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滑坡危险性评价与预测是滑坡灾害防治中的首要任务,科学合理地评价滑坡危险性十分重要。以岩桑树水电站库区发育的潜在滑坡为例,据其特有的地质环境条件,选取坡体风化程度、斜坡坡度等9个影响因素作为滑坡危险性评价的指标,并建立分级标准将滑坡危险性分为轻度危险、中度危险、重度危险和极度危险4个等级。将突变理论运用到滑坡危险性评价中,从而建立了新的稳定性评判模型。基于突变级数法的滑坡危险性评价方法,综合考虑了各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真实地描绘了滑坡系统的内在机制。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评判结果准确率高,可为滑坡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滑坡危险性评价是滑坡风险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滑坡的预测和防治意义重大。传统滑坡危险性评价在计算指标间重要性时多采用AHP、专家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等方法,但存在主观性较强,计算较为复杂等问题。研究基于一种改进的突变理论模型对滑坡进行危险性评价,选取坡度、坡向、高程、平面曲率、剖面曲率、距河流距离、地层岩性、土地利用类型、距断层距离、植被覆盖率、24 h降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12个因子作为滑坡危险性评价的影响因子,采用熵权法判定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并建立滑坡危险性评价体系;然后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归一化,计算总突变结果;最后使用拟合函数对总突变结果进行转换,得到新的滑坡危险性评价准则,并以雅安市的20条滑坡对评价准则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突变理论得到的评价结果准确率为90%,评价结果更加直观准确。  相似文献   

3.
基于聚类分析的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在城市规划决策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聚类分析以统计学的形式将具有相似特征的数据进行归类,能够实现滑坡灾害危险性空间分布情况的定量评价。根据湖北省巴东县滑坡灾害统计资料,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滑坡灾害影响因素作为危险性区划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综合评判各指标权重。并在此基础上,以MapGIS为操作平台,以C#语言编程实现了快速聚类算法,对研究区86216个单元进行了滑坡灾害属性分类及危险性等级自动识别,预测结果较好。本研究将综合权重评判方法与聚类模型结合,同时克服了聚类结果不能自动排序的困难,对处理大批量,多属性数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应用物元理论,提出了滑坡灾害风险预测物元综合评判的基本流程,并以危险性预测为例讨论了物元集合的建立、等级关联度的确定等关键技术问题,建立了滑坡灾害风险综合评判的物元模型;运用物元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对三峡水库蓄水条件下巴东新县城的滑坡灾害进行了危险性、易损性、风险性综合预测研究,证明了物元模型在区域滑坡灾害风险预测中的应用可行性;同时指出了所存在的问题及可能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姜竹君 《甘肃地质》2013,22(1):86-89
县城的快速发展日益受到地质灾害的显著制约,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是县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建立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3级模糊数学模型和全面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查明了存在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等,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3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按照不易发、低易发、中易发和高易发4个级别,榆中县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该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说明多级模糊综合法是实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由单因子定性评判过渡为多因子定量综合评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Newmark累积位移分析方法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应用成为国际主流的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方法之一,众多学者基于位移预测模型开展区域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然而鲜有针对不同位移模型对评估结果影响的定量研究。以天水地区为例,基于不同的位移预测模型开展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对比位移模型对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的影响,探讨建立适用于我国的Newmark位移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不同位移预测模型评估所得的地震滑坡危险性结果整体趋势一致,均能区分区域地震滑坡危险性等级的相对差异,但在同样的危险性分级标准下,所得中、高危险区的分布范围有较大差异。这与位移模型的函数形式及其区域相关性有关,在引入Newmark累积位移分析方法开展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的同时,应尽快建立考虑地震动衰减特征和工程地质背景的Newmark位移预测模型,为中国潜在地震滑坡危险性预测评估、震后滑坡快速评估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交城舍堂滑坡区域地质资料及勘察成果分析,将舍堂滑坡的成因归纳为三方面:一是地质环境条件是滑坡形成的基础;二是水文地质条件是滑坡形成的关键;三是人类工程活动加速了滑坡形成。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对舍堂滑坡危险性评价,现状为极不稳定状态,危险性现状评估为"危险性大",必须进行治理并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8.
水电站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一直以来都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研究重点,尤其是滑坡地质灾害,是云南分布较为普遍的不良地质现象。文章通过对泗南江水电站库区的地理地貌概况、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总结并分析库区滑坡的分布规律、规模、危害、活动特征、主要诱发因素等以及库区蓄水后滑坡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危险性现状分析和预测分析。最后按危险性高Ⅰ、危险性中等Ⅱ、危险性低Ⅲ的标准对滑坡做危险性分区。针对滑坡危险性的高低,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建议,对泗南江水电站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组合赋权-未确知测度理论的滑坡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险性评价与预测是滑坡灾害预防与减灾工作首要解决的重要内容。以西藏隆子县研究区内发育的滑坡为例,据其特有的地质环境条件,选取滑坡发育高程、坡度等13项影响因素作为滑坡危险性评价的指标,并建立分级标准将滑坡危险性划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三级。采用组合赋权-未确知测度理论耦合评价模型,构建了评价指标未确知测度函数、评价指标组合赋权值、置信度判别准则,对研究区内20个滑坡进行了危险性评价,获得了每个滑坡危险性等级,并与模糊物元和突变理论评价结果及实测结果对比,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证明该方法科学合理,可为滑坡危险性预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桂林园林园艺博览园内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为崩塌滑坡、岩溶塌陷和路基不均匀沉降。根据不同灾种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力大小,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实际工作经验,制定评判标准。运用模糊数学理论中的隶属度函数对建设项目场地进行评估,并通过模型运算和隶属度分析,将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从而建立区域地质危险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对岩质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限元-极限平衡法研究了含软弱滑动带的岩质滑坡滑动体、滑动带和滑床的密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及滑动带的抗剪强度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床密度、滑体及滑动带的弹性模量、滑动带及滑床的泊松比和滑动的抗剪强度指标与滑坡稳定性系数呈正相关关系,而滑体及滑动带土体密度、滑床的弹性模量和滑体的泊松比与滑坡稳定性系数呈负相关关系;软弱滑动带的抗剪强度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软弱滑动带的泊松比和滑床的弹性模量,其他参数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2.
滑坡推力计算一直是边坡稳定性分析、防护加固设计及滑坡治理抗滑工程设计中的核心问题。根据抗滑支挡工程结构与被加固滑坡体的力学关系,滑坡推力计算方法可概括为分离法、虚力法及结构与岩土数值耦合法。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到的滑坡推力值有差异。用以上3种方法对拟设桩结构物的内力进行计算,对比分析发现,分离法及虚力法最终均需对桩侧滑坡推力分布形式进行假定,假定分布形式不同所得内力不同;数值耦合法可直接得到桩侧应力分布形式,且考虑了桩与岩土的偶合效应,计算结果较为合理,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前人有关地质灾害的研究中,滑坡地质灾害以群体式出现的专业术语有"滑坡群"和"滑坡带"两种,但对其内涵的认识存在模糊性和局限性,缺乏层次性,多数情况下其只是对多个滑坡聚集的简称,没有体现出对地质灾害研究的指导意义。本文修正了"滑坡群"的概念,丰富了"滑坡群"的内涵,将"滑坡群"与相同的局部构造、活动构造相联系,使"滑坡群"内部的个体滑坡、相同新构造活动区域"滑坡群"之间的对比成为可能,实现了基础地质研究与灾害地质研究的有机结合。在此指导下提出了"滑坡群"评价方法,包括局部构造样式以及形成机理、局部构造与地质灾害空间演化规律、"滑坡群"内部个体滑坡对比,并建立了"滑坡群"时空演化模式,为预测滑坡破坏过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藤州中学滑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藤州中学滑坡地质环境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学校1#、2#、3#滑坡的形态特征及分布范围,用改进传递系数法和Morgenstern-Price法分别对这3组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滑坡区由于1#、3#滑坡的滑动牵引2#滑坡滑动,形成了独特的牵引式滑坡。(2)2#滑坡在枯水季节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在常水、丰水季节处于欠稳定状态;1#、3#滑坡在枯水、常水和丰水季节均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5.
堆积层滑坡是滑坡的一种基本类型,其物质组成、结构等有别于其它类型滑坡。堆积层滑坡失稳绝大多数是由降雨或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引起的,在降雨诱发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必须考虑渗透力的作用。系统分析了堆积型滑坡发育环境及特征,推导了基于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的可考虑渗透力的传递系数法,采用有效应力法计算滑坡稳定系数时,既要考虑地下水浮力作用,又要考虑地下水流动时的渗透力作用;采用总应力法计算滑坡稳定系数时,仅需考虑地下水流动时的渗透力作用。对一个工程实例进行了深入剖析,验证了考虑渗透力的传递系数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南地区滑坡灾害严重,滑坡勘察中判断滑坡体类型、规模等非常重要。文中总结了滑坡体的不同分类方法及电性特征,通过对20多个滑坡体的高密度电阻率法勘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不同类型滑坡体的电阻率特征差异明显;重点介绍了土质滑坡、岩石滑坡和破碎岩石滑坡等3个高密度电法探测实例的异常特征。实践证明,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能从电阻率异常特征来推断滑坡体的类型、物质组成,其结果对滑坡体勘察及后期治理、钻探施工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滑坡速度预测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云  姜清辉  郭慧黎 《岩土力学》2008,29(Z1):373-378
滑坡速度预测一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采用潘家铮提出的基于垂直条分的滑速计算方法求解条块的运动速度,并以三峡库区某滑坡为实例,对其滑动加速度及速度进行分析。同时,采用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对滑坡体的滑动全过程进行了模拟,二者对滑速发展趋势的预测基本吻合, 而且DDA模拟较全面地反映了滑坡运动在时间和空间的发展变化特征,清楚地再现了滑坡发生、发展、失稳的全过程,可作为预测滑坡滑速的有效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滑坡临滑预报的态矢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姜彤  王伟  崔江利  陈贤挺 《岩土力学》2009,30(6):1747-1752
态矢量是统计物理学中对连续场进行粗粒化描述的一种方法。将其引入滑坡预报中,通过将滑坡危险区划分为n个子区域,在各个时间窗内对一系列子区域的监测数据进行态矢量分析,将监测数据与降雨量态矢量的模等归一化后叠加,研究一段时间内滑坡位移态矢量的发展变化规律,并提出利用态矢量进行滑坡预报的新方法。以新滩滑坡为例,对累计水平位移进行态矢量分析,发现在滑坡前态矢量的模和态矢量增量的模均发生了明显突变,按态矢量曲线的变化规律,依据滑坡预警分级方法提出3级滑坡预警,最高预警级别预报的滑坡时间比实际滑坡时间提前2天。研究结果表明,态矢量的急剧突变是滑坡发生的前兆,可以用来进行滑坡的短期和临滑预报。  相似文献   

19.
古滑坡体地球物理调查方法技术的选择对勘探效果至关重要。以吉林省通化市拟建集安—通化高速公路滑坡体为例,采用折射波法和高密度电法,利用二维反演技术进行数据处理。结合地质信息,确定了滑坡体的形态及厚度变化,厚度最大约20 m,滑坡性质为堆积层滑坡。研究结果表明折射波法和高密度电法进行古滑坡勘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