铜矿成矿过程中水-岩反应的证据与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野外地质产状、岩石化学、有机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滇中砂岩铜矿成矿过程中的水-岩反应证据,阐明了成矿过程中水-岩反应的机理,其中包括渗滤作用、扩散作用、混染作用、交代作用、交代溶蚀作用、氧化还原作用和沸腾作用  相似文献   

16.
滇中砂岩铜矿成矿过程中水—岩反应的证据与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汉平  冉崇英 《地球科学》1996,21(3):327-331
从野外地质产状,岩石化学,有机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滇中砂岩铜矿成矿过程中的水-岩反应证据,阐明了成矿过程中水-岩反应的机理,其中包括渗滤作用,扩散作用,混染作用,交代作用,交代溶蚀作用,氧化还原作用的沸腾作用。  相似文献   

17.
莅香洼金矿发育有与金矿关系密切的地球化学异常,Au及相关元素的平均含量从安山岩→蚀变安山岩→蚀变岩→矿化蚀变岩呈几何级数递增。沿F985构造蚀变带走向,Pb、Ag与Au的组合异常通常与金的矿体晕分布一致,而As、Sb组合则更多反映了矿体前缘晕的组合特点,沿倾向,Au及相关元素自浅而深具有分段富集特征,并在1023m标高和976m标高构成二个浓集中心。其理想的元素轴向分带序列为:前缘晕As、Sb—Ba,矿体晕Au、Ag、Pb、Zn、Cu、Mo,矿尾晕(Cu、Mo)-(Co、Ni、Bi)。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莅香洼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建立了萑香洼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8.
沉积金属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开始较早。三十年代,维尔纳茨基就已论述了生物物质在锰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关于有机质在元素迁移、富集过程中的作用,曾经积累了大量资料,C·M·曼斯卡娅与德罗兹多娃(1964)在《有机质的地球化学》一书中做了较系统的归纳,重点论述了沉积岩有机质对铀、钡、铜、锰、钴、镍、金、银、锌、铍等元素的富集作用。总的说来,沉积金属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是十分缓慢。必须指出的是,近年来在这方面已取得一些新进展,出现了值得重观的某些新动向。开  相似文献   

19.
一、闪长玢岩的一般情况闪长玢岩在三门峡坝址区内构成了区内河谷两岸之陡崖,在河床部分其露头南北伸延长约600—700公尺,包括坝址区内所有的岩岛。其厚度为90—130公尺。  相似文献   

20.
我队在施工301号鑽孔时,由于地质设計对弯曲度要求特别严格(每百公尺弯曲度2°~2°30′,低于或超过这一范圍,就成廢孔),而同时该孔地层条件复杂,开孔由0~3公尺38公分为表土,3公尺38公分至375公尺3公分为复杂的混合岩,其中有許多小夾层如綠泥石英岩,綠泥黑云母片岩,黑云母綠泥石英岩等。当我們在从77公尺鑽到104公尺时就发生了严重的弯曲,仅在27公尺的进尺中就弯曲了3°,为了保証鑽进質量防止产生报廢現象,我們研究使用了鑽铤鑽进,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地質設計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