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恒 《地质与勘探》2017,53(5):968-976
在深部找矿过程中,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次研究以相山矿田横涧-岗上英矿区为例,依托成矿理论、成矿预测理论和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理论,分析总结横涧-岗上英矿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利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GoCAD建立研究区的地形、地层、构造、岩体、矿体和钻探模型,进一步结合勘查开采经验,建立矿区的地质找矿模型,并且采用找矿信息量法圈定成矿有利区段3处。结果表明,横涧-岗上英矿区深部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三维地质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善,三维预测是大比例尺深部找矿预测的重要途径和发展趋势。文中以内蒙古柳坝沟矿区313号脉为例,探讨了基于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进行大比例尺三维深部综合找矿预测的技术流程和方法,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岩脉、矿体和蚀变带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结合原生晕三维异常分析,建立了矿区钾硅化蚀变岩型金矿的综合找矿模型;通过三维块体建模及三维成矿预测因子的量化运算,采用要素叠加法完成了矿区3个预测靶区的圈定与评价。结果表明:柳坝沟313号脉中东部深部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基于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的大比例尺找矿预测方法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3.
矿床三维数字立体模型是"数字化矿山"的基础,在充分研究澳大利亚Micromine软件技术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如何借助Micromine软件平台,结合东南矿区N1(0~59线)矿体成矿地质规律及矿体地质特征,开展三维建模及资源量估算,确保建模和资源量估算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曹瑞  李楠  宋相龙  等 《江苏地质》2022,46(2):182-189
基于二维平面开展的地质找矿工作已难以适应目前的要求,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立体成矿预测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其中绝大多数三维建模技术都基于矿区的钻孔数据进行建模,然而矿区外围缺乏钻孔数据给三维建模带来了困难。总结了矿区外围缺少钻孔情况下的三维地质建模流程,基于地表地质测量数据,结合高精度地球物理数据三维反演等技术,直观地刻画出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构造、岩体、地层等空间展布的三维“地质图”,为区域大比例尺开展立体成矿预测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三维地质建模与地学统计分析相关理论,在江西相山铀矿田主要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研究认识基础上,运用地质建模软件SKUA-GOCAD,建立了居隆庵铀矿床的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和矿体三维数字模型,并开展了成矿有利信息定量提取分析。运用三维证据权法和三维信息量法对居隆庵铀矿床开展了“定位-定量-定概率”的隐伏矿体三维定量预测研究工作。通过对矿床定量预测获得了成矿高值区,圈定了5个靶区(3个A级靶区和2个B级靶区),并开展了资源量估算,计算出总资源量为10 983 t。预测结果表明居隆庵矿床找矿潜力巨大,研究成果为该矿区的后续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为相山盆地铀矿床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6.
三维地质模拟在深部找矿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矿产资源形势严峻,使深部找矿勘探工作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三维地质模拟作为一种新型有效技术,利用立体建模的方式建立矿床三维模型,可定量定位地表达各种地质信息,有效地恢复矿区的深部与浅部的构造形态,这些地质信息共同存在于相同的三维空间中,受钻孔等直接信息数据的约束,更接近现实世界。本文论述了三维地质模拟在深部找矿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包括深部矿床等地质体建模、综合分析、多种图件的自动绘制等,可为矿床储量估算、成矿规律总结、深部成矿预测和矿山生产等工作提供直观、快速的数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以山东焦家金成矿带为研究对象,将焦家金矿带的二维地质资料有效整合,应用三维建模软件Surpac,首次建立了该矿区的三维数字矿山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以地质统计方法为手段,分析成矿规律,建立找矿模型.成矿预测中利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找矿方法、找矿信息量法和证据权法来预测资源量,按照信息值的等级依次圈定了6个成矿靶区.用体积估计法和丰度值估计法2种完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预测资源量,2种方法得到的找矿靶区资源量均约为380 t,说明计算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把地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矿产资源定量评价及成矿预测体系中,提高了海量地质数据的有效信息挖掘,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本文基于白象山矿区基础地质资料和物化探成果资料,利用三维地质体建模技术和三维空间分析技术,量化三维控矿因素,建立了一种基于CART 算法的三维成矿预测模型。通过在白象山矿区的实验表明:该模型能较好的定位已知矿体,并且预测出在已知矿体北部、东部、东北部、西部、南部和东南部具有较高的成矿概率,可圈定找矿靶区。该模型将地质大数据应用于找矿勘探工作,具有纯数据驱动、预测精度高、预测结果可靠等优点。研究发现,该模型的预测效果与训练数据集的数量、矿控因素提取、决策树深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延边-东宁成矿区带地质特征、控矿条件及典型矿床的研究,总结了延边-东宁成矿区带的控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应用矿床定位预测系统(DPIS),对延边-东宁成矿带进行了成矿预测,结合区内的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划分了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三维地质环境,综合白象山矿区积累的地质资料和物探成果,首先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工作,详细刻画了白象山矿区的三维地质结构;在三维地质模型基础上,利用三维空间分析手段对三维控矿因素进行定量挖掘,提取了多种三维控矿因素;最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三维成矿定位预测。预测结果显示,人工神经网络三维成矿定位预测能很好的定位出已知矿体,同时显示,在已知矿体北部及东部的深边部具有较高的成矿概率,可作为开展进一步找矿勘探的靶区。因此,人工神经网络三维成矿定位预测对于白象山矿区的应用是有效的,可服务于新老矿区的深边部三维成矿定位预测,同时可为隐伏矿、盲矿的成矿预测和优选靶区提供定量、定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西藏铁格隆南铜(金)矿床三维模型分析与深部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萍萍  陈建平  王勤 《岩石学报》2019,35(3):897-912
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是近年来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新发现的超大型Cu(Au-Ag)矿床。本文针对铁格隆南矿区深部找矿问题,以现代成矿地质理论和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分析技术为支撑,以构建矿床找矿模型为指导,依托数据库技术、3S技术、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及地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开展基于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成矿条件及找矿标志的三维地质实体建模与矿化异常三维空间重构,将铁格隆南矿床的预测评价研究拓展到三维空间,揭示了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异常表征,据此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及矿体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矿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信息分析与预测评价,以期减少单一信息多解性和成矿条件不确定性,为铁格隆南矿区深部找矿工作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地质找矿模型指导下,基于深部成矿空间三维结构重构基础上的三维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与综合分析,可以有效的识别成矿地质体和矿致异常信息,实现深部矿产资源靶区空间定位预测,为深部找矿预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铁格隆南矿床深部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地质找矿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海柴达木盆地北缘锡铁山超大型铅锌矿床产于早古生代陆缘裂谷环境,含矿地层为滩间山群变质海相火山-沉积岩系.矿区地质勘探始于上世纪50年代,但因地质条件复杂,90年代前矿区的基础地质和成矿规律研究程度较低.1998年邓吉牛等按喷流沉积成矿和向斜控矿的思路,重新研究矿区成矿规律和找矿潜力,2001年深部找矿获得重大突破.近几年,作者等通过对矿区和柴北缘成矿规律深入研究,在一些关键基础地质问题和矿床结构认识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阚小波  陈蓉 《贵州地质》2014,31(4):282-285
通过对贵州省福泉高坪矿区英坪磷矿A矿层的地质详查工作,查清了矿区区域地质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编制了A矿层厚度等值线图、工作区磷块岩沉积古地理图,结果发现磷块岩受潮坪浅滩相控制,潮坪浅滩相是研究区厚层磷块岩、高品位磷矿重要的成矿环境,这对瓮福磷矿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夏甸金矿床位于胶西北金矿矿集区,成矿作用受区内招平断裂带控制.随着夏甸金矿床找矿工作向深部发展以及地质勘查资料的充分积累,定量化的成矿预测研究成为夏甸矿区深部找矿工作的重要突破点.文章采用面向深部找矿的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原理,基于多源勘查数据构建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控矿地质因素的三维定量分析,获取反映成矿规律的成矿信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矿区浅部矿的日益减少,深部找矿越来越受到重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成矿预测、资源定量评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三维地质建模平台GOCAD中的三维建模技术及地质统计学等方法,基于收集测试得到的地质图、钻孔和采样点的地层、岩性、构造、品位等数据,构建了西沟铅锌银金矿区的三维地质模型,包括断裂构造模型、矿体模型及地层模型等,并且通过离散光滑插值及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建立了西沟铅锌银金矿区的三维属性模型,完成了矿区3处找矿预测靶区的圈定与评价。基于地质认识及建立的矿区三维地质模型的研究认为:(1)该矿床的找矿有利标志主要为地层、构造、辉长岩以及品位指示等4个方面;(2)基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找矿预测方法科学有效;(3)S139矿体的中部及东南部深部仍有找矿潜力。本文能够为将来的深部找矿突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莹  肖克炎  李楠  邹伟  张婷婷 《地球学报》2013,34(4):509-512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拉萨东约68 km 处,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角岩型铜多金属矿床。本文以矿床成矿系列和成矿地质异常理论为指导,开展了矿田构造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带研究。文章运用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建立矿区三维矿床模型,通过曲面模拟方法提取矿区控矿构造界面,查明了矿区构造界面对 Cu、Mo、Ag、Au 等元素的富集有绝对控制作用;矿区地球化学元素分带表现为浅部 Pb、Zn 至深部 Cu、Mo 的变化特征,矿区成矿中心空间位置的探讨说明矿区在ZK1616-ZK3216一带的深部存在隐伏含矿斑岩体。  相似文献   

17.
成矿规律的研究工作是一门新的年青的地质科学,它是研究矿床在空间的依存关系和分布关系,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及周期旋廻性,矿物共生关系及矿床形成的内在联系的总和.也就是研究成矿作用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在地质构造上分布的规律,矿质的分散和富集所表现的矿物-地球化学的特征.成矿预测是在研究成矿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依据大量的实际资料,反映矿产在地理上的实际分布和推测的分布范围,反映成矿区的位置.根据成矿条件划分不同的预测极别,指出发现矿床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18.
隐伏矿体三维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展三维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是当前隐伏矿体找矿勘探的实际需要,但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工作方法体系仍有待深入探讨。本文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隐伏矿体三维综合信息定量预测流程和方法。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及地质数据库管理、三维地质建模及地球物理数据融合、地质特征空间分析及控矿因素提取、多维多元控矿信息融合及预测信息集构建、隐伏矿体三维定位定量预测等多方面内容。由于方法综合了地质体三维建模、多维空间分析技术、地球物理方法以及预测方法,因此可有效提高三维成矿预测的有效性和可靠程度。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在宁芜盆地分别针对矿田和矿区尺度,开展了中、大比例尺的三维成矿预测实例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研究显示该方法体系可有效地对深部隐伏矿体进行定位定量预测,能够服务于今后的新老矿区隐伏矿体找矿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综合地球物理立体地质填图后期进行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图示展示方法与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属性体单独建模后进行切割、融合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复杂地质结构建模方法与技术;在MAPGIS K9平台上应用该技术构建了九瑞试验区三维地质模型,并通过不同的图示方法分析与展示构建的九瑞试验区地质模型;结合该区域的成矿特征利用三维地质模型从深部地质结构出发圈定了该区的成矿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0.
不断增加工业储量,保证矿山生产持续稳定,是矿山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方面,找矿地质工作者坚持地质综合研究,不断认识成矿规律,在为矿山生产服务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仅就深化成矿规律认识,指导找矿勘探,满足矿山生产需要方面,作一简要总结. 矿区地质概况矿区位于辽东营口-宽甸古隆起中部,本溪-草河口复向斜南缘. 矿区地层为前震旦系辽河群上部变质岩系,上覆盖县组云母片岩,下部为大石桥组地层.大石桥组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