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旅游中的应用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该文简要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对旅游电子商务的分析,讨论了虚拟旅游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出基于Web GIS电子地图,全景图像生成和网络全景图像浏览组成的虚拟旅游系统技术方案,并展望了该项技术的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蒋文燕  栾汝朋  朱晓华 《地理研究》2010,29(9):1715-1723
虚拟旅游系统是利用三维GIS、虚拟现实与网络等技术构建的面向旅游业的网络虚拟现实系统平台。在整个虚拟旅游系统构建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虚拟旅游景观的实现,它关系着虚拟景观的展示效果、显示速度以及空间分析、情景模拟等各项功能的实现。本文基于虚拟旅游景观的特点及实现难点,使用ArcGIS和3DSMax分别建立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虚拟地面模型和虚拟地物模型,将所有模型转换为VRML文件格式并进行优化,不仅有效融合了虚拟地面模型和虚拟地物模型,并且兼顾了模型的逼真度和显示速度。本文提出了一套虚拟旅游景观的设计方案、关键技术,并通过圆明园遗址公园虚拟旅游景观的实现,验证了其可行性。本研究对于虚拟旅游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对于我国众多旅游景区虚拟旅游系统的研发具有技术的应用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3.
虚拟现实技术在古滇文化遗址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历史文化遗址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但传统开发模式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价值的发挥.因此,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开发中新技术的应用成为必然.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新技术,已在众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产生与运用,为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对目前历史文化遗址旅游开发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介绍,从文化遗址地旅游规划、古滇国虚拟漫游、遗址地旅游管理和旅游营销4个方面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古滇文化遗址旅游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虚拟现实引入了虚拟地理环境概念,并介绍虚拟地理环境所具有的特征.从3个方面介绍当前虚拟地理环境应用研究探讨虚拟城市、虚拟企业、虚拟旅游.  相似文献   

5.
当前虚拟地理环境应用研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虚拟现实引入了虚拟地理环境概念,并介绍虚拟地理环境所具有的特征.从3个方面介绍当前虚拟地理环境应用研究探讨:虚拟城市、虚拟企业、虚拟旅游.  相似文献   

6.
北极黄河站站区虚拟现实建设的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栋臣  曹健  艾松涛 《极地研究》2006,18(2):116-122
中国在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的建成,将极大地提高中国极地科考能力。鉴于人们对北极了解得还不多,建立一个虚拟的北极黄河站,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进入虚拟的黄河站进行漫游。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建设的几种方法,选择其中一条技术路线并完成北极黄河站站区虚拟现实建设。  相似文献   

7.
梁美盈 《地理教学》2022,(10):56-59
地理实践作为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却频频面临实施困境。虚拟现实技术高度还原现实地理环境,为虚拟地理实践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梳理了“720云”VR软件应用于虚拟地理实践的优势,构建了VR技术支持下的虚拟地理实践模式,并以“地貌的观察”为例进行案例设计。最后,总结案例实施的经验,从三条“线”出发提出应用VR技术开展虚拟地理实践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目前已在众多领域取得广泛应用。该文对虚拟现实技术作概括性介绍,并讨论和评述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理学中三个方面的应用。一是在地学理论研究及环境动态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二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三是在旅游中的应用,同时展望其前景。  相似文献   

9.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目前已在众多领域取得广泛应用.该文对虚拟现实技术作概括性介绍,并讨论和评述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理学中三个方面的应用:一是在地学理论研究及环境动态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二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三是在旅游中的应用。同时展望其前景.  相似文献   

10.
赛博空间技术及其在虚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该文结合赛博空间技术的发展和旅游规划的现状,提出了虚拟旅游规划的思路。基于地学信启、服务(GIServices)思想提出虚拟旅游规划的实现方案:利用GeoEye3D平台构建虚拟旅游规划系统,通过Java实现虚拟景观漫游。并对赛博空间技术在虚拟旅游规划平台构建、虚拟旅游产品开发和网络营销等中的应用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technology of virtual reality is producing new virtual worlds. These worlds are being created and utilized for a number of different purposes. Four main themes and application areas of virtual reality are: the arts and literature, the military, the preservation of aspects of reality, and finance or business. The technology of virtual reality is examined in these themes, and the differences as well as linkages between them are explored.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virtual worlds as a topic of geographical analysi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虚拟地理实验概念框架与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实验科学与实验地理学的角度,结合空间信息与虚拟地理环境技术,讨论"虚拟地理实验"概念、特征及研究理论与框架.以辽宁浑河沈阳城市段防洪为案例,介绍虚拟地理实验在城市洪水模拟和防洪工程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虚拟休闲社区的营造与表征:女性网购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贤斐  张博  朱竑 《地理科学》2019,39(12):1894-1901
科技的快速发展促生了虚拟休闲时代的到来。以虚拟休闲为切入点,消费者的网络购物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研究方法,分析网络消费实践中所形成的虚拟社区,探索女性消费者参与虚拟休闲社区所塑造的互动关系与社区意义。基于ICTs媒介,研究发现:网络消费会重塑现代女性的休闲实践,消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包括购买行为结束后的感受都是其获得休闲体验的重要维度;女性网购者自发营造虚拟休闲社区,在强化自我社会角色的同时实现自我休闲;女性网购者在虚拟空间中所获得的愉悦感是群内成员发展其社区关系的纽带,并通过社区的延伸实现和维持积极的自我价值。虚拟休闲会随着载体虚拟化改变其体验形式,并为消费实践与虚拟空间的关系探索提供新的视角。人文地理学者尤其是社会文化地理学者除了关注“客观存在”的地理空间之外,也应该关注“真实存在”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一样具有其独特的空间性特征。同时还提出,虚拟休闲也是地理实在休闲的重要补充,并且在当今社会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4.
虚拟水的理论方法及在甘肃省的应用   总被引:109,自引:2,他引:109  
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中国西北地区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虚拟水是水问题与水资源安全研究中的新概念,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战略是指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产品(尤其是粮食) 来获得本地水和粮食的安全,将水短缺问题的解决途径扩展到社会经济系统,人口—粮食—贸易之间的连接关系是虚拟水战略分析的主线。作者引入了虚拟水的概念,并简要介绍了当前国际研究的进展情况和计算方法。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初步计算得到2000年甘肃省生产产品中和城乡居民消费的产品中的虚拟水含量分别为222.02×108m3和183.75×108m3,分别是实体水资源利用量的1.8和1.5倍。分析了虚拟水战略的政策影响和虚拟水战略的优缺点,指出了在虚拟水理论与应用方面需要焏待开展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虚拟水战略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数据对湖南主要农产品的单位虚拟水含量进行计算,根据2003年湖南农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数据,采用动态平衡的方法分析湖南2003年主要农畜产品虚拟水生产和消费的态势.结果表明,湖南为典型的虚拟水输出型省份,为全国的粮食和水资源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湖南今后一段时间内要坚持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确保主打水密集型农产品的优势地位以及倡导生态型消费模式,降低人均虚拟水消耗水平.确保其在全国的虚拟水输出大省地位,以便在全球虚拟水战背景下赢得先机.  相似文献   

16.
主题公园的虚拟表述不仅要追求与实际景观的视觉接近,更要描述景观结构、演变以及人地关系等景观的地理与生态内涵,但后一层次因缺少理论框架而少有研究.基于景观语义特征的虚拟地理环境思想可以很好的整合两种层次的建模需求.本文以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例,提出了示范园区的虚拟表达对象体系,构建了依据景观特征语义的园区多细节层次模型(...  相似文献   

17.
从新宅居生活看网络虚拟旅游的前景和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沛林 《地理科学》2020,40(9):1403-1411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居家服务系统的越来越完善,不愿或不能出门实现旅游目的的人群越来越庞大。对于数量巨大的不愿或不能外出旅游的“宅居”人群来说,通过网络实现虚拟旅游是最理想的方案。网络虚拟旅游在中国起步晚,但近年来发展快,已表现出产品多样化、技术集成化、需求娱乐化、用户大众化、功能休闲化等特点。目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集中在:① 3D高清动态仿真效果提质的技术实现问题;② 运用AR等新技术优势解决现场体验感不足的问题;③ 解决景区如何在网络虚拟旅游中受益的问题。未来的网络虚拟旅游方向是:① 在线产品越来越真实化和高清化;② 客源市场越来越大众化和多元化;③ 产品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和分众化;④ 展示平台越来越普及化和共享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虚拟区域理论视角,对扬州进行实证研究,探讨长三角虚拟区域和城市竞合的关系。研究认为多层次的虚拟区域已经在长三角出现,城市在空间定位、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诸多竞争。与此同时,为缓和城市竞争,城市合作开始出现并不断深入,合作形式也越加多样。研究也指出各自利益考量浮现虚拟小区域、合作机制薄弱和省管县体制对区域一体化的负面影响等新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三维地层建模中虚拟孔的引入与实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该文引入“虚拟孔”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城市三维地层建模流程。在建模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结合对地质模型的理解,在特定位置处加入适当数目的虚拟孔,并将其与实际的钻孔数据一起约束到模型中,从而构建精细的三维地层实体模型,有效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通过一个建模实例,比较了引入虚拟孔前后的建模效果,表明应用虚拟孔建模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