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静态GPS相对定位技术在上海市轨道交通工程GPS平面控制网建设中应用广泛。尽管静态GPS技术在工程应用中较为成熟,但城市轨道交通GPS平面控制网有其特点,轨道交通专用控制网对点位相对精度要求较高,因此GPS控制网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17号线GPS平面控制网,对实测GPS平面控制网数据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平面控制网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方萍  赵卫  陈勇 《现代测绘》2005,28(1):29-30
介绍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静态定位技术,如何为滆湖公路大桥建立控制网,延伸出时控制网平差方案的确立上,以及如何使控制网中的成果与公路主线控制网中的成果互相兼容,从而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必要的控制资料。  相似文献   

3.
以泰安市泰山区为例,介绍了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在新建控制网测量中的应用,讨论了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建立城市区域控制网的方法,指出了在GPS测量中应注意的问题。基线解算和网平差方面,进行了三维无约束平差计算和二维约束平差,分析了城市GPS区域控制网所能达到的精度。在GPS网三维无约束平差的基础上,结合人工干预的方法剔除误差,使之可以达到更高等级GPS网的测量精度要求,能够满足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的测量成果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红沿河核电站在初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厂区精密工程水平控制网的过程,基于GPS网在很大程度上逐渐取代地面网的情况下,研究GPS定位技术在核电站精密工程水平控制网中的有效性和精确性.研究过程是在采用GPS定位技术的同时,采用常规的精密测边网和精密边角网技术施测.通过对取得成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确认采用GPS定位技术在核电站建立精密工程水平控制网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精度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段杰  杜向锋 《测绘科学》2011,36(4):181-182,21
本文通过对韶关市基础控制网改造中的GPS框架网的数据分别采用GAMIT解算基线的相对定位方法以及采用静态精密单点定位技术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进行了解算,解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获得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诸暨市城市控制网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技术建立,以这一技术建立城市GPS控制网在我国尚属首次,为保证观测成果质量,对仪器和成果作了以下四方面检核;  相似文献   

7.
卫星定位控制网是轨道交通工程测量的首级平面控制网,其测量成果是保证轨道交通工程顺利建设的基础。本文从卫星定位控制网设计、外业观测、基线向量解算、卫星定位控制网平差、精度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卫星定位控制网的实施,并根据实际作业情况对控制网布设和观测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面控制网的定期复测工作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非常重要,结合北京市轨道交通房山线北延工程地面控制网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首级卫星定位控制网、精密导线网、高程控制网的实施方案和技术要求,得到了最新的复测成果.通过两期复测成果的对比,对控制点的使用和更新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用快速静态定位作业模式施测高等级平面控制网的基本布网方式-同步环,讨论了快速静态定位作业模式各种基本布网方式的特点,以及根据各等级控制网对精度,可靠性,其它技术指标的不同要求和各基本布网方式的优缺点,选择布网方式,确定基线观测时间。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讨论了单频GPS接收机快速静态定位方法 ,并就其在公路勘测、矿区控制网建立等应用领域如何快速建立IV等控制网作了有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GPS基准网的GPS快速静态定位及动态定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基于GPS基准网进行GSP快速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计算基准网改正数及其空间分布,利用内插方法求出用户站的模型误差改正数,不仅可以提高GPS整周模糊度的可靠性,而且能够大大改善GPS测量的精度。利用香港GPS基准网2001年3月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解算,发现地区在该时间段内受强电离层活动的影响,采用常规GPS测量方法很难确定整周模糊度。利用传统的快速静态定位方法对香港GPS基准网其中一条边(9.2km)24h的观测数据按每15min计算,模糊度确定的准确率仅为45%。采用基准网内插改正数后,仅利用L1的观测数据模糊度确定的准确率提高到100%。点位精度平面位置由2cm提高到5mm,高程精度由4cm提高到3cm。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际测试,将北斗和GPS进行对比,了解北斗静态定位的实际定位精度情况。按照E级网测试的结果表明,北斗和GPS定位的平面点位平均中误差分别为2.51mm和0.75mm,证明北斗系统和GPS的平面定位精度基本在同一量级上,能够满足静态定位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ITRF参考框架向CGCS 2000坐标变换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速度场对转换精度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定位模式下CGCS 2000坐标计算结果,证明了采用相对定位和绝对定位进行CGCS 2000坐标定位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精密单点定位通过坐标转换可以达到与相对定位同等精度的CGCS 2000坐标;在转换过程中,测站速度的精度直接影响了CGCS 2000坐标的精度,在我国范围内可使用陆态网络提供的速度场模型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矿区开采沉陷变形监测GPS-RTK快速定位的精度,通过对GPS-RTK基准站位置的选取和转换参数选择的实验,研究在使用GPS-RTK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提高在矿区开采沉陷变形监测中GPS-RTK快速定位测量的数据精度,并用实例与E级GPS网获取的静态定位数据进行对比,实验证明可以达到一级导线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利用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方法为GPS/BeiDou组合单点定位不同系统观测值定权,获得了合理的权值。分析了开阔环境和遮挡环境两种情况下的动态GPS/BeiDou组合单点定位的精度。结果表明:在静态观测和动态观测中,组合单点定位与单独G PS单点定位相比精度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北斗Ⅱ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在高填方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包括实时动态差分定位(RTK)和静态相对定位,构建了完整的北斗Ⅱ高填方变形监测软硬件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贯序极限学习机的卫星信号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利用基于卫星历元数的分层置信滤波算法对静态相对定位结果进行修正,提高了定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自制的精度测试装置,以百分表和钢尺测量的位移变化量为相对真值,完成了上述变形监测系统的精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RTK高程测量精度优于2 cm,静态高程测量精度优于2 mm,静态水平位移测量精度优于1.5 mm,可有效抑制卫星信号周跳和卫星历元数量较少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精确改正卫星端PCO/PCV偏差是实现精密单点定位的重要前提。本文对目前多家分析中心提供的不同的BDS二代卫星端PCO/PCV改正值进行了PPP定位精度评估,评估过程中选取了15个MGEX测站,设计4套方案分别处理了静态PPP和动态PPP。结果表明:①BDS 3类不同结构类型的卫星端PCV改正值在视线距离上引起的误差最大可达10 cm,必须加以改正;②当使用同一分析中心的精密产品和PCO/PCV改正值时,其坐标残差较小、收敛速度较快,收敛后N、E、U 3个方向的坐标定位精度较高;③当使用ESA的精密轨道和钟差进行PPP解算时,整体上的动态定位残差RMS最低,动态定位效果最好,相对于使用IGS的PCO/PCV,其在E、N、U方向提高率分别约为31%、20%和9%。本文对高精度动、静态导航和定位的参数模型选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精密单点定位在线GNSS数据处理精度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动精密定位服务(APPS)、GPS分析定位服务(GAPS)、加拿大空间参考系统(CSRS)以及magicGNSS四个在线精密单点定位(PPP)网络数据处理软件,分别采用静态、静态模拟动态方式处理了若干国际GPS服务(IGS)跟踪站的观测数据,比较分析了四个在线PPP定位服务的数据处理能力及其精度。结果表明:不同的PPP在线定位服务的定位精度及其稳健性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能够满足静态mm-cm级,动态1~2dm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