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灵山地区北西向的六吉-蕉根坪断裂带上,存在着明显的窗棂脊构造地貌。叙述了该构造地貌的特征、形成时间及年变速率,并据此指出,该断裂具有较高的活动性,其地震危险值得注意。该构造地貌的发现为华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和古地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认为微观转动不协调是产生断裂的原因。在现代有限变形力学S-R分解定理基础上提出了断裂扩展的最大转动梯准则,可直接确定断理解产生的位置和扩展方向。初步应用该准则对雁行裂纹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数据模拟。  相似文献   

3.
张裕明  胡银磊 《中国地震》1996,12(A00):10-17
在搜集了目前太原-临汾地区的地震构造特征和地震活动资料基础,分析了总结了该地区的大震和强震发生的地震质构造,地震和地球物理等条件。根据地震的发生条件,以及近几年来对潜在震源区划分的一些新认识,对太原-临汾地区的潜在震源区作了重新划分,并将结果与《中国地震烈度区图(1990)》中的相应方案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大同—阳高震区深部构造背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通过本区的宽角反射/折射剖面资料对大同-阳高震区及邻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与构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与构造在纵向和横向上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浅部基底断裂发育,对应其深部,根据波组特征,壳内界面及速度等值线起伏变化和低速异常体的边界等推测了地壳深断裂带,区内最明显的上地壳低速体位于大同-阳原附近,其南界存在地壳断裂,大同-阳高地震群与该低速异常体和深断裂有关。  相似文献   

5.
台湾海峡7.3级地震特征及其构造环境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充分的数据,在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详尽地介绍了1994年9月16日台湾海峡7.3级地震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旨在让人们了解在该区域发生的这次罕见的特殊的构造地震的特点,以便今后更深入地研究台湾海峡与南海亚板块相互作用的特点-洋壳化的南海亚板块与陆缘活动构造带碰撞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香港地区断裂构造的新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地区主要分布有北东东-近东西、北东和北西向三维断裂。北东向断裂分布全区,燕山期有过强烈活动,第四纪早-中期仍有过活动,以后的活动性不明显。其余两组构造虽然具有不同的发展历史,但在新构造运动中为一组共轭构造。在晚更新世(距今9-11万年)仍有明显活动全新世以来活动性相对较弱,全新世滑动速度为0.6-0.9mm/a  相似文献   

7.
赵瑞斌  宋立军 《内陆地震》1995,9(3):260-265
从吉拉沟的形态、第四纪沉积物特征、人工地震剖面、电磁场特征及探槽揭露等认为:吉拉沟在深部对应于一基底隆起,该隆起被海西期断裂所限制。这些断裂在印支早期便停止了活动。在区域南北向应力场及差异压实作用下,基底隆起形成潜山型内核。其上覆中-新生界盖层形成披覆型背斜,在背斜顶部产生一系列平行于轴向的纵张裂隙。在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下,这些纵张裂隙不断发展贯通,并演变成规模巨大、近东西走向的吉拉沟。  相似文献   

8.
福建连城5级地震与构造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2年11月26日在福建连城发生了5.0级地震,宏观震中位于黄地-赖源-带(116°57′E,25°32′N),震中烈度Ⅵ度强,震源深度7-8km。极震区等震线呈椭圆形,长轴方向为NE,与震中区的黄地-梅村头断裂展布方向基本一致,余震沿该断裂分布,并自NE向SW方向迁移。黄地-梅村头断裂可能是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9.
将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走廊域及其邻区划分为14个地体,分属扬子-华南、华北-柴达木、塔里木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4个板块,其间为规模不等的洋盆所分隔.从中元古代以来,上述板块经历了开裂到碰撞、拼合的复杂过程.主要的事件包括:早古生代时期祁连小洋盆的闭合、柴达木-祁连重新和华北拼合;石板井-小黄山洋盆闭合,塔里木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拼合;晚古生代时期阿尔金洋盆和古亚洲洋闭合,柴达木-华北、塔里木-准噶尔和西伯利亚拼合成一个完整陆块;中新生代时期,除了受南侧特提斯洋盆活动及陆块碰撞的影响以外,一系列陆相盆地沉积、陆内构造变动及青藏高原隆升成为该区构造演化中的主要事件.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地震地质、物探、卫片等新的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在菏泽地震区地下隐伏着一条北东向深大断裂带。地震区内的解元集-小留集断裂与北西向的成武-定陶断裂构成共轭破裂导致藻泽5.9级地震发生,北东向断裂是其主要的发震构造。由菏泽5.9级地震前沿发震断层的ML≥3.0级地震震中迁移、震源深度的变化及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表明,发震断层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逐步克服障碍,使断层贯通,与此同时在发震构造断层面上  相似文献   

11.
用断层形变资料探讨滇西实验场区现今构造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兴华  李珊 《地震研究》1994,17(4):362-369
本文以1982-1991年滇西实验场及外围地区跨断层短基线(水平)、短水准(垂直)的监测资料为窗口,讨论了场区现今构造活动是以水平位错为主,同时滇西北东构造带以北地区应力场方向自1990年以来发生了变化(近南北向),认为一趋势变化可能是未来地震形势的转移。  相似文献   

12.
吐鲁番-哈密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海华  丁中一 《地震地质》1997,19(4):83-378
根据地质、地震剖面、重力等资料及野外实地考察结果,分析了新疆吐哈盆地内各块体的力学性质和运动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吐哈盆地的发育模式。根据地质模型,并充分考虑了地质时间因素,建立了包括大区域平面模型、南北向剖面模型和台北凹陷三维模型等计算模型,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古构造应力场和构造变形场。结果表明:吐哈盆地自侏罗纪以来一直受到近南北向的挤压,但盆地各段边界上的作用方向略有变化。模拟结果还显示出盆地的不对称形态以及主应力方向随深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1 INTRODUCnONThe comPonents of terrigenous sedimenop rocks indicate not only provenance information, but alsotoctOnic evolution of basin. The chdr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oure rOCks is probaby the major conttDon the chendstry of sedimentny rocks although this can be greaily modified by subsequent Processes(Rollinson l993). Thus, through exndning Petrological and chendcal comPosihons of tenigenoussedlinmp rocks, the comPonentS of the provenance or somee rOCks - which are conunnly a fun…  相似文献   

14.
渭河断裂带的构造演化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建兵 《地震地质》1992,14(2):113-120
渭河断裂带在前新生代为一条分割基底的古超壳断裂,新生代转为铲式伸展断裂,其伸展拉伸掀斜作用形成了渭河盆地的雏形,现代以引张倾滑兼枢纽运动为特征。该断裂带为渭河盆地一条最显著的地震活动带,自公元前280年以来有20次5级以上地震与该断裂带有关  相似文献   

15.
泾阳4.8级地震的构造背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年1月5日烃阳Ms 4.8地震是陕西省近40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研究了此次地震的构构背景和地球物理场特征。  相似文献   

16.
构造塌陷,是指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壳岩层塌陷。根据唐山地震前的跨地震主断裂的水准测量结果,可以认为,伴随1970年5月25日的丰南地震,在主断裂下降盘内出现了大规模的侧向张破裂。这以后出现的地下水位和重力等震前趋势异常,都可以用地下水向破裂区的迁移来解释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the South China coastal area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fault block areas (first class), sub-areas (second class) and mini-areas (third class) based on their dynamic signs, heridity, uniformity, paricu-larity and the mode of action of tectonic stress. Their tectonic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are elaborated and the amplitude as well as the rate of relative motion since the end of the late Pleistocene epoch are estimated from 14C data of the samples which fundamentally repres  相似文献   

18.
摩尔圆图解法不仅可以按三个以上方向的应力(变)测量结果绘出主应力(变)方位、大小,以及应力(变)值随方位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根据其他的物理量测,如声速、视电阻率等反推应力(变)主方向,并可以分析随时间推移的增量变化特征,供前兆分析。在原位测量确定了主应力(变)后,图解不同结构面上的各分量应力状况、该法具有简捷、直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归纳总结了2001年我国西部5级、东部4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构造背景,研究表明:2001年中国大陆5级以上的地震大部分发生在青藏一级地块内,华北地块仅发生几次4级地震,其它地块内的地震也较少。发震断层均为各活动地块内的主要活动断层。其中1998-2001年,我国大陆中强地震整体活动水平下半年明显强于上半年。  相似文献   

20.
五大连池火山群的构造环境与喷发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大连池火山群位于松辽裂谷的北端,这里的火山活动同裂谷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五大连池火山区发育着典型的“X”型断裂,其次是经向张断裂和纬向压断裂,它们是同一应力场作用下的产物,本文提出了“X”型断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认为五大连池区处于“X”型断裂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处于剪切应力的最大值阶段,两组断裂呈正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