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河南的登陆台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了1949~1998年从闽、浙登陆台风的气候特征及河南台风暴雨概况,并利用天气学方法对台风登陆后的移动路径进行了概括和分析,以期为这类台风的降水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0216号台风(森拉克)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针对0216号台风(森拉克)的移动路径,应用MM5对其路径进行模拟,结合GMS逐时的云图资料和其他观测资料,分析其移动路径变化的原因。分析发现,当台风进入弱环境场后,台风东部的热带中尺度低涡与台风互相作用,产生了藤源效应,使台风向西南方向移动;台湾岛地形、沿海槽和台风东侧的新生高压脊是使台风再次向西北移动的主要原因。这些结果对以后类似的台风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影响河南的登陆台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统计了1949-1998年从闽、浙登陆台风的气候特及河南省台风暴雨概况,并利用天气学方法对台风登陆后的移动路径进行了概括和分析,以期为灾类台风的降水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8805号登陆台风特大暴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中尺度模式MM4,使用了一种简单的模式台风处理方法,成功地模拟了8805号台风登陆前后的演变及其伴随的特五暴雨过程,即对分析的台风中心物理量场进行修正而形成与实况极为一致的初值,以期能更好地模拟台风过程。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台风降水强度中心基本上是随台风登陆移动而变化的,每一时期的降水中心基本上与台风移动的路径一致或略偏前方,在登陆时的降水最大,这种降水变化与台风上升运动的烛一致的,上升运动越  相似文献   

5.
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数值模式的改进及其应用试验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在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数值模式中进行了扩大预报区域,两次嵌入人造台风模型和模式网格初始移动3个方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个方案对台风路径预报效果都有所改进。该文还介绍了应用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数值模式进行台风中心强度预报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海表温度对台风移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1990-1991年西北太平洋上气象卫星的高分辨率SST,天然图和台风路径图,分析了17个台风移动与SST的关系,发现它们相关密切,即在无较强天然系统引导的情况下,台风沿着前期SST暖区外围的等SST线并与暖轴平行或者沿着暖轴移动,同时避开行进前方的冷SST区。对西行,西北移,北上和抛物线型4种常见台风路径,选取了5个有代表性的台风和相应的SST场,分别较  相似文献   

7.
双台风涡旋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正压原始方程模式对不同强度、间距和基本气流条件下的双台风涡旋作了一系列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无环境风场条件下,双台风在某一临界距离内作明显的相互旋转运动,这个临界距离是随台风强度以及风场分布的特征而改变的。双台风有明显的相互吸引作用的临界距离远小于相互旋转的临界距离。双台风相互旋转速率与台风强度成正比、与台风切向风速向外减小率和台风中心的间距成反比。均匀的环境气流对双台风相互作用影响甚微,但有了基本气流以后,两个台风对基本气流的扰动具有不同敏感性。在西风基本气流中,西台风移动稳定而东台风移动稳定性差。在有切变的环境气流中,台风运动既受环境气流的平流作用也受β效应作用和台风相互作用,当台风中心间距大于相互旋转的临界距离时,主要受环境气流和β效应作用。此外,本文还把试验结果与西北太平洋的台风统计资料作了比较,並讨论了试验结果对预报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通过背景环流分析与历年类似台风比较得出中高纬度阻塞高压及沿海低槽的存在将有利于台风的转向.副热带高压边缘的气流对台风的移动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卫星云图上的云型轴向变化对台风的移动路径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伟  陶祖钰 《气象学报》1996,54(2):225-232
利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暴雨监测与预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对1992年16号台风进行了12h数值模拟。时间是从8月31日12时(世界时)到9月1日00时。结果显示:模式预报的台风和实际台风的移动方向一致,移动距离相当。模式清楚地预报出了由台风倒槽所造成的强降水。这表明模式对台风路径、台风降水等都有较强的预报能力。还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地形和积云对流等对登陆台风发展和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形对台风的位置和降水有重大影响,积云对流除了对台风强度有影响之外,对台风环流的位置和台风的移动速度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对称环流对台风强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卫星云图和NCEP再分析风场资料对0207号台风HALONG云系和风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台风云系不对称的结构,台风西侧高空急流向台风中心的移动和辐散是台风迅速减弱的主要原因.为了了解不对称台风环流对台风强度的影响,还对比分析了0417号台风AERE、0216号台风SINLAKU在中国沿海减弱和重新加强的环流特征.在低层流入台风中心南侧的西风分量大,在高层流入台风中心西侧的北风分量小,有利于台风的加强.台风南、北两侧的东西向风场垂直切变梯度差异不利于台风加强.东西向风场垂直切变对台风强度的影响比南北向风场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新动力因子在登陆台风与降水移动中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入新动力因子位温平流项与广义位温耦合水平通量参数(the Potential Temperature Coupling Flux Parameter,简称PTCF)的定义,即位温平流项与广义位温的雅可比行列式,对登陆台风"韦帕"(Wipha)及其雨带的移动进行了诊断分析,发现台风中心会向新动力因子绝对值(|G|)的垂直平均值最大值处移动;|G|垂直平均值大值区的移动和变化早于台风中心的移动,对台风登陆与登陆后的移动路径有一定指示作用。为便于推导新动力因子的演变方程,还利用ARPS模式的资料同化模块对NCEP每6 h一次的全球最终分析资料(FNL)与MICAPS系统下全球地面资料和探空资料进行四维同化,插值到等高坐标系下,计算并分析了PTCF的平流项与4个阻力项分别影响台风及其降水移动的相对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一系列敏感性试验探究台风"烟花"移动缓慢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台风"烟花"的移动对台风"尼伯特"的强度较为敏感。"尼伯特"强度主要通过影响其附近大尺度低压系统的强度与范围,间接影响"烟花"的大尺度引导气流,进而影响"烟花"的移动。具体而言,"尼伯特"与其附近大尺度低压系统环流共同激发西北风引导气流,抵消了部分副高西南侧的东南风引导气流,从而造成"烟花"受到的大尺度引导气流偏弱,致使其移动缓慢,路径复杂。此外,当"尼伯特"强度越大时,以上过程对"烟花"移动的影响也越大。因此,当两个台风相距较远时,双台风相互作用可能通过影响周围的大尺度系统,间接对台风路径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关于台风非对称结构与台风路径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一个有限区域原始方程双向相互作用的移动套网格台风路径数值预报模式,对1992年的两个台风进行了5个个例预报试验,结果表明预报路径和实况有很好的一致性,通过对预报个例的台风非对称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非对称结构随时间变化与台风移动路径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如能了解实际台风的非对称结构,将有助于提高台风路径预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从环流形势场、物理量场和相似个例对比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不同侧面研究影响南宁市的秋冬季登陆转向台风的移动路径,为该类台风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前做出预报预警.结果表明:影响南宁市的秋冬季登陆转向台风的移动路径主要受副热带高压的形状、强度、中心脊线位置及与台风发展不同时期的相对位置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发展了一个用于台风路径预报的初始场人造台风方案。该方案除包含对称台风环流外,也考虑了非对称风的作用。使用双向移动套网格模式作的试验预报结果表明,初始场中引入人造台风后能明显提高径预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利用浅水波正压环境流场切应变率对台风移动的影响,得到的结果是:在环境流场切应变率空间不均匀条件下,正切应变率引起的台风偏差路径比负切应变率引起的偏差路径要长,特别在正切应变率的区域,正切应变率要比相对涡度梯度对台风移动有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较小尺度涡旋与台风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台风路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一个准地转正压模式实施5组积分时间为5天的试验,研究台风环流与较小尺度涡旋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指出,涡旋相互作用可以改变台风环流的非对称结构,进而引起台风移动偏离正常路径。  相似文献   

18.
0116号台风异常移动路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项续康  陆文杰  刘征 《气象》2003,29(5):34-36
0116号台风(百合)生成地点偏北,维持时间较长,移动路径异常。影响移动路径的因素很多,有引导气流、双台风和高空冷涡等。作者主要利用GMS IR卫星云图,结合常规资料对0l16号台风的异常移动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1思路引导气流法是利用影响台风移动外力作用的主要因子制作台风路径短期预报的,台风过去的平均移动状态大致是过去基本流场的平均状态,而影响台风未来移动的引导气流,可用附近区域的基本气流来表示,这一区域多数选在台风移动前方6~12纬距之间。因此,本文取台风移动前方约6~12纬距区域的引导气流状态与台风过去平均移动状态的平均值作为台风未来移动平均状态的主要预报依据,同时参照台风本身的内力作用和天气分型进行修订,从而建立一种台风路径的24小时定量预报模式。2模式2.1资料和因子本文采用的资料是中央台编制的历史天气图。…  相似文献   

20.
利用非静力模式MM5模拟台风“海棠”(0505)穿过台湾岛再次登陆的移动路径,分析了“海棠”登陆台湾岛前后结构特征变化。结果表明:台风自身的非对称结构与台风异常移动路径密切相关。另外,就台湾岛地形对台风“海棠”登陆台湾前打转和在台湾海峡出现“V”型移动异常路径影响进行数值试验表明:台湾岛地形不但可以直接影响台风移动路径,而且通过影响台风非对称结构来改变台风移动路径,因此,登陆台湾前逆时针打转异常路径是在弱引导气流中台风自身非对称结构和台湾岛地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台湾岛地形有使台风东北-西南向非对称增大趋势,而在台风进入台湾海峡前后对东南。西北向非对称有明显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