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东南天柱县坑头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黔东南天柱县坑头石英脉型金矿区地层含金性、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包裹体等分析,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发现矿区成矿热液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中,成矿热源主要为静压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提供,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
甘肃天水柴家庄金矿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府实 《甘肃地质》1994,3(2):53-63
从成矿地质矿化特征、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和矿物包裹体等方面研究入手,对天水柴家庄金矿矿床成因、成矿机理及成矿规律作了初步探讨。认为矿质来源于火山岩和柴家庄花岗岩体;地层、岩体和构造是三位一体的成矿与控矿条件。依此认识,指出了在矿床外围及其邻区寻找同类型金矿的找矿标志、找矿方向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韩沟金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本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地慢和赋矿地层,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热卤水组成的混合水。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韩沟金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成矿物质来源、物理化学环境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本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地幔和赋矿地层,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热卤水组成的混合水.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甘肃李坝金 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坝金矿为近年发现的大型金矿。矿床产于秦岭造山带泥盆系浅变质细碎屑岩中,为一受岩性、断裂、蚀变带控制的蚀变岩型金矿。矿体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F1为主要导矿构造。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地地层,成矿热液来源于大气降水、变质水和岩浆水,中川岩体为成矿提供了热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6.
李存有 《地质与资源》1994,3(2):123-130
高龙金矿是桂西北地区一典型的超微细粒浸染型金矿,本文对其硫、氢、氧、铅同位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总结了同位素组成特征、演化规律,并结合野外地质研究,推知高龙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围岩地层,成矿热液由雨水下渗形成的深循环地下水和岩浆水组成,矿床形成于开放环境,且越到后期开放程度越大,成矿时代大约为中生代,矿床成因为雨水下渗并淋滤围岩地层中的金形成深循环的地下含金溶液,与岩浆热液汇合,沿高龙隆起边缘环状断裂上侵,并在断裂中及围岩孔隙、裂隙中沉淀聚集、富积成矿。从而确定了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高龙金矿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双王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双王金矿位于陕西省太白县西南部,矿床赋存于秦岭泥盆系地层中。双王金矿床8号、9号、7号、5号、6号、2号矿体内热液矿物流体包裹体系统研究表明:成矿早期、主成矿期和成矿后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范围分别为300~463℃、220~340℃和100~279℃。主成矿期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2.1%~22.7%NaCleqv)、富CO2和含有N2、CH4等气体的特征。从矿区东部向西部成矿压力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流体体系趋于开放。成矿流体来源较为复杂,以岩浆水和变质水为主,后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包裹体的多样性及演化特征和角砾岩型矿化特征显示双王金矿床成矿流体具有不混溶性特征,成矿压力约为100~170 MPa。流体的减压沸腾是导致金沉淀成矿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黔东南排庭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和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特征的讨论,认为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赋矿地层,成矿流体是建造水和大气水混合的地下热水。矿床为中低温地下热水渗滤成因,是燕山晚期成矿流体在构造应力及热动力的驱动下循环淀积所形成。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二道甸子金矿床同位素地质学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二道甸子金矿床的硫、氢氧及铅同位素地质学研究,认为其成矿物质来源于周围地层,而成矿热液是以岩浆水为主的混合水,矿床成因属于岩浆活化型金矿。  相似文献   

10.
苇子沟金矿是产于吉-黑地槽系佳木斯隆起带内的老变质岩中混合岩化热液型金矿床.通过总结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其成矿物质来源、矿床类型及成因,认为矿床受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元古界柳毛组和建堂组地层,进而对苇子沟金矿的成矿机制进行探讨,并对矿区进行了成矿预测,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金矿成矿规律浅析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华北地台北缘地质环境复杂,金矿类型繁多,金矿空间分布不均一。对区内九处大型以上矿床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金矿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等进行对比和研究,认为区内的金矿床均属地层建造、构造、岩浆活动“三位一体”成矿;矿床成因类型有别,是成矿地质背景差异所造成的不同单元中的地层建造、构造运动、岩浆活动三个互补因素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所致;总结出不同类型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指出找矿方向和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八卦庙金矿床围岩和含金石英脉的稀土元素,硫、硅、氢、氧等同位素的研究,以及与秦岭热水沉积铅锌矿床和双王喷流沉积金矿床的对比研究,论证了八卦庙金矿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深部,甚至上地幔。  相似文献   

13.
新疆西南天山金矿床主要类型、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论述了西南天山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金矿床的时空分布和基本特征。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将西南天山的金矿划分为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床(包括斑岩型)、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与火山岩有关的金矿床和矽卡岩型金矿床5类,其中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是最重要的矿床类型。探讨了西南天山金矿的成矿时代、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以及成矿地球动力学机制。提出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和海相碳酸盐岩,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或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混合少量岩浆水。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容矿地层,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沉积建造水。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石英重晶石脉型金矿和矽卡岩型金矿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二叠纪—三叠纪,形成于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形成于岛弧挤压环境。  相似文献   

14.
王勇 《地质与资源》2016,25(5):443-448
青龙沟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辽沉降带山海关隆起与辽西拗陷的过渡带上,赋存于中元古代碳酸盐岩地层中,是辽西地区同类型金矿的代表之一.在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金矿的矿源层、成矿温度、蚀变特征、赋存条件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中-低温的热液矿床,成矿热液为岩浆水、地下水的混合物,Au主要来源于雾迷山组的碳酸盐岩.受多期次的构造活动影响,Au经历了多次萃取、富集,矿体的产状严格受层间角砾岩带和构造破碎带控制,具有地层与构造双重控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桂西北陆续发现了一类新的辉绿岩型金矿床(点),有世加、龙川、八渡、菜家湾、者隘等近10处。该类矿床产于辉绿岩与地层的内外接触带中。这类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类型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一些人认为是改造型金矿,热水沉积—基性岩浆改造型金矿,其成矿物质来源于赋矿地层(黄立刚和罗寿文,2005);另一种说法认为是蚀变岩型金矿,其形成大致经  相似文献   

16.
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温度、成矿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研究,认为本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地慢岩浆水,并有海水混入。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壳和地慢,通过同生断裂喷气—喷流作用,在有利的地层和物理化学条件下沉淀成矿。矿床成因属于同生断裂喷流热液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7.
提要:陕西双王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凤太矿集区东部,为一大型含金钠长角砾岩型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为一套由钙质粉砂岩、粉砂质绢云板岩和灰岩组成的类复理石沉积建造。金矿体明显受角砾岩体控制,呈断续带状分布,矿石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主要围岩蚀变类型为钠长石化。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早阶段和主阶段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液和建造水的混合热液为主,晚阶段由岩浆热液向大气降水热液演化;碳主要来源于深部,并混有碳酸盐岩地层溶解形成的碳;硫具有地壳硫和岩浆硫混合来源的特征;铅的来源以上地壳为主,并混有少量地幔铅。结合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认为双王金矿床成矿作用与始于印支晚期的陆内碰撞造山作用有关,成矿过程经历了隐爆前的热液交代成矿期和隐爆后的热液充填成矿期,其中隐爆后的热液充填交代阶段是金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双王金矿床成因类型为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论述了八卦庙矿床围岩和含金石英脉的稀土元素及硫、硅、氢、氧、碳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合金矿床与深大断裂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与秦只铅锌矿床和双王喷流沉积金床的对比研究,论证了八卦庙金矿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深部,甚至上地幔。  相似文献   

19.
河北小石门银金矿床位于小寺沟斑岩铜钼矿床的南西侧.矿体呈脉状、透镜状,银金矿化受NNE向断裂控制,成矿与杂岩体及二长斑岩有关;矿物组合主要为中低温矿物组合,成矿温度240~365℃;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富硫,有较高的K ,NH4 ,Ca2 和Na ,成矿热液为岩浆热液;硫同位素分析显示,硫来源于岩浆;稀土元素分析亦表明成矿物质来自于二长斑岩及小寺沟岩体,而铅锌矿可能部分来源于地层.推断小石门银金矿床为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栖霞地区金矿床的硫、氧、铅等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指出区内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胶东群地层,成矿热液是以变质热液为主、有岩浆热液和大气降水参与的沸合热液;成矿温度在160℃-305℃范围内,属中低温热液矿床。金矿床的铅-铅模式年龄为800.1-1200.88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