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乐森(王寻)教授原籍贵州省贵阳市.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获理学士学位,1934~1936年赴德国格廷根大学和马堡大学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解放前历任农商部地调所调查员、两广地质调查所技正、贵州矿产地质测勘团主任、贵州省地质所所长、并曾在中山大学和贵州大学地质学系任教.解放后曾任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聘请四位年过70的委员为荣誉委员,他们是: 贾福海 男,1914年生,山西原平县人。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先后在资源委员会汞业管理处及矿产测勘处任副工程师;新中国建国后,在华东工业部矿产测勘处和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地质矿产勘探局及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曾任中国地质学会和水利学会理事和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科委地质专业组成员兼水文地质分组组长。现任地  相似文献   

3.
赵家骧     
赵家骧,祖籍浙江绍兴,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193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同年考入中央地质调查所,1939年人西南经济研究所,1941年入四川地质调查所.1945年被派赴美深造,入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主要是参加非金属矿产的研究、开发与勘探.1946年回国后,在矿产测勘处工作时,曾经调查并写有《勘探江苏东海磷灰石矿纪要》一文,提出了“沉积变质成矿”的见解.1947年发表《差热分析法》,这是我国最早介绍这一新技术方法的文章.1947年他获得第  相似文献   

4.
《地质与勘探》2012,48(3):665
《地质与勘探》以刊载固体矿产地质、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矿产资源评价、找矿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杏、岩石矿物研究、同位素地质、数学地质与遥感地质和钻探技术、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等专业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矿床详勘地质报告是矿床地质勘探工作的最终成果,是矿山建设的依据.目前,在详勘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一、违背地质勘探工作的科学规律这问题多出自上级主管部门.或因对拟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安排不同,或因计划变更,在确定勘探任务时常有反复和变化,给矿产勘探单位造成许多工作上的困难.有些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确定后,常以缩短地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矿物岩石及化石,必须磨制薄片,但因各种原料,缺乏供应,国内地质机关现尚能制片者,颇不多闻。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谢家荣氏有鉴于是,特创用代用品  相似文献   

7.
陈四箴     
陈四箴,我国著名的矿物岩石化学分析专家,原籍浙江温岭县.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历任云南大学化学系助教、讲师,福建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南京矿产测勘处化验室负责人,地质部北京化验室主任、矿物原料研究所第八研究室主任、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及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化学会和中国地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监理咨询分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下属专业从事固体矿产勘査、地质钴(坑)探、地球物理勘査、气体矿产勘査、液体矿产勘査、区域地质调査、环境地质调査、遥感地质调査、测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等工程监理和咨询的分公司。北京监理咨询分公司具有中国煤炭建设协会核发的工程监理甲级资质。是煤炭行业指定的煤炭项目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单位之一,为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建设监理委员会理事单位、《煤炭地质工程  相似文献   

9.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剑辉 《地质与勘探》2009,45(2):103-106
建立地勘项目管理新机制,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是党和国家对地质事业的殷切希望.新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管理机制开创了当代地质项目管理改革的先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实施地勘项目规划区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整合多渠道资金、实现整装勘查;以找矿为龙头,打破专业壁垒,实现基础、物化探、矿产勘探等专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形成重大影响的地质勘查成果.  相似文献   

10.
法国地质矿产调查局(BRGM)位于奥尔良城,建于25年之前,属官方的地质机构.该局担负全国基础地质、矿产普查勘探(包括固体矿产、地下水、工程地质、建筑材料等)以及实用性较强的地质科学研究工作,并管理矿山的开发.它既为国家服务,亦为私营企业服务.该局每年投资中50%来源于为私人企业或大农场主承包任务.该局下设国家地质处和矿产勘探开采管理处,以及若干个科室,如矿物一地球化学研究科、地图科、勘探方法科、科学技术情报科和一系列的实验室.此外还有城市废物利用试验工厂.法国地质矿产调查局在40个国家设有代办处和  相似文献   

11.
两年来,浙江省地矿局在开辟矿产地质市场的过程中感到,要建立长期稳定的矿产地质市场,必须因地制宜,从客观地质条件出发.浙江省矿产的特点是:金属矿少,除少数几处经过勘探的矿山已由工业部门开采外,其余的都是工作程度很低的小矿;而浙江省的非金属矿产种类多且有特色.萤石、叶腊石、沸石、膨润土、硅藻土等6种矿产已探明储量名列全国前茅,高岭土、珍珠  相似文献   

12.
正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以下简称院)前身为安徽省地矿局323地质队,成立于1954年。隶属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系专门从事国家和地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的省属事业单位。在水工环地质勘査,固体矿产、液体矿产勘査,地质钻探、地球物理勘査,工程物探及岩土试验等方面拥有较先进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3.
《高校地质学报》2007,13(3):I0001-I0001
董申保,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著名岩石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董先生祖籍江苏省常州市,1917年9月17日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早年就读于上海东吴第二中学和浦东中学,1936年夏考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地质学系,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学习。1940年夏毕业后,任国家资源委员会西南矿产勘测处技术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A.历史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前近三、四十年的时间里,我国化学科学处于草创时期,分析化学尤其是薄弱的一环。那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无有已时,科学工作的条件十分困难。据文献记载,早在1912年国人即曾从事岩矿分析工作。建国前我国的岩矿分析专著有二种,无机定量分析的创始性工作约百篇,其中属于岩矿分析的五篇。工作数量有限,但却是后来岩矿分析工作发展的起点。 全国解放前,南京有三个分析地质试样的实验室,分别属于矿产测勘处、中国地质调查所和地质  相似文献   

15.
程裕淇教授关于区调工作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裕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在国际上颇享盛誉,亦是我国老一辈地质勘查的先驱者之一。三十年代早期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并留学英国从事变质岩研究与填图。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地质生涯中,对变质岩、混合岩、火山岩、前寒武纪地层研究以及以铁矿为重点的固体矿产的地质勘查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担任地质部和地质矿产部的领导职务,对组织我国的基础地质研究、地质矿产勘查、科技外事和  相似文献   

16.
《矿床地质》1989,8(3):1-2
宋叔和 (Song Shuhe) 地质学家宋叔和先生1915年生于河北迁安。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留校(西南联合大学)任助教四年。曾随教授从事云南西部地质矿产普查和贵州西部三叠系瓣鳃类化石的调查研究。著有《云南保山仁和桥中志留世笔石》论文。1942—1949年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士、技正期间,先组队在天山进行区域地质和综合性矿产普查工作,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耿元生 《地质论评》2022,68(5):2022092004-2022092004
原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都曾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在1949年以前总体地质人员少、部门分散。为解决解放初期矿产资源紧缺和地质人员短缺的矛盾,1950年8月经政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及其领导下的矿产地质勘探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开始了地质界一元化的机构改革。1951年5月7日新成立的三个机构开始运行,在运行初期实行地质研究人员的双重身份制度,即在矿产地质勘探局为技正,在研究所为研究员。1952年6月初步确定了各单位内设机构和人员,同时各专业地质队陆续成立,开始了人员的再次分配。1952年8月地质部成立,矿产地质勘探局,逐步转变为地质部的不同部门,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全面接受地质部的领导。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这次变革中人员被分散到新成立的三个部门和有关单位,原来的内设机构被彻底分解,事实上被撤销。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调查为本、调查与研究紧密相结合的研究风格和特色,在解放初期,不论是矿产地质勘探局还是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都围绕国家急需的矿产资源开展工作,都谈不上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机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8.
耿元生 《地质论评》2023,69(1):316-338
原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都曾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在1949年以前总体地质人员少、部门分散。为解决解放初期矿产资源紧缺和地质人员短缺的矛盾,1950年8月经政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及其领导下的矿产地质勘探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开始了地质界一元化的机构改革。1951年5月7日新成立的3个机构开始运行,在运行初期实行地质研究人员的双重身份制度,即在矿产地质勘探局为技正,在研究所为研究员。1952年6月初步确定了各单位内设机构和人员,同时各专业地质队陆续成立,开始了人员的再次分配。1952年8月地质部成立,矿产地质勘探局,逐步转变为地质部的不同部门,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全面接受地质部的领导。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这次变革中人员被分散到新成立的3个部门和有关单位,原来的内设机构被彻底分解,事实上被撤销。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调查为本、调查与研究紧密相结合的研究风格和特色,在解放初期,不论是矿产地质勘探局还是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都围绕国家急需的矿产资源开展工作,都谈不上与中央地质...  相似文献   

19.
著名地质、地震地质学家、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委员徐煜坚教授因病于1992年3月23日在北京逝世。徐煜坚教授1913年4月4日生于广东省中山县。1934年考入清华大学地学系。由于抗日战争,滞留北京,从葛利普教授学习。1939年复学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学系,1940年6月毕业。随后,作为李四光教授的助手,在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从事构造  相似文献   

20.
根据冶金部地勘总局(1991)061号文的指示,1991年5月着手开展和部署《中国铁矿产志》的编志工作。《中国铁矿产志》将是一部真实反映我国铁矿地质勘查成果和史实、铁矿资源特点、铁矿勘查和开发现状的大型地质文献。《中国铁矿产志》编委会由总局局长田万杰任主任,宋振范、姚培慧和刘益康任副主任,各地勘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