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中国层控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朱上庆 《矿床地质》1991,10(1):27-34
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是矿床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层控矿床是受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层控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与特定的大地构造单元、含矿建造和岩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演化规律有关。层控矿床的成矿时代,由于其成矿的复杂性和成矿时间的不确定性,我们只能以地质一构造的巨旋回为准,分为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的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四期。层控矿床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也具有明显的时控性和旋回性。  相似文献   

2.
层控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层控矿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矿源层类型、石油沥青演化、有机矿床成因及成矿温度、成矿流体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的发展演化 以及层控矿床与古油藏的共生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滇东黔西10余个主要大中型层控锑汞矿床详细解剖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从控矿构造、地层和岩石组合、岩相古地理、围岩蚀变、成矿的多阶段性、有用组分的复杂性、同位素、包裹体、主要成矿元素和微量元素、REE元素等方面总结出10项评价大中型层控锑汞矿床的标志和准则,并指出了这些准则在找寻和评价层控锑汞矿床规模时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朝古元古代层控铅锌矿床类型及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如恒 《辽宁地质》1999,16(1):43-56
中朝古元古代层控铅锌矿床属海底喷气沉积铅锌矿床。以地层对比与含矿层位为基础,以铅,硫同位素为重要信息,结合后期地质事件对矿床的影响与矿床主要成矿阶段不同,将这类矿床划分4个类型;受变质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受改造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变质热液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和岩浆热液叠生型层控锌矿床。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及邻区层控型铅锌矿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藏高原古生代—中生代复杂的多岛弧盆系演化和新生代高原急剧隆升的构造格局造就了层控型铅锌矿特定的时空分布和成矿作用的分带性。在不同类型的构造单元内具有特征的成矿专属性和矿床类型。青藏高原及周缘层控型铅锌矿有多时代成矿的特点,寒武系和泥盆系是主要赋矿层位。古生代—中生代铅锌矿含矿层岩相古地理具有多样性,以台地相作为控矿优势相,尤其以白云岩作为容矿岩石的矿床居多。另外新生代地层作为主要容矿层之一,发育有大型甚至特大型的层控铅锌矿体,为低温热卤水运移充填矿床。推测青藏高原在新生代快速隆升是该类矿床富集成矿的重要控矿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勘查的进展,这种新生代矿床将在该区显示出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超大型矿床的主要特征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类型的超大型矿床各有其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具有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耦合的特点。将超大型矿床与地球动力学研究联系起来是当前重要的发展趋势,本文对超大型矿床的时空分布特点、产出形式、成矿条件、控矿机制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简要综述,并且对近年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及进展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铊矿床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球主要铊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时代、控矿构造、赋矿围岩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得出了全球铊矿床的分布特征与成矿规律:铊矿床主要产出于沉积岩发育的中-低温成矿域中,且成矿时代较新;铊矿床的赋矿围岩通常为铊背景值高的沉积岩;大多数铊矿床具有典型的低温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8.
张万良 《地质论评》1989,35(4):355-358
层控矿床是一种产于一定地层层位中的非岩浆热液矿床。矿源层的存在是层控矿床形成的内因,后期的构造活动、地热增温是层控矿床形成的外因。构造活动、地热增温使矿源层中的地下水更加活跃起来,并萃取其中之矿质而富集成矿。文中还讨论了层控矿床与沉积矿床和其它成因的热液矿床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9.
王甫仁  匡跃求 《湖南地质》1992,11(4):278-284
本文从湖南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泥盆系各类层控矿床成矿有关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诸如成矿条件与控制因素,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成矿元素的迁移、淀积与组合、分带规律以及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层、相、位、源、障”五因素综合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三保银矿是近年新发现的多金属矿床,已初具中型规模,可望发展成为大型矿床。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提出了“层-构-岩-相”五字控矿规律,认为该矿床具有层控性、多源性和多期次的成矿特点,应属变质-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床具有层控性、多源性和多期次的成矿特点,应属变质-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1.
滇东黔西主要层控锑汞矿床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陈代演 《贵州地质》1991,8(3):227-240
本文根据采自滇东黔西地区10余个主要层控锑汞矿床的119件稳定同位素资料讨论了该区硫、铅、氢氧同位素特征与层控锑汞矿床成因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诸如成矿物质来源、矿源层形成环境、成矿介质水的来源以及成矿时代等),并得出了几点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不同学者所提出的层控矿床分类方案进行了综合评述,论述了作者们近年来研究湖南省泥盆系层控矿床提出的一种新的分类方案,将其分为沉积—改造型(简称改造型)、后成渗滤热液型(简称渗滤型)和岩浆热液叠加型(简称叠加型)三大类;然后根据矿种及成矿元素组合分成若干类,再根据矿体形态及矿体与赋矿地层的整合关系分成若干小类。并就湖南省泥盆系内产出的矿床作了具体划分,总结了各类矿床的特点与区分标志。改造型矿床主要是黄铁矿床,矿质来自泥盆系,成矿受沉积相和同沉积断裂控制,渗滤型矿床主要为铅锌、锑、金矿床,矿质来自下伏岩层,成矿受成岩后长期活动断裂控制,叠加型矿床主要为钨、铅锌、磁黄铁矿等矿床,矿质主要来自燕山期岩体,成矿受燕山期断裂和岩浆作用控制。该分类对指导层控矿床的找矿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活杏宝 《矿产与地质》1991,5(6):405-415
近年国外铜矿床勘查与研究工作,在成矿理论和勘查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介绍了智利埃斯康迪达斑岩铜矿床和圣烛节层控铜矿床,印度马兰杰坎德铜矿床,菲律宾勤班陀富金铜矿床,印尼埃茨伯格矽卡岩铜矿床和格拉斯伯格斑岩金铜矿床,加拿大米利根山和卢维库特铜矿床的勘查工作进展;同时介绍了铜矿床成矿理论和找矿研究工作的新进展,斑岩铜矿床成矿与陆内活化带构造环境有关,成矿作用具多期多阶段特征;层控铜矿床成矿与大陆裂谷环境有关,不同类型矿床与裂谷演变的不同阶段有关,以及层控铜矿床分类的特点.最后,为解决我国铜矿资源,结合我国铜矿床勘查利用情况,提出改进提取技术,开发利用低品位铜矿石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南方的礁控矿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生物礁(层)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把中国南方礁控矿床分为直接型、间接型和被动型3大类,并列举了几个典犁矿床实例进行论述和总结。研究礁控矿床除分析有利于成矿的沉积相带外,应特别注意同沉积断裂在成礁和成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礁岩中古油气藏对形成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黄革非 《湖南地质》1998,17(1):23-27
该文总结了郴州东坡地区产于棋锌桥组中的铅锌矿床地质特征,从成矿地质条件、成矿物质来源、含矿溶液性质、成矿温度及成矿过程等方面,论证了这类矿床为典型的“沉积-改造-叠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重晶石矿床的成因类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褚有龙 《矿床地质》1989,8(4):91-96
根据已知的矿床实例,依据矿床的成矿机理、产状、矿体与围岩的相互关系等,将中国重晶石矿床分为五个成因类型:①沉积型重晶石矿床;②层控脉状型重晶石矿床;③脉状热液型重晶石矿床;④火山沉积型重晶石矿床;⑤残坡积堆积型重晶石矿床。  相似文献   

17.
湖南西部层控锑矿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鲍振襄 《矿床地质》1989,8(4):49-60
湘西层控锑矿床主要分布于雪峰隆起带的中段和东段。有两类产状:一为沿控矿地层自然延伸的缓倾斜整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矿床;二为沿控矿地层的断裂构造延展的陡倾斜交错脉状矿床。均共生金。矿床赋存于特定的控矿层位或岩性段,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深部,与火山喷溢作用有关,成矿与区域变质作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严格受构造控制,属复理石一类复理石建造之火山沉积一变质热液类型。铅模式年龄和中K-Ar同位素年龄主要相当于加里东运动早期,与区域控矿构造——雪峰隆起形成时间一致。  相似文献   

18.
对冀北17个银矿床地质调查和5个大一中型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剖析研究基础上,从银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控制地质条件、围岩蚀变、矿石类型、成矿机理、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演化上,确定了冀北银矿床有3个成矿系列,8种矿床类型。提出牛圈子为火山喷气-热泉型银矿床;蔡家营为古喷气-热水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铅锌银矿床;银冶岭为层控-热液叠加型铅锌银矿床的新认识,建立了冀北银矿床成矿模式和地史演化的区域成  相似文献   

19.
王海山 《矿床地质》1988,7(1):54-63
凤太层控铅锌矿床赋存于中(?)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带或隐伏背斜构造鞍部,受地层、构造控制明显;有清楚的硅化、铁白云石化、炭沥青化等围岩蚀变现象,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及毒砂等。根据矿物包裹体、矿石和上下盘围岩组分比值、矿石矿物微量元素分布、硫铅同位素组成、区域围岩元素丰度等一系列特征,推测矿质极可能来自深部古加里东岛孤基底,后经海西—印支期构造作用,通过地下热卤水渗流,再到上部有利圈闭空间富集成矿。矿床成因类型基本属古生新储层控再造矿床。上部围岩也可能提供部分矿质,但主要矿源层应在深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研究认为:纳交系铅锌矿床赋存在上寒武统额顶组碳酸盐岩层中,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围岩和下伏地层,矿床就位于印支复背斜与多向断裂转折复合部位,受层位、岩性和构造的明显控制,具同生与后生成矿特点,属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