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区块链地学领域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梦迪  高振记  宋越  康宁  吴自兴 《地质论评》2019,65(Z1):313-314
正近年来,区块链在政府层面、学术领域以及产业界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各国陆续出台了区块链相关政策,国际国内众多企业纷纷进行区块链技术投入,行业应用已从金融领域扩展到了供应链、数字资产、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逐步推进了实体产业的转型升级。区块链在地学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如何基于已有的产业应用经验,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地质调查的现有困境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人类已经叩响了区块链时代的大门,但在地质领域,区块链的应用几乎还处于空白的状态。哪怕是像深时数字地球(DDE)这样极具雄心的大科学项目,也没有意识到区块链技术有助于分散在科学家个人或实验室的“长尾数据”的有效收集和利用。地质科学信息是一个超大型共享数据库,需要许多人彼此信任去协作完成数据库的改写,区块链将是非常好的支撑技术。区块链基于其系统特性和智能合约提供有丰富交互接口,特别是其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隐私保护特性,为区块链技术在地质领域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勘查实物、资料、数据的溯源管理,面向更广泛科学共同体的长尾数据的收集,应该是区块链地质应用的重要突破口。地质通证使打造全球地质社区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王新春  张怀东 《中国地质》2011,38(3):793-798
本文基于工作流技术设计实现了国家地质调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覆盖了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工作各阶段的流程模板,使各阶段的流程实例在拥有不同角色权限的用户间流转,并实现各种信息的传递。该系统全面提升了国家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和工作效率,促使办公程序的规范化、公开化、系统化,对未来项目管理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下的地学数据共享是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分析地学数据特点、共享现状、现有问题以及区块链技术架构、基本原理、应用特点的基础上, 探讨区块链技术在地学数据共享领域中的应用场景, 以期地学机构能够借助区块链技术更好地管理数据资产、推动地学数据共享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1年11月10日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伊朗勘探项目部正式签订的《胜利伊朗卡山区块石油地面地质调查》技术服务协议.2002年1月30日,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伊朗卡山项目组一行11人赴伊朗卡山地区的库姆盆地进行石油地面地质调查,项目组历时一个月,运用路线地质调查和剖面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深圳蛇口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项目管理情况,内容包括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项目管理流程、项目管理范围和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7.
质量控制和检查是指为了使项目质量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使用的针对性作业技术及管理活动,在质量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测绘项目普遍具有项目地区与质量管理部门相隔较远、执行现场质量检测方法受限等管理难点。本文以吉林市(龙潭区)为例,浅析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管理质量检查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山西地质》2014,(5):31-31
近日,中国地调局成都地调中心实施的《羌塘盆地油气地质调查与综合评价》项目从野外一线传来好消息,在南羌塘地区圈定2个油藏保存有利区块.并在中东部地区发现古生代地层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该项目为中国地调局《青藏地区多种能源综合地质调查》计划项目的子项目。  相似文献   

9.
工程设计的项目管理是关系工程成败的关键,它贯穿于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好的项目管理,能够为工程节省投资和时间。项目管理是将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到项目活动中,以满足项目的各项要求。项目管理是通过启动、计划、执行、监控和关闭这几个阶段的实施和整合来实现的。项目管理的要点包括项目负责人、团队建设、项目开展的计划性、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成本控制,其中,质量、进度和成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10.
正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账本技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集体维护等优势。本文分析区块链技术在以多用户创建、分布式质量验证、数据来源及去向可追溯为目标的BIM构件管理系统中的适用性,并探讨这类应用的基本数据结构,以期为BIM知识成果管理提供新思路。BIM构件管理现状在BIM技术应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构件。构件作为组成BIM模型的基础单元,  相似文献   

11.
GIS在空间信息表达和管理方面有很强的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地质项目管理是国家地质专项开展实施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专项项目管理系统建设为例,分析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专项项目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专项管理的方案,以综合管理地质项目的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在此基础上,笔者对研发的战略性矿产专项项目管理系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分布数量约占全国地质灾害总数的57%,复杂的孕灾地质背景条件和诱发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方政府对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及监测预警能力,从而对各地国家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重大战略工程的实施造成影响,因此,提升对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的认识和防治水平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为满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防灾减灾需求,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了“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以支撑服务国家和地方防灾减灾需求为导向,以“出技术、出方法、出规范”为目标,采用“空-天-地”一体化调查技术,重点围绕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监测预警、风险评价及防灾减灾方法等开展调查研究与应用示范,引领和指导南方山地丘陵区的地质灾害调查。该工程通过2019年的调查研究,对南方山地丘陵区地质灾害发育的总体分布规律、危害程度及成因机制有了宏观认识,为区域地质灾害研究与评价提供了重要基础。取得的地质灾害调查成果为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工程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有效服务。如在川藏铁路建设工程中,为某车站选址提供了地质综合评估建议,成功识别出的潜在滑坡隐患为某特大桥梁设计方案变更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服务于乌蒙山区及赣州地区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有效提升了地方政府防灾减灾的效率与水平; 及时配合自然资源部金沙江白格滑坡、宜宾地震、浙江永嘉滑坡等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抢险工作,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在汛期为四川省和云南省等地方政府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排查20余次,为这些地区的安全度汛发挥了重要作用;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地质灾害科学普及活动,提高了广大民众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3.
地质调查成果信息化建设方法探索——基于数字填图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地质调查有效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的支撑体系之一。数字填图技术是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使得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输出等全流程信息化得以实现。文章针对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应用最新的数字填图系统平台,总结出一套简明实用的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方法:首先,优选符合地质调查精度要求的数据源,并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而后,运用数字填图技术系统中DGSGIS工具下载、配准所选取数据源影像作为地理底图;最后,使用数字填图系统建设完成地质调查项目空间数据库。该方法技术流程简洁、实用性强,对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家尹 《地质与勘探》2021,57(2):413-422
本文基于华东院自主研发的GeoStation地质三维勘察设计系统,设计一种城市片区地质三维建模技术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地质剖面作为地质拓扑剖面,其次使用地质拓扑剖面将城市片区划分为若干城市区块,再次使用GeoStation系统的地层自动建模功能独立构建城市区块模型,最后将城市区块拼合为整体模型。该方法集成在GeoStation系统中,并在某城市级BIM应用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法可行,实现了海量庞杂地质建模数据的高效管理,构建的地质三维模型可满足某城市BIM平台数据要求,为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建模提供新的手段,也为其他城市开展数字化建设和智慧化管理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15.
在矿产地质调查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智能矿产地质调查方法,指出智能矿产地质调查生态系统是与智能矿产地质调查相关的智能数据采集设备、应用、用户、标准、规范、智能地质调查云平台等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构成的完整系统。智能矿产地质调查的主要步骤包括:智能数据分析、重点工作区圈定、矿产地质数据采集、重点区野外工作、智能找矿预测等。提出了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相结合的找矿预测方法,集成了采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特征匹配找矿预测的方法和基于知识图谱的找矿预测方法。设计和基本实现了智能矿产地质调查云平台的架构与功能。应用特征匹配找矿预测方法在甘肃大桥-崖湾地区圈定了5个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6.
为服务地质调查数据管理需求,基于GIS平台,构建了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信息管理系统,按标准对调查数据、空间数据进行集成整合,实现了岩溶数据资料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动态化管理。其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调查数据管理模块、空间数据管理模块、数据核查管理模块、钻孔柱状图管理模块、基础数据管理模块、系统数据管理模块。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1标段工程勘察施工中,在城市繁华路段进行长路段、勘探点密集、地层条件复杂、各类地下管线密如蛛网、道路人行车辆繁忙等条件下进行工程勘察所采取的有效的安全管理对策和安全技术措施,为今后在大中城市开展类似工程勘察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经验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孙焕英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437-1440
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地质勘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施创造了条件。本文结合实际操作,从系统架构搭建、数据模型设计、系统功能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阐述,并探讨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规范项目信息资源的存储与利用,解决异构数据的整合与集成,改进地勘业务的管理与衔接,方便用户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mingSystem),以其连续、实时、高精度、全天候测量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对经典大地测量学的诸多方面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与物化探测量相关的控制测量及测网布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文通过一个物探项目中GPS测量整体方案的设计与实践过程,针对GPS控制测量、RTK测量、手持GPS测量几种作业方法的探讨及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概括总结了GPS技术应用于地勘项目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