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壳聚糖制备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淑芬 《海洋科学》2002,26(6):12-14
甲壳素 (chitin)又名壳多糖 ,是生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其化学名称是β (1 ,4) 2 乙酰胺基 D 葡萄糖。壳聚糖是脱乙酰基甲壳素。近几十年来 ,甲壳素及壳聚糖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壳聚糖制备的原料是虾蟹壳 ,我国虾蟹壳资源丰富 ,长期以来 ,大部分被当作垃圾丢掉。由于壳聚糖价格上扬 ,市场上掀起了壳聚糖生产的热潮。但传统工艺酸碱用量大 ,废液污染严重。本文针对这个问题 ,从环境保护入手 ,对生产中产生的废液综合治理 ,回收废液中的蛋白质作为优质饲料添加剂 ,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 ,而且变废为宝 ,消除…  相似文献   

2.
海洋生物体内蕴含着丰富的天然活性物质,许多都具有抑菌活性,据此研制新型海洋生物源抑菌药物,是海洋生物产业中的一个新领域,也是新型抑菌药物研发的重要途径。壳聚糖是来自海洋中虾蟹等甲壳类动物外壳的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壳寡糖是壳聚糖的降解产物,具有比壳聚糖更好的水溶性和生物活性,在食品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壳寡糖的抑菌活性,本研究以壳寡糖和烟酸为原料、N, N-羰基二咪唑为催化剂合成了壳寡糖烟酸接枝衍生物,并与不同链长的溴代烷烃亲核反应得到其阳离子化衍生物。壳寡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进行分析表征,壳寡糖及其衍生物对2种海洋致病细菌和3种植物致病真菌的体外抑菌能力分别采用肉汤稀释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研究和评估。结果表明,与壳寡糖相比,合成的终产物对致病菌的抑制能力得到了极大增强,其中含有己基的烟酰化壳寡糖季铵盐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海洋致病细菌活性(MIC=0.125mg/mL、MBC=0.25mg/mL),并且该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在1.0 mg/mL时,对灰葡萄孢菌和围小丛壳的抑制率分别为65.7%和51.5%。...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壳聚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甲壳素是广泛存在于虾、蟹等甲壳动物中的生物多聚物,每年生成量近100亿吨,储量仅次于纤维素。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产物,在工业、农业中有重要应用价值,但由于水溶性差,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发现壳聚糖降解产物即甲壳低聚糖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因而筛选产几丁质酶、壳聚糖酶微生  相似文献   

4.
将大分子质量壳聚糖用壳聚糖酶法降解成分子质量为3ku左右的低分子质量壳聚糖,再将其分别化学修饰成低分子质量的羧甲基壳聚糖和羧甲基甲壳素,并进行结构表征。在最适条件下,用溶菌酶分别对3种多糖进行降解实验,并进行酶解前后多糖的还原糖浓度测定和HPLC分析,确定溶菌酶对不同结构多糖的水解能力。结果表明,溶菌酶对羧甲基甲壳素水解作用最快,羧甲基壳聚糖次之,壳聚糖最慢。该研究为甲壳素衍生物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和降解速率调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虾蟹类亲体生殖营养需求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综述了虾蟹类生殖营养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讨论了各营养素对虾蟹类亲体成熟、生殖和幼体质量的影响.此外,就今后在虾蟹类亲体生殖营养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作者根据2012年5月和2013年11月对日照近岸海域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虾蟹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调查海域共捕获虾蟹类25种,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计算优势种为8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中大型虾蟹类5种,分别为: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戴氏赤虾(Meraenaeopsis dalei)、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日本[虫寻](Charybdis japonica)和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分别计算了日照近岸海域春、秋季虾蟹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J)。该海域虾蟹类群落多样性整体处在较低的水平,在生物量和丰度上经济较高的中大型虾蟹类物种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7.
屈宁  韩宝芹  刘万顺  解卉 《海洋科学》2008,32(10):35-38
利用甲壳素作为唯一碳源从土壤中筛得的真菌d,与细菌s混合发酵,对其最适产酶条件、所产甲壳素粗酶的制取以及粗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发酵产酶的能力与单独发酵相比显著提高,混合发酵最适培养基组分为(×10~(-2) g/mL):尿素1.0,K_2HPO_4 0.07,KH_2PO_4 0.03,MgSO_4 0.05,酵母粉0.5,甲壳素1.0,pH 5.5,接种量2%(体积分数),32℃,130 r/min培养72 h,500 mL锥形瓶培养基装量为100 mL。经过优化,发酵液中甲壳素酶活力从0.73 U/mL提升到1.19 U/mL。通过对粗酶性质初步的研究,发现该酶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化学修饰的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调节作用,以探讨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本研究对低分子量壳聚糖、低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和低分子茸羧甲基甲壳素进行化学表征和分子量测定.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糖尿病治疗组和模型组.治疗组大鼠每日按180 mg/kg体质量分别灌胃低分子量壳聚糖、低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低分子量羧甲基甲壳素,模型组按体质量灌胃相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灌胃45 d,于末次灌胃后测定大鼠空腹血糖、糖耐量、肝肌糖原含量,大鼠胰腺做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化学修饰的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分子量在10 000~25 000 Da间,低分子量壳聚精乙酰基取代度为52.71%,低分子最羧甲基壳聚糖的乙酰基取代度为7.50%、羧基取代度为98.16%,低分子量羧甲基甲壳素的乙酰基取代度为89.96%、羧基取代度为98.65%;三者均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改善糖耐量,提高肝肌糖原含量.其中,低分子量羧甲基甲壳素组效果最好,低分子量壳聚糖效果次之,推测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的乙酰基可能在糖尿病大鼠血糖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周忆  邢荣娥  杨皓月  刘松  李鹏程 《海洋科学》2023,47(11):132-143
甲壳素是一类重要且应用广泛的天然高分子。海洋甲壳类加工副产物,如虾壳、蟹壳等,是甲壳素的重要来源之一,常见的提取方法主要有化学法、酶法、微生物发酵法等,其中微生物发酵法是一种依赖微生物发酵完成脱矿(DM)、脱蛋白(DP)过程的方法,整个过程不引入任何化学试剂,绿色无污染,是解决目前甲壳素生产过程中酸、碱用量大导致污染严重的关键技术。本文综述了各种甲壳素提取方法及各种影响因素在提取过程对所得甲壳素性质的影响,讨论了微生物发酵法的相关内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龙虾加工成整肢龙虾、龙虾仁,利用龙虾壳开发甲壳素,加工后的产品全部出口。一只龙虾做出三道“洋菜”,江苏省启东市对海产品精深加工的经验值得借鉴。科学地开发海洋资源,把一只龙虾的价值提高数十倍,不仅获得高额的利润,更是对海洋资源的充分利用。假若海洋经济所涉及的各个行业都能象加工一只龙虾一样“物尽共用”,那么海洋就会带给人类巨大的财富。加入WTO后,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加大管理力度,使海洋企业得到了篷勃的发展。自本期始,海洋经济栏目将陆续介绍部分沿海地区的成功做法,以期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1.
甲壳素/壳聚糖已经成为重要的医用生物材料,在创伤修复、引导组织再生、抑菌、止血、术后防粘连、药物递送和3D打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证实,甲壳素/壳聚糖的活性功效受到多种因素调控,一方面与其自身的化学结构和官能团相关,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产品的物理结构,特殊的微纳米结构和物理形态,对其活性功效的发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就甲壳素/壳聚糖在物理形态与生物学功效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总结,并主要结合我们实验室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进行概括说明,为其在医用生物材料和其它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引导和借鉴。目前,很多研究成果和技术还多处于实验室阶段,实现其临床应用仍极具挑战性,因此还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2.
时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虾鱼鳖蟹、生猛海鲜已成盘中常菜。人们在食用虾蟹时,对虾蟹煮熟后为啥会变色已司空见惯,而对它们为什么会变色的个中奥妙,却知之甚少。现在,我们就来揭开其中的秘密。虾蟹的生活领域非常广泛。有的在海洋里,有的在淡水中,还有的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相似文献   

13.
一种甲壳素硫酸酯制备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甲壳素的水不溶性特点,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改性甲壳素的开发更受到重视。甲壳素硫酸酯属改性甲壳素,具有类肝素的功能,如:抗炎,抗凝血,降血脂,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等。本文主要研究了水溶性甲壳素硫酸酯的制备条件[1]为甲壳素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自制甲壳素(脱乙酰度分别为80.4%,58%,45.2%,20.8%);浓硫酸(化学纯);氢氧化钠(化学纯);无水乙醇。1.2仪器与设备标准口四口圆底烧瓶;搅拌机;旋转蒸发器;阴阳离子交换脂。1.3有机硫测定方法称取干燥…  相似文献   

14.
甲壳素对Cr(Ⅵ)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法 ,使用甲壳素 (粗制壳聚糖 ) ,研究温度、时间、吸附剂用量、酸度、盐效应对甲壳素吸附水中溶解的 Cr( )离子的吸附过程的影响 ,将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 ,得到较优的吸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在 p H =2、30℃、离子强度 5 mmol/ L的条件下 ,甲壳素对 Cr( )的最大吸附量为 13.1mg/ g。根据化学平衡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 :甲壳素对 Cr( )的吸附主要是游离氨基静电吸附 Cr2 O2 -7,吸附符合 L 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甲壳素为唯一碳源从土壤中筛选得到1株产甲壳素酶活力较高的菌株HD002,初步鉴定其为Massilia属。确定菌株产甲壳素酶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g/L):(NH4)2SO45,K2HPO40.7,KH2PO40.3,MgSO4.7H2O 1,胶体甲壳素10;最适产酶培养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值6.0,培养时间192 h,发酵液酶活力达1.314 U/mL。采用70%饱和度硫酸铵盐析、DEAE-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对该甲壳素酶进行纯化,SDS-PAGE证明达到电泳纯。该甲壳素酶的分子量为60.2 kDa,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反应pH值为5.0,Cu2+和Fe3+对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Ca2+和Na+对酶活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近10a国内外有关重金属、氨态氮、亚硝酸盐、有机污染物等几种环境因子对虾蟹类非特异性免疫影响的研究成果,以期为通过改善养殖环境条件提高虾蟹类自身免疫抗病力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7.
水溶性甲壳素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不溶性甲壳素的最佳制备条件。用甲酰胺和氯磺酸化甲壳素,并确定最佳的磺化温度和磺化时间,可得到含硫量10%以上的甲壳素硫酸酯。这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18.
虾蟹类生物能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兴强  马甡  董双林 《海洋科学》2005,29(10):65-69
虾蟹类生物能量学(Bioenergetics)是研究能量在虾蟹类体内转换的一门学科,其中心问题是研究虾蟹类体内能量收支各组分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环境因子(温度、盐度和pH等)、营养因子(饵料种类、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和内源因子(发育阶段和体质量等)对这些关系的影响,探讨生物调节其能量分配的生理生态学机制。Klein最早提出了能量在虾蟹类体内流动和转换的基本模型,该模型可归纳为以下能量收支式:C=G+R+U+F+E,式中C为摄食能,G为生长能,R为呼吸能,U为排泄能,F为排粪能,E为蜕壳能。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近10a国内外有关重金属、氨态氮、亚硝酸盐、有机污染物等几种环境因子对虾蟹类非特异性免疫影响的研究成果,以期为通过改善养殖环境条件提高虾蟹类自身免疫抗病力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20.
孙秀珍 《海洋学研究》1993,11(1):67-72,66
从虾、蟹、蛤等海产品加工业的堆弃物中可以提取10%~30%的有用有机质——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壳多糖。由于其大量存在于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如虾、蟹、昆虫等)的甲壳中,故俗称甲壳素,国内又称不溶性甲壳质。它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质之一。据统计,自然界每年由生物合成的甲壳素有数十亿吨之多,是一种十分丰富的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